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 ST2)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山东省泰山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ARDS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36例)、中度组(38例)和轻度组(32例),根据患者28 d后的预后分为存活组(62例)、死亡组(44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氧合指数(Pa O2/Fi O2)、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重度组患者的血清s ST2水平、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均0. 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 ST2水平、APACHEⅡ评分等指标高于存活组(P均0. 05)。Pearson分析显示,ARDS患者血清s ST2水平与CRP、PCT水平、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Pa O2/Fi O2呈负相关(P均0. 05); AR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年龄、CRP、PCT、肺损伤评分、s ST2呈正相关,与Pa O2/Fi O2呈负相关(P均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49、0. 796。联合应用后评估价值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敏感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分别为0. 886、0. 677、0. 563。结论: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APACHEⅡ、ISS、SOFA评分对创伤继发ARD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创伤继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RDS柏林定义按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组:轻度组86例,中度组43例,重度组39例;根据患者受伤后28天内是否死亡对患者进行分组:死亡组65例,生存组103例。计算患者入院24小时内APACHEⅡ、ISS、SOFA评分,比较三种评分预测重度ARDS及死亡的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中度ARDS组患者APACHEⅡ、ISS、SOFA评分均高于轻度ARDS组(P=0. 011、0. 040、0. 006),重度ARDS组患者APACHEⅡ、ISS、SOFA评分均高于中度ARDS组(P=0. 045、0. 023、0. 001)。死亡组APACHEⅡ、ISS、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 000、0. 000、0. 000)。APACHEⅡ、ISS、SOFA评分预测重度ARDS的AUC分别为0. 759、0. 757、0. 836(P 0. 001),APACHEⅡ、ISS、SOFA评分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 778、0. 823、0. 777(P 0. 001)。结论SOFA评分预测创伤继发ARDS严重性的效果较好,ISS评分预测创伤继发ARDS患者预后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CD14-T)/膜结合CD14(mCD14)水平变化以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入院时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根据《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按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17例,中度42例,重度25例。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比较不同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患者预后情况,分析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患者血sCD14-T、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mCD14水平低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P均<0.05);以百草枯中毒重度为阳性样本,轻、中度为阴性样本,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外周血sCD14-T/mCD14水平联合APACHEⅡ评分评估重度百草枯中毒的曲线下面积(AUC)...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脓毒症和非脓毒症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临床行为、疾病预后等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2011年柏林ARDS定义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资料完整的161例患者的相关数据,并根据ARDS发病原因将入选的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ARDS患者中,19例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最终161例患者纳入分析,脓毒症组120例(74.5%),其中肺部感染所致占82.5%.脓毒症组在ARDS确诊24 h内血肌酐和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P值分别为0.007、0.006),两组患者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肺损伤评分以及器官衰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脓毒症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大于脓毒症组(中位数,10 d vs 6 d,P=0.008),但两组医院病死率、存活者机械通气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ARDS患者分层分析表明医院病死率、28 d病死率、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和SOFA评分等三组具有明显差异,中度ARDS其脓毒症组体质量指数、氧合指数、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低于非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高于非脓毒症组,而重度ARDS其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低于非脓毒症组,且轻、中、重度ARDS其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脓毒症是ARDS的主要病因,脓毒症组具有较低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其病死率、疾病严重程度与非脓毒症组无明显差异.轻、中、重度ARDS病死率、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和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108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分为轻(n=43)、中(n=35)、重度(n=30)3组,比较各组入院时基本资料。按照治疗28 d后的预后转归再分为死亡组(n=41)和存活组(n=67),比较两组治疗1、3 d的APACHEⅡ与LIPS变化及与病情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APACHEⅡ和LIPS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入院时轻、中、重度组APACHEⅡ和LI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1),且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LIPS显著降低(P<0.01),而死亡组LIPS显著升高(P<0.01),两组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1、3 d APACHEⅡ和LIPS与病情呈正相关(P<0.05,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 d LIPS曲线下面积大于APACHEⅡ评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9,P=0.353);治疗1 d的LIPS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Z=2.605,P=0.009)。结论 APACHEⅡ和LIPS在ARDS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治疗3 d的LIPS预测价值较高,在临床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并给予综合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小燕  陈运旺  徐莉副  雷智贤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7):1091-1092,1104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外周血白介素-22(IL-22)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ARDS患儿7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健康对照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结果轻、中、重度组ARDS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1)。其中重度组IL-22表达显著高于中度组(P0.01),中度组IL-22表达又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ARDS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612,P0.05)和SOFA评分(r=0.637,P0.05)呈显著正相关。死亡组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为37.45±5.36μmol/L,显著高于存活组的17.39±24.27μmol/L(t=21.273,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截断值21.54μmol/L,诊断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72.4%。结论 ARDS患儿外周血IL-22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有可能用于ARDS患儿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动脉血气情况,旨在探讨凝血功能及动脉血气变化在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入选248例AECOPD患者,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根据PASP分为四组:肺动脉压力正常组(≤30 mm Hg)80例、轻度PH组(31~50 mm Hg)61例、中度PH组(51~70 mm Hg)57例和重度PH组(≥71 mm Hg)50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凝血纤溶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 AECOPD合并重度PH组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中度PH组、轻度PH组、肺动脉压力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PH组D-Dimer、PLT均高于轻度PH组、肺动脉压力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Dimer、PLT在轻度PH组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H组和中度PH组纤维蛋白原(FIB)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均高于轻度PH组和肺动脉压力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和Pa CO2在重度PH组与中度PH组两组间、轻度PH组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H组和中度PH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均低于轻度PH组和肺动脉压力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 O2在重度PH组与中度PH组两组间、轻度PH组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与总体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Dimer、FIB、PLT与Pa CO2均呈正相关;D-Dimer、FIB、PLT与Pa O2均呈负相关;APTT、PT、TT与Pa CO2、Pa O2无相关性。D-Dimer、Pa CO2与SPAP均呈正相关;Pa O2与SPAP均呈负相关。结论对AECOPD患者尤其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监测FIB、D-Dimer、PLT、Pa CO2、Pa O2的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穿透素(PTX)3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97例AP患者为研究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31)、中度组(n=32)和轻度组(n=34),另随机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入院第1天和AP患者入院第1、4、7天血清中PTX3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严重程度床边指数评分(BISAP)、Ranson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分析血清中PTX3水平与以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入院第1天PTX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AP患者入院第1、4、7天组间PTX3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以重度组为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程度AP患者PTX3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入院第7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显著(P<0.05)。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X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883、0.832、0.749,均P<0.05)。结论 PTX3水平可较好地反映AP患者病情进展,可作为AP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组织因子(TF)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ARDS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36例)和重度组(30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4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IL-18及TF水平,观察各组血清IL-18及TF水平变化及其对ARDS患者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 :ARDS组患者血清IL-18及T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 0. 05)。重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IL-18及TF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均P 0. 05);死亡组患者血清IL-18及TF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 0. 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IL-18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755,截断值为110 pg/m L,敏感性为75. 00%,特异性为81. 67%; TF的AUC为0. 725,截断值为2. 13 U/L,敏感性为65. 00%,特异性为76. 67%。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II)评分、血清IL-18及TF是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ARDS患者血清IL-18及TF水平升高,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对急性加重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2013至2015年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的76例患者资料,随访8个月,记录心脏彩超所测收缩期肺动脉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肺动脉压正常组和轻度肺动脉高压组间急性加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急性加重次数均多于肺动脉压正常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急性加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压力和有无急性加重发生的 ROC曲线下面积 AUC=0.786 (95% CI :0.684~0.887), P=0.000,最佳界值点为sPAP=50 mmHg,敏感度64%,特异度88.5%,阳性预测值91.2%,阴性预测值56.97%.结论 因COPD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患者 sPAP>50 mmHg 可作为再次急性加重的预测因子,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可发生更频繁的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左心衰竭患者391例,按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压力增高程度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102),轻度肺动脉高压组(n=94),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n=195)。检测三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内径(LVD)、右心室内径(RV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及RVD均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高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三组LV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较肺动脉压力正常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诊治体会。方法以2014年1月1日-2017年5月30日作为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57例,均为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结合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肺动脉收缩压等对肺动脉高压程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心功能对比其妊娠结局。结果肺动脉高压轻度组、中度组在足月分娩、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各方面均要优于重度组,P0.05,重度组医源性流产、新生儿窒息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轻度组剖宫产、自然分娩与中度组、重度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从妊娠结局、新生儿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建议有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女性不宜妊娠,针对已经妊娠的女性应该定期密切产检,结合心功能状态、肺动脉压力等确定最佳的分娩方式和终止妊娠的方式,在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获得健康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sC)和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的特征,探讨其与肺动脉高压发生、严重性以及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210例CO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合并肺动脉高压组(136例)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74例),检测血清CRP、CysC及ET-1水平。将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分为轻度高压组(44例)、中度高压组(52例)、重度高压组(40例)3个亚组,比较血清CRP、CysC及ET-1水平,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随访6个月,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等疾病转归指标。结果合并肺动脉高压组血清CRP、CysC和ET-1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高压组血清CRP、CysC和ET-1水平均高于中度高压组和轻度高压组,PaO2、FVC和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低于中度高压组和轻度高压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中度高压组和轻度高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CysC及ET-1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COPD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指标,还能作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评判肺动脉高压和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TREM-1)水平在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全部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分为脓毒症非ARDS患者组和脓毒症ARDS患者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TREM-1水平。根据脓毒症ARDS患者的28d随访期间的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TREM-1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 分析血清TREM-1水平与降钙素原(PCT)、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 比较高TREM-1水平组和低TREM-1水平组的生存率, 以及对脓毒症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脓毒症ARDS患者的年龄、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和TREM-1水平显著高于非ARDS患者(t=2.722、6.088、11.550、6.889、4.661, 6.122, 均P<0.05)。脓毒症ARDS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CAT评分、主肺动脉直径(MPAD)、主肺动脉/升主动脉直径比(rPA)、主肺动脉/降主动脉直径比(rPD)与慢阻肺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分析其对慢阻肺相关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科慢阻肺患者174例,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轻度增高组、中-重度增高组,分析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三组间CAT评分、MPAD、rPA、rPD的差异性,分析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AT评分、MPAD、rPA、rPD预测慢阻肺相关肺动脉高压的阈值。结果轻度增高组的CAT评分、MPAD、rPD均高于正常组(P0.05),rPA比较无差异(P0.05);中-重度增高组的CAT评分、MPAD、rPA、rPD均高于正常组及轻度增高组(P0.05)。CAT评分、MPAD、rPA、rPD与肺动脉压力均成正相关(P0.01)。CAT评分、MPAD、rPA、rPD预测慢阻肺相关轻度肺动脉高压的阈值分别为21分、33.5 mm、0.95、1.12;预测慢阻肺相关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阈值分别为28分、35.5 mm、1.02、1.20。CAT评分分别联合MPAD、rPA、rPD预测慢阻肺相关轻度肺动脉高压可兼顾灵敏度与特异度,预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单一指标高。结论 CAT评分、MPAD、rPA、rPD与慢阻肺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成正相关性,当CAT评分21分、MPAD33.5 mm、rPA0.95、rPD1.12提示慢阻肺并发轻度肺动脉高压,当CAT评分28分、MPAD35.5 mm、rPA1.02、rPD1.20提示慢阻肺并发中-重度肺动脉高压。CAT评分联合胸部CT血管测量预测慢阻肺相关肺动脉高压较单一指标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水平与老年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组,选择同期老年重症肺炎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院24 h氧合指数最差值分为轻度组24例、中度组39例、重度组27例三个亚组。根据1个月内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32例和存活组58例。收集患者入院时血清CRP、ALB、CRP/ALB等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测定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结果呼吸窘迫综合征组血清CRP、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窘迫综合征组血清CRP/ALB值、APACHEⅡ评分、PVPI、EVLW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窘迫综合征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CRP、CRP/ALB、APACHEⅡ评分、PVPI、EVL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CRP、CRP/ALB、APACHEⅡ评分、PVPI、EVLWI显著升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CRP、CRP/ALB、APACHEⅡ评分、PVPI、EVLWI显著升高(P0.05)。呼吸窘迫综合征存活组血清CRP、ALB水平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窘迫综合征存活组血清CRP/ALB值、APACHEⅡ评分、PVPI、EVLWI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清CRP/ALB值与APACHEⅡ评分和PVPI、EVLWI相关性呈正相关(r=0.613,P=0.000)。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CRP/ALB值升高,与血管内皮通透性关系密切,在老年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成纤维生长因子21(FGF2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血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7例ARDS患者,以临床症状及PaO2/FiO2结果,分为轻度组10例、中度组12例和重度组15例。比较血清FGF21、ANGPTL4、HO-1值。结果 ARDS患者不同病情血清FGF21、ANGPTL4、HO-1值及APACHEⅡ评分相比(P<0.05);病情越严重患者血清FGF21、ANGPTL4、HO-1值及APACHEⅡ评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血清FGF21、ANGPTL4、HO-1值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预不良者血清FGF21、ANGPTL4、HO-1值高于生存者FGF21、ANGPTL4、HO-1值(P<0.05)。多因素结果血清FGF...  相似文献   

18.
许多研究发现早期ARDS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因子(ICs)的水平明显升高,而ICs也是组织损伤和修复的重要调节物质。作者通过前瞻性观察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肺损伤评分等)、肺泡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改变(BALF中自蛋白、总蛋白含量)及患者预后,测定BALF及血浆中ICs浓度,探讨重度ARDS时ICs与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破坏及增生修复的关系。 27例严重ARDS患者纳入观察组,记录APACHEⅡ评分、Murry急性肺损伤评分(LIS)、MODS评分、ARDS诱因及患者转归等资料。其中22例在ARDS发生第1天即通过支气管镜分别留取双侧BALF,测定  相似文献   

19.
蒋婕  邓亮  王岭 《临床肺科杂志》2023,(11):1662-1666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RDS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30天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72例)与死亡组(54例),根据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oxygen pressure, PaO2)/吸入氧浓度(inhaled oxygen concentration, FiO2)]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36例)。使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FGF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RDS患者血清FGF2的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水平对ARDS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严重程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病死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2012年ARDS柏林定义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氧和指数将其分为轻、中度组及重度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因素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纳入189例患者,年龄18~89岁,平均(52.9±18.2)岁,轻、中、重度患者分别24例、102例及63例,病死率分别为20.8%、45.1%及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测轻中度ARDS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包括:确诊前住院时间>48 h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预测重度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及确诊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结论 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不同,因此对于轻中度ARDS患者,应更加重视早期诊断及开始相应的治疗;而对于重度患者,应注重及早发现及保护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和免疫调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