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水杨酸钠(SS)作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后,SGN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S组,每组3只。通过耳蜗器官培养48 h后,用5 mM SS处理48 h,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定位耳蜗器官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的主要生成位置。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对照组、SS组、SS+N-乙酰-L-半胱氨酸(NAC)组、阳性对照过氧化氢(H2O2)组、H2O2+NAC组,每组3只。通过急性分离SGN,原代培养48 h后分别用5 mM SS、5 mM SS联合100 μM NAC、300 μM H2O2、300 μM H2O2联合100 μM NAC处理48 h,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并量化各组大鼠SGN中ROS荧光探针DCFH-DA的平均荧光强度;采用CCK8法检测SGN细胞存活率。结果 在耳蜗器官培养中,SS作用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ROS荧光增强,并且主要在SGN中表达,而在其他细胞中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量化荧光强度,在原代培养SGN中加入5 mM SS处理后,荧光染色法显示ROS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升高(P<0.001),与H2O2组结果一致(P<0.000 1)。在加入ROS抑制剂NAC之后,ROS平均荧光强度较SS组下降(P<0.01)。CCK8法结果显示,SS作用之后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下降41.34%(P<0.01);在加入NAC之后,细胞存活率较SS组上升36.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2O2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下降52.31%(P<0.001),在加入NAC之后,细胞存活率较H2O2组上升34.73%(P<0.01)。结论 SS增强SGN的氧化应激,并且导致了SGN损伤。氧化应激抑制剂NAC可以降低SGN的氧化应激,并且对SS致SGN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妊娠不同时期缺氧对成年雄性子代大鼠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ACE-AngⅡ-AT1)受体轴的影响。方法 将SD孕鼠随机分为妊娠早期(G1,妊娠第3天)开始缺氧组、中期(G2,妊娠第9天)开始缺氧组、后期(G3,妊娠第15天)开始缺氧组和空白对照组(G0),每组各6只。缺氧组每日置于氧气浓度为10%±1%的低压氧舱3小时,直至自然分娩。各组雄性子代大鼠于3月龄及5月龄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心脏局部AngⅡ,逆转录PCR检测心脏AT1、 AT2、胶原Ⅰ和胶原Ⅲ mRNA,Western blot检测心脏ACE、AT1、 AT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妊娠早、中期缺氧引起3月龄雄性子代大鼠心脏局部ACE、AngⅡ的升高(均P<0.05),以及3月龄和5月龄子代大鼠心脏AT1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并使5月龄子代大鼠心脏AT2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妊娠晚期缺氧仅会改变5月龄子代大鼠心脏AT1和AT2受体表达(均P<0.05)。妊娠中期缺氧引起3月龄和5月龄雄性子代大鼠心脏局部pERK1/2、胶原ⅠmRNA和胶原ⅢmRNA表达增加(均P<0.05),妊娠早期缺氧仅引起5月龄子代大鼠心脏局部pERK1/2、胶原ⅠmRNA和胶原ⅢmRNA表达增加(均P<0.05),而妊娠晚期缺氧则无影响(均P>0.05)。结论 妊娠期缺氧会引起成年雄性子代大鼠心脏局部ACE-AngⅡ-AT1轴活化,以妊娠早期或中期开始的缺氧对该轴影响最明显,并促进了下游ERK的磷酸化和心脏胶原沉积。  相似文献   

3.
硫化氢(H2S)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H2S的报道研究很多,大部分集中在H2S与心血管系统的体内平衡的相关研究。然而,有关于H2S与生物脂代谢的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从H2S的理化性质开始,介绍H2S在机体中脂代谢的作用及其在机体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以H2S为基础的药物将为治疗这些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紫花牡荆素(CAS)对H2O2 氧化应激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细胞,在添加H2O2 氧化应激诱导之前先加入不同浓度的CAS (5、10和20 μmoL/L) 预孵30 min,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活性;用AO/EB染色和FCM法检测HUVEC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活性。结果 MTT提示与H2O2组相比较,CAS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H2O2氧化应激诱导的HUVEC细胞的生长活性(P<0.05),降低HUVEC细胞的凋亡数量及凋亡率(P<0.05);同时下调Cytochrome C、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激活Bcl-2蛋白表达(P<0.05),而Bax蛋白表达不变(P>0.05),Bcl-2/Bax上升(P<0.05)。结论 CAS拮抗H2O2氧化应激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节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胎儿生长受限(FGR)大鼠及胎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浓度及胎鼠体重、体长、体重系数的变化,并探讨川芎嗪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及胎鼠血清中IGF-Ⅱ的浓度,并测定胎鼠的体重、体长,计算体重系数[胎鼠重量(g)×100/胎鼠身长(cm)]。结果①3组大鼠血清IGF-Ⅱ浓度相近;胎鼠血清FGR组IGF-Ⅱ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干预组IGF-Ⅱ浓度高于FGR组。②胎鼠体重、体长正常对照组>FGR 干预组>FGR组,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胎鼠体重系数正常对照组>FGR 干预组>FGR组,正常对照组与其余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大鼠血清及胎鼠血清中IGF-Ⅱ的来源不同,不能通过胎盘屏障而互相交换。②检测母血中IGF-Ⅱ的浓度不能用来诊断FGR。③胎血IGF-Ⅱ浓度的下降可能是导致FGR的一个重要原因。④川芎嗪可有效治疗FGR。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H2O2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采用MTT法测定HUVEC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测定PTEN、Akt、磷酸化Akt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2O2可使HUVEC的存活率下降,而10、20 μmol/L槲皮素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SOD活性显著增加,而MDA与LD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2O2处理组相比其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槲皮素能有效增加PTEN并减少p-Akt、Bcl-2的表达。结论 中、高剂量槲皮素能有效保护HUVEC细胞使其免受H2O2的损害,该作用可能与其作用PTEN-Akt通路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O1(FOXO1)在H2S拮抗H2O2诱导内皮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内皮细胞衰老模型,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蓝染细胞数(即衰老细胞)计算阳性细胞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21、P5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叉头转录因子O1(FOXO1)、乙酰化FOXO1(ac-FOXO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及过氧化氢酶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生物素转换法测定S-巯基化SIRT1的表达,采用活性氧(ROS)检测定量评估细胞内ROS水平。 [结果]经100 μmol/L H2O2处理可显著提高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和P21、P53、PAI-1的蛋白表达,提示衰老细胞模型成功建立,而100 μmol/L NaHS可明显拮抗这一作用,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1),P21、P53、PAI-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SIRT1、FOXO1、ac-FOXO1、MnSOD及过氧化氢酶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ac-FOXO1/FOXO1比值显著增加(P<0.01),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2O2组相比,NaHS+H2O2组SIRT1、S-巯基化SIRT1、FOXO1、ac-FOXO1、MnSOD及过氧化氢酶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ac-FOXO1/FOXO1比值显著下降(P<0.01),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H2S可拮抗H2O2诱导的HUVEC衰老,其机制与促进SIRT1巯基化和减少FOXO1乙酰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通气策略对患者机械功(mechanical power,MP)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通气组(V组)和肺保护通气组(P组),每组30例。V组:潮气量(VT)=9 ml/kg,呼吸末正压(PEEP)=0 cmH2O。P组:VT=7 ml/kg,PEEP=5 cmH2O。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建立气腹后10 min(T2)、60 min(T3)和气腹消失后10 min(T4)时间点,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并计算MP。于T1、T2、T3、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血气酸碱度(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于T1、T3和术毕测定血清中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白细胞介素-6(IL-6)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结果 两组MP在T2~T4时间点呈升高趋势,血清CC-16、IL-6和NE水平在T3和术毕均较T1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在T2、T3时间点,P组MP水平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毕即刻,P组血清CC-1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V组(P<0.05)。气腹期间总MP大小与血清CC-16、IL-6和NE变化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保护机制可能与较低的MP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素β2(TXβ2)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ACS住院患者86例,依据瑞舒伐他汀剂量差异分为大剂量组:43例,即刻予以瑞舒伐他汀40 mg口服,再予以瑞舒伐他汀20 mg qn,口服;常规剂量组:43例,予以瑞舒伐他汀10 mg qn,口服。两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清hs-CRP、TXβ2、Hcy浓度以及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差异,随访1年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分析hs-CRP、TXβ2及Hcy与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hs-CRP、TXβ2及Hcy显著降低(P<0.05),TC、LDL及ox-LDL也显著降低(P<0.05);而HDL显著增高(P0.029)。大剂量组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38),且hs-CRP、TXβ2及Hcy均与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大剂量应用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CS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体内甘胆酸(CG)、总胆汁酸(TBA)、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Vit D3]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ICP患者153例,分为轻度ICP组(114例)和重度ICP组(39例),纳入同期产检的健康孕妇153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样后行CG、TBA、肝酶和25(OH)Vit D3检测,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ICP孕妇血清CG、TBA和肝酶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孕妇,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血清25(OH)Vit D3水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的CG和TBA水平与25(OH)Vit D3水平呈负相关(P<0.05)。ICP孕产妇分娩孕周小于健康对照组,且ICP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孕妇CG、TBA和肝酶水平高于健康孕妇,25(OH)Vit D3水平低于健康孕妇。高水平的CG、TBA和低水平的25(OH)Vit D3对围产期不良妊娠结局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