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元梅  曾令福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78-480,486
[目的]探讨锌对γ射线诱导的体外培养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并悬浮于RPMI1640培养基中。分别将锌按20、200、400、800μmoL/L终浓度加入细胞培养液中。5Gγ^60Coγ射线照射骨髓细胞后置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6h后终止培养,分别测定有核细胞数、细胞DNA含量、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彗星试验测定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率。[结果]5Gγ^60Coγ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后。骨髓有核细胞数、DNA含量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DNA损伤率增加。照射前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锌。细胞DNA损伤程度和凋亡率下降,DNA含量升高,有核细胞数增加,并在200~800μmoL/L的剂量范围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锌可能通过保护DNA大分子,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其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锌对全身照射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辐射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元梅  曾令福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84-286,291
[目的]探讨锌对γ射线诱发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影响。[方法]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辐射对照组以及3个加锌实验组。加锌组分别按每kg普通饲料加入30mg、60mg、120mgZn^2+后喂饲两周,两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之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6Gy^60Coγ射线进行全身照射,2d后处死动物。分别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骨髓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微核率。[结果]^60C0γ射线照射小鼠后2d,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均显著下降,细胞SOD活力下降而MDA含量升高,微核率升高;饲料中加入30~120mg/kg的锌,能使以上辐射损伤得到明显缓解。[结论]饲料中加锌对小鼠骨髓细胞具有辐射损伤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葡多酚对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葡多酚(GPC)对辐射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给予不同剂量GPC的小鼠骨髓细胞用60^Coγ射线进行一次性照射,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体内实验:将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GPC的小鼠用60^Coγ射线进行全身性亚急性照射,取骨髓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Bcl—2表达。结果 体外实验:辐射对照组放高GPC剂量组细胞增殖活性和Bcl—2表达水平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G2+M期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C对辐射损伤引发的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改变和凋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建立不同氧供状态下的细胞模型,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喉鳞癌Hep-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喉鳞癌Hep-2细胞分为两组:A组(常氧组)、B组(低氧组),两组细胞分别接受1、3、5、10、20、40(Gy)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两组分别设0Gy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细胞HIF-1α蛋白表达。结果A组Hep-2细胞在接受1~5Gyγ射线照射后,主要发生了G0/G1期阻滞,在接受10~40Gyγ射线照射后,发生了G2/M期阻滞;B组细胞主要发生了G2/M期阻滞。B组0Gy对照组发生了明显的G0/G1期阻滞;A组Hep-2细胞凋亡曲线成抛物线状,凋亡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在5Gy处出现最大值41.56±2.25。B组细胞凋亡率同A组相比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调趋势,但不同剂量的γ射线没有对Hep-2细胞的凋亡率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会导致常氧条件下Hep-2细胞发生不同周期阻滞,而不同的周期阻滞会对Hep-2细胞的凋亡产生明显的影响。低氧条件下γ射线照射未能导致Hep-2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可能同Hep-2细胞G2/M期阻滞有关,而HIF-1a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是Hep-2细胞G2/M期阻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放射卫生     
电离辐射诱导的两种新线粒体DNA缺失的分析鉴定;氡染毒小鼠骨髓细胞差异表达cDNA文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卷柏水部位对造血系统的辐射防护作用;辐射损伤后不同阶段细胞内外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的研究;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结合珠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蒜素对小鼠辐射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小鼠辐射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辐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大蒜素低(0.17 g/kg)、中(0.33 g/kg)、高(1.00 g/kg)剂量组,用大蒜素灌胃20 d后,小鼠接受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辐照,观察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细胞DNA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 大蒜素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经一次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提高骨髓细胞DNA含量,增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论 大蒜素对小鼠辐射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辐射损伤中ATF3蛋白诱导表达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制,为探讨辐射损伤防护的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HCT116(Tet-off)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细胞未进行任何处理)、诱导组(加入诺考达唑诱导ATF3蛋白表达)、照射组(单纯接受射线照射)、照射+诱导组(细胞加入诺考达唑诱导ATF3蛋白表达后接受射线照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Caspase decay分析细胞凋亡.克隆形成率测定细胞增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诱导组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表达ATF3蛋白的细胞内出现Caspase 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对照组则未出现2种蛋白的裂解.诱导组的细胞克隆形成率(15.09%)低于对照组(21.13%),但高于照射组(2.25%)和照射+诱导组(5.24%).结论 ATF3表达可诱导细胞周期G1阻滞、细胞凋亡和增殖能力下降,且对于受照射的细胞可能有一定的辐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模拟在体肿瘤细胞微环境,体外建立不同氧供状态下的细胞模型,探讨乏氧再氧合条件下60 Coγ,射线照射对人喉鳞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喉鳞癌细胞分为3组:A组(常氧组)、B组(低氧组)、C组(低氧再氧合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IF-1α、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细胞HIF-1α、p53蛋白表达;RT-PCR检测各组细胞HIF-1amRNA.结果 低氧能明显增加Hep-2细胞HIF-1α蛋白及其mRNA表达,同时p53蛋白表达相应上调.再氧合之后HIF-1α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呈现下调趋势,p53蛋白表达下调.同低氧(B组)相比再氧合之后(C组)Hep-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低氧降低60Coγ射线照射对Hep-2细胞的诱凋亡作用,再氧合之后其诱凋亡作用明显提高.但在Hep-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的同时却并未出现p53蛋白表达的增强,提示低氧再氧合之后60Coγ射线诱导Hep-2细胞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p53以外的其它促凋亡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BDE-47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周期、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低、中、高剂量(0、0.5、2.5、5μg/ml)的PBDE-47对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进行染毒,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构成比和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染毒组G0/G1期细胞数均明显增加,S期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中、高剂量染毒组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PBDE-47可导致SH-SY5Y细胞在G0/G1期发生阻滞及细胞凋亡,并诱导p53蛋白表达增加,PBDE-47导致的细胞周期阻滞与凋亡可能与p5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Radaway抗辐射胶囊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I(外周血白细胞计数)、Ⅱ(骨髓细胞微核检测)、Ⅲ(骨髓DNA含量测定)3大组,每大组又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辐射对照组。各组根据不同指标选择不同的照射时间均以同一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1次。结果 以3Gy剂量照射后第14天各剂量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P < 0.01);照射后第3天,中、低剂量组的骨髓细胞微核率显著低于辐射对照组(P < 0.01),低剂量组的骨髓DNA含量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P < 0.01)。结论 Radaway抗辐射胶囊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方格星虫多糖对亚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及低(100 mg/kg·d)、中(200 mg/kg·d)、高(400 mg/kg·d)三个剂量方格星虫多糖组,每天一次灌胃给药,尼尔雌醇组照射前一天给予尼尔雌醇3.3 mg/kg灌胃,照射后0.5 h再次给予1.67 mg/kg尼尔雌醇灌胃。灌胃2 w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以剂量率为0.8 Gy/min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一次,照射剂量为5.0 Gy。于辐照后3 d、14 d测定小鼠体重、外周血WBC,辐照后14 d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骨髓细胞和脾细胞DNA含量,血清SOD和MDA含量。结果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3天,方格星虫多糖低、中剂量组小鼠外周血WBC数明显升高(P〈0.05)。照后第14天,低剂量组小鼠外周血WBC数显著增高(P〈0.01),中、高剂量组脾脏重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和P〈0.05),中剂量组脾脏DNA含量明显增高(P〈0.01);低、中剂量组骨髓细胞DNA含量明显增高(P〈0.05);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明显增强,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方格星虫多糖对亚致死剂量γ辐射损伤小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与大豆皂甙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对γ射线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三批,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每批按体重随机分为假照射组、照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组和大豆皂甙组。各受试物组小鼠经口灌胃各组受试物,连续30d后三批小鼠除假照射组外其余剂量组用60Co-γ射线照射剂量分别为3.0Gy、5.0Gy、7.0Gy进行一次全身照射,照射后仍然给予受试物。分别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骨髓细胞微核率以及红细胞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给予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的小鼠在照射后第3天和第14天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红细胞和肝脏SOD活力均高于照射模型组(P<0.05),骨髓微核率和血浆MDA水平低于照射模型组(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均能提高受照射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由辐射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数下降,减少微核的产生,对γ射线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γ射线对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周期进程变化为指标,观察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机制.方法小鼠接受低剂量γ射线作用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DNA含量的变化.结果 50~250 mGy照射组小鼠G0/G1期胸腺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假照射组,50mGy和100mGy照射组小鼠S期胸腺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假照射组,说明低剂量γ射线具有促进胸腺细胞由G0/G1期向S期过度的作用.50~250 mGy照射组小鼠(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假照射组,说明50~250mGyγ射线可以引起小鼠胸腺细胞G2期阻滞.10~250mGy照射组小鼠胸腺G0/G1期脾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假照射组,而10mGy、75mGy和250mGy照射组脾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假照射组,说明低剂量γ射线不仅对脾细胞G0/G1期有阻滞作用,而且能够抑制S期脾细胞的DNA合成.结论低剂量γ射线对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DNA合成分别具有刺激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γ线照射对肠道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用γ线照射小鼠腹部,照射剂量为11.5Gy,照后采用cDNA微阵列观察受照小鼠小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照射组与正常组相比有48条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25个为下调基因,有Amy2、SCD-1、Elastase2、Sprr2A、NF-κB p65等与物质代谢、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下调;23个为上调基因,有Catalase1、RGS16、GST1、rpS17、TSA-1等与代谢酶类、信号转导、DNA损伤、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在表达异常的基因中,有21条基因是已知功能或部分功能的基因,其余27条则为未知功能的基因。结论γ线照射可导致小鼠肠组织基因表达谱异常,且下调基因数较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γ射线对小鼠细胞周期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琼枝麒麟菜多糖(EGP)的抗辐射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不同剂量EGP实验组,灌胃10d后行一次性γ射线辐射,每只2 Gy,20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百分率.结果 小鼠经2Gyγ射线照射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0/G1期胸腺、脾细胞和骨髓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1),而S期和(M G2)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EGP实验组能使受照小鼠细胞S、G2 M期的比例升高(P<0.05和P<0.01).结论 EGP对辐射损伤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两种猕猴桃果汁对^60Co—γ照射小鼠骨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业鹏  高广花 《卫生研究》1999,28(6):361-362
选用两种不同品种的猕猴桃果汁,观察并比较了其对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合成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剂量射线暴露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Co60射线照射ICR小鼠,制备不同时间段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单细胞悬液,用PI/FITC-Annexin V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样品的凋亡率。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率于照射后6 h明显增高;晚期凋亡率随辐射剂量增大而增高。白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微核率于24~30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可及时反映射线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影响。细胞凋亡率检测可能成为低剂量射线接触人群的早期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8.
洛伐他汀对HL-60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HL-60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生长曲线测定、流式细胞仪分析、DNA片段化百分率检测以及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方法,观察LOV对HL-60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bcl-2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LOV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率增加,DNA片段化百分率升高;LOV能下调HL-60细胞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LOV对HL-60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下调节bcl-2基因表达可能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60Co γ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60Co γ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细胞分别用60Co γ射线5Gy、10Gy、20Gy单剂量照射心肌细胞,照射后48h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60Coγ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照射后48h及120h用结晶紫试验及MTT试验检测照射后心肌细胞活性变化,结果照射组LDH浓度明显高于未照射组,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升高。照射后48h凋亡细胞较对照组升高,凋亡细胞比例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结晶紫试验及MTT试验均提示照射后48h照射组心肌细胞活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照射后120h照射组活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照射剂量相关。结论60Co γ射线单剂量照射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降低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活性,促进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灰树花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和辐射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3个试验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15g/kg、0.30g/kg、0.90g/kg,每天灌胃給予,连续30d后,检测7项免疫指标。另取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辐射对照组和3个试验剂量组,剂量设计和给药方式同上,30d后,各组均以~(60)Co-γ射线进行一次全身照射,根据检测指标选择不同的照射剂量。辐照前、辐照后第3和14天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辐照后第3天进行骨髓细胞DNA含量检测:辐照后第7天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结果灰树花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碳廓清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灰树花多糖能显著提高受~(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细胞DNA含量,明显增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论灰树花多糖能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