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内穿孔素(PFP)和颗粒酶B(GrB)的表达情况。方法以Wiste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常规行穿透角膜移植术,裂隙灯观察移植排斥情况。分别于移植术后第3、7、14、21d取角膜植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植片内PFP和GrB的表达。结果角膜移植术后(7.63±0.74)d出现排斥反应。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见,PFP、GrB阳性染色为棕色,表达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的胞浆。当被分泌出后多分布于角膜上皮细胞间隙和细胞膜,正常角膜无表达。角膜移植术后第3d,大部分植片未见PFP和GrB的表达,少数植片见植片植床交界处上皮少量表达,第7d起表达明显,第14d达高峰,第21d稍有下降。PFP与GrB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PFP与GrB在大鼠角膜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在大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体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取Wistar鼠4只(8眼)为正常对照组(A组),另取24只Wistar鼠作为自体角膜移植组(B组),最后取24只SD鼠和48只Wistar鼠行SD-Wistar鼠之间同种异体角膜移植(C组、D组),术后D组每日滴典必殊眼液(每日2次),共2周.参照Larkin法对各组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评估;分别于术后第5天、第14天取材,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各组角膜组织内IL-3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为(10.13±0.44)d,D组为(18.00±0.66)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L-33 mRNA在A组和B组角膜组织中均有表达,C组角膜组织中IL-3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在D组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IL-33可能参与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
李兵  洪晶 《眼科研究》2007,25(11):850-853
目的 研究局部应用雷帕霉素(RAPA)滴眼液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和穿孔素(P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穿透角膜移植动物模型,以SD大鼠为受体,Wistar大鼠为供体,随机分为4组.手术后第2 d起分别以滴眼液基质、1%环孢素A(CsA)滴眼液、0.2%RAPA滴眼液、0.2%RAPA与1%CsA滴眼液联合滴眼,4次/d,连续用药至排斥反应发生.未发生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用药至术后42 d终止实验.术后14 d检测术眼角膜组织IL-1β、IFN-γ和PFP mRNA表达.结果 各用药组角膜植片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产生协同作用优于单独用药各组,角膜IL-1β、IFN-γ及PFP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2%RAPA滴眼液显著延长了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联合用药产生协同作用,显著抑制角膜组织IL-1β、IFN-γ及PFP mRNA的表达,是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anti-dendriticcell monoclonal antibody,DC-McAb)抑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eell,DC),观察其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及植片内IFN-γ mRNA的表达、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分A:对照组:AO:阳性对照组;B:腹腔给药组;C:结膜下给药组;D:保留受体上皮辨组.A、AO、B、C组予常规穿透角膜移植术,D组保留受体上皮瓣.每组术前3 d及术日,术后第1、第2、第3、第5、第7、第9、第11天给药,A组:腹腔注射灭菌注射用水0.5 ml,AO组:腹腔注射小鼠抗大鼠IgG 0.1 ml+灭菌注射用水0.4 ml,B、D组:DC-McAb 0.1 ml+灭菌注射用水0.4 m1.C组:结膜下注射DC-McAb 0.05 ml.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排斥反应情况,记录各组角膜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A、B、C、D组分别于术后第3、第7、第14和第21天采血清,ELISA法测IL-2水平.A、B组术后第7天取角膜植片,RT-PCR法检测IFN-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术后(7.63±0.74)d出现排斥反应,A0组(7.50±0.54)d,与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17.11±1.17)d、C组(13.86±0.69)d、D组(17.88±0.84)d,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B、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角膜植片IFN一γmRNA可检测到有较高表达,B组的表达量很少或检测不到,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正常SD大鼠血清IL-2浓度为(35.18±2.59)pg/ml,移植术后3 d略有升高,7 d时明显升高,14 d时IL-2的水平达高峰,21 d时下降,B、C、D组升高幅度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C组与B、D组相比升高幅度较大(P<0.05),B、D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AAV-TGF-β1)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对植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构建rAAV-TGF-β1真核表达质粒栽体.碱烧伤的方法建立角膜新生血管化动物模型,52只角膜新生血管化的SD大鼠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分为2组,实验组(26只)Wistar大鼠角膜植片浸泡在含rAAV-TGF-β1(10 × 1012v.g.·L-1)的DMEM/F12培养液中,37℃孵育30 min,移植到SD大鼠角膜植床上;对照组(26只)Wistar大鼠角膜植片浸泡在DMEM/F12培养液中,37℃孵育30 min,移植到SD大鼠角膜植床上.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植片排斥情况,比较2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和各时间点排斥反应指数.术后9 d、14 d角膜植片行超微结构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组织中IFN-γ、TGF-β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0.75±1.91)d,实验组为(22.85±3.48)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9 d、14 d角膜植片超微结构检查显示,实验组角膜植片基质层成纤维细胞凋亡与坏死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实验组植片内IFN-γ表达低于对照组,TGF-β1表达高于时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rAAV-TGF-β1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改变植片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6.
白浪  陆晓和  钟彦彦  张静  周瑾  武海军 《眼科研究》2009,27(11):1011-1014
目的检测大鼠角膜组织TLR2mRNA的表达,研究糖皮质激素对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角膜TLR2表达的影响及对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正常对照组(N)、同种同体角膜移植组(A)、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B)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激素(典必殊滴眼液点术眼,每日2次)抗排斥组(C),A、B、C3组大鼠给予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并用排斥反应指数评价;分别于术后第5、7、9天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动态观察角膜组织中TLR2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随时间变化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混浊、新生血管生长。B组大鼠平均在穿透角膜移植术后7d发生排斥反应并获病理学支持;A组和C组大鼠术后排斥反应指数计分未达到诊断标准。术后3组手术干预组角膜TLR2mRNA的表达均增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角膜TLR2mRNA的表达较同种同体角膜移植组显著增加,激素抗排斥组角膜TLR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角膜TLR2的表达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抑制排斥反应,对移植物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与Fas系统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正常对照组;B自体移植组;C异种移植组;D异种移植CsA治疗组)。以豚鼠角膜为供体建立Wistar大鼠异种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术后观察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和排斥反应指数(RI);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植片组织Fas及其配体的表达;TUNEL法染色评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B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30d,C组平均为(9·125±2·357)d,与B组相比存活时间明显缩短(P<0·01);D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13·778±2·539)d,较C组显著延长(P<0·01)。术后3d,各组角膜植片RI、Fas、FasL及AI均开始升高,B组约持续7d左右即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而C、D2组则继续升高,约于术后14d达高峰,持续1周左右才开始逐渐下降。在相应时间点,D组各指标的变化水平均较C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组织存在Fas及其配体分子的异常表达,由此引起的异常细胞凋亡可能是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anti—dendritic cell monoclonal antibody,DC—McAb)抑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观察其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及植片内IFN-γ mRNA的表达、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分A:对照组:A0:阳性对照组;B:腹腔给药组;C:结膜下给药组;D:保留受体上皮瓣组。A、A0、B、C组予常规穿透角膜移植术.D组保留受体上皮瓣。每组术前3d及术日,术后第1、第2、第3、第5、第7、第9、第11天给药,A组:腹腔注射灭菌注射用水0.5ml,A0组:腹腔注射小鼠抗大鼠IgG 0.1ml+灭菌注射用水0.4m1.B、D组:DC—McAb 0.1ml+灭菌注射用水0.4ml,C组:结膜下注射DC—McAb 0.05ml。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排斥反应情况,记录各组角膜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A、B、C、D组分别于术后第3、第7、第14和第21天采血清.ELISA法测IL-2水平。A、B组术后第7天取角膜植片,RT—PCR法检测IFN-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术后(7.63±0.74)d出现排斥反应,A0组(7.50±0.54)d,与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17.11±1.17)d、C组(13.86±0.69)d、D组(17.88±0.84)d,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B、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角膜植片IFN-γmRNA可检测到有较高表达,B组的表达量很少或检测不到,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正常SD大鼠血清IL-2浓度为(35.18±2.59)pg/ml,移植术后3d略有升高,7d时明显升高,14d时IL-2的水平达高峰,21d时下降,B、C、D组升高幅度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C组与B、D组相比升高幅度较大(P〈0.05),B、D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延?  相似文献   

9.
Zhang WH  Zhai CB  Pan ZQ  Wu YY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0):587-591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IL 1ra)的治疗效果。方法 角膜移植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 0只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各组大鼠角膜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术前、急性排斥反应期及术后 2周植片中白细胞介素 1受体 1 (IL 1RⅠ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表达情况及房水中白细胞介素 1 β(IL 1 β)含量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角膜中未检测出IL 1RⅠ表达 ,TGF β1 主要位于角膜上皮细胞基底层 ;在角膜移植术后的植片上皮细胞层、基质层和内皮细胞层中均可检测到IL 1RⅠ和TGF β1 表达 ,其表达量按阴性对照组、50 μgIL 1ra组、1 0 0 μgIL 1ra组、2 0 0 μgIL 1ra组和地塞米松组依次递减 ,在急性排斥期 ,2 0 0 μgIL 1ra组表达IL 1RⅠ和TGF β1 的程度低于 50 μgIL 1ra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1 ) ;阴性对照组IL 1RⅠ和TGF β1 表达量显著高于实验各组 (P <0 0 1 ) ;正常大鼠房水中检测出IL 1 β含量为 (96 0± 1 1 3)ng L ,角膜移植术后房水中IL 1 β含量上升 ,于急性排斥期达到高峰 ,阴性对照组为 (552 2± 68 3)ng L ,明显高于其他各实验组 (P <0 0 1 ) ;在各实验组中 ,排斥前和急性排斥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相似文献   

10.
TLRs在大鼠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检测大鼠角膜组织TLR2、TLR3、TLR4mRNA的表达,研究TLR2、TLR3、TLR4在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F级雌性SD大鼠108只为受体,SPF级Wistar大鼠36只为供体,另取SPF级雌性SD大鼠6只12只眼为正常对照组。受体大鼠分为3组:自体角膜移植组(A)、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B)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糖皮质激素应用组(C),A、B、C组各36只大鼠接受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情况并采用排斥反应指数(RI)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第5、7、9天获取角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动态观察角膜组织中TLR2、TLR3、TLR4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随时间变化,A、B、C组大鼠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混浊、新生血管生长。B组大鼠角膜RI平均在术后7d符合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A组和C组大鼠角膜的RI计分未达到排斥反应诊断标准。正常大鼠角膜可见TLR2、TLR3、TLR4mRNA表达;术后9dB组大鼠角膜TLR2mRNA的表达较A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3mRNA和TLR4mRNA在B组各时间点间表达的差异倍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P=0.32),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可能作为天然免疫识别受体识别移植抗原,参与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2,12mRNA在大鼠角膜移植物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素2(IL-2),12 mRNA的表达与角膜移植排斥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物及对照组中IL-2,12 mRNA,并对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观察,以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3项指标积分总和作为排斥反应指数(RI)进行临床评估。结果同种异体组与对照组大鼠角膜植片在移植术后第12天RI分别为5.80±1.07和3.20±0.84,P=0.000 03,同种异体组角膜植片内有白细胞介素2,12 mRNA的表达,而对照组无相应表达。结论IL-2, 12 mRNA的表达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魏捷  蒋华 《眼科研究》2012,(2):121-126
背景免疫排斥反应是导致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器官培养法保存角膜可以逐渐降低植片的免疫原性,有利于减轻排斥反应。但目前对于器官培养法保存角膜植片行角膜移植术后确切的免疫排斥机制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器官培养法保存大鼠角膜植片行角膜移植后,部分Thl/Th2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在眼局部和/或全身的表达变化。方法以36只Wistar大鼠为供体,72只SD大鼠为受体,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受体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器官培养植片组和新鲜植片组,每组36只;另选6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裂隙灯下观察植片存活时间和排斥情况,ELISA法检测房水中自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1(IFN-1)、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质量浓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植片内CD25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植片内TNF-dmRNA、IFN-1mRNA、IL4mRNA和CD25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28亚群的表达。结果器官培养植片组的术后植片存活时间达13.78d,长于新鲜植片组的10.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45,P=0.000)。术后6、13、24d时,两手术组房水中IL-2、IFN-1、IL-4和TNF-α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于13d时达最高水平,新鲜植片组质量浓度最高(F=324.891、416.416、240.661、364.533,P=0.000)。术后13d时,植片内CD25表达较弱,两组间区别不明显;新鲜植片组中TNF-dmRNA和IFN-1mRNA的表达强于器官培养植片组(t=2.464,P=0.039;t=5.438,P=0.001),两组IL4mRNA和CD25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82,P=0.457;t=0.712,P=0.497),正常角膜则无表达;3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28亚群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489,P=0.000),两手术组显著升高,但器官培养植片组水平低于新鲜植片组(P=0.016)。结论Thl/Th2因子平衡调节机制和CD28亚群可能在器官培养法保存角膜植片行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MMF)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观察MMF对大鼠角膜移植片存活的影响,并与阴性对照组和CsA治疗组相比较.结果 阴性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1.375±1.685天,CsA治疗组为18.625±1.598天,MMF治疗组为16.500±1.852天,CsA+MMF组为24.500±1.773天,均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延长.结论 MMF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显著地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霉酚酸酯(MMF)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临床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观察MMF对大鼠角膜植片存活和各排斥反应临床指数的影响,并与阴性对照组和环胞霉素A(CsA)治疗组相比较.结果阴性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1.375±1.685天,CsA治疗组为18.625±1.598天,MMF治疗组为16.500±1.852天,CsA±MMF组为24.500±1.773天,均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阴性对照组排斥反应指数(RI)、浑浊、水肿三项临床指标明显高于各用药组(P<0.05),但新生血管指数与MMF组、CsA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MF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地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降低角膜植片浑浊、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李雪  刁玉梅  李兵 《眼科新进展》2012,32(5):418-42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Th1/Th2细胞因子在IL-1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诱导大鼠角膜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分别为对照组(术前3d尾静脉注射PBS0.1mL)、6-DC组(术前3d尾静脉注射第6天的imDC,每只鼠0.1mL共2×106个细胞)及IL-10-DC组(术前3d尾静脉注射IL-10修饰的imDC,每只鼠0.1mL共2×106个细胞)。以雌性Wistar大鼠为供体建立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术后对受体大鼠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观察,记录角膜植片存活时间;移植术后第14天检测术眼角膜中细胞因子IL-12、Th1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细胞因子IL-4、IL-10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6-DC组及IL-10-DC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0.63±2.00)d、(18.88±1.36)d及(24.50±2.07)d。6-DC组、IL-10-DC组与对照组比较,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均为P<0.01);IL-10-DC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显著长于6-DC组(P<0.01)。术后第14天,对照组角膜组织IL-12(0.80±0.00)及Th1细胞因子IL-2(1.03±0.06)、IFN-γ(0.97±0.03)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而Th2细胞因子IL-4(0.13±0.00)、IL-10(0.34±0.02)的mRNA表达最低;IL-10-DC组IL-12(0.39±0.01)及Th1细胞因子IL-2(0.61±0.01)、IFN-γ(0.43±0.02)的mRNA表达水平最低,Th2细胞因子IL-4(0.19±0.00)、IL-10(0.88±0.01)的mRNA表达最高,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能诱导大鼠角膜移植免疫耐受;IL-12、Th1/Th2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免疫中起重要作用,IL-12mRNA低表达及Th1/Th2细胞因子偏离是IL-1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角膜移植免疫耐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将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完全不同的近交系F3 44大鼠的角膜植片移植到另一近交系Lou大鼠的角膜上。分为A对照组 ,B同基因移植组 ,C异基因移植组 ,D异基因移植抗体治疗组。治疗组自手术之日起 ,每日结膜下注射TNF单克隆抗体 0 1ml,其他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连续观察 2 8天。对角膜植片透明情况进行评分 ,观察其临床效果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技术检测不同时间外周血清中TNF -α的水平。结果 :异基因移植大鼠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 10 2± 1 94天 ,而抗体治疗组平均为 13 8± 2 17天 ,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术后 3天各组大鼠血清TNP -α浓度均有升高 ,术后 7天同基因移植组降至正常水平 ,而异基因组渐趋升高 ,达 95 2±12 5Pg/ml ,异基因治疗组为 78 1± 2 0 5 ,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NF -α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抗TNF -α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延长植片透明时间。  相似文献   

17.
接英  张文华  潘志强  武宇影  王颖  李辽青 《眼科》2004,13(4):242-244
目的:研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和Fas/FasL的表达及IL-lra对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40只Wistar大鼠作为受体,20只SD大鼠作为供体,用缝线法诱导受体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建立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从术后第一天起用IL-lra 5mg/ml点眼治疗,4次/天,共30天。对照组用相同的方法生理盐水点眼治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1ra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后不同时期角膜植片中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角膜移植术后Fas/FasL的表达明显升高,IL-1ra可对此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Fas/FasL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密切相关,IL—1ra可以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Fas/FasL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Shi WY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0):696-700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免疫球蛋白 (CTLA4 Ig)对小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局部抗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方法 建立 5 0只BALB/c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治疗组 (2 5只 ) :取C5 7BL/ 6小鼠角膜片 ,放置于 10 μg/mlCTLA4 Ig保存液中浸泡 2 4h后 ,移植到BALB/c小鼠。对照组 (2 5只 ) :植片不行任何处理。术后每 3d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植片情况 ,每周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植片中各种炎性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对出现排斥反应的角膜植片应用逆转录PCR(RT PCR)方法检测部分细胞因子的表达。另外 ,选择经CTLA4 Ig治疗、植片保持透明 6周以上的小鼠作为受体 ,接受来自C5 7BL/ 6小鼠皮肤的移植 ,当移植皮肤发生排斥时 ,进行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分析。结果 CTLA4 Ig治疗组角膜植片保持透明 >10 0d。对照组小鼠术后 14d内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 ,角膜移植术后 2周 ,CTLA4 Ig治疗组植片保持正常细胞结构 ,无明显炎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 ;对照组的排斥植片有大量炎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 (包括CD 4 ,CD 8及CD 11细胞 )。术后 2周发生免疫排斥的角膜植片中检测到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γ干扰素 (IFN γ) ,B7及C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角膜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角膜盲可靠且有效的复明手段,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Tim-1在大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清洁级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自体角膜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正常对照组大鼠未行任何手术,自体角膜移植组分别以Wistar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施行穿透角膜移植术,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以SD大鼠角膜作为供体,Wistar大鼠作为受体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各组供体角膜植片均为3.5mm,植床直径为3.0 mm.分别于术后7d、14d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角膜炎症反应情况,按照Larkin的标准进行排斥反应评分,计算排斥反应指数(RI),观察各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和植片存活率.术后7d、14d,3个组各取3只大鼠眼球制备角膜组织切片,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角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和共刺激分子Tim-1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此外分别于术后7d、14d各组取5只大鼠角膜制备组织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共刺激分子Tim-1 mRNA在大鼠角膜植片中表达量(吸光度,A)的变化.结果 术后7d,自体角膜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大鼠角膜植片均出现轻度水肿;术后14 d,自体角膜移植组角膜植片水肿消失,植片透明,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大鼠角膜植片水肿增厚,呈灰白色混浊,可见新生血管形成.自体角膜移植组植片的存活率为100%,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植片存活率为0,平均生存时间为(9.8±1.2)d.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术后7d自体角膜移植组植片基质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但术后14d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术后7d植片水肿,基质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4 d阳性细胞大量增加,可见新生血管.免疫?  相似文献   

20.
李佳  李雪  孙建华  李兵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439-1443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穿透性移植模型,探讨IL-10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将受体SD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GFP-DC组、8-DC组及IL-10-GFP-DC组,分别于角膜移植术前3 d尾静脉注射等量的PBS、供体Wistar 大鼠骨髓源8-DC (培养8d的DC)、转染48h的GFP-DC及IL-10-GFP-DC。术后每天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植片情况,记录排斥反应指数及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在移植术后第14 d行各组角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IL-10-GFP-DC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较GFP-DC组、8-DC组比较显著延长( P<0.01)。术后第14 d时IL-10-GFP-DC组角膜植片的混浊、水肿、新生血管及排斥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角膜植片的炎症反应较阳性对照组轻,植片中央未见明显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0-GFP-DC组的CD4+、CD8+、CD25+、IL-2+、NK+及NF-κB+阳性细胞数量较阳性对照组、GFP-DC组、8-DC组减少,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供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预处理的受体,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成功诱导角膜移植免疫耐受。 CD4+、CD8+、CD25+、IL-2+、NK+及NF-κB+阳性细胞参与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调控,IL-10-GFP-DC可降低CD4+、CD8+、CD25+、IL-2+、NK+及NF-κB+阳性细胞的浸润,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