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扰素-α联合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α联合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5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氮烯咪胺(DTIC)为主的DDAVC方案化疗(治疗组),25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采用DDVAC方案化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免疫水平以及生存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4%,对照组为3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干扰素-α免疫治疗的患者化疗一周后免疫水平继续提高,而单纯化疗的患者一周后明显下降,两者之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联合氮烯咪胺(DTIC)为主的DDAVC方案化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移性鼻咽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1例资料完整、病理确诊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71例患者分别接受最佳支持治疗(26例)、双药联合化疗(92例)和三药联合化疗(53例).最佳支持治疗是指患者未接受化疗,只接受支持治疗或骨转移疼痛处的姑息性放疗;双药联合化疗是指化疗方案以顺铂(DDP)为基础,联合5-氟尿嘧啶[(5-Fu),FP方案]或紫杉醇[(FIX),TP方案]或多西紫杉醇[(DOC),DP方案];三药联合化疗是指在FP方案的基础卜加用FIX(TFP方案)或DOC(DFP方案).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生存时间、毒副作用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三药联合化疗组的有效率(RR)为84.9%,显著高于双药组(52.2%,P=0.000).三药联合化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和消化道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8.5%和64.2%,显著高于双药组(P=0.000和P=O.017).最佳支持治疗组、双药联合化疗组和三药联合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4.0、13.2和15.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24.0%、64.1%和70.3%.两个化疗组患者的MST较最佳支持治疗组显著延长(P=0.000),但双药联合化疗组的MST和1年生存率,与三药联合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药联合化疗组中,采用TFP和DFP方案者的RR和MS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药联合化疗组中,采用FP、TP和DP方案者的RR和M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PS评分、疾病进展时间(TTP)和化疗周期数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化疗可以延长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含铂三药联合方案的RR高,但毒性大.FP方案或第三代化疗药物加铂类的双药联合方案仍是转移性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李杰  林洪生  刘瑞  张玉人  侯炜 《肿瘤》2012,32(3):203-207
目的:观察Ⅲ/Ⅳ期胃癌患者接受中医药序贯治疗或中医药巩固治疗的不同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8例Ⅲ/Ⅳ期胃癌患者,分为中医药序贯治疗组(38例)和中医药巩固治疗组(50例).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分析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OS和MST.结果:88例患者的中位OS为16.0个月,中医药序贯治疗组中位OS为33.0个月,较中医药巩固治疗组的20.0个月明显延长(P=0.047).服用中药汤剂患者的中位OS较未服用中药汤剂患者明显延长(分别为23.8和15.6个月,P=0.012).Borrmann Ⅲ与BorrmannⅣ患者的中位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6.8和11.3个月,P=0.029).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序贯治疗组化疗或临床Ⅳ期患者的MST均较中医药巩固治疗组明显延长(P<0.05);而2组单—证型、复合证型和服用汤剂患者之间的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延长iⅢ/Ⅳ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中医药序贯治疗与中医药巩固治疗相比,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吉西他滨为主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疾病进展期(TTP)、生存期及毒副作用.方法12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未曾治疗的晚期NSCLC,非随机接受GP/4周组(27例)、GP/3周组(65例)、GN组(34例).结果全组有效率(RR)35.7%(CR 1例,PR 45例),1年生存率35.6%(95%CI:CI.05~45.18),中位生存期(MST)10个月(95%CI:8~12),MTTP3.89个月(95%CI:3.67~7.30).GP/4周组RR 40.7%(CR 1例,RR 11例),一年生存率37.0%(95%CI:18.83~55.32),MST 8个月(95%CI:5~11),MTTP5.05个月(95%CI:3.48~8.95),中位缓解期(MRT)8.26个月(95%CI:8.13~20.32).GP/3周组RR为32.3%(PR:21例).1年生存率35.9%(95%CI:21.46~50.38),MST10个月(95%CI:8~12),MTTP 3.40个月(95%CI:2.73~4.02),MRT 1.51个月(95%CI:1.22~14.73).GN组RR38.2%(PR 13例),1年生存率31.0%(95%CI:13.10~48.96),MST 9个月(95%CI:6~12),MTT3.93个月(95%CI:2.02~8.08),MRT 2.16个月(95%CI:1.75~14.27).三组间RR、1年生存率、MS差异无显著性.MTTP GP/4周优于GP/3周组,有显著差异(P<0.05),MRT GP/4周组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WHO血液学毒性,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GP/4周组为14.29%,GP/3周组为8.38%,GN组为11.34%,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Ⅲ/Ⅳ度贫血GP/4周组10.39%,GP/3周组1.22%,GN组3.96%.GP/4周组明显高于GP/3周组(P<O.05),Ⅲ/Ⅳ度血小板减少GP/4周组26.32%,GP/3周组11.24%,GN组6.25%,GP/4周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非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GN组明显优于GP/4周及GP/3周组(P<0.05).结论GP/4周、GP/3周及GN显示相似的客观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毒副作用显示GP/3周及GN较轻,为耐受性较好的治疗晚期NSCLC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Ⅱb~Ⅳ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ERCC1的表达。所有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上的GP方案化疗,对患者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MST)及化疗后反应率(RR)进行评估。结果 51例患者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43.14%(22/51)。ERCC1表达阳性组化疗后的RR和MST分别为50.0%、17个月,与阴性组RR(31.04%)、MST(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77,P=0.1695;χ2=1.6767,P=0.1954)。结论 ERCC1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能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中受益,调控ERCC1表达逆转耐药的策略,将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100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化疗前均应用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进行抗呕吐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加雷替曲塞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生存时间(MST),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100例患者完成2~7个周期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实验组患者有效率(RR)为54.0%,疾病控制率(DCR)为74.0%;对照组患者RR为30.0%,DCR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化疗结束随访至2014年3月,实验组患者的TTP为9.8个月,MST为12.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TTP为8.0个月,MST为8.8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Karnofsky体力状况(KPS)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和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鄂尔多斯地区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或TKI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一般情况、基因突变情况、近期疗效、生存情况、毒副反应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晚期肺腺癌EGFR基因送检率44.68%,EGFR基因突变率52.38%.一线联合化疗后接受维持治疗的占69.57%.进展后接受二线治疗的患者比例占90.32%.一线化疗组和一线TKI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期(MST)、1年生存率分别为39.13%和54.17%、86.96%和83.33%、12.1个月和11.3个月、21.0个月和20.0个月、65.2%和75.0%,两组ORR、DCR、PFS、MST、1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组的贫血、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疲劳乏力、厌食毒副反应高于T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I组皮疹和腹泻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鄂尔多斯地区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和TKI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黑色素瘤肝转移全身治疗效果不佳,国外研究发现肝动脉灌注化疗可显著改善疗效,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肝动脉泵为基础的生物化疗治疗肝转移的疗效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黑色素瘤肝转移患者21例,予肝动脉泵置入,行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福莫司汀 达卡巴嗪),化疗后立刻进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回输,并同时应用白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28d为一周期。疗效评定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21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可评价疗效患者共17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6例,进展9例,疾病控制率47.06%(8/1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个月。中位生存期6个月。Ⅲ~Ⅳ级的不良反应占38.1%(8/21)。结论:对于进展期黑色素瘤肝转移患者,以肝动脉泵为基础的生物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有延长趋势,毒副作用可耐受,是一种有良好前景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生物冶疗和生物化学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病人术后存活的影响.取136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男性80例,女性56例,中位年龄48岁(18岁~80岁).肿瘤部位以头面部和四肢最多见(占全部病例的69.9%),躯干,消化道和生殖系统分别占11.0%,8.1%和8.5%,较少见部位包括乳腺1例,子宫2例,食道3例,全组病人入院后分别接受手术及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生物化学治疗,资料完整者111例,其中23例术后应用生物治疗(包括TAK细胞,IL-2和IFN-α);34例术后接受生物化学治疗(单药或多药化疗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48例术后应用放疗或化疗.化疗药物包括DDP(100mg/M2),CBP(350mg/M2),DTIC(125mg/M2×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药泰素帝联合顺铂(DC)及健择联合顺铂(GC)治疗晚期NSCLC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经两个方案治疗后40例患者的缓解率(RR),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时间(MST)和1年、2年生存率。40例患者中DC组21例,GC组19例。结果:DC组CR1例、PR9例、RR47·7%,TTP4·6个月,MST10·6个月(95%CI,9·3~11·3个月)。GC组无CR,PR8例,RR42·1%,TTP4·7个月,MST11·3个月,(95%CI,6·8~14·8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GC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34·1%、11·2%,DC组分别为38·1%、15·3%,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DC组不良反应以粒细胞下降为主,GC组以乏力和血小板降低为主要表现,但均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泰素帝或健择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较高的临床缓解率,并获得较高的1年和2年生存率,两组疗效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