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15d-PGJ2(5μM)预处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2h后加入LPS(1μg/ml),与LPS组、15d-PGJ2组及未加任何刺激组进行比较。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8和MCP-1蛋白水平;通过RNAi技术沉默肾小管上皮细胞PPARγ,观察15d-PGJ2的作用是否依赖于PPARγ;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在细胞内的定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质中Iκ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HK-2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4h使IL-8 mRNA及蛋白分别升高(5.67±1.83)和(1.62±0.12)倍,使MCP-1 mRNA及蛋白分别升高(5.24±1.33)和(2.25±0.40)倍,且胞质中IκBα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15d-PGJ2+LPS组,IL-8和MCP-1表达在mRNA水平分别下降74.23%和79.42%,在蛋白水平分别下降69.03%和4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PPARγ沉默的HK-2细胞中,与LPS刺激组相比,15d-PGJ2使IL-8和MCP-1表达在mRNA水平分别下降59.21%和44.08%,在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7.11%和39.40%(均P0.05),并明显抑制LPS诱导NF-κB核易位,下调IκBα磷酸化水平。结论:15d-PGJ2可抑制LPS诱导的趋化因子表达,且不完全依赖于PPARγ,可能与抑制IκBα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的活性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探讨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葡萄糖,检测内皮细胞中MCP-1mRNA、MCP-1蛋白的表达,NF-κB的活性及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高糖明显地诱导了血管内皮细胞NF-κB的活性、MCP-1的表达及IκB-α的磷酸化;NF-κB活性抑制剂明显地降低了高糖所诱导的MCP-1的表达。结论高糖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κB-α的磷酸化激活NF-κB,从而诱导了MCP-1的表达。提示在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高血糖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IκB-α/NF-κB途径诱导MCP-1的表达,进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Kupffer细胞按1×105个/ml接种于24孔板内培养48 h后,对照组:常规培养;LPS组:给予终浓度为100 ng/ml的LPS培养8 h;血脂康胶囊组:血脂康胶囊用生理盐水溶解,90 mg·kg-1·d-1,其余处理同LPS组。ELISA法检测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IκBα、p-IκBα及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PS组细胞上清TNF-α、IL-1β和IL-6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康胶囊组细胞上清TNF-α、IL-1β和IL-6低于LPS组(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胞浆蛋白IκBα表达显著高于LPS组和血脂康胶囊组(P0.05),但LPS组明显低于血脂康胶囊组(P0.05)。LPS组胞核NF-κB p65和p-IκBα表达高于对照组和血脂康胶囊组(P0.05),但血脂康胶囊组表达低于LPS组(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对LPS诱导的Kupffer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G)对高糖联合TNF-α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BZY-1细胞分为正糖(NG)组、高糖+TNF-α(HT)组、高糖+ TNF-α+不同浓度PGE1(HTP1~5)组,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与RT-PCR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白介素-6(IL-6)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核转位.结果 高糖联合TNF-α促进HBZY-1增殖,增加MCP-1、TGF-β1蛋白与mRNA,以及IL-6mRNA的表达(P<0.05),同时促进NF-κBp65的核转位;1 ng/ml的PGE1可抑制上述作用(P<0.05).结论 PGE1通过抑制NF-κB通路来抑制高糖联合TNF-α诱导的HBZY-1增殖,降低MCP-1、TGF-β1蛋白与基因,以及IL-6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皮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设对照组、模型组、藏红花素(50 mg/L)组、藏红花素(50 mg/L)+脂多糖(TLR4激活剂,100μg/L)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建立缺氧4 h复氧24 h模型,藏红花素组和藏红花素+脂多糖组分别给药干预24 h后造模。通过CCK-8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活力和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p-IκB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神经元活力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培养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神经元TLR4、HMGB1、cleved Caspase-3表达量及p-NF-κB p65/NF-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草查尔酮A(Lico 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0μg/L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48 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分为空白组、LPS组和LPS+不同浓度Lico A组(20、10、5 mg/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m NR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IκB激酶(IKKα)、磷酸化IKB-α(p-IKB-α)、环氧合酶2(COX-2)和一氧化氮合酶(i 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PS诱导THP-1巨噬细胞后,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Lico A可降低LPS诱导引起的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LPS刺激后TLR-4 m NRA及蛋白表达增加,NF-κB活化,Lico A可拮抗以上作用,阻止NF-κB活化。结论 Lico A可通过TLR-4/NF-κB通路抑制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ox-LDL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CAPE预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2 h,再用40 mg/L ox-LDL处理24 h,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以及MCP-1的分泌情况;用40 mg/L ox-LDL分别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不同时间,Westernblot检测细胞COX-2蛋白表达的情况;最后,采用Western blot分析CAPE对ox-LDL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COX-2蛋白表达、IκB-α降解及其NF-κB核转位的影响。结果 40 mg/L ox-LDL可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TNF-α,IL-6以及MCP-1分泌增多,而CAPE明显抑制了ox-LDL诱导的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呈浓度依赖性(P<0.05);随着ox-LDL处理时间的延长,THP-1源性巨噬细胞COX-2蛋白表达逐渐增高,以24 h最为明显(P<0.05),而CAPE能抑制ox-LDL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COX-2蛋白表达上调,并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IκB-α降解及其NF-κB核转位。结论 CAPE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应具有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激活,下调COX-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山奈酚(KPF)干预自发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db/db鼠)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24只健康雄性10周龄db/db鼠随机分为四组:不同剂量KPF给药组(50、200mg/kg)、db/db对照组和二甲双胍(0.2g/kg)阳性对照组,并设db/m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0周,检测小鼠血清肌酐(SC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留取肾组织,作病理形态学检查、实时定量PCR检测肾组织TNF-α、IL-6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p65)、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激酶(IKK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KPF干预10周,都能使db/db小鼠24小时UAER、SCr、IL-6、TNF-α水平下降,肾组织IL-6、TNF-α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0.05),p-NF-κBp65、IKK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 KPF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自发2型糖尿病小鼠早期的肾脏损害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干扰Wnt5a对卡介苗(BCG)感染的小鼠肺上皮细胞(TC-1)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慢病毒干扰Wnt5a处理TC-1细胞系及其阴性对照细胞系后BCG感染24h。设置4个实验组:NC组、NC+BCG组、Si-3组和Si-3+BCG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信号通路TLR2、TLR4、Myd88、p-NF-κB和NF-κB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各实验组p-NF-κB表达情况,qRT-PCR检测Toll样信号通路TLR2、TLR4、Myd88、p-NF-κB和NF-κB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0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CG组炎性相关因子TLR2、TLR4、Myd88、NF-κB、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均P<0.05),p-NF-κB蛋白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促炎因子TNF-α和IL-6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抑炎因子IL-10表达水平降低。与BCG组相比,Si-3+BCG组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棕榈酸(PA)对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A.hy926,分为白蛋白对照组和PA处理组。改良MTT法检测PA孵育对EA.hy926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水平,ELISA法检测IL-6、IL-8和TNF-α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水平。结果与白蛋白对照组相比,20、50、100μmol/L PA处理组的IL-1、IL-6、IL-8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50、100μmol/L PA处理组的TNF-α、MCP-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20、50、100μmol/L PA处理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和IL-8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Iκ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PA能够导致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