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吉林省于1995年起,连续3年在桦甸市桦南乡杨树村、蛟河市前进乡二河村进行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1997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监测内容与方法1.1 监测点所在县(市)病情监测 随访注册慢型克山病病人,县、乡、村三级克山病防治网报告当年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发病情况。1.2 监测点区人群普查 对两个监测点区的人群进行体检,心电图描记和部分病人进行X线心脏正位拍摄胸片。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慢型克山病统计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掌握吉林省克山病病情动态,预测克山病消长趋势,为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于2002年5月对吉林省克山病病区慢型克山病进行了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所有资料均来自病区地(市、州)、县(市、区)、乡(镇)三级地方病防治专业机构,并经三级地方病主管人员审核,严格质控,再经确认后进行整理统计。1.2 诊断标准 严格执行《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西省克山病病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历史重病区永和、石楼每县选择1个病区乡,吉县选择2个病区乡,每乡选择1个病区村;每村选择600人左右,开展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同时采集部分居民发样和主食粮样检测内外环境硒含量水平。结果共检查3 285人,检出克山病病人142例,总检出率型4.32%。其中慢型克山病病人5例,检出率0.15%;潜在型克山病病人137例,检出率4.17%。检出异常心电图369例,异常率11.23%。克山病人心电图异常改变以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和ST-T改变为主,分别占到总异常项次的43.6%和24.8%。克山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09。小麦、玉米、小米、豆面、头发样品硒含量水平分别为(0.020±0.006)、(0.014±0.009)、(0.017±0.012)、(0.051±0.024)和(0.051±0.024)mg/kg。结论本次调查山西省克山病检出率高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代表了山西省病情最严重的情况。但从总体上来说,全省病情基本稳定。研究结果再次证明,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处于低硒水平。克山病仍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该充分认识到防治监测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1995~1996年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云南省克山病病情的消长趋势,科学地指导克山病防治工作。按云南省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继1990~1994年病情监测的基础上,从1995年起在全省1回个县继续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把1995~1996年全省病情监测结果报告于下。1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武定县是克山病历史重病区,经过20多年的综合防治,全县小儿克山病发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为探索近年全县克山病的病情消长态势,依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WS/T78—1996)的要求,作者于2000~2004年在高桥、近城、九厂等乡(镇)开展了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60-2007年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变化及发病特点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1960-2007年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特点的动态变化,为克山病防治及科研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方法,收集山东省各市(地)、县(市、区)、乡(镇)、村多层次防治网报告的每年克山病发病及死亡情况,收集1962、1969、1973、1982年4个年度进行的5次全省或大范围克山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各病区县(市、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克山病发病特点.结果 1960-2007年48年间全省共发现克山病患者4228例.年最高发病率为2.636/万(1587599 368).亚急型克山病当年病死率为88.01%(492/559),慢型克山病5年病死率为67.91%(491/723).全省发病经历了高发年、低发年、基本控制年3个阶段.1960-1979年为高发年,发现病人3969例,年最高发病率为2.636/万(158/599 368);1980-1989年为低发年,发现病人200例,年最高发病率为0.058/万(57/9 908 013);1990-2007年为基本控制年,发现病人59例,年最高发病率为0.016/万(16/9 720 832).克山病发病的基本变化特点是发病类型由急型、亚急型为主逐渐转变为慢型、潜在型为主;发病年龄由4-10岁为主逐渐转变为13~25岁及20岁以上为主;发病季节由3、4月份为高峰期逐渐转变为全年散在发生.结论 山东省48年来克山病发病经历了3个阶段,大流行过后,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特点随病情的变化而演变.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胡其家,喻昭蓉,徐家源,孙永清,朱岚1993年为克山病监测工作非检诊年,按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统一要求,在监测点内进行病情访视。复查克山病人、可疑病人;采集监测点内儿童发样,用荧光法测定发硒含量。并对县级医院及历史重病区、乡(镇...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了解和评估吉林省克山病病区目前病情基本现状,为国家提供准确数据。方法随机抽取病区县,在每个选中的病区县中随机抽取1个病区乡,在每个选中的病区乡中随机抽取1个调查点。结果克山病患病平均总检出率为3.1%,患病率为10.4‰,检出克山病患者286人,其中潜在型克山病人204人,慢型克山病人82人,新发现潜慢克267人,新发生7人,发病率0.75‰。结论目前全省病情相当于克山病病区的中等偏下水平,超出国家克山病病区村屯3%以下检出率控制标准,保守估计18个调查县慢克患者有5933人,克山病的防治工作还需政府高度重视努力加强。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快速、准确掌握克山病病情动态,制定防治对策,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对我省西昌、冕宁县(市)及围墙、若水村潜在型克山病监测点实施病情监测。材料与方法巩固完善县、区、乡疫情报告网,严格报告制度;定期了解县级、县级以上医院克山病的诊疗情况、年底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为克山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按照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的要求,根据历史病情,在云南省选择11个县(市)中的16个病村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居民进行普查.详细询问病史、临床体检、描记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按<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进行诊断.全省的克山病病情资料,由2007年的克山病病情报告、线索调查结果等汇总而成.结果 16个监测点共检诊6877人,共检出克山病病人39例,总检出率为0.57%(39/6877).其中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为0.41%(28/6877);慢型克出病检出率为0.16%(11/6877);急型及亚急型克山病未检出.66.67%(26/39)克山病病人集中在5~14岁.16个监测点共描记心电图6877份,心电图异常率为5.25%(361/6877);共拍摄了55例X线胸片,心胸比例≤0.50的31例,0.51~0.55的16例,0.56~0.60的8例.云南省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4.24/10万,发病率为0.50/10万,无急型及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潜在型克山病未列入克山病病情报告内容.16个监测点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7.76/10万,发病率为1.18/10万.结论 云南省克山病处于平稳低发状态,但部分地区慢型克山病检出率较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是全国克山病重病区之一,自1960年发现流行以来已有40年的历史。多年来,克山病防治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下,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经卫生部全面考核验收,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之后,全省重点做好了克山病现症病人的治疗与管理,加强了病情动态监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克山病成果,为全省病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新的贡献。110年工作概况1.1正确认识防治形势,坚持不懈开展防治工作全省克山病防治工作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仅仅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克山病病因未明,要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达到消灭克山病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楚雄市克山病患病情况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克山病病情调查项目云南省技术方案》的要求,在病区7个乡(镇)32个历史行政重病村中每年抽取1个自然村以上(调查点),2005~2012年共对15个自然村居民进行克山病病情调查:对调查点3~65岁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描记,对可疑克山病患者摄距2 m心脏x线后前位胸正位片,克山病人诊断按《克山病诊断标》(WS/T201-2011);收集、汇总2005~2012年8年克山病发病、死亡,病例搜索结果和克山病人现患情况,对克山病病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判断。结果 8年累计居民病情调查7174人,检出克山病人共44例,其中慢型占29.5%(13/44),潜在型占70.5%(31/44),3~14岁检出7例,占15.9%(7/44),年度检出率在0.2%~1.9%之间,平均检出率为0.6%(44/7174);年度克山病发病率在0.27/10万~2.91/10万之间,年平均为1.53/10万(44/2 873 064);8年累计登记克山病人123例,克山病人死亡64人,死亡率为52.0%;扩张型心肌病人中筛查出成人克山病人79人,均为慢型;2012年现患(现存)克山病人112人,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9岁。结论克山病病人虽以潜在型为主,但3~14岁克山病人仍占病情调查总检出病人的近五分之一,2012年克山病发病率为2.71/10万(10/367 734),接近2005年的水平(2.91/10万),以及从扩张型心肌病人中搜索出的成人克山病人存在,表明楚雄市病情总体趋于平稳或略有回升,克山病致病因子(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  相似文献   

13.
正克山病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of Keshan disease),包括针对克山病可疑病因采取的膳食预防、硒预防、综合性预防等措施。克山病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of Keshan disease)主要指"三早"预防,即克山病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立健全基层克山病防治网开展监测,向群众宣传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为动态观察克山病病情,探寻当前克山病流行特点,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国家《2005年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地方病防治项目克山病病情调查技术方案》的要求,于2006年4~7月对仁和区、越西县、剑阁县、天全县、茂县克山病病情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监测工作完全按照《地方病防治项目克山病病情调查技术方案》进行。1.1基本情况收集监测点所在县的总人口数、乡(镇)村数,历史与近年病情,年人均经济和粮食收入,地理环境状况等。1.2病情调查在选定的病区村,对3~70岁常住人口进行克山病的调查,包括病史的询问、体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全省克山病病情的动态及发展趋势,于1990年在西昌、德昌、冕宁、大竹和剑阁5县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1994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对象、内容和方法1.1 监测对象 西昌、德昌、冕宁、大竹和剑阁5县为急克、亚急克、自然慢克监测点,5县的所有人群为监测对象;每县抽取2个重病乡,每乡再抽取4个村作为潜克监测点,3~15岁儿童为重点监测对象。1.2 监测内容和方法 ①收集各型克山病发病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1990-2007年河北省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所1990-2007年按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和<克山病监测>(W/T 78-1996)所进行的克山病病情监测资料,对克山病临床体检结果、心电图检查情况、克山病病人及疑似病人胸部X线检查资料,以及1990、1992和1999年的发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07年监测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人发生,共新发潜在型克山病病人35例,新发自然慢型克山病病人1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范围为1.12℃(8/713)~8.18%(27/330),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范围为2.29%(19/831)~8.20%(45/549),3~14岁儿童和20~45岁育龄妇女克山病检出率逐年下降,45岁以上人群成为当前克山病患病主体.克山病患者主要心电图异常改变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频发性室性早搏和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克山病患者心脏增大检出率平均为47.00%(211/449),2005年后心脏中度以上增大检出率显著增加[28.57%(8/28)~48.39%(15/31)].1990-2007年慢型克山病死亡率平均为18.00%(18/100).结论 河北省克山病病情呈缓慢下降趋势,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河北省仍是全国克山病病情较重的地区,克山病防治任务还很艰巨,加强克山病病情监测和开展克山病的管理与治疗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及时准确掌握甘肃省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按《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对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监测。结果水泉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慢型克山病人50例,检出率6.58%,患病率5.6%,与2006年的6.25%和4.89%相比病情稳定。19岁以下未检出病人,20~45岁育龄期妇女检出潜克9例,检出率7.2%,其他人群检出潜慢克41例,检出率10.6%。泾川县16个病区乡(镇)无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克15例,年患病率0.43/万。结论水泉村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呈稳定消退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陕西省克山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的掌握克山病病情消长趋势 ,科学的指导防治工作 ,按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 ,2 0 0 2年 5月我们对旬邑县后义阳村克山病病情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 监测点区内的全部人群为监测对象。其中 3 14岁儿童 ,2 0 45岁育龄妇女 ,各型克山病现症病人 ,疑似病人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病人为重点监测人群。1 2 监测内容 所有监测人群询问病史 ,临床物理学检查、心电图描记、克山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心脏后前位X线片 ,采集克山病病人及重点人群发样测定硒含量 (μg/g)。观察各型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河北省2005年克山病病情。方法在河北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张北县战海乡水泉洼村设立监测点,将全部常住人口列为监测对象,根据《克山病监测》标准(WS/T 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监测点居民进行普查,随访2004年监测点在册克山病病人。结果监测点年内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和慢型克山病(慢克)23人,检出率为4.59%,高于2004年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点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4.34%;克山病病人心、胸比率异常检出率为52.63%;随访2004年监测点克山病病人27人,死亡2人,死亡率为7.4%。结论河北省张北县监测点克山病病情相对稳定,但病区存在的致病因素仍然对病区人群构成威胁。应加强病情监测工作,开展对克山病病人的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切的了解德都县潜、慢型克山病患病趋势、掌握病情动态、加强克山病的防治工作,我们于1986年选择了该县历史上重发病乡——讷谟尔乡为监测点,观察潜、慢型克山病的发病情祝。现将二年的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