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近20年来,血液透析已成为肾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透析是指半透膜两侧的溶液通过弥散、渗透及超滤作用,即溶质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流动,而水分子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流动的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血液透析通过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溶液弥散和超滤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透析过程也就是溶质进行弥散和滤过过程。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分子的角度观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析前后血清尿素(BuN)、肌酐(crea)值的比较。方法 BUN为脲酶速率法,Crea为苦昧酸法,检测对象为在本院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 透析前与透析后测得血清中BUN、Crea值差异显著,恢复效果明显,99%的患者透析后的BUN浓度可降低60%,Crea浓度可降低50%。结论 从分子的角度看,机体废物的分子量越小,越易透过半透膜,透析时其清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季存珠  陈海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835-3836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治疗机制是利用半透膜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等将患者体内有毒物质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达到净化血液和纠正酸碱平衡的目的。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护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临床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5.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腹膜透析的一种方法。利用人体腹膜这一天然半透膜作为透析膜,将适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时间,使腹膜毛细血管内血液和腹膜透析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交换的过程。腹膜透析液主要含钠、氯、钙、乳酸盐以及维持渗透压必需的高浓度葡萄糖;而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肌酐、尿素氮、磷等,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是利用患者的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腹透液,借助血浆与腹透液间的溶质浓度梯度与渗透梯度来清除毒素,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腹膜透析运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该疗法已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微透析技术在皮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日趋深入和广泛。皮肤微透析技术是应用半透膜两侧溶质被动自由弥散的原理,动态地监测真皮组织间液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浓度的新技术。本文就近10年来微透析技术在皮肤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结肠透析是利用结肠黏膜作为半透膜,向结肠腔内注入高渗的透析液,借助于结肠黏膜分开的毛细血管内血液及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压梯度,通过弥散和渗透的原理清除体内潴留的水份及代谢产物,并将这些物质随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要的物质如钙离子、碱性物质及营养物质,但不增加代谢并发症。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应用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进行治疗,共收治30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0~68岁,平均56岁。病例选择:肾功能测定均是肾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相似文献   

9.
林英  刘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4):571-571
透析器作为血液、透析液溶质交换的场所,是透析设备中最重要部分,由透析半透膜和支撑材料组成[1],分为血液室和透析液室.血液中的尿毒症毒素弥散进入透析液侧,而透析液中碱基等物质通过透析腹进人血液,调节透析液侧负压能控制水的清除,通过上述过程实现清除毒素,纠正水盐和酸碱紊乱目的[1].  相似文献   

10.
透析疗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迅速,而且危及病人的生命,需要及时抢救,护士一方面应先积极处理,另一方面汇报医生。 1血液透析 是利用半透膜的物理特性,使两种不同浓度及性质的溶液发生物质交换,用来取代肾脏排泄废物的功能,故又称为人工肾脏。常见的并发症有:  相似文献   

11.
结肠透析是利用结肠黏膜作为半透膜,向结肠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于由结肠黏膜分开的毛细血管内血液及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压梯度,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清除体内潴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并将这些物质随透析液排出体外,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要的物质。不断地更换透析液反复透析,借以达到清除毒素、脱水、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韩万隆 《淮海医药》1998,16(4):61-61
人工肾透析渡是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人工透析及药物中毒与电解质紊乱.通过人工肾膜装置.与人体细胞外液之间进行离子、小分子物质的交换,以排除代谢废物和低分子毒物.同时提高对高分子药物的排除率、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瑶  普江琳  周竹 《云南医药》2023,(2):103-105
<正>近些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在全球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若患者对该病不引起重视,病情会逐渐恶化,最终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不得不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的原理,将透析液灌入患者的腹膜腔,使血液和透析液间进行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保护残余肾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的目的[1]。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透析疗法,由于血液透析设备限制和费用高,较多患者选择腹膜透析。腹膜透析(PD)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注入腹膜透析液,膜一侧为毛细血管,另一侧为透析液,借助血管内血浆与透析液中溶质的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对流和渗透超滤的原理,清除机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由透析液补充必需的物质。通过不断更换透析液,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故也属于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中毒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36(12):1157-1158
血液透析治疗是肾功能衰竭患者欲求生存的一种终身替代疗法,透析期间患者躯体方面会存在不适,且饮水、饮食受限,透析治疗的费用高,各种药物使用率高,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患者带求压力,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静脉输液渗透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被一种理想的半透膜隔开时,溶剂会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渗透,这种溶剂渗透的力通常称为渗透压。人体内凡是涉及生物膜溶质扩散或体液转移的生物过程均与渗透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制备注射剂、滴眼剂等药物制剂时,必须考虑其渗透压。静脉输液由于直接入血,注射量又大,更应对其渗透压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7.
赵宾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14-214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Baxter公司的腹透装置及透析液,每日透析液交换6~12升。结果:除1例病情危重死亡,1例肾功能未恢复外,其余20例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脑血管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安全、可靠、成功率高,适于对急危重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18.
透析液钾浓度个体化应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透析液钾浓度个体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及透析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根据透析前血钾浓度、年龄、24小时尿量等情况选用不同钾浓度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方案为:选用透析液钾浓度为2.0mmol/L,配方和透析液钾浓度为3.0mmol/L的配方。每次透析中记录观察每位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有无心悸,心前区不适等临床表现和透析前后肾功能、电解质变化以及透析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活质量。结果①选用2.0mmol/L钾浓度透析液透析时,透析前血钾<3.5mmol/L较透析前血钾>3.5mmol/L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老年患者表现更为明显。②采用钾浓度3.0mmol/L配方的透析液透析时,透析中及透析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③透析液钾离子个体化调节后,患者透析中、透析后心律失常、心悸、心前区不适等发生次数明显下降。结论①根据患者透析前血钾浓度的高低,来选择透析液钾浓度,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行常规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共有178例,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各有89例,两组分别采用F60透析器和F6透析器进行透析3个月,再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RRF)的变化情况。同时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透析前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磷浓度以及β2微球蛋白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对其影响情况。结果透析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的RRF下降程度明显小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且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磷浓度以及β2微球蛋白也明显低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透析时,其残余肾功能(RRF)都会下降,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RRF下降程度较小,因此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降低患者的血磷浓度、血脂浓度以及β2微球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简单来讲就是先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一般为前臂的动静脉内瘘,紧急血液透析的患者则需行深静脉置管,然后借助血液透析机上的血泵,将患者的血液引入一个透析器,通过弥散的作用,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通过透析器中的半透膜排出。血液透析患者需每周2~3次前往透析中心,每次透析4~5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