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巨大甲状腺肿腺叶切除术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对巨大甲状腺肿18例患者采用颈部弧形切口、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颈白线切开双入路联合增加术野显露,直视下逐支切断上极血管分支,主动解剖喉返神经,视气管壁软化程度酌情悬吊气管。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无1例切断颈前舌骨下肌群,无术中大出血,无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无甲状旁腺损伤,无术后大出血、窒息。结论:巨大甲状腺肿行腺叶切除术采用颈部弧形切口、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颈白线切开双入路联合术野暴露充分,组织损伤小;直视下逐支切断上极血管分支、解剖喉返神经、视气管壁软化程度酌情悬吊气管有助于避免相关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麻气管插管下甲状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112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讨论全麻气管插管下甲状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及对策。结果甲状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5例,发生率1.33%,其中喉返神经损伤6例(双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单侧喉返神经损伤5例),占40%,环杓关节脱位5例,占33.3%,喉头水肿或咽喉损伤4例,占26.7%。结论全麻气管插管下甲状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除了考虑喉返神经损伤外,尚需考虑环杓关节脱位、咽喉损伤、喉头水肿等可能。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7岁.颈前部肿物20余年,诊断为甲状腺腺瘤伴囊性变收入院.体检:心肺无异常,甲状腺Ⅲ°肿大.于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巨大甲状腺瘤切除术,全麻诱导及维持平稳.术毕病人清醒,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血压、脉搏、呼吸平稳.于拔管后30min,病人突然呼吸困难窒息,紧急气管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切开在肿瘤性喉阻塞病人抢救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喉肿瘤合并喉阻塞施行紧急气管切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喉阻塞病人,经紧急气管切开,有37例抢救成功,呼吸困难解除;1例在切开过程中死亡;1例未切开气管而强行气管插管。结论:气管切开是抢救喉阻塞,尤其是肿瘤性喉阻塞病人的有效手段,常常可在数分钟内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比环甲膜切开及气管插管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是严重而紧急的并发症。甲状腺术后的局部出血导致颈部的血肿和压力增高,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后双侧声带内收、声门关闭而通气障碍,导致呼吸困难;长期肿大的甲状腺压迫致气管软化,甲状腺切除后可能发生气管塌陷。甲状腺外科手术医生熟悉重要的局部解剖,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效果好且并发症少的前提。术中预防性气管切开可能有利于已经气管狭窄或气管软化的甲状腺患者。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的并发症不多见,而一旦发生医患双方对其都不胜其烦。甲状腺术后出血,在颈深筋膜的封闭间隙内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引起喉头水肿、呼吸功能障碍;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后双侧声带内收、声门关闭而通气障碍,导致呼吸困难;长期肿大的甲状腺压迫致气管软化,甲状腺切除后可能发生气管塌陷。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而手术并发症少的前提是手术医生熟悉重要的局部解剖,一丝不苟地进行严谨的手术操作。对于有气管狭窄、气管软化的病例应在手术中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可能较甲状腺切除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72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显露喉返神经组215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57例。结果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1例,发生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未显露组损伤6例,主要发生在甲状腺次全切除和腺叶切除术。显露组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显著低于未显露组(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能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术后窒息虽不多见,却十分凶险,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外科干预。引起窒息的风险因素包括:甲状腺结节病史的长短、胸骨后甲状腺肿、巨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复发或再次手术,气管受压狭窄的严重程度、气管插管困难程度、喉返神经损伤程度等。由于术前评估不全面、临床症状的忽视、临场施救缺乏经验、准备不足,甲状腺术后窒息导致死亡时有发生。外科医生应全面了解甲状腺手术后窒息的原因,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有效抢救,提高甲状腺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对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对32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50例(瘤体大于6.5cm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行带状肌、胸骨舌骨肌横断。余270例行纵行切开胸骨舌骨肌,轻柔分离,钳夹时谈话了解病人发音正常后才切断,结扎。结果无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病例发生。结论本研究方法可有效预防喉上、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喉返神经解剖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63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26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显露喉返神经术式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均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占1.10%(2/182);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1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7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占5.30%(12/22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