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 12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阿奇霉素组 67例,红霉素组 59例.结果: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分别为 92.5%和 10.7%,红霉素组分别为 78.0%和 33.3%。结论:阿奇霉素疗效优于红霉素,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家友  王莲 《安徽医药》2009,13(3):310-311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阿奇霉素组28例,10mg·kg^-1·d^-1,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3d停4d为一疗程,共3~4个疗程;对照组28例选用红霉素20-30mg·kg^-1·d^-1,用5%GS稀释后静脉点滴,浓度〈0.1%,每天1次,疗程14~21d。结果所有病例用药后5~7d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有效率基本相同(分别为100%和96.43%,P〉0.05);但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组(分别为10.71%和42.86%,P〈0.05)。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肯定,患儿对其耐受性好,使用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试验药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500mg/次,静滴,Qd;对照药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500mg/次,Bid;两组疗程均为7-10天。结果: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和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0.0%、88.33%与33.33%、71.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79%和70.5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7%和38.33%。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优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阿奇霉素(治疗)组、红霉素(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按10mg/(kg·d)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红霉素15—30mg/(k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明显优于红霉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比较注射用阿奇霉素(静滴10 mg/(kg·d))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滴15~30 mg/(kg·d))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结果阿奇霉素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9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而红霉素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结论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5例(62.5%),显效14例(3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痊愈20例(50%),显效12例(30%),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魏金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32(7):I0001-I0002
目的 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100例患儿随机分为甲组(50例)和乙组(50例),甲、乙组分别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d),一日一次,疗程3~5d;静脉滴注红霉素20-35mg/(kg·d),一日二次,疗程7~14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甲组有效率为9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乙组有效率7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较静脉滴注红霉素有较高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法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疗程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接诊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红霉素组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红霉素,阿奇霉素组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4天,观察记录这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阿奇霉素组患儿治疗的治愈率和有效率与红霉素组患儿情况相比以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阿奇霉素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红霉素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才  郭茂华 《中国药业》2008,17(13):64-65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21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n=61)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对照组(n=60)给予乳糖红霉素20mg/(kg·d),静脉滴注,1次/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8.52%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P〈0.01)。结论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患儿依从性好,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71例轻中度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阿奇霉素治疗,首次500mg,每天1次,以后用25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疗程共5d。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每天1000-125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疗程7-10d。结果:两药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相似,但试验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27.78%。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有效且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方法:观察了76例慢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口阿奇霉素0.25g,每日1次,62例慢性呼吸道感染病口服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疗程6wk。结果: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副作用的发生率为10.5%,与阿莫西林相比无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莫西林组皮疹发生率高(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对江苏省2014~2016年阿奇霉素注射剂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注射液与粉针剂ADR/ADE在年龄分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注射液新的ADR/ADE高于粉针剂(P<0.01)。国产阿奇霉素注射剂说明书的安全性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其安全性问题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秀云  李杰  隋虎峰 《中国药事》2009,23(6):612-613
目的尽量减少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方法对近几年有关阿奇霉素少见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提醒医务人员高度重视,保证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4.
阿齐霉素与红霉素随机对照治疗急性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阿齐霉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分组研究方法 ,比较阿齐霉素(200mg,静脉滴注 ,qd ,疗程3d~5d)与红霉素 (500mg,静脉滴注 ,bid ,疗程5d)治疗急性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阿齐霉素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 7 %和95 0 % ,病原清除率为94 3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 % ;而红霉素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8 3 %和78 3 % ,病原清除率为77 4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 3 %。结论 :阿齐霉素的临床疗效、病原清除率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小儿支气管肺炎4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合理性。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30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病例,对4组抗菌药物联用方案(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乳糖酸阿奇霉素+盐酸头孢替安)进行安全性评价、疗效比较、药物经济学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估。结果:各治疗方案组间的安全性和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方案的人均抗菌药物费用(429.43±143.18)元(P<0.05),人均住院总费用(2445.57±644.80)元(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77.16(P<0.05),均较其他治疗组低。结论:4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安全性、有效性基本相同,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方案的医疗成本最低,抗菌药物消耗量和使用强度最低,经济性与合理性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急性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以红霉素作为对照药物,比较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急性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阿奇霉素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5%和90.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而红霉素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0%和6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急性细菌性肺炎,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考察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用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分析2种药物的经济性,最后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组72h内体温恢复正常率分别为85%和63%(χ2=4.0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和39%(χ2=9.84,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95%(χ2=0.0045,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2.43和318.69,评价权重分别为0.759868和0.240132,药物疗效、成本—效果比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权重分别为0.571626、0.240919、0.187455,通过一次性检验(CI<0.1,CR<0.1),综合评价值分别为73.23和26.77。结论:阿奇霉素的综合评价效果明显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18.
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分组研究 ,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用成本 效果分析法分析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经济性 ,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两药的综合效果。结果 :两药评价权重分别为 0 .75 986 8,0 .2 4 0 132 ,药物疗效、成本 效果比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权重分别为 0 .5 716 2 6 ,0 .2 4 0 919,0 .1874 5 5 ,通过一次性检验 (CI <0 .1,CR <0 .1) ;其综合评价值分别为 78.71,2 1.2 9。结论 :阿奇霉素的综合评价效果明显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分析法,检索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文献资料,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临床研究数据,使用间接Meta分析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的治愈率为54.9%,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的治愈率为54%。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微高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临床医生和患者更接受口服用药,安全性更高,故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为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Ureaplasma spp. respiratory tract colonization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a chronic lung disorder in preterm infants. As an initial step preparatory to future clinical trial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zithromycin to prevent BPD, the authors characterized the pharmacokinetics, safety,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a single intravenous dose of azithromycin (10 mg/kg) in preterm neonates (n = 12) 24 to 28 weeks gestation at risk for Ureaplasma infection and BPD. A 2-compartment structural model with the clearance and volume of peripheral compartment (V2) allometrically scaled on body weight (WT) best described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azithromycin in preterm neonates.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were clearance [0.18 L/h × WT(kg)(0.75)], intercompartmental clearance [1.0 L/h], volume of distribution of central compartment [0.93 L], and V2 [14.2 L × WT(kg)].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attributed to azithromycin. A single dose of azithromycin did not suppress inflammatory cytokines or myeloperoxidase activity in tracheal aspirate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safety of azithromycin and developed a pharmacokinetic model that is useful for future simulation-based clinical trials for eradicating Ureaplasma and preventing BPD in preterm neon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