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方法:分析86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结果:8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中,水肿型58例,出血坏死型28例。结论:急性胰腺炎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明确类型,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病变范围。结果:32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中6例CT检查见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胰腺弥漫性肿大16例,胰头肿大4例,胰体肿大3例,胰尾肿大3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8例,主要CT表现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可见出血坏死病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并发胰周积液、肾旁间隙积液及肾旁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和脓肿形成。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对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应首选CT检查。  相似文献   

3.
宁勇  曹亿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00-10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完整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水肿型23例,坏死型3例,其中,合并感染3例,均有较典型的CT表现,胰腺肿大23例;胰周脂肪层消失19例,胰内和胰外单发或多发渗漏积液10例,合并胰腺脓肿形成3例,肾筋膜增厚22例.结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有助于临床定量,可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完整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水肿型23例,坏死型3例,其中,合并感染3例,均有较典型的CT表现,胰腺肿大23例;胰周脂肪层消失19例,胰内和胰外单发或多发渗漏积液10例,合并胰腺脓肿形成3例,肾筋膜增厚22例。结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有助于临床定量,可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宁勇曹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期CT增强扫描技术及重建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CT影像表现,46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均行CT多期增强薄层扫描并针对性进行重建.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4例.46例急性胰腺炎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肿大、坏死和相应的胰外改变.按Balthazar分级,A级6例,B级12例,C级18例,D级6例,E级4例.结论:多期CT增强扫描及重建能清晰显示胰腺内外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分型、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后隙在急性胰腺炎螺旋CT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CT室56例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结果本组5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中,44例累及腹膜后隙,主要CT征像有胰周蜂窝织炎、肾筋膜增厚积液及破裂、肾周及肾旁后间隙内条索状小片状及弥漫浸润灶等。结论腹膜后隙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受累范围和程度特别是肾旁后间隙和双侧肾筋膜的受累往往反应了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符合率大于7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行CT及超声影像学检查,比较各自临床价值。结果: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阳性者42例,阳性率为72.41%,超声检查阳性者35例,阳性率为60.34%,CT检查阳性率高于超声,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评价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按Balthazar分级标准进行统计。结果:94例患者中,CT诊断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6例(38.3%),其中2例属A级,21例属B级或C级,13例属D级,死亡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8例(61.7%),其中16例属D级,42例属E级,死亡3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简便、有效的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CT增强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出血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有很大价值,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37例(80%)通过CT诊断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其中A级3例,B级19例,C级15例;9例(20%)为重症急性胰腺炎,D级6例,E级3例。结论CT诊断急性胰腺炎简便、有效且高敏感性,对胰腺的出血坏死及各级严重程度的判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特征性表现,提高急性胰腺疾病的诊断率,探讨CT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整理回顾我院诊治的38例患者的CT片及临床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果:我院诊治的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斑片状坏死区及高密度出血灶。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增强CT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出血程度以及渗液范围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急性胰腺炎采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光山县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CT影像诊断结果正确率。结果:检查后,患者CT影像诊断结果的正确率为93.75 %,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影像能提高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效率,诊断结果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并经保守治疗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52例中47例胰腺体积不同程度增大,其余5例胰腺体积未见明显增大。49例周围脂肪间隙可见不同程度炎性浸润,32例可见少量腹水形成且伴左侧吉氏筋膜增厚。5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中,胰腺内见坏死灶或出血灶4例。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地评价2种类型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对辅助临床作出胰腺炎的诊断以及判断炎症、坏死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炎CT表现特征,试图就其CT表现探讨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的60例胰腺炎,急性胰腺炎45例。其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8例,慢性胰腺炎15例。结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胰腺饱满,弥漫性增大者41例,胰周脂肪层模糊者36例,肾前筋膜增厚者20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均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胰腺周围见液体密度影。胰腺实质部分见不同程度坏死改变。结论:螺旋CT能显示胰腺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全部患者均有腹痛,病程15h~4d。伴畏寒、发热者18例,26例有压痛,其中15例有反跳痛,9例有肌紧张,12例有黄疸,4例有浮肿,其中有8例做过B超检查考虑急性胰腺炎。影像学多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胰周渗出性病灶、肾前筋膜增厚、假性囊肿等。结论:CT诊断急性胰腺炎是极有效的诊断学方法。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敏感性高、准确率高,绝大部分病例可以确诊,而且还可以判断炎症的范围及程度。图像直观,直接显示胰腺肿大程度、渗出范围、是否有坏死、出血,还能显示胰腺周围组织器官的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5.
97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超声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均行CT、化验进行对照。结果 97例急性胰腺炎,应用超声诊断符合率89%,CT检出率97.1%。其中胆源性胰腺炎5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6.3%,CT检出率85.1%。结论超声与CT对比仍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诊手段,且在某些方面还更显其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的主要临床表现.结果:45例患者主要的CT表现为:23例患者出现胰腺肿胀,36例患者出现有胰腺周、胃脾间隙、小网膜囊及腹膜后间隙渗出,11例患者为胰腺坏死,7例患者有假囊肿形成.结论:采用CT能够有效地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并能够判断出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其能够辅助给予患者诊断,并可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临床上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2011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回顾性研究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49例患者的胰腺体积明显增大,30例患者胰腺组织内部密度不均匀,胰腺包膜改变15例,34例患者出现胰腺轮廓模糊,胰周渗出有积液,26例患者肾旁筋膜增厚及脾肾间隙模糊,6例患者并发假性囊肿,同时还有4例患者腹腔少量积液。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类型,且具有无创性,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晓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20-120
目的:探讨多层CT与超声影像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提高此类疾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5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给予超声、多层CT医学影像检查,记录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5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彩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68.42%),经多层CT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9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多层CT诊断急性胰腺炎可显著提高疾病检出率,从而有利于医生根据诊断结果选择正确方案及时治疗疾病,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诊断后,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诊断出3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8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中,又包括25例胆源胰腺炎,9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超声进行诊断,能够将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中的表现类型快速区分,及早诊断、发现和治疗,进而有效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腹症实施CT诊断的价值。方法: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卫生院收治的7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了CT和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实施CT和超声检查的效果。结果:70例患者实施手术病理检查及随访确诊消化道溃疡穿孔15例,急性阑尾炎17例,急性胰腺炎10例,急性胆囊炎10例,急性肠梗阻5例,胆结石10例,脏器血肿3例。实施CT检查及随访确诊消化道溃疡穿孔14例,急性阑尾炎16例,急性胰腺炎9例,急性胆囊炎9例,急性肠梗阻4例,胆结石10例,脏器血肿3例。实施超声检查及随访确诊消化道溃疡穿孔10例,急性阑尾炎14例,急性胰腺炎8例,急性胆囊炎7例,急性肠梗阻3例,胆结石5例,脏器血肿1例。CT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92.9%与超声诊断68.6%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急腹症实施CT诊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