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氟接触大鼠血氟含量、信号素4D(Sema4D)水平与氟性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各12只,对照组饮用自来水,低氟组饮用低氟自来水(氟化钠100 mg/L),高氟组饮用高氟自来水(氟化钠200 mg/L)。大鼠饲养8个月后处死并测定血氟含量、Sema4D水平,并于光镜下观察其股骨下段骺板下1 mm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宽度及密度,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血氟含量、Sema4D水平与氟性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饲养8个月后,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血氟依次升高,Sema4D水平依次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饲养8个月后,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宽度、骨小梁密度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低氟组、高氟组存在骨质硬化表现,且高氟组骨质硬化更为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氟含量与Sema4D水平呈负相关,血氟含量与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宽度、骨小梁密度呈正相关,Sema4D水平与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宽度、骨小梁密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氟接触大鼠氟性骨损伤以骨质硬化为主要表现,且血氟含量越高、Sema4D水平越低,其骨质硬化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硼、硒、氟宁、维生素C对氟中毒动物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给大白鼠饮用高氟水,导致骨软化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同时分别给予四硼酸钠、亚硒酸钠、蛇纹石、维生素C,观察动物血中钙、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骨中胶原、钙及氟水平和尿氟含量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硼能降低血清ALP活性;氟宁能增加骨中胶原及钙含量;硒能提高血钙浓度加速尿氟排泄;维生素C亦能增加血钙、骨胶原和尿氟含量。这些药物对氟的生化改变的影响,对防治氟中毒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个不同剂量铝(130、300、1200μg/ml)与氟(300μg/ml)拌饲喂养大鼠12周,取血和骨作铝、氟、钙、磷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单纯氟组血和骨氟含量显著增高。三个不同剂量铝与氟混合组,血和骨氟含量显著下降,则摄铝量与骨氟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三个单纯铝组,血和骨中铝含量与投铝量不平行,以中剂量铝组含量较高。低和中剂量铝与氟混合组血和骨铝含量亦显著下降,但大剂量铝与氟混合组血和骨铝含量仍较高。各组血和骨钙及骨磷含量无显著改变,但中和高剂量铝组以及高剂量铝加氟组血磷显著增高,与血铝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 :一、“关于研究缺乏科学性对比”1.碘致甲状腺疾病 (IITD)研究主题是碘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碘摄入量的区分是根据研究人群的尿碘值。这是国际通用的碘营养研究方法。无论碘盐、还是高碘水的原因 ,其结果都是增加了机体的碘摄入量。2 .三个地区饮用水中的成分问题。我们已经给予关注。根据文献报告 ,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的是氟和硒。(1)我们测定盘山、彰武、黄骅地区居民的尿氟分别是 1.4 8、0 .6 8、5 .78mg/L。黄骅地区的水氟是 3.2 1mg/L。比较WHO推荐的饮用水氟含量 1.5mg/L的标准是 2倍高氟。我们的另一…  相似文献   

5.
许多非甲状腺疾病患者可出现甲状腺素水平的异常,表现为血中T_3,T_4水平下降。我们对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无肾脏病史者)测定了血清T_3、T_4、TSH的浓度,以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甲状腺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T3、T4及TSH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3.52mg/L)8 ̄12岁儿童的T3、T4、TSH含量及尿氟,尿碘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为:血液中的T4含量显下降、T3、TSH含量显升高,T3、T3/T4比值与尿氟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甲状腺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病区儿童长期处于高氟环境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氟中毒大鼠骨、肾组织自由基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氟中毒大鼠骨、肾自由基水平与钙营养的关系。方法给大鼠饮水投氟10周。利用氟离子电极法测骨氟含量,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观察了不同钙营养条件下大鼠骨自由基水平,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组织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结果两组饮用含氟水大鼠的骨氟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饲低钙食两组大鼠骨自由基含量较常规食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常规食加氟组大鼠骨自由基含量明显比常规食对照组低;大鼠肾组织细胞内活性氧(ROS)在投氟组较之对照组有增多趋势,而这2个投氟组大鼠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相应对照组偏低,细胞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在低钙食投氟50nlg/L组较常规食100mgF^-/L组降低。结论氧化应激在氟中毒组织损害机制中的地位在骨与肾组织中是不同的,钙营养状况在氟中毒骨相损害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氟条件下碘摄取对大鼠甲状腺的影响许德顺,王艳玲氟可以引起许多组织的损伤,对甲状腺的危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Mclanren1[1](1976,1979)提出了氟在不同情况下对甲状腺形态及功能影响的报告。一些研究表明氟对甲状腺的毒害可能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省贵定县乐邦乡村民罹患以骨骼严重畸形为特征的疾病病例研究结果显示,病家生活燃煤,敞灶烘烤之玉米,辣椒及室内贮存之谷子铝和氟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患者尿中铝和氟含量亦较对照高。28例骨畸形病人中仅有21例患轻或中度氟斑牙。病人骨X光片呈骨软化症,无氟骨症骨周组织异常骨化。三例严重骨畸形病人髂骨活检,现人骨铝含量显著增高,但骨氟含量无明显增加,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显示,病人骨损特征为骨发育障碍,成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氟、钙与碘对甲状腺重量和功能的交互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氟、钙和碘水平对甲状腺相对重量、TSH、TT3和TT4的交互作用。方法应用2×2×2析因实验设计将W istar大鼠分成8组,分别进行适中氟钙碘、适中氟碘高钙、适中钙碘高氟、适中碘高氟钙、适中氟钙低碘、适中氟高钙低碘、适中钙高氟低碘、高氟钙低碘喂养,6个月后观察其对甲状腺重量的影响。结果甲状腺相对重量低碘组较适中碘组高(F=17.297,P<0.001)。TSH低碘组较适中碘组高(F=40.605,P<0.001)。氟与碘对TT3指标有交互作用(F=4.540,P<0.037),固定为适中氟、钙时,低碘组的TT3高于适中碘组(t=3.855,P=0.001);固定为适中碘、钙时,高氟组的TT3>适中氟组(t=3.326,P<0.032)。TT4低碘组<适中碘组(F=8.014,P=0.006)。其它各比较组间无差异。交互作用图显示氟、钙与碘可能有潜在交互作用。结论低碘可引起甲状腺重量和相关功能的改变,氟与碘对TT3可发生交互作用,氟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甲状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_4)、以及促甲状腺素(TSH)含量测定,是诊断早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重要依据之一。采集脐带血比采集新生儿静脉血要易被接受。我们对基本控制地甲病流行的大庸市地区的新生儿脐带血作了T_3、T_4、TSH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从大庸市人民医院及永定医院产科采集足月产、父母均无地甲病的发育正常的新生儿(控制地甲病2年以后出生)脐带血。胎儿出生后立即分离,血清以塑料管密封,存放于-20℃条件下备检。  相似文献   

12.
氟过量与碘氟过量对甲状腺功能和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过量对甲状腺的影响一直有争议。本课题组进行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有高碘高氟地区,本研究模拟流行病学调查地区相应的氟、碘浓度,通过观察正常与高碘条件下氟过量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形态的影响,以确定氟过量与碘过量能否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摄铝状态下氟中毒大鼠大豆、硒粉、螺旋藻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断乳2周的SD纯系大鼠4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高氟铝组、高氟铝加大豆组、高氟铝加硒组和高氟铝加螺旋藻组,每组8只.对照组食用非病区玉米加工的饲料(含氟5.20 mg/L,含铝6.80 mg/L),饮用自来水(含氟0.70 mg/L,含铝0.20 mg/L).其余各组均食用以病区玉米为主加工而成的饲料(含氟110.00 mg/kg,含铝19.70mg/L),饮用自来水配制的高铝水(含氟0.70 mg/L,含铝90.00 mg/L).高氟铝加大豆组在实验开始即添加大豆(大豆占饲料的30%),高氟铝加硒组和高氟铝加螺旋藻组在动物出现氟斑牙后饲料中分别添加硒(3.00mg/kg)、螺旋藻(1000.00 mg/kg),实验期为22周.大鼠处死前收集24 h尿液,用于尿氟、铝的测定;大鼠处死后取四肢骨用于骨氟、铝测定;电镜下观察大鼠股骨松质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①骨氟:高氟铝组的骨氟[(204.07±63.78)mg/kg]高于对照组、高氟铝加大豆组、高氟铝加硒组和高氟铝加螺旋藻组[(30.06±6.11)、(54.12±14.56)、(30.44±5.02)、(105.08±21.07)mg/kg,t=0.62、0.53、0.62、0.35,P均<0.01];高氟销加硒组骨氟低于高氟钒加螺旋藻组(t=0.27,P<0.01).②尿氟:高氟铝组尿氟[(4.52±3.09)mg/L]高于对照组[(0.89±0.37)mg/L,t=0.23,P<0.01],低于高氟铝加硒组[(10.38±1.58)mg/L,t=0.34,P<0.01];高氟铝加硒组尿氟高于高氟铝加大豆组、高氟铝加螺旋藻组[(5.56±1.69)、(4.38±3.36)mg/L,t=0.28、0.35,P均<0.01].③骨铝:对照组骨铝[(3.32±3.02)mg/kg]明显低于高氟铝组、高氟铝加大豆组、高氟铝加硒组和高氟铝加螺旋藻组[(374.21±56.11)、(118.20±23.59)、(114.01±22.84)、(67.11±11.53)mg/kg,t=1.42、0.44、0.42、0.24,P均<0.05];高氟销组骨铝也明显高于高氟铝加大豆组、高氟铝加硒组、高氟铝加螺旋藻组(t=0.56、0.57、0.68,P均<0.01);高氟铝加螺旋藻组骨铝低于高氟铝加大豆组、高氟铝加硒组(t=0.11、0.10,P均<0.05).④尿铝:高氟铝组尿铝[(1.14±0.32)mg/L]高于对照组、高氟铝加大豆组[(0.73±0.11)、(0.66±0.10)mg/L,t=1.92、2.24,P均<0.05].高氟铝加大豆组尿铝低于高氟铝加硒组、高氟铝加螺旋藻组[(1.03±0.22)、(1.10±0.28)mg/L,t=1.73、2.06,P均<0.05].⑤扫描电镜下高氟铝组骨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骨小梁发生融合成片,小梁吸收孔大多消失,其损害最为严重.在干预组其骨胶原纤维走向大致可见,小梁融合现象较高氟铝组为轻,其中以高氟铝加硒组改善为显著,高氟铝加螺旋藻组次之,而高氟铝加大豆组的作用稍弱.结论 饲料中加大豆、硒粉、螺旋藻对高摄铝状态下氟中毒大鼠的骨损伤具有缓解作用,其中以硒粉的作用最为显著.螺旋藻次之,而大豆的作用稍弱.  相似文献   

14.
人与不同种类动物骨及牙齿中的氟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氟中毒和非氟中毒的人和不同种类动物骨、牙齿中的氟含量,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研究提供有意义的数据。方法 采用扩散一电极法测定骨和牙齿中氟含量。结果 氟中毒大白鼠的骨和牙齿氟含量明显高于饮低氟水的健康大白鼠骨、牙齿氟(P〈0.01),且随给氟剂量的增加而升高。所有被测的氟中毒动物和人的骨、牙齿氟含量均高于非氟病区同种动物,相同部位的骨、牙齿氟,有的甚至高出10倍。结论 氟中毒动物骨、牙齿氟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OPG)、骨保护素配体(RANKL)、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在饮水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探讨丹蓝仙硼疗氟胶囊对饮水型氟中毒大"鼠OPG/RANKL/RANK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6组(组内雌雄各半):对照组、氟中毒组、高剂量药物组、中剂量药物组、低剂量药物组、硼砂治疗组。在饮用水中加入氟化钠使水中氟含量为50 mg/L,复制氟中毒动物模型。提取骨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骨组织中OPG、RANKL和RANK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氟中毒时,骨组织中的OPG、RANKL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RANK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用药后,骨组织中的OPG、RANKL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RANK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过量氟可引起成骨与破骨活动均增强的骨转换增高状态,并可通过改变OPG/RANKL/RANK系统表达提高骨吸收的活性。丹蓝仙硼疗氟胶囊能拮抗过量氟对大鼠骨组织的作用,通过0PG/RANKL/RANK系统影响骨重建。  相似文献   

16.
氟对人胎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氟病区胎儿肝、肾上腺、甲状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为研究氟对细胞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氟病区胎儿10例,其母亲均有氟斑牙,尿氟含量为(4.37±2.94)mg/L。非氟病区胎儿10例,其母亲无氟斑牙,尿氟含量为(1.67±0.82)mg/L。用氟电极法测定胎儿骨氟含量。取胎儿肝脏、肾上腺、甲状腺组织作电镜检查。结果病区胎儿骨氟含量(2.77±0.25)mg/kg,与非病区胎儿骨氟(2.50±0.11)mg/k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1)。电镜观察结果:细胞膜的主要变化是微绒毛变短、变少,甚至消失。细胞间连接松解,结构紊乱。病变严重者有髓鞘样结构形成。线粒体的主要变化为:线粒体肿胀、体积增大,甚至嵴消失,呈空泡状。内质网的主要病变为粗面内质同扩张呈囊状,网上核蛋白体部分脱失。细胞核的主要病变为核膜的双层结构破坏,呈囊状扩张。有的细胞浆内出现巨大包涵体或异常电子致密度较高的颗粒。结论氟对细胞结构的破坏是多方面的。氟中毒时细胞膜、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膜均可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氟铝单独、联合染毒的大鼠血清、骨、尿中的氟含量变化,分析不同剂量的铝对大鼠的氟蓄积量和氟排泄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3×3析因设计方法,氟和铝各分3个水平,其中氟离子(F-)水平分别为0、50、200 mg/L,铝离子(Al3+)水平分别为0、100、200 mg/L.将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9组,饮水中添加氟和铝,实验期内动物自由进食,饲养18周后以出现明显氟斑牙为模型复制成功的判定指标.采集大鼠的血清、骨样、尿样,测定其中的氟含量.结果 氟对大鼠血清、骨、尿中的氟含量有影响(F值分别为166.74、577.81、160.96,P均<0.01).氟和铝对血氟、骨氟、尿氟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7.95、5.13、6.94,P均<0.01).当氟水平为50 mg/L时,铝水平为0、100 mg/L组的血清氟含量[(0.08±0.03)、(0.08±0.02)mg/L]高于200 mg/L组[(0.04±0.01)mg/L,F值分别为7.14、5.78,P均<0.05].水氟水平为50mg/L时,铝水平为0 mg/L组时骨氟含量[(1996.53±383.73 )mg/kg]高于100、200 mg/L组[(1252.51±189.08)、(1160.63±129.63)mg/kg,F值分别为20.54、24.56,P均<0.01];当氟水平为200 mg/L时,随着给铝剂量的增加,骨氟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4668.70±887.67)、(3920.30±528.31)、(3297.64±396.04)mg/kg,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59、52.31、14.38,P均<0.01).当氟水平为50 mg/L时,铝水平为0 mg/L组的尿氟含量[(34.054±9.30)mg/L]高于100、200 mg/L组[(14.81±6.32)、(14.67±3.42)mg/L,F值分别为25.30、24.32,P均<0.01];当氟水平为200 mg/L时,铝水平为0、100 mg/L组的尿氟含量[(57.14±21.38)、(51.75±8.39)mg/L]高于200 mg/L组[(34.84±9.30)mg/L,F值分别为30.04、20.31,P均<0.01].结论 铝对氟有拮抗作用,且随着铝剂量的升高,拮抗作用加强.氟铝比例为1∶2时,铝即能较有效的拮抗氟地吸收.  相似文献   

18.
高氟与补硒对大鼠甲状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观察了60只饮用30mg/L或50mg/L高氟水及加硒大鼠的尿氟、甲状腺组织结构及其激素变化。结果显示尿氟随饮高氟水时间延长而升高,补硒在早期可增加尿氟排泄;早期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活跃、游离甲状腺激素升高;后期甲状腺滤泡上皮出现退行性变,FT3和T4水平降低。提示高氟使甲状腺早期兴奋,甲功高度代偿,后期抑制甲状腺使甲功低下;氟与甲状腺组织及功能的改变与摄氟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氟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和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成年Wistar大鼠按性别和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氟组、高氟+甲状腺片组,每组12只,分别饮用自来水(含氟量<5 mg/L),加入100、100 ms/L氟化钠(NaF)的自来水:喂养7个月后高氟+甲状腺片组大鼠另给予0.04%甲状腺片(1.8ml·kg~(-1)·d~(-1))灌胃3周.喂养7个月零3周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T_3、TT_4;光镜下观察大鼠甲状腺和脑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域NMDAR2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0.97±0.15)、(84.03±12.45)nmol/L]比较,高氟组大鼠血清TT_3、TT_4明显降低[(0.24 ±0.07)、(15.16±2.08)nmoL/L,P均<0.01];高氟+甲状腺片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改变[(1.02 ±0.19)、(85.63±9.55)nmoL/L,P均>0.05],与高氟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均<0.01).光镜下高氟组可见甲状腺部分滤泡上皮增生、排列紊乱、萎缩,滤泡腔内胶质减少,而高氟+甲状腺片组与高氟组比较,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程度减轻;高氟组海马神经元细胞肿胀、排列紊乱,高氟+甲状腺片组海马神经元细胞较高氟组肿胀减轻、排列有序.高氟组海马CA1、CA3区NMDAR2B阳性细胞灰度值(167.05±7.31)较对照组(92.53±9.67)和高氟+甲状腺片组(101.66±12.21)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 高氟可导致成年大鼠甲状腺功能降低、形态改变,并引起大脑病理损害;在高氟损伤基础上给予甲状腺制剂替代后,大鼠甲状腺功能和形态可基本恢复正常,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慢性氟中毒造成的甲状腺功能降低可能是高氟造成脑损伤的另一重要参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碘氟摄入量人群甲状腺结节和TPOAb阳性的检出率。方法对山东巨野县的适碘低氟、高碘低氟和高碘高氟3个农村地区共396名23岁以上居民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TPOAb和尿碘测定。结果适碘低氟组、高碘低氟组和高碘高氟组尿碘中位数(MUI)分别为207.1、383.9和461.7μg/L;甲状腺结节检出率16.5%、22.0%和11.5%,TPOAb阳性率25.9%、33.7%和12.4%。高碘高氟组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低于高碘低氟组人群(P〈0.05)。各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增高,60岁以上最高,分别为24.4%、29.2%和18.8%,经趋势性卡方检验有显著意义(P〈0.05)。高碘高氟组甲状腺B超正常人群TPOAb阳性率明显低于适碘低氟组和高碘低氟组。结论在水碘200~300μg/L范围内,若水氟自(0.99±0.29)mg/L升至(1.67±0.19)mg/L,无论是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还是TPOAb阳性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