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21-124+129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下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每组10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SAPB,R组给予0.3%罗哌卡因20 mL,RD组给予0.3%罗哌卡因复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比较R组和RD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及48 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RD组在术后各时点的VAS、Ramsay镇静评分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低于R组,BCS均高于R组,各指标在24 h和48 h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在术后48 h内的相关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SAPB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效果,提高舒适度,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氢吗啡酮用于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的镇痛效果以及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8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60例,行全身麻醉后超声引导下SAPB并注入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B组60例,行全身麻醉后超声引导下SAPB并注入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对照组60例,行全身麻醉后超声引导下SAPB并注入罗哌卡因。观察并记录三组术后6 h、12 h、24 h Prin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呼吸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术后30 min、2 h、4 h、6 h、12 h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24 h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D1)、实际按压次数(D2)及D1/D2,以及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然...  相似文献   

3.
目 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对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择期行单侧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SR组)和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组(HR组)。超声引导下行 喙突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R组注射 0.33%罗哌卡因 30 mL,SR组注射舒芬太尼 5 μg+0.33%罗哌卡因 30 mL, HR组注射氢吗啡酮 1 mg+0.33%罗哌卡因 30 mL。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程度,记录术后补救 镇痛情况、患者镇痛满意情况。结果 与R组比较,SR组和HR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延长, HR组术后曲马多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与SR组比较,HR组感觉和运动完全阻滞持续时间延长(P<0.05), 3 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及SR组比较,HR组感觉持续阻滞在<12 h 时段的患者构成比降低(P<0.05),在≥20 h时段增高(P<0.05);与R组及SR组比较,HR组运动持续阻滞在<12 h 时段的患者构成比降低(P<0.05),在 12~24 h时段增高(P<0.05)。结论 氢吗啡酮可延长罗哌卡因喙突旁臂 丛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且延长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但也增大了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可能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曾恒  李俊  周述芝 《四川医学》2017,38(9):1036-1039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改良骶管阻滞的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肛肠手术患者80例,每组40例,行改良骶管阻滞,随机分为H组和C组。H组:1%罗哌卡因5mL+2%利多卡因10mL+0.9%NS 5mL+盐酸氢吗啡酮0.3mg,C组:1%罗哌卡因5mL+2%利多卡因10mL+0.9%NS 5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HR、MAP,麻醉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术中直肠牵拉反射,术后3、6、12、24h VAS评分及术中及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C组(P<0.05)。H组术中直肠牵拉反射少于C组(P<0.05),术后3h、6h、12h VAS评分H组低于C组(P<0.05),术后24h 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内使用氢吗啡酮可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效果,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8,(2):183-185
目的:观察连续隐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80例,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案,术后均行连续神经阻滞自控镇痛48h,持续剂量2ml,总量100ml/h,随机分为四组:单纯0.225%罗哌卡因行股神经阻滞组(F组),0.15%罗哌卡因复合1μg/ml舒芬太尼行股神经阻滞组(FD),单纯0.225%罗哌卡因行隐神经阻滞组(S组)和0.15%罗哌卡因复合1μg/ml舒芬太尼行隐神经阻滞组(SD组)。记录四组患者术前、术后24、48、72h和7d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RVAS)和活动状态下疼痛评分(AVAS)。记录四组患者术后12、24、36、48h的股四头肌肌力情况。结果:术后四组患者各时间点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以及术后24、48h和7d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3d股神经复合舒芬太尼组(FD组)、隐神经复合舒芬太尼组(SD组)AVAS评分高于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隐神经阻滞组(S组)。SD组和S组术后24、36、48h股四头肌肌力高于FD组和F组。结论: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与连续股神经阻滞(FNB)相比,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小,但较低浓度罗哌卡因(0.15%)复合舒芬太尼不及较高浓度(0.225%)罗哌卡因镇痛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为3组,每组20例,吗啡组(M组):首剂2 mg吗啡+0.1%罗哌卡因5 mL,泵内为4 mg吗啡+0.1%罗哌卡因250 mL;罗哌卡因组(R组):首剂给予0.1%罗哌卡因5 mL,泵内为0.1%罗哌卡因250 mL;右美托咪定组(D组):首剂给予右美托咪定8 μg+0.1%罗哌卡因5 mL,泵内为右美托咪定1.0 μg/kg +0.1%罗哌卡因250 mL.3组PCA参数均为背景输注计量5 mL/h,持续48 h,单次给药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患者术后4、12、24、48 h的VAS疼痛评分和血压、心率、镇静程度,记录术后24 h运动阻滞程度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和48 h 3组间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和24 h M组和D组VAS疼痛评分低于R组(P<0.05);术后4、12、24、48 h血压、心率、镇静程度评分及术后24 h运动阻滞程度评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术后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和D组(P<0.01),皮肤瘙痒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0.1%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的经产妇分为两组,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0.25%罗哌卡因(R组30例)和0.25%罗哌卡因+40 mg纳布啡(RN组30例)。术毕所有患者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并连接静脉镇痛泵(PCIA)。记录两组术后2、6、12、24、48 h的静息及咳嗽疼痛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术后24 h PCIA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及术后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导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RN组与R组比较,术后2、6、12 h时静息VAS评分较低(P<0.05);术后2、6、12、24 h时咳嗽VAS评分较低,Ramsay镇静评分较高(P均<0.05)。RN组术后24 h与R组比较,PCIA中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减少,距离手术结束首次按压PCIA时间延长,术后通气时间、拔出导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缩短(P均<0.05)。RN组术后48 h与R组比较,恶心呕吐及寒颤反应发生率降低,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均<0.05);两组均未见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操作引起的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罗哌卡因相比,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强化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帕瑞昔布钠组、罗哌卡因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帕瑞昔布钠组和联合组的患者于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8 mg/kg,罗哌卡因组和联合组患者术毕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周围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 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四组患者手术后都不做病人自控镇痛(PCA)。记录四组患者术后48 h内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各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及48 h的疼痛严重程度,记录各组患者术后48 h内追加镇痛药物的例数。结果各组患者术后48 h内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 h比较,4组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术后2 h、4 h及8 h的VAS评分较低(P0.05),罗哌卡因组术后2 h、4 h、8 h及12 h的VAS评分较低(P0.05),联合组术后2 h、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较低(P0.05);与帕瑞昔布钠组和罗哌卡因组比较,联合组术后2 h、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较低(P0.05)。帕瑞昔布钠组、罗哌卡因组及联合组患者的手术后48 h内追加镇痛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需要追加镇痛药物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可明显减轻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镇痛的疗效,探讨其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作用.方法:择期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GB组).麻醉诱导前,GB组行超声引导下术测SPB,注射0.33%罗哌卡因30 mL;G组行模拟阻滞,相同位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随访术后4 h、12 h、24 h、48 h疼痛数字等级(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NRS评分和PMPS发生率.结果:①GB组术后4 h(P=0.000)、12 h(P=0.000)、24 h(P=0.000)、48 h(P=0.001)静息NRS评分低于G组;术后4 h(P=0.000)、12 h(P=0.000)、24 h(P=0.002)、48 h(P=0.001)活动NRS评分低于G组;②GB组术后PCA按压次数(0.07± 0.34)比G组(0.56±0.82)减少(P=0.001);镇痛补救比例(4.77%)比G组(35.90%)降低(P=0.000).③GB组患者术后6个月(47.62%)PMPS发生率低于G组(71.80%)(P=0.041);术后9个月(35.71%)PMPS发生率低于G组(61.54%)(P=0.020).④GB组在术后6个月(P=0.020)、9个月(P=0.016)静息NRS评分均明显低于G组.⑤急性NRS评分与术后慢性NRS评分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超声引导下SPB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消耗,并降低PMPS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此外,术后急性疼痛NRS评分和PMPS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宫-腹腔镜检查患者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并联合应用切口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对术后肩痛和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宫-腹腔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组1,n=30)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2 mL稀释),建立气腹前切口注射0.5%(体积分数)罗哌卡因20 mL;另一组患者(组2,n=30)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建立气腹前切口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术后记录停药后患者的苏醒时间和睁眼时间,患者在恢复室内(0 h)和术后2 h、4 h、8 h、12 h、24 h、48 h的切口疼痛和肩痛的评分,以及术后患者应用曲马多的次数和剂量。结果:与组2患者相比,组1患者的术后肩痛发生率较低(37%vs.67%,P=0.020),术后48 h内重度疼痛的发生患者较少(4 vs.11,P=0.037);术后12 h,组1患者的右侧肩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分为0(0,2),而组2患者为0(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1患者的左侧肩痛的NRS评分在术后12 h和24 h分别为0(0,1)和0(0,4),也低于组2患者的0(0,8)和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14)。术后即刻,组1患者腹部切口疼痛的动态和静态NRS评分均低于组2患者(P=0.001,P=0.005);术后12 h和24 h,组1患者的腹部切口疼痛的静态NRS评分也低于组2患者(P=0.042,P=0.029)。组2患者术后24 h内需应用曲马多的例数多于组1(8 vs.0,P=0.002)。结论: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并切口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可显著改善宫-腹腔镜检查术后的肩痛和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经腹横筋膜平面(TAP)阻滞时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方法,选取66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分别给予0.4%罗哌卡因40 m L(A组)、0.5%罗哌卡因40 m L(B组)及0.6%罗哌卡因40 m L(C组),各22例。所有患者术后每6小时口服双氯芬酸钾50 mg至术后48 h。若服药间期最高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4分,静脉给予曲马多或肌注杜冷丁镇痛。患者术后48 h内评估静息及运动NRS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记录首次下地及首次排气时间;记录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术后镇痛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术后24 h及36 h静息NRS评分明显较其他两组升高,且A组患者术后36 h时测得运动NR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术后>24~36 h曲马多使用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5)。B、C组患者比较,NRS评分及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患者对镇痛方式满意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使用0.4%及0.6%罗哌卡因比较,使用0.5%罗哌卡因40 m L进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更适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作为髋关节囊周阻滞的佐剂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1—7月在本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喉罩插管前行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阻滞,DR组注射1μg/kg右美托咪定+0.3%罗哌卡因共20 ml, R组注射0.3%罗哌卡因20 ml。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6、12、24、48小时静息/运动数字疼痛评分(NRS)和Ramsay镇静评分(RSS),记录感觉阻滞时间,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除术后2小时外,DR组静息及运动状态数字疼痛评分(NRS)低于R组(P<0.05)。与R组比较,DR组的感觉阻滞时间更长,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更少,Ramsay镇静评分(RSS)及患者满意度更高,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少。两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髋关节囊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2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42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观察组(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每组21例.2组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硬膜外穿刺成功推注2%利多卡因试验量测出平面后,经股神经鞘放置导管并固定好导管,术毕对照组采用0.2%罗哌卡因持续泵注6 ml/h;观察组采用盐酸氢吗啡酮2 mg +0.3%罗哌卡因持续泵注2 ml/h.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6、12、24、36、48 h的疼痛评分和术后24、36、48 h功能锻炼时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在功能锻炼时均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股神经穿刺点局部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可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爱霞  易蓉  吴新海 《当代医学》2021,27(14):53-5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上肢手术患者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单侧上肢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两组患者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术毕患者清醒后自控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4、8、12、24、48 h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术后24、36和48 h患侧肢体运动时NR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及术后48 h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术后4、8、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36和48 h,观察组患侧肢体运动时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上肢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效果显著,术后镇痛时间长,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徐丽莉  辜敏  侯艳  夏喻  欧珊 《西部医学》2019,31(9):1420-1426+1431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单次骶管阻滞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拟行择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老年患者80名,随机分为R组和D组,每组各40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阻滞和后续的全身麻醉。骶管用药R组为02%的罗哌卡因25 ml,D组为含有0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02%盐酸罗哌卡因的混合液体25 ml。记录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最高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于术后 1h(T1)、6 h(T2)、12 h(T3)、18h(T4)、24h(T5)、48h(T6)记录疼痛(NRS)评分和镇静(OAA/S)评分,记录第一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和48h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以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D组长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romage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2、T3、T4时间点D组NRS评分低于R组(P<0.05);D组第一次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长于R组(P<0.05),D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少于R组(P<0.05);两组患者T1~T6时间点的OA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管阻滞后两组HR、MAP均较之前有所下降,其中阻滞后15min时间点D组HR下降较R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与R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8h内发生的其他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单次骶管阻滞,可减轻老年患者前列腺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单次剂量05μg/kg右美托咪定骶管阻滞可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但不增加患者术后48h其他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连续性前锯肌平面(serratus anterior plane,SAP)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下SAP置管,术毕接患者自控镇痛泵。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Con组(罗哌卡因+生理盐水)与Dex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h、12h、24h及48h的静态、动态数字分级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h羟考酮用量、术后各种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Dex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静态及动态NRS评分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Dex组患者术后8h、12h及24h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on组(P<0.05)。Dex组患者的术后羟考酮用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Dex组患者的口干发生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可增强连续性SAP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氢吗啡酮混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因子及产后抑郁的影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6月本院产科择期行剖宫产产妇8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年龄20~35岁,BMI 18.5~30 kg/m2,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罗哌卡因组(对照组)和氢吗啡酮混合罗哌卡因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均采用PCEA,观察组配方为氢吗啡酮3.0 mg+罗哌卡因300 mg共200 ml,对照组为罗哌卡因300 mg共200 ml。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以及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泌乳素(PRL)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术后6 h、12 h、24 h、48 h各时点静息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48小时内观察组PCEA泵按压次数为(2.1±0.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4±1.0)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 d、6 d、42 d的EPD...  相似文献   

1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090-2093
目的:研究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疼痛介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PCEA、B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吗啡联合罗哌卡因PCEA。手术前及手术后12、24、48h,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疼痛介质、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应激激素的含量。结果:手术后12、24、48h,两组血清中SP、BK、HIS、CX3CL1、CCL2、IL-1β、TNF-α、IL-10、ACTH、CORT、TSH、FT3、FT4、GH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且A组患者血清中SP、BK、HIS、CX3CL1、CCL2、IL-1β、TNF-α、IL-10、ACTH、CORT、TSH、FT3、FT4、GH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PCEA能够较盐酸吗啡联合罗哌卡因PCEA更为有效的减轻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的疼痛及应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08-1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后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各30例。所有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术毕D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共11 m L局部浸润麻醉,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11 m L局部浸润麻醉。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VAS评分(1 h、2 h、8 h、24 h和48 h),如患者VAS评分5分,则给予地佐辛5 mg,并记录48 h内补充镇痛的例数以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R组和R组两组间术后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DR组需要补充镇痛的例数较R组显著降低(P=0.004),DR组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较R组显著降低(P=0.013,P=0.026)。结论复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罗哌卡因对后腹腔镜手术手切口浸润的镇痛效果,并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后路腰方肌阻滞在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R组为0.25%罗哌卡因30 mL腰方肌阻滞组;D组为0.2 μg/kg右美托咪定+0.25%罗哌卡因30 mL腰方肌阻滞组;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腰方肌阻滞于术后进行,所有患者接受统一多模式镇痛方案(PCIA+对乙酰氨基酚1 g Q6 h口服,布洛芬400 mg Q6 h口服,爆发性疼痛予肌注哌替啶补救)。记录三组术后2、4、6、8、12、24、48小时患者静息和运动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布托啡诺总用量,哌替啶用量;恶心、呕吐,首次排气、哺乳、下床时间,患者镇痛满意度。结果 术后2、4、6、8、12小时静息及运动NRS评分C组显著高于R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小时静息及运动NRS评分C组和R组均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CIA按压次数和布托啡诺总用量C组显著高于R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C组显著高于R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R组和D组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腰方肌阻滞能明显改善剖宫产术后疼痛,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可以延长阻滞时间,在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