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行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DSA造影,发现阳性征象者14例,分别行超选择靶血管插管,DSA确认靶血管后采用栓塞剂或药物灌注治疗.其中,使用自制的经多次高压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0例,明胶海绵加弹簧钢圈4例,4例DSA造影阴性患者给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和介入栓塞治疗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4月以来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来诊断和治疗的消化道大出血20例(其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例,下消化道出血16例)。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微球、明胶海绵、钢丝圈3种材料进行栓塞。结果20例患者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22次,19例患者发现出血动脉,阳性率95%;其中18例行介入栓塞(1例为胃癌胃大部切出术后1周吻合口弥漫性出血,用直径200~700μm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另3例栓塞前先行药物灌注),均成功止血;1例因消化道广泛出血,失败;止血成功率为94.7%。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合适的栓塞剂及其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介入治疗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产后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对19例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部位后,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果19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止血成功,随访半年无复发。提示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微创,是治疗产后难治性出血的理想方法,不仅能挽救患者生命,而且可以避免手术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盆腔血管走向及造影剂外溢情况后,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栓塞。结果8例患者栓塞治疗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短、止血速度快,并且保留子宫及其生理功能,临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科大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难治性妇科大出血患者采用Sddinger技术行急诊双侧髂内动脉DSA造影,根据髂内动脉造影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均用明胶海绵栓塞出血侧髂内动脉或双侧子宫动脉。结果7例髂内动脉造影动脉期见造影剂外渗并聚集于子宫体旁;3例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未见造影剂明显外渗而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其中2例右侧子宫动脉升支见造影剂外渗、聚集,1例宫底偏左侧造影剂外渗,双侧子宫动脉明显增粗。10例出血患者都采用明胶海绵栓塞,其中1例未能止血,后转上级医院治疗发现该患者患有“血友病”,1例刮宫术后大出血患者栓塞后出血停止,但过早取出阴道内填塞止血纱布条时再出血转手术治疗,发现子宫底部有-3cm裂口。其余患者栓塞后出血立即停止,血压恢复正常,观察1周无再出血后出院。结论DSA能定位诊断妇科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妇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血管造影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常规依次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分段观察不同肠管段的血管.根据DSA表现,采用灌注垂体后叶素或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9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9例血管有异常表现,其中4例可见对比剂外溢的直接征象,2例同时见肿瘤染色,占44.4%.5例显示动脉增粗迂曲紊乱、静脉早显等异常血管,占55.6%.3例用垂体后叶素灌注,6例用明胶海绵栓塞,均可立即止血,且无胃肠道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s法,对1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先行股动脉穿刺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或超选择性插管,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等栓塞剂栓塞靶动脉。结果16例栓塞成功,手术时间短,止血速度快,并且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  缪南东  邓进  任勇军  胡晓 《四川医学》2009,30(5):735-736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e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6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经阴道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13例)进行超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TAE治疗。结果本组均经股动脉插管进行DSA并应用明胶海绵栓塞,成功率100%,栓塞治疗后迅速止血,止血有效率100%,无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梁文钊 《当代医学》2008,(12):89-90
目的 对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8 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盆腔血管走向及造影剂外溢情况后,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8例患者栓塞治疗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短、止血速度快,并且保留子宫及其生理功能,临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髂内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与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的原因及部位,对出血部位行超选择动脉插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发现病灶20例(80%),其中血管畸形12例,肿瘤5例,小肠憩室3例。介入治疗20例,均先应用垂体后叶素灌注止血,即时止血14例,止血率70%;6例未能即时止血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即时止血,1例术后244,时出血停止。结论DS憷查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DSA检查及栓塞治疗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随机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对可能出血的部位进行选择性插管造影,其中17例患者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造影阳性(66.7%),10例阴性(33.3%)。18例接受了栓塞治疗,16例出血停止,一个月内无复发出血;1例栓塞后次日死亡;1例栓塞三天后复发出血,进行外科手术后痊愈。结论 DSA检查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介入治疗对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肾疾病的诊断策略与介入栓塞止血的治疗价值。方法 15例肾出血患者均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微)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及PVA微粒栓塞出血点,比较分析手术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15例肾脏出血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对比剂外溢。2个病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栓塞,13个病例采用微弹簧圈一次栓塞成功。总有效率93.3%(14/15),肉眼血尿平均术后3天消失,1例栓塞后再发多处出血。术后动态复查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均正常,平均随访18个月无肾出血复发。结论 DSA是检查肾出血原因的可靠方法,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出血为首选治疗办法。选择适当的栓塞材料,可以降低复发率及异位栓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其中2例使用微钢圈栓塞。结果: 出血均来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剂呈片状、小点状外渗,或子宫动脉明显扭曲;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加上微钢圈栓塞后即作DSA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已栓塞,造影剂无外渗,出血立即完全停止13例,逐渐减少2例,经对症治疗1周内出血停止。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是快速、有效、微创、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严重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51例使用单纯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患者的资料,对止血效果、并发症及栓塞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12例使用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一次栓塞成功49例(成功率为96%),术后第 1~7 d 肉眼血尿消失,3~14 d镜下血尿消失,血红蛋白平稳上升.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至1 a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栓塞术为永久性栓塞,是治疗PCNL术后严重肾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18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步骤:首先在DSA观察下进行肾动脉造影寻找出血的血管,接着用明胶海绵颗粒或辅以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观察止血效果及近远期副作用。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平均12.9个月。结果肾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肾损伤所致出血的肾动脉分支包括:前支(3例),后支(7例),前支及后支(1例),肾段动脉(5例),段以下动脉(2例);合并包膜下或肾周血肿11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5例。18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临床症状缓解,1~2h内血压稳定,4~48h肉眼血尿消失,6~12d尿常规隐血试验转阴,无肾出血复发;术后1周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B超或CT检查患侧肾脏呈部分栓塞表现。随访发现肾功能不全2例,B超检查见患侧肾脏缩小,未见再出血,无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腰背酸胀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对症治疗3~14d缓解。无异位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保护患侧肾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吴木军 《黑龙江医学》2009,33(12):935-937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外伤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15例肝脏闭合性损伤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置管,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绵条栓塞。结果15例病例均诊断明确,栓塞成功,出血得到控制。其中,3例多脏器复合伤致低血压休克患者栓塞后1 h血压止跌回升。结论肝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对肝脏外伤性出血诊断明确,栓塞止血效果肯定,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后,其中9例适宜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弹簧圈经导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DSA检查阳性,2例未见确切异常DSA征象。9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止血成功,且无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另1例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其外科术前定位准确。结论急诊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严重消化道出血多学科救治模式。材料方法对难治性严重消化道出血7例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同救治模式,均于入院后30分钟内开始进行介入治疗,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积极行容量复苏,术中根据检查结果对病灶供血动脉行栓塞术及药物灌注术进行止血,术后积极容量复苏,依原发病变性质再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本组7例,均抢救成功。DSA检查诊断为动脉瘤破裂1例,血管畸形2例,间质瘤1例,2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仅显示血管走行异常(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例血管畸形行弹簧圈栓塞后再行外科手术;2例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再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2例行持续动脉灌注术同时进行外科手术结合术中内窥镜探查;3例介入术后出血停止,2例出血控制,2例在积极容量复苏下进行外科手术探查。结论及时准确判断病情,以内科治疗为基础积极实施介入治疗协同外科综合救治,可以明显提高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介入栓塞子宫动脉治疗产后大出血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小勇  张利平  游箭  吕筠 《西部医学》2011,23(10):1932-1933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和髂内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条或颗粒。结果 18例产后大出血,16例一次性完全止血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子宫动脉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可保留子宫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