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岳阳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行为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国家卫生部“中国成人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的要求,抽取在该社区居住满1年的18~69岁常住居民1984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72.1%的样本人群具有≥1种危险因素,33.1%的样本人群患有≥1种慢性病。吸烟率、饮酒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4.1%、21.5%、27.5%、6.6%;样本人群中,34.7%缺乏体力活动,49.1%钙质摄入不足,6.9%维生素B、C摄入不足,45.3%蛋白质摄入不足,9.7%嗜腌制品(苯丙胺类致癌物质及高钠食品);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6%、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为40岁以上人群、高血脂、肥胖。[结论]行为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已导致慢性病的高发。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遏止慢性病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雨山社区居民在慢性病危险因素与行为的知识和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12 708名马鞍山市雨山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为50.13%,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认知上没有统计学差异(χ2=2.374,P=0.123),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21.70%,糖尿病组认知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92,P〈0.001),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51.95%,脑卒中组与非脑卒组中在认知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χ2=0.280,P=0.866)。在慢性病患者中吸烟率和饮酒率最高的为高血压人群,主动锻炼率在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群中较高、肥胖率在四种慢性病人群中都较高,健康教育率在高血压人群较高。结论:居民中普遍存在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超重肥胖、缺少体育运动等行为危险因素。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认知及重视不足,通过向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社区居民健康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张凤英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1):836-838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社区居民存在的健康危险行为,为制定综合性的行为干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社区872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不良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32.5%的调查对象过去一个月出现伤心、沮丧、忧郁等心理症状,48.0%的调查对象出现失眠多梦。调查对象的吸烟率为33.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5.8%,女性吸烟率为9.4%。缺乏体育运动、高盐及高脂摄入是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结论 在社区居民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行为干预,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知识,控制行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朝阳区生活方式疾病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2个社区4605名人群的监测和2年的行为干预,探索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途径。方法 采用项目办室统一设计的《行为危险因素及生活方式疾病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健康保健与卫生服务、生活方式疾病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情感等5部分。结果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吸烟率为29.58%,咸食摄入率为45.28%,超重率为26.8%,不运动率为49.83%,高脂摄入率为29.8%;干预后居民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为6.57-55.26%。结论 只有通过健康促进,构筑促进健康的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北京市城区居民中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996-1999年,每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城区抽取的11084名年龄在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监测调查。结果 北京市城区居民中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其中现在吸烟率、酗酒率、咸食摄入率、高脂摄入率、缺少体育运动率和体重超重率分别为23.25%、8.95%、43.57%、26.89%、14.97%和32.15%。调查对象自报高血压患病率为19.22%。随着监测次数的增加,现在吸烟率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其他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率无明显变化。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行为危险因素在同一人群中常伴随出现。结论 人际交往、社会及家庭环境、患病和健康意识是行为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尽管现在吸烟率几年来出现显下降的趋势,但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育运动以及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严重,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社区慢病综合防治试点经过5年的社区综合干预之后,该社区人群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相关知信行状况的改善情况,评价社区综合干预效果. [方法]在干预前、后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该社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3次入户调查,对该人群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行为危险因素以及高血压相关知信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经协方差分析,在消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不同年度的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4,P<0.05);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吸烟率、饮酒率、被动吸烟率有了明显下降(均有P<0.05);体育锻炼率有了明显提高(P<0.05);高血压相关知信行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性别、年龄、不良婚姻、被动吸烟以及职业是影响这一目标人群血压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该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高血压相关知信行状况有所改善,针对该群体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是切实可行且已初显成效的.  相似文献   

7.
蔡忠元  陈婷  朱燕红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6):411-413,427
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社区居民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为高血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宝山区行为危险因素动态监测的5635人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分析。结果5年间居民正常血压值、临界血压值、高盐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的知晓率呈持续上升(P0.01),但40岁以下人群正常血压知晓率5年间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得不到控制所致后果知晓率变化不大;35岁以上人群每年应测一次血压的态度呈曲折上升(P0.05),而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采取积极控制措施的态度大多有所下降;过去30天口味偏咸的比例呈持续下降(P0.01),35岁以上人群一年测血压率呈稳步上升(P0.01),且女性一直高于男性、高年龄人群高于低年龄人群(P0.01);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的比例逐年提高。结论持续的控制高血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效果明显,应继续加强高血压综合干预工作,强化高血压预防知识,提高控制高血压态度,完善血压测量服务。  相似文献   

8.
海门市社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海门市社区居民中的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在社区中居住满5a的35岁以上常住居民6240名,进行问卷和体格检查。结果:海门市社区居民中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现在吸烟率21.25%,重度吸烟率11.57%,酗酒率33.10%,高脂饮食率15.18%,高盐饮食率57.79%,缺乏体育锻炼率94.68%,体重超重率24.79%,已知高血压患病率6.49%,新发现高血压患病率14.4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各行为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结论:行为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已构成了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死因的前移及慢性病的高发,健康意识的教育与健康行为的促进,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加速慢性病控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在社区高血压人群中控制血压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方法在一个有5万多居民的成熟社区,选择4个居委,以其中2个居委的高血压人群作为干预组,另外2个居委的高血压人群作为对照组,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结果174名研究对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后,干预组病人6项高血压相关核心知识的知晓率与血压控制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病人6项高血压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水平明显下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地促进高血压人群控制血压。组织动员社区高血压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是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慢病综合防治知信行模型的实施效果。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与典型相关分析。内容 评价健康宣传、慢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健康促进效果、疾病防治效果等。结果 全人群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对人群健康监测、慢病监测、测血压,高血压知识知晓率62%。对慢病病种、高危因素构成正确认识率38%。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认同比率40%。参加体育锻炼比率55%,社区人群平均吸烟率下降0.9%。人群少饮酒率32%,居民膳食脂肪摄入总热量25%,35岁以上人群A型行为者减少15%。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精神病(复发)、龋齿发生率下降18%。肿瘤生命质量指数提升9%,寿命年增加6%。古镇居民期望寿命平均提高12、71岁。总体上迭到或超过预计阶段国家标准水平。典型相关系数都为1.0。典型冗余分析,各方第二、三典则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累计为0.9093~0.9948。健康宣传产出-健康教育覆盖率-社区居民慢病知识知晓率一心理、行为变化的相关关系显著。结论 中山古镇慢病综合防治知信行模型的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