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潘炜 《甘肃医药》2013,(4):259-260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5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2例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6~24个月的随访,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系统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优22例,良8例,优良率96.77%;对照组优13例,良8例,优良率95.4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黄永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151-152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7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通过影像检查,针对损伤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33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患者为结合组,43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内固定组,所有患者均随访6~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结合组Muzur分值(83.49±3.81)分,优14例,良15例,优良率87.88%;内固定组Muzur分值(90.07±2.88)分,优24例,良16例,优良率93.02%,内固定组治疗效果及Muzur分值略高于结合组,但两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753,0.0592).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均有适应者,术前结合检查资料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术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骨科应用内固定与外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各46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30个月至骨折愈合后,平均14个月。结果: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相比,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中,内固定折复位好、固定可靠、更加实用、有效,内固定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成俊  宋跃明  丁方东  朱赟 《四川医学》2005,26(9):1000-1001
目的 介绍内固定与外固定相结合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方法 采用髂骨内侧弧形切口,使后环骨折脱位复位后,重建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前环。临床治疗17例,其中C1型13例,C2型3例,C3型1例。结果 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2个月。4例3个月骨性愈合,12例4个月骨性愈合,1例6个月骨性愈合。结论 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80例不稳定骨盆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患者。分别采用内固定、外固定或者内固定联合外固定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发现内固定联合外固定组治疗的临床改善优良率(93.3%)明显高于内固定组(68.3%)和外固定组(63.3%),三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联合外固定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9.9±2.6周)明显短于内固定组(14.8±2.2周)和外固定组(14.4±2.8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5%)明显低于内固定组(11.7%)和外固定组(5%),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内固定或外固定。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8年7月-2006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与张力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7例,现就两种技术的疗效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5年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和/或螺钉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的Pilon骨折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36例患者,优21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其中伤口感染3例。优良率达88.9%,伤口感染率在8.3%。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固定和内固定对股骨骨折患者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外固定组(n=40)和内固定组(n=40)。外固定组接受外固定术,内固定组接受内固定术。统计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术后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愈合延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组接骨板、股骨、螺杆的步态最大应力及爬楼梯最大应力明显大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骨折区域步态最大应力、爬楼梯最大应力、股骨各部位的最大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感染率及再骨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外固定和内固定对股骨骨折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外固定股骨各部位应力大于内固定,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择适宜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年7月~2008年3月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 术后复位情况:解剖复位29例,良好复位8例,无不佳复位.临床结果 ,优25例,好9例,一般3例,本组无差的病例.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有效地避开了创面,减少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能更好地达到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的要求,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治疗Pilon骨折较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边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方式治疗高能量损伤致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索Pilon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采用超踝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方式治疗高能量损伤致复杂Pilon骨折40例.结果 40例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外固定支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关节的胫骨下端(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力法。方法对2006~2009年15例患者采用克氏针、钢丝、螺钉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相结合,辅助中药熏洗等综合治疗。结果有限内固定与外固定相结合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减少感染,经济适用,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有限内固定与外固定相结合治疗Pilon骨折效果可靠、经济、创伤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4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24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行急诊清创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6例开放性骨折根据已有开放伤口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开的部位及范围;9例闭合性骨折经药物治疗12 h后进行手术;7例消肿后行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63个月,平均37.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22周,平均13.2周。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9例,良11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能有效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9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方法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14例,疗效满意。结果:本组14例, 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49(20.2±10.2)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9例优,4例良,1例可,优良率92.9%。结论: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在恢复骨盆解剖序列连续性的同时, 又能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松动前牙的固定及正常咬合功能的恢复。方法 笔者对35例患者152颗松动前牙采用牙周夹板固定和烤瓷联冠固定,其中前下牙松动伴牙列不齐的老年患者采用牙周夹板固定,上下前牙松动牙列整齐的中老年患者采用烤瓷联冠固定。并经过半年至6年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35例患者前牙固定良好无松动,能行使正常咬合功能。其中2例牙周夹板固定患者曾因咀嚼硬物致牙周夹板断裂而重新固定。结论 前牙松动固定的临床效果满意。但牙周夹板固定治疗是非永久性固定治疗,临床上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9,(4):290-293
目的对比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6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长于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多于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低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双侧钢板内固定,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更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梁艳群 《广西医学》2002,24(10):1697-1698
骨折的治疗 ,常以内固定为主。但近年来 ,骨外固定技术发展迅速 ,尤其以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效果较好 ,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便于锻炼。它适用于长骨骨折 ,特别是不宜行内固定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对感染性骨折、骨不连、骨缺损、严重的骨与关节畸形、肢体短小等病症也有良好疗效。我科于 2 0 0 0年 7月~2 0 0 1年 1 2月共进行该项手术 8例 ,经术后观察和护理 ,随访 8例 ,时间为 3个月~ 1年 ,骨折均愈合 ,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 3~ 45岁 ,平…  相似文献   

17.
周斌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7):274-274
目的探讨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7年9月发生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植骨的病例11例。结果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恢复良好。结论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选择外固定支架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谢为民 《中外医疗》2012,31(16):50+52-50,52
目的分析治疗Pilon骨折病患实施结合方案(即同时采取外固定支架和有限内固定)的效果。方法整理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科Pilon骨折的治疗资料,分别选取23例实施结合方案的病患和16例仅实施有限内固定的病患,按照实施的方案将分析资料分为内外固定组(23例)和内固定组(16例),平均随访1.7年,比较产生并发症的百分比、患处功能恢复良好百分比及复位情况。结果内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产生并发症的百分比分别为13.0%(3/23)、31.3%(5/16),(P〈0.05)具有显著差异;内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的功能恢复良好百分比分别为65.2%(15/23)、43.8%(7/16),P〈0.05具有显著差异;内外固定无复位较差病患,8例属于一般复位,16例属于解剖学复位,内固定组1例复位较差,6例属于一般复位,9例属于解剖学复位,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治疗Pilon骨折病患时同时采取外固定支架和有限内固定可以避免损伤软组织,减小产生并发症的风险,为功能恢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114例胫骨骨折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设同期收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骨愈合情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4~18mo,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新鲜骨折疗效显著,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外科技术趋向于微创化,在骨科领域内微创技术日渐发展,但远未达到普及程度。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3年1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微创术式有选择性地治疗39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