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从2009年开始,我科参加了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免疫项目室间质评工作,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更好地完成临床检验质控工作,保证日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本文对近年来我科开展的室间质评工作进行回顾性的总结. 1 检测项目与方法 1.1质控样品与检测项目 质控样品由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检测项目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等乙肝5项指标和抗-HCV、抗-HIV、TP等3项免疫指标,每个项目检测5份标本.  相似文献   

2.
已糖激酶法、POCT、电极法检测血糖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强 《海南医学》2007,18(1):129-130
目的 比较常用的三种检测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的差异,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血糖结果间的差异和联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已糖激酶法、电极法、POCT法检测临床静脉血标本30份,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三种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间有统计学差异,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对不同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要根据方法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解释,根据临床需要合理选择血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检验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临床需要,我院购入了多台全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各仪器的测定原理、试剂、质控等不同,造成了一份标本经多台仪器检测后,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就给临床医生带来了许多困惑,也给我们对结果的解释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我们就我院的Sysmex XT-2000i与HORIBA ABX 2种型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主要5项参数进行方法比对,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提高临床对梅毒螺旋体的确诊率,探讨应用不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 将62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TPPA和RPR 3种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血清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3种不同检测方法(ELISA法、TPPA法、RPR法)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5.16%、98.32%和66.62%.ELISA法和TPAP法的特异性均较高,与RPR法相比明显占据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怀疑有梅毒感染的患者应用ELISA法、TPPA法进行检测准确率高,特异性强,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胶体金法)与化学法(联苯胺法)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粪便隐血检测性能进行比较.方法用胶体金法和联苯胺法同时对53例临床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进行检测,柏油样便稀释后复检.结果两种方法均存在局限性.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可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以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医学》2012,34(6)
目的 探讨PCR法和培养法对儿童肺炎易感细菌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法及细菌培养法对1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3例临床标本中,培养法检测阳性率46.9%(53/11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例,大肠埃希菌8例,肺炎克雷伯菌15例,肺炎链球茵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铜绿假单胞菌7例.PCR法检测阳性率69.9%(79/113),在79例阳性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5株,其中73例标本检测出单一病原.6例标本为混合感染.流感嗜血杆菌18例,大肠埃希菌8例,肺炎克雷伯菌17例.肺炎链球菌1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表皮葡萄球菌10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结论 与培养法相比,PCR法可以提高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较难培养细菌的检出率,应将PCR法与培养法结合作为肺炎易感细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生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乙肝检测是献血前的常规检查,过去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检测,放射免疫检查方法更灵敏、精确,大大提高了检出率.2002年3月我们对800名献血员乙肝检测用二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PA)和免疫荧光法(IFA)2种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3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PA法检测结果和呼吸道九联体IFA法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PA检出阳性标本271例,阳性检出率为31.40%;采用IFA检出阳性标本241例,阳性检出率为27.9%.PA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IFA法(P<0.05).2种方法检测的总符合率为89.1%,Kappa=0.785,两者一致性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一致标本中IFA(+)/PA(-)占34.0%,IFA(-)/PA(+)占66.0%.结论:PA和IFA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均有诊断意义,但2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率,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叶火林 《九江医学》2009,24(2):9-11
目的:根据平行检测结果比较Roche电化学发光法乙肝表面抗原第二代试剂和Abbott化学发光法乙肝表面抗原试剂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株表面抗原结果的异同,探讨一种合理的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株检测方法.方法:将296例临床随检血液样本和13种已知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株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平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①电化学发光法和Abbott化学发光法对普通临床298例血液样本进行HBsAg检测,其相关因系数为0.88,二者阴阳性符合率为100%.②电化学发光法对13种突变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检出率为100%,Abbott化学发光法仅检测出10种,有3种检测结果为阴性,检出率为76.9%.结论:Roche提供的电化学发光法乙肝表面抗原第二代试剂,除对普通临床血液样本HBsAg的检测结果与传统金标准法相比具有良好的阴阳性符合率,还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株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即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妇科阴道炎症感染中白带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妇科炎症患者来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培养法、凝集法以及镜检法来对患者阴道内部的念珠菌的阳性情况进行检查.对三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培养法、凝集法以及镜检法的念珠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4.00%、90.00%、90.00%,三种检测方法产生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法、凝集法以及镜检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为其选取适合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ACRO精子计数板检测前列腺液白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MACRO精子计数板法和玻片法分别检测300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EPS)中WBC数量,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MACRO精子计数板检测EPS中WBC数量与玻片法比较,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指数=0.586).结论 MACRO精子计数板计数法大大提高了前列腺液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可运用于前列腺炎患者的快速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效果差异,为临床甲状腺激素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标本340份,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血清TSH、FT3、FT4线性范围,相关性及精密度.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SH、FT3、FT4线性范围宽于放射免疫法,两种检测方法检测血清TSH、FT3、FT4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SH、FT3、FT4精密度高于放射免疫法.结论 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能够取得相同的检测效果,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方法简单,线性范围较宽,可重复性较好,更适合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LISA 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实验室准确度的影响因素.方法:ELISA 法、金标法.结果:ELISA 法影响因素较多,金标法复查阳性及可疑标本可减少甚至避免假阳性结果.结论:2 种方法结合应用于临床检测可提高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清中硫酸阿米卡星的徽生物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监测.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检定菌,利用抗生素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抗生素的对数剂量与其所致的抑菌圈直径大小呈直线关系.结果:线性范围1~32μg/ml,线性回归方程:logC=0.1262D-1.8312,r=0.9989.检测方法稳定可靠.结论: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监测硫酸阿米卡星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方法 选取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300例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鉴定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等三种不同方法对其标本进行淋球菌检测,用来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传统的分离培养法结果作为检测淋球菌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变应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于过敏性疾病的特殊性,变应原的确定至关重要.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方法和试剂较多,即皮肤穿刺法、血清ELISA法、免疫印迹法等.试剂有国产和进口的,不同的试剂和方法使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混乱.目前的发展趋势趋向于体外检测方法寻找特异性变应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放免法在临床检测肿瘤标志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酶免法与放免法比较测定48例患者甲胎蛋白(AFP)结果分析进行总结放免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48例血清测定结果中,酶免法与放免法无显著性差异性.但放免法检测价格比较昂贵,收费也高不适合一般医院的普及.结论 放免法因需要特定的环境及试剂和仪器价值昂贵,仪器要求精度高等特定要求,在临床检测肿瘤标志物技术中RIA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ELISA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重封CT管球可以消除管芯外部放电现象,大大地延长了管球的使用寿命.我们通过物理检测与临床图像评议的方法,证实图像完全符合质量标准,因此重封CT管球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秋冬季节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流涕等为主,近年来除了常见的细菌与病毒感染以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liel pneumoniae,CP)也逐渐成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由于该两类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方法复杂,所需时间长,不便于临床快速诊断[1],早期检测出病原体而成为临床诊断棘手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医院对该两类病原体的检测仍以血清学方法(如ELISA)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聚合酶链(PCR)反应,尤其是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广泛使用[2],为病原体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手段.本研究拟同时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对病原体检出的阳性率、一致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万静忠  马进  胡文杰 《中外医疗》2008,27(10):69-69
目的 为了解ACONHBsAg胶体金法与ELISA法对血清样本中HBsAg检测的准确、简捷,给边远山区群众就医服务带来经济、快捷,对两种方法作了对比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对就医的156名患者,通过实验室进行了ACONHBsAg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HBsAg分析比较.结果 两法阳性符合率为95.83%(P>0.05).结论 ACONHBsAg胶体金法快捷、简便、经济,适合边远地区群众个体就医临床诊疗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