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风痰上扰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找到更为有效且安全的高血压治疗手段,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江阴市中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单一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厄贝沙坦片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血压水平改善情况、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各时点,患者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4周后,两组hs-CRP、IL-6、MCP-1水平与治疗前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HDL-C水平与治疗前升高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且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患者各临床症状更好更快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减轻,血压及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且短期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短期内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门诊部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实验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既可改善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又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g,早饭后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水丸,每次50丸、每天2次,饭后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并行常规超声及SMI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颈动脉斑块SMI分级.结果 治疗前,两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血清LDL-C、TC、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DL-C、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LDL-C、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Crouse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SM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SMI分级为2级的患者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均<0.01),SMI分级为0级的患者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均增高(P均<0.01),且治疗组患者颈动脉斑块SMI分级为2级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MI技术能用于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疗效,可为临床用药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因原发性高血压就诊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采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加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3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评估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压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治疗前2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比对照组(74.29%)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与对照组(11.43%)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上,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兼具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半夏白术汤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与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相较于常规西药,采用半夏白术汤更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肥胖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属痰浊内阻型110例肥胖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5例服用口服卡托普利(12.5 mg/次,2次/d);治疗组55例在口服卡托普利同时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4周观察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且症状改善显著(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卡托普利对肥胖伴高血压中医辨证属痰浊内阻患者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眩晕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郏县中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给予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缬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同一公司生产的缬沙坦(80 mg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压(SBP/DBP)、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CL-C)、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中医症候积分、SBP、DBP、FINS、FBG、IRI显著降低(P0.01),BMI、TG、TC、HDL-C、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症候积分、SBP、DBP、BMI、TG、TC、HDL-C、LDL-C、FINS、FBG、IR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候积分、SBP、BMI、TG、TC、LDL-C、FINS、FBG、IRI显著下降(P0.01),DBP显著下降(P0.05),HDL-C显著上升(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缬沙坦对肥胖型高血压具有协同降压、协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且降压稳定,有效率高。半夏白术天麻汤能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缬沙坦能够达到综合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目的,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对预防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意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丹参酮对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适宜的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丹参酮,余基础治疗相同。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及中医症候的改变,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作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BG、TC、TG、Hb A1c及对照组FBG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水肿、干咳等不良反应,而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丹参酮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肯定的降压效果,同时可以控制血脂、血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Ⅰ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Ⅰ级)眩晕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30例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一日一剂,一天两次;对照组30例给予氨氯地平片口服,一次5mg,一日一次;疗程为30天.治疗期间观察血压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降压,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能明显改善高血压(Ⅰ级)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Ⅰ级)眩晕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血血气值与混合静脉血正常血气值的相关性。方法监测54名马拉松赛业余选手(活动组)赛前的动脉血、肘静脉血血气和30名无心肺疾患的术后病人(静息组)全麻拔管前动脉血、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血血气。比较肘静脉血、中心静脉血血气值与混合静脉血正常血气值的相关性。结果 84名被测者动脉PO2和PaCO2均正常;肘静脉血PO2均值30.1 mmHg(1 mmHg=0.133 kPa)低于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 vO2)23%,低于中心静脉PO218%左右。结论混合静脉血、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的血气三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无条件监测PvO2时可用中心静脉或肘静脉血气值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库血复温后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库血复温前后成份改变的对比观察与研究,为临床大量输入复温库血,更安全有效地抢救病人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方法 将每个库血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复温组。对两组血液在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复温后血液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压积、Na^ 、Cl^-、Ca^2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血小板计数、K^ 、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血液pH、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缓冲碱、HCO3^-明显降低。结论 库血复温后,对血液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的影响利多弊少,对大失血病人的急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肖瑞卿  蔡磊  林武存  赵树铭  杨占宇 《重庆医学》2007,36(24):2475-2476
目的通过分析肝移植手术各种成分血液的用量,更好地为临床保障供应所需各种成分血。方法对本院226例肝移植患者术中用成分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型分布:A型患者占36.28%,B型占25.22%,O型占30.53%,AB型占7.96%;用红细胞与血浆分别所占比例:A型用2000ml以上的占29.27%、21.95%,B型占33.33%、22.80%,0型占40.03%、42.03%,AB型占50%、38.89%。结论O型与AB型总体用血量比A型与B型多;应适当准备一定量的O型红细胞及AB型血浆,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适当合理准备各种成分血,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既可防止由于紧急情况造成的血液供给不足,又可避免术前血液储备过剩造成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对44例糖尿病患者7项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可继发于血液流变学HR改变。其特征是全血粘度低切变速率伴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显著升高,显示以RBC聚集性增高为主。这是导致大血管病变的重要机理。同时全血粘度高切变速率升高,提示RBC变形能力降低,它影响毛细血管血流,导致微血管并发症。纤维蛋白在微血管沉积亦可引起微血管病变。血糖浓度与HR无相关性,血糖浓度高不直接引起HR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接与间接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测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住我科治疗的既要采血又要输液的患者共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直接采血方法,观察组采用间接采血方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血液标本与血常规检测值。结果间接采血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及白细胞计数与直接采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间接采血组患者血小板计数高于直接采血组,血标本与抗凝剂混合时间长于直接采血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采血方法不适用于血小板疾病患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衡阳市临床用血ABO、Rh血型分布情况,以便更好的解决临床用血的供需平衡,提高无偿献血的组织效率。方法对用于临床的16050例无偿献血者的悬浮少白红细胞进行检测,汇总分析血型结果。结果血型分布中A型占34.70%,B型占21.74%,O型占35.58%,AB型占7.98%;Rh阴性占总数0.15%。结论通过了解本市用7:11~床的无偿献血血液ABO、Rh血型分布的特征,为制定血液的采集和供应方案以及稀有血型的调配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提高血液的临床利用率,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7.
592例心脑血栓患者饮酒量对血脂、血糖、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 5 92例心肌梗死或 (和 )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除外 )的男病人为研究对象 ,按照饮酒量的不同进行分组 ,观察了饮酒量对心脑血栓病患者血脂、血糖、血压的影响。结果 :未发现单纯少量饮酒的降TC、TG作用及升HDL作用。饮酒大量者TC有下降的趋势 ;单纯中大量饮酒可能使血糖降低 ,而合并吸烟则使这种作用消失 ;在有吸烟习惯的人中少量饮酒也增高血压 ,饮酒与吸烟结合起来的致高血压作用比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中乳酸含量与血液粘度的关系。方法无心、脑血管疾病,无肝、肾功能不全的健康体检者8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全血乳酸浓度及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球压积,并计算得出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K值,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血液粘度特别是还原比粘度增高时,血乳酸含量亦明显增高,表明血液粘度增高时对机体的能量代谢造成不良影响,用还原比粘度更能反映粘度对血液供氧能力的影响。结论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增高与血液粘度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的差异。方法 同时采集 116例住院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 ,用EDTA -K2 抗凝 ,用CELL DYN170 0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 ,所得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和相差分析 ,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差异。另外选择 12例患者抽静脉血 46份 ,9例患者采末梢血 33份 ,每例患者在两周内均采 3~ 5份 ,对得到的静脉血和末梢血 8种参数结果的变异系数 (CV值 )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 ,两组WBC、RBC、HGB、MCH、MCHC、PLT的均有明显差异 ;末梢血各参数的CV值大于静脉血。结论 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时 ,最好用EDTA -K2 抗凝的静脉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肇庆市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情况对比,分析互助献血在现阶段献血招募工作中的价值。方法依据2006-2012年肇庆市《全血献血登记表》和《单采血小板献血登记表》中登记的内容,用广东迈科网络血站信息系统,统计分析互助献血者和自愿无偿献血者年龄、人数、性别、献血频次、季节性分布、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比较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的情况。结果 2006-2012年互助献血的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互助献血1 834人次,占总献血人次的0.84%,其中互助捐献单采血小板共计372人次,占总捐献单采血小板人次的5.37%。互助献血者和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献血频次、月份、传染病指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助献血在现阶段可作为自愿无偿献血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