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餐饮业的安全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人文消费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自律意识,逐步形成政府引导、部门管理、企业自律规范、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信用经济消费体系。国家于2003年先后开展了食品放心工程、总体规划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宏伟目标。卫生部也于2003年根据危险性评估原则,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率先实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国务院(2004)23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对餐饮业等消费环节的重点管理职责。在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我们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借鉴外地经验,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现将卫生部门负责的餐饮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以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2.
《肉品卫生》2005,(5):i001-i001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失信惩治为手段,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框架。要求企业做出质量承诺,对质量记录不佳的企业要严加检查。企业自律作用方面,可以通过行政、市场及法律手段来加强,如要求企业在发生质量事故后将产品进行召回、下架等。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基础。国家有关部门应统一管理,无论是国标还是行标应统一归口发布实施。并…  相似文献   

3.
《肉品卫生》2004,(5):5-5
4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等8部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会议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正式启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做了题为《积极稳妥地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正涛  何佳  常征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935-2937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和国计民生的大事.加强食品的标准化工作,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经济秩序,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1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就是让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都有系统、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这些标准包括食品安全通用基础及综合管理、污染物限量及检测方法、安全生产控制、检验检疫标准、标签标识标准等.随着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和控制供应方,纷纷制定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对企业内部和供应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标准体系要求.这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产物,也是为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重要措施[1].  相似文献   

5.
建设完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战略目标。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法律体系、监管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安全标准和检验体系、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安全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形象,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及地位,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建设好科学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改革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国情。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是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民生工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监管体系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运作情况,针对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率低,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作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体系的系统方法,包括推动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立法、通过费率杠杆促进食品企业强化安全管理,引导保险企业提供专家服务等。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福祉,食品安全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等密切相关。维护食品安全,就是维护生态安全、维护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安全。近十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压力较大。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打击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致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肉品卫生》2004,(5):3-4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国肉类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肉类食品包括用于加工肉类食品的活畜、活禽及禽蛋原料;热鲜肉、冷冻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等国务院8部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会后中国肉类协会发布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时至一年之后的今日,虽然我国的一些食品企业在信守诚信上有一定进步,但我国的食品质量不容乐观。远的不说,今年以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警示不断传来:今年春节前爆发的食用植物油风波未平,紧接着便是席卷全国的苏丹红事件、洋快餐“丙毒”警示,而不久前联合利华立顿红茶氟化物超标烽烟又起。至于注水肉、瘦肉精、食品微生物超标、添加剂超标、在食品中违规添加物…  相似文献   

11.
肉类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肉类行业健康发展,确保肉类安全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对肉类加工的监管力度,但由于一些不法业者信用缺失,肉类安全形势仍很严峻。据质检部门检测,近两年来,我国肉制品合格率仅为70%,也就是说,每年有180万吨不合格的肉制品被广大人民群众消费。为此,国家今年列出的十大关注问题中,第二大问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应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精神,从危机管理的观念出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国家级能力建设项目"侧记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完善且规范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与食品安全标准不仅是给消费者的一颗"定心丸",同时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具备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原野 《健康大视野》2012,(18):42-4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 食品安全意识缺乏或监管不力,小则危害百姓身心健康,大则危及国家根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于企业而言,忽视了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则会影响无数人的正常生活以及引致社会良知的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实话我国环境战略的需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产业政策的完善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唯利是图,诚信缺失,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切实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协调发展,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规范餐饮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长效机制,我们在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和餐饮业HACCP基础上,在四平市餐饮行业实行了食品安全信誉评价体系,效果显著,威胁食品安全事件因素大大降低,全面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袁虹 《卫生软科学》2010,24(3):216-217
从食品监管体制、标准、风险检测制度等方面,分析了《食品安全法》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提出了构建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既符合国际食品标准又符合国情的标准体系,健全国家、行业、企业和媒体共同监管机制以及构建开放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林艳  林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12):1683-1687
近年来,全国卫生健康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各项信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在卫生健康信用信息归集的法规标准、体系机制、编制目录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与此同时,部分省份根据建设需求和规划陆续开展了省级卫生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信用监管的应用试点,但在建设中仍存在卫生健康行业的信用数据归集总量少、数据质量相对不高、归集方式缺乏有效管理、系统数据亟需整合等相关问题,制约了卫生健康行业信用信息的分析、应用以及监管等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完善数据归集标准,对数据进行统一归集,同时更新完善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通过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为卫生健康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突出的社会信用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与热议,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监管和规范,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新目标。本文从信用的内涵与外延这一角度出发,介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历程,强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加快信用法制建设、突出道德诚信建设、政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信用数据体系建设,深化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共六个方面的完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评价是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201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公立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健康服务的主体,服务人群广泛,关系千家万户,是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战场。公立医疗机构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疗行业监管机制创新的要求,也是深化医改、促进发展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卫生》2012,(9):8-8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食药监管部门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为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建立信用档案,严处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