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静脉滴注胸腺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明权 《新医学》2001,32(4):209
女,33岁。在单位进行体格检查时发现HBsAg、HBeAb、HBcAb阳性,ALT133nmol·s-1/L、AST166.7nmol·s-1/L,于1999年2月11日到我所就诊。既往无厌油、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巩膜、皮肤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8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用胸腺素160mg(广东产)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周2次。于2月26日上…  相似文献   

2.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肾脏早期损伤   总被引:131,自引:0,他引:131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肾脏损伤的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转铁蛋白(TF)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终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Jaffe速率法测尿肌酐。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TF/Cr为(1.08±0.76)mg/mmol,mALB/Cr为(1.59±0.83)mg/mmol,NAG/cr为(5.75±2.5  相似文献   

3.
抗—HBc阴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司端勤  周均启 《临床荟萃》1997,12(10):443-444
1994年间检测的乙肝病毒(HBV)感染者9665人份,HBsAg阳性中146例抗-HBc阴性,,其中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的139例,占95.2%,对其随访观察,ALT正常,抗-HBc-IgM均阴性、HBV-DNA及HBcAg检出率均为100%;40例随访1年后,血清学指标无变化。结果提示,抗-HBc阴性的HBV携带者,非近期感染或活动性病变;体内HBV复制活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ALT升高的献血员中HBsAg抗-HCV的分布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30022)张循善,吴基,李燕萍为了预防输血后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NLT)·HBaAg·抗-HCV的检测做为筛选献血员的指标目前在国际上已被公认。引起献血员ALT升高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闭塞(SMAO)休克兔动脉血和门静脉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以及小剂量多巴胺(5 μg·kg- 1·m in- 1)对其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2组,均制成SMAO 休克模型,2组均按30 m l·kg- 1·h- 1输入0.9% NaCl;A组另给予多巴胺5 μg·kg- 1 ·m in- 1,B组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血流动力学、动脉血和门静脉血乳酸浓度(ALT、PLT),以及腹腔组织氧供(SDO2)、氧耗(SVO2)和氧摄取率(SO2ER)的变化。结果:A组门静脉血流量指数(QpvⅠ)在休克模型复制后60、90 和120 分钟时明显高于B组(P< 0.05或P< 0.01);2 组ALT、PLT均明显升高,以休克后0 时为最高〔A 组分别为(6.5±1.1)m m ol/L和(6.9±1.4)m m ol/L;B组分别为(6.4±0.8)m m ol/L和(6.8±1.2)m m ol/L〕,但A 组在此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在120分钟时最低〔分别为(3.2±0.3)m m ol/L和(3.5±0.3)m m ol/L〕,而B组则呈持续高水平〔分别为(5.5±0.5)m m ol/L和(5.7±0.9)m m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并食道癌未见报道。我院于1999年10月收治1例。患者男性,79岁,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20个月。外周全血红细胞减少,拟“全血细胞减少”入院。入院查体:神清,重度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后颈部一肿块3cm×3cm,质硬。巩膜黄染(-)。心肺(-),胸廓挤压痛(-)。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3.0×109/L,RBC1.04×1012/L,Hb35g/1,HCT11.2%MCV:107.7fl,MCH34.6pg,MCHC321g/L。PLT67×109/…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的动员效果。方法:CTX3.7±0.2g/m^2第1天静滴,白细胞(WBC)降至最低点时开始皮下注射rhG-CSF4.5±0.6μg.kg^-1.d^-1,直至采集结束前一天,WBC恢复至2.5×10^9/L以上时开始连日采集APBSC,采集用CS3000plus或Cobe血细胞分离机,当累计采集的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8.
1病例摘要树1男,55岁,以左下肢疼痛2d、嗜睡ld入院。既往有肝硬化病史4a。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肿大,脾左肋下4cm。腹水征阳性。四肢肌张力稍高。病理征未引出,扑击样震颤可引出。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辅助检查:ALT30U/L,γ-GT25U/L,HBsAs(+),A20s/L,G309/L,血氨1900μg/L。B超:肝硬化、脾大、腹水、门脉增宽。诊断:肝性脑病。给予输液、灌肠等综合治疗。2d后神志清醒,左下肢疼痛消失,做腰椎CT、左下肢X光片及超声多普勒血管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活化的蛋白 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GR)在正常妊娠中的发生情况,探讨狼疮抗凝物质(Lu-pus-like anticoagulant,LA)对妊娠性 APC-R的影响及二者与凝血酶生成、继发性纤溶的关系。方法采用 APTT-APC法检测APC-R、dRVVT法测定LA水平,并用 ELISA法测定了凝血酶原片段F1+2和D-二聚体(D-dimer,D-D)的含量。结果检测30例正常妇女对照(NC)和50例正常妊娠妇女,NC组APC-R比率为2.88±0.37,NP组为2.04±0.31(APC-R阳性率为42%);NC组 LA阳性率为 0, NP组为 36.7%; NC组 F1+2为(0.734 ± 0.42) nmol/L, NP组为( 1.05 ± 0.69) nmol/L; NC组D-D为(0.48±0.05)mg/L,NP组为(0.63±0.11)mg/L;NP组的APC比率、F1+2和D-D的测定结果均较NC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可能发生与LA升高有关的APC-R,并导致了凝血酶激活物生成增加以及凝血酶、纤溶酶的激活和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献血者相关肝炎指标检测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了山东省四个不同地区2025名个体献血者相关肝炎的指标。2025名献血中男性845名,女性1180名,平均年龄34.6y(19~48y)平均献血史为2.8y(1~12y)。实验结果表明,血清ALT异常25例,阳性率为1.2%(25/2025),抗-HAV阳性率为7.9%(160/2025)HBsAg的阳性率是0.3%(5/2025)HBV全套检测有305/2025名献血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指标阳  相似文献   

11.
PCR检测HBV-DNA不同试剂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目前部分市售的HBVPCR试剂进行了灵敏度和检测率的测定,并在检测HBV低水平感染中,用PCR和斑点杂交作了比较。结果不同公司试剂盒的HBV-DNA最低检测浓度从0.1fg到1pg不等,同一公司不同批号的HBV-DNA最低检测浓度也从100fg到100ag不同,差达103~104倍。PCR和斑点杂交在三组不同乙肝标志组中的阳性检测率为HBsAg(+)HBeAg(-)抗HBe(-)组:PCR70%,斑点杂交46.4%;HBsAg(+)HBeAg(-)抗HBs(+)组:PCR35.7%,斑点杂交2.9%;HBsAg(-)抗HBe(+)抗HBs(+)/HBc(+)组:PCR16.6%,斑点杂交3.3%。三组检测率均P<0.01。因此,目前市售的HBVPCR试剂必须标化,PCR更适合于检测HBV低水平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溶血对抗-HCV、HBsAg等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血过程、运输及保存不当都易造成样本溶血,溶血后是否影响抗-HCV、抗-HIV、HBsAg、ALT的测定结果,笔者对此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1材料1.1仪器与试剂ALT试剂(郑州中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970307);HBsAg、抗-HCV、...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8岁。因“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5小时”于1998年1月5日收入院。既往无重大病史及长期服药史。查体:体温 36.5℃,脉搏 75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2 kPa/8kPa。急性痛苦貌,面及躯干部大汗淋漓,口唇轻度紫绀,心率75次/分,心音低钝,脾左肋缘下3cm。实验室检查:红细胞4.3×1012/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1700×109/L。血清胆固醇5.0mmoL/L,甘油三酯1.2 mmoL/L。肌酸激酶(CK)3612 U/L,AST 2084 nmol·s-1…  相似文献   

14.
高萍 《疾病监测》1994,9(8):219-221
重点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北京市隆福医院(100010)高萍我国HBsAg携带率约10%,HBV感染率50-80%,北京地区感染率34.09%,HBsAg携带率5.4%[1,2]。人群中近1/3HBsAg携带者是在婴儿时期感染HBV所致[3]。...  相似文献   

15.
孙道昆  唐文琏 《华西医学》1993,8(4):387-388
一般认为乙肝患者和感染者HBsAg消失、HBV抗体出现便意味着病毒被清除。本文报告用放免法检测此类乙肝患者49例(肝炎组)、HBV感染者410例(感染组)血清HBcAg结果。发现HBsAg和HBeAg阴性的肝炎组有22.45%、感染组7.39%血清中存在HBcAg-RIA,即部分人血清中还存在有病毒。并发现此459例,凡查出HBcAg-RIA者的血清中含有抗-HBc。指出献血员乙肝筛选只检测HBs  相似文献   

16.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5):309-311. 对脑卒中患者(脑出血30例,脑血栓30例,男、女患者各占一半,年龄57岁至70岁)进行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细胞黏附因子(sICAM-1)水平的测定并对其进行分析,并以3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结果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GF-β1民的水平为(17±2)μg/L,对照组为(37±5)μg/L(P<0.01),而sICAM-1水平分别为(547±80)μg/L和(248±54)μg/L(P<0.01);脑血栓患者外周血TGF-β1水平为…  相似文献   

17.
EasylyteNa/K离子分析仪自配标准液福建宁德地区第二医院检验科(352100)张秋文,肖文海EasylyteNa/K离子分析仪应用的试剂由标准A、B液及Wash液组成。标准A液:MgAC·4H2O8.00mmol/L,KCl4.00mmol/...  相似文献   

18.
用聚乙二醇沉淀,胰蛋白酶处理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后,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样中的含抗HBs独特型抗体免疫复合物(抗HBs-Ab_2-IC)。结果发现,乙肝患者血清中IgG、IgM类抗HBs-Ab,-IC检出总阳性率分别为:急性乙型肝炎14.5%(9/62),慢性活动性肝炎219%(28/128),慢性迁延性肝炎12.5%(2/16)。抗HBs-Ab_2-IC阳性者的抗HBs独特型抗体检出率84.1%(33/39),且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阳性率显著高于抗HBs-Ab_2-IC阴性者。表明,乙肝患者体内存在抗HBs-Ab_2-IC,抗HBs独特型抗体(抗HBs-Ab_2)可能通过与抗HBs结合,削弱和影响抗HBs中和、清除乙肝病毒抗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美霞  徐慧芳 《疾病监测》1999,14(10):368-372
为了解广州市吸毒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情况,用ELIASA法对1995 ~1998 年在广州市某戒毒所戒毒的1663 人毒瘾者进行HBV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吸毒人群HBsAg 携带率为19.9 % ,HBV总感染率为86 .1 % 。静脉注射毒瘾者HBsAg 阳性率(22 .8% ) 明显高于口吸( 追龙) 毒瘾者(12 .3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男性毒瘾者HBsAg 携带率(21 .2 % ) 高于女性(14 .1 %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调查发现1432 例HBV感染的吸毒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模式有21 种,其中以HBsAb、HBcAb、HBsAb、HBcAb 、HBsAg、HBeAb、HBcAb 、HBsAg、HBeAg、HBcAb 及HBsAg、HBeAg 为多见,阳性构成分别为28 .56 % 、20.39 % 、16.41 % 、8 .59 % 、6.49% 、和6.20% 。应采取加强吸毒人群防病知识宣传,同时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以控制该人群乙型肝炎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乙肝五种标志物模式及HBsAg在血清中的稀释度与原发性肝癌(HCC)间的相关民生,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反向血凝法分别检测了39例HCC病人血清乙肝标志物(HBV-M)和HBsAg稀释度,结果发现35例HBV-M阳性病例中,大三阳(HBsAg,HBcAg,抗-HBC阳性)仅占22.8%,而小三阳(HBsAg,抗-HBC,抗-HBC阳性)却占了62.8%,33例HBsAg阳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