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声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经皮热消融方法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方法97例肝细胞性肝癌病人共190个结节接受了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完全消融率93%。对直径≤2cm、2.1~3.9cm和≥4.0cm的结节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3%、94%和86%。局部复发率10%,直径≤2cm、2.1~3.9cm、≥4.0cm的结节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10%和32%。1,2,3年无远处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35%和31%。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59%、50%。结论微波及射频热消融是治疗肝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在较大肿瘤局部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和总结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2年9月实施的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108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综合疗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癌,配合射频、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酒精注射、皮下药物输注系统化疗栓塞、冷冻、生物治疗等方法。结果 手术死亡率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1年内肝内复发转移率56.1%,远处转移者为17.9%,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6%,61.83%,36.61%。结论 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满意,其治疗后肝内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低,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无瘤生存率和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断肿瘤血供后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120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肝癌病人,104例为原发性肝癌,16例为转移癌,共289个肿瘤结节,分为两个治疗组:(1)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1~2d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热凝固治疗(PMCT)70例;(2)手术中暂时阻断肝门血流后行肝癌微波热凝固治疗(MCT)50例。结果治疗中B超监测微波凝固范围显示:单电极60w、180S时,TACE+PMCT组和术中阻断肝门血流+MCT组肿瘤凝固体积分别为20~92CITI。和18~85cm^2,明显超过单纯的微波热疗时8~15cm^2。的凝固体积;治疗后随访6~36个月,98例病人AFP转为正常水平,占81.7%;59例病人再活检,其中肿瘤完全坏死者为48例,占81.4%;TACE+PMCT组有66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94.2%);术中阻断肝门血流+MCT组有43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86%);两组半年,1,2年生存率分别为96.5%、89.3%、79.9%和95.5%、85.5%、63.3%。结论无论是TACE联合PMCT,还是术中阻断肝门血流联合MCT治疗肝癌,两种方法均可显著地增强微波热疗的局部作用,扩大肿瘤凝固坏死范围,从而更加有效地杀灭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4.
再切除在肝癌复发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再切除在肝癌术后复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1999年30例肝癌复发再手术切除的随访资料。结果 对30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人共行33例次手术,首次手术后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3.3,56.7,36.7%。第一次再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23.3,13.3%。肺转移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2.9,28.6%。结论 肝癌术后复发行再切除能显著提高病人远期生存率,是目前肝癌术后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处理仍然是一个我们经常遇到的临床难题。综合文献报道约有85%的原发性肝癌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其中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27%~35.7%.更有15%~28%肝癌病人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占肝癌直接死亡原因的第2位。因此,在治疗肝癌的同时能否有效地处理门静脉高压症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肝癌病人的预后。随着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肝癌的总体疗效得以逐步提高,但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仍旧是影响肝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龄小肝癌患者的治疗(附5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小肝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2例70岁以上高龄小肝癌患者进行了治疗,年龄70~82岁,平均74.2岁,最大82岁。90%患者合并肝硬化,70%合并其他脏器慢性疾患。手术切除15例,非手术治疗37例。结果行手术治疗的15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3.3%、80.0%、66.7%。非手术的37例,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9.2%、70.2%、53.8%。结论手术切除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各种局部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至2004年连续施行的17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对其中原发性肝癌62例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长期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手术指征及效果。结果62例肝癌肝移植病人,随访1~39个月,住院期间死亡4例(6.45%),存活病例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31%,41.38%,58.0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45%,65.59%,42.06%,进一步分析发现肿瘤直径〈5cm者6例,全部无瘤生存;肿瘤伴门静脉主干癌栓者7例,除1例无瘤生存1年2个月外余均于1年内复发或死亡。结论晚期肝癌尚无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可作为我国肝移植指征,应进一步探索围手术期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肝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振洪 《消化外科》2004,3(1):66-68
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PVTT)发生率为62.2%~90.2%,是肝癌治疗中的主要难点之一,是肝癌肝内播散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既往对其多采用消极的方法或放弃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数月内死亡。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治疗上进行了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螺旋CT透视(CTF)引导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PAI)第二肝门区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8月在实时螺旋CT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第二肝门区原发性肝癌23例,共30个病灶。病灶直径3~8cm。根据病灶大小每次注入50%~60%乙酸2~12ml不等.乙酸内加入1~2ml对比剂混匀。注射后1周影像检查,根据情况重复注射1~2次。结果在实时螺旋CT透视下均能准确穿刺到靶点,除15例轻中度疼痛外无其它并发症。全部病例均经B超或螺旋cT随访,3个月时,其中瘤灶缩小12个(40%),肿瘤大小无变化16个(53%)、肿瘤增大2个(7%)。23例随访3月.全部生存;17例随访1年,10例生存,7例失访;10例随访2年,7例生存,3例失访。结论CTF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治疗第二肝门部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ת���Ըΰ�116��������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116例转移性肝癌施行手术切除的情况,比较施行同期手术组与非同期手术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39.7%、23.3%,其中同期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41.7%、21.7%。非同期手术组分别为75.0%、37.5%、25.0%,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切除是转移性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局部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36例,肝癌直径>5.0cm30例,小于等于5.0cm6例,中位直径6.8cm,36例中右肝癌15例,中肝癌2例,左肝癌19例,行肝癌局部切除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发生,无手术死亡,1,3,5年生存率各72.3%,42.4%,30.3%,本资料表明局部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手术并发症少,长期生存率满意,对肝硬化肝癌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2.
双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3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2周,再联合应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PEI)的双介入方法的治疗。27例肿块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6例缩小≥5%,11例缩小25%~50%,10例缩小<25%,总缩小率为79.4%,全组平均生存期为15.4个月,治疗后半年、且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5.3%、61.8%、42.2%。认为TACE联合应用PEI的双介入疗法是延长中晚期肝癌病人生命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3年5月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06例,随访1~5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在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98例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9%、34.7%、27.8%。结论非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特别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不同部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的疗效,探讨中央型肝癌的治疗方案。方法 本文对我科80例外周型肝癌及75例中央型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外周型及中央型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76.3%、52.6%、42.1%和75%、44.2%、26.9%、3.8%,差异显著。结论 外周型肝癌手术切除疗效良好,外周型小肝癌手术切除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6.
经股动脉插管碘油栓塞化疗(TOCE)是一种非手术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常用方法,TOCE的严重并发症已为人熟知,但作为TOCE的一种致命性并发症——肝癌破裂,尚未见报道。作者回顾了香港大学玛丽医院1989.1~1996.10共计391位病人接了1443次TOCE的结果。391例病人中333例(85.2%)因HCC无法切除,58例(14.8%)因HCC切除后复发或有肿瘤残留而接受TOCE治疗。平均每例接受3.7次TOCE治疗,治疗前肿瘤最大任平均7.scm,治疗后平均生存10.4月。132例平均随访14个月至今生存。全组中6例病人在初次TOCE后的1~4天(平均2…  相似文献   

17.
小肝癌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1~1995.12月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共2639例。小肝癌(≤5cm,695例)与大肝癌(>5cm.1944例)统计比较表明,小肝癌组手术切除率高(为92.8%比61.8%)、手术死亡率低(为2.0%比86%)、肿瘤单结节者多(为783%比55.2%)、肿瘤包膜完整者多(为72.6%比37.0%)、门静脉自癌栓者少(为28.2%比45.0%)、生存率高(5年为61.3%比33.6%、10年为45.7%比261%)。小肝癌怍局部切除(545例)与肝叶切除(100例).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手术切除是小肝癌首选治疗方法.对合并肝硬变病人作局部切除替代肝叶切除是提高切除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文中对小肝癌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大约有新发病例54.1万,其中31.8万发生在我国,占全球肝癌的58.8%。由于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困难,且常常伴有肝硬变,所以预后较差,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的自然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肝癌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虽然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85%~90%的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变、较差的肝功能和肿瘤的多中心性生长,患者往往不能耐受较大范围的肝脏切除术,而接受手术治疗的50%病例在3年中肿瘤复发,手术切除率低及治疗后较高的复发率是肝癌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50例接受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6.51%和2.53%,累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2%、41.24%和19.83%,术后化疗次数、血管受侵、肝被膜受侵和术前肝功能情况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 对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肝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也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0月至2002年10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84例。结果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分别是15.5%和3.6%。术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是82.9%,44.6%,37.2%,8.3%。结论个体化原则是提高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