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附40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8年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 40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 8例占同期原发性肝癌住院之 43 .9% ,大肝癌占 81.9% ,伴门静脉癌栓者占 8.5 % ,伴胆管癌栓者 4.8%。 40 8例中行左外叶切除 118例 ,左半肝切除 97例 ,右半肝切除 112例 ,右肝肿瘤所在区段切除 73例 ,左、右叶肿瘤同时切除 8例。同时行门静脉癌栓 (左、右支或主支 )取栓术 3 5例 ,同时行肝内外胆管癌栓取栓术 2 0例 ;加行全植入或药泵置入 (DDS) 48例 (3 5例有门静脉癌栓者均经门静脉置入 )。术后发生并发症共 3 0 2例次。包括膈下脓肿、肺部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 ,胸腔积液、腹水、伤口裂开等。手术死亡率 2 .7% ,残癌率为18.4% ,术后复发或转移率为 73 .0 %。 1,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3 .9% ,5 1.3 % ,3 5 .5 %。结论 原发性肝癌接受手术治疗者的病期均较晚 ,术后复发和 /或转移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伴胆管癌栓的原发性肝癌 (HCC)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 2 0 0 1年 15例HCC伴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情况。 结果 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 7例 ,肝癌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术 4例 ,单纯胆总管切开取栓术 3例 ,背驮式肝移植 1例。术后 1年生存率为 73 3%,3年生存率为 40 %,其中有 2例生存已超过 5年。门静脉侵犯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未侵犯者 (P <0 0 5 )。 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行外科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复发后选择适当病例再次手术 ,仍可取得较好疗效。肝移植作为一种崭新的手术方式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 对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1995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10例,单纯胆管切开取栓术3例。7例获得随访,3例1年内死亡,3例存活1到4年,1例至今存活6年。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行外科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继发胆管癌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12例HCC伴癌栓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内癌栓的发生率为4.69%(12/256).术前确诊牢为25%(3/12).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8例,肝癌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内引流1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栓术3例。术后1年生存率66.7%(8/12).3年生存率25%(3/12),其中1例生存已超过5年。结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内癌栓十分少见.术前易误诊.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巨大肝癌的外科治疗:附14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巨大肝癌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1年间收治的 14 6例原发性巨大肝癌的外科治疗情况。 14 6例均经手术治疗 ,其中行不规则肝切除 99例 ,半肝切除 2 8例 ,右三叶切除 4例 ,包括术前行TACE后获得二期切除 19例 ;6例同时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另 15例仅行活检 DDS ,术中行DDS治疗者 10 5例。结果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0 .3 % ,术后 1个月内病死率1.4% ,术后 1,3 ,5年和 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5 6.6% ,3 0 .2 % ,14 .4%和 2 .1%。结论 巨大肝癌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疗效满意。结合TACE、门静脉取栓和DDS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11例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11例行胆管切开癌栓清除术,其中加做肝癌局部切除术7例。结果 手术死亡2例,术后随访1年,除1例至今仍存活11个月外,余8例生存期分别为11,10,9,8.5,4.5,3,3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结论肝癌局部切除加胆管切开癌栓清除术术不失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的一种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手术处理七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方法及要点。方法本组肝癌切除后,自肝断面胆管残端清除癌栓;胆总管切开取出癌栓并与肝断面上的胆管“会师”。结果随访1年,健在6例,死亡1例。结论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对伴发胆管癌栓的原发性肝癌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联合或不联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巨块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效果。方法  15例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巨块型肝癌 ,均采用切除原发癌灶并取尽癌栓治疗 ,其中 5例患者留置门静脉化疗泵 ,术后 2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或联合门静脉化疗。结果 全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6,12 ,18个月生存期分别为 10 0 % (15 /15 ) ,80 .0 % (12 /15 ) ,60 .0 %(9/15 )。结论 手术仍是治疗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 ,手术后辅以介入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并发胆管癌栓的手术治疗: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回顾性分析14年间手术治疗的13例原发性肝癌伴有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术前均有黄疸,总胆红素水平在54~574 mol/L,平均251 mol/L。B超术前确诊肝癌伴有胆管癌栓7例,CT术前确诊肝癌伴有胆管癌栓9例。 1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肝切除+胆管癌栓取除,包括右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不规则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3例,左外叶切除2例,肝方叶切除1例,肝中叶切除1例;2例仅行胆总管切开取癌栓,T管引流。术后1年内死亡2例。行肝切除者,术后生存时间为6个月~5年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未切肝者2例,分别生存11个月和17个月。提示对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诊治情况。采用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术7例、单纯胆管癌栓取出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切除加癌栓取出术10例。术后均行胆管引流及TACE。结果术前行TACE的10例患者,术中胆道出血(45.2±12.5)ml,明显少于未行TACE者(90.5±10.5)ml,差异显著(P0.05)。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2(2~54)个月。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7例,平均生存(21.5±2.8)个月;术前TACE、2周后行肝叶切除加癌栓取出10例,平均生存(28.5±3.1)个月;单纯癌栓取出3例,平均生存(4.1±0.5)个月,术前行TACE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早期诊断、积极切除肿瘤并清除胆管癌栓,配合术前术后TACE术,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侵入胆管致阻塞性黄疸(附1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侵入胆管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9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16例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误诊14例,行肝叶切除,胆管内肿瘤摘除,T管引流2例,胆管内肿瘤摘除,胆管支架及T管引流11例,肿物活检及T管引流2例,1例未及手术死亡,15例病人随访1-14个月,14例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1例随访14个月仍存活。结论:对黄疸伴有HBsAg阳性,AFOP阳性,肝内有占位,肝内外胆管扩张且其内有占位病变的病人,可诊断为本病,B超,CT,PTC,ERCP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切除肝内原发性肿瘤,疏通胆道为手术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肝叶切除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1995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手术切除17例,切除率327%,手术死亡率为59%。切除组中14例兼行不同范围的肝叶切除,其中8例为治愈性切除,治愈性切除组与姑息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期为211个月和75个月(P<0.05)。切除组与引流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肝叶切除术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愈性切除率,改善术后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和总结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2年9月实施的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108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综合疗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癌,配合射频、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酒精注射、皮下药物输注系统化疗栓塞、冷冻、生物治疗等方法。结果 手术死亡率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1年内肝内复发转移率56.1%,远处转移者为17.9%,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6%,61.83%,36.61%。结论 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满意,其治疗后肝内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低,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无瘤生存率和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MUC1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MUC 1在原发性肝癌及肝硬化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 (肝细胞癌 3 4例 ,胆管细胞癌 9例 )和 12例肝硬化及 6例正常肝组织中MUC1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可见MUC 1强阳性表达 ,阳性反应信号为棕黄色颗粒 ,主要位于细胞膜上 ;肝硬化病变组织中仅 2例可见MUC 1弱阳性反应信号 ;正常肝组织中未见MUC1表达。MUC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其它两组肝组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MUC 1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肝癌组织的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化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门静脉有无癌栓两组之间有差异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MU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可作为肝癌的辅助鉴别诊断指标 ,有可能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肝转移:附6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1年5月~1997年12月收治的66例大肠癌并肝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期间我院收治大肠癌325例,并同时性肝转移者66例,发生率203%。16例行肝切除,50例行微波固化。切除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37%,625%;固化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0%,22%。结论虽然微波固化的效果比肝切除差,但对不能切除的肝转移性肝癌微波固化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肝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肝癌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 5 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2例治疗后无手术死亡 ,无肝破裂、出血、胆瘘、皮肤冻伤及穿刺道种植转移或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有 5例出现气胸及反应性胸腔积液 ;术后低热 43例。 1,2a的生存率分别为 63 .5 % ( 3 3 / 5 2 )和 3 6.5 % ( 19/ 5 2 )。治疗后AF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肝癌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