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了解5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收治的5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分型,发病年龄,发病月份,感染途经进行分析。结果:分型,经戊型(32.4%),乙型(25.1%)为主,甲型(20.6%),未分型(13.2%),丙型(8.7%)。同时感染以甲戊,乙戊同时感染多见,分别占40%,17.5%,发病年龄,戊型以中老年(40-69岁)为主,甲型,乙型以青壮年(20-39岁)为主;发病月份,甲型以2-5月为高峰期,戊型以1-4月为高峰期,乙型,丙型,未分型则未见高峰期;感染途径,甲,戊未分型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乙型,丙型以不洁注射史为主。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以戊型,乙型为主,防治仍需从饮食卫生及加强注射用具的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模式以及对临床体征,症状的影响,研究多重感染的危害因素,方法:对1998-2000年佛山和广州两地各大医院住院的82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各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记录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其肝功能的检测指标,同时选择有关的对照并制定统一表格对多重感染患者和对照组进行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模式为19种,双重感染占了83.86%,多重感染中重叠乙肝感染者占了绝大多数(98.3%);乙肝多重感染组的黄疸阳性率(69.50)较单纯乙肝感染组(53.53%)为高(P<0.01),各种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的中位数,多重感染组明显高于单纯乙肝感染组,住院时间也明显较单纯乙肝感染组长,重症者和肝硬化者比例较单纯乙肝感染组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下面几种因素与多重感染有关,家庭成员肝炎史OR为27.11(4.93-149.1),牙科手术史OR为4.81(1.57-14.69);输血史OR为4.01(1.51-10.70),血液接触史OR为5.64(1.0929.27),外餐习惯OR值2.29(1.30-4.05),结论: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模式较多,对临床有较大的影响,对人体危害较严重,恢复较慢,家庭成员肝炎史,牙科手术史,输血史,血液接触史和外餐习惯与多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广东药学院学报》1998,14(1):57-59,63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文章介绍了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概念、感染概况及感染模式,总结了甲乙型、乙丙型、乙丁型、甲戊型双重感染等主要感染模式的临床特征,阐述了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时各病毒间相互关系。根据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有关流行因素,提出了一些预防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苏菁  毛剑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7):431-43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432例肝炎患者进行、甲、乙、丙、丁、戊5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显示①西安地区病毒性肝炎发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与其它4型病毒性肝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全部病例中,有41例(2.86%)5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为阴性,提示有新型肝炎病毒存在的可能,因而有必要开展新型肝炎病毒研究;③全部病例中共检出重叠感染为241例,重叠感染率为16.83%,说明病毒性肝炎存在重叠感染,且以2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为主,占97.10%(234/241)。重叠感染形式,以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多见(12.36%),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次之(2.6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韶关市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分布特征。方法采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因呼吸道感染于粤北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呼吸道标本171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呼吸道标本同时进行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腺病毒(ADV),博卡病毒(BoV),副流感病毒1型(PIV1)、2型(PIV2)、3型(PIV3),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冠状病毒229E、OC43、HKU1、NL63,偏肺病毒(MPV)等1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171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93份,核酸阳性率为54.4%(93/171),其中FluA占首位,阳性率为8.2%(14/171),其他依次为ADV 7.6%(13/171),HRV 7.6%(13/171),PIVⅠ/Ⅱ/Ⅲ7.0%(12/171),RSV 6.4%(11/171),FluB 5.8%(10/171),BoV 5.3%(9/171),MPV 3.5%(6/171),冠状病毒(HCoV-OC43/HKU1)2.9%(5/171)。不同性别间患儿呼吸道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组阳性率最低(37.5%),1~3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62.1%)。结论韶关地区儿童发热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病原体以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10年间1723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中103例双重感染的病毒分类、临床分型、症状特点、肝功能损害及预后等。结果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以甲乙型双重感染为最多(89/103),与甲乙型肝炎流行强度呈正相关;乙丙型双重感染次之(8/103)。双重感染中同时感染与重叠感染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异常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同时感染在治愈率、好转率方面明显高于重叠感染。结论病毒性肝炎各型间双重感染可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甚至可引起重型肝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有关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的研究已较深入 ,报道很多。多重感染是指 3种及其以上嗜肝病毒的感染 ,临床并不多见 ,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多重感染可使肝炎的病程变得较为复杂 ,预后相对较差。本院于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6月收住慢性乙型肝炎多重感染患者 5 1例 ,现与慢性乙型肝炎单纯感染患者进行比较和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组 共 5 1例 ,其中男性 3 3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8~5 3岁 ,平均 3 1.3岁。按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5 1例均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 (简称慢乙肝 )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散发型肝炎病原学的构成。方法 采用各种病毒性肝炎试剂盒 ,检测患者血清。结果  5 3 .2 %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 ,占大多数 ,也有部分是重叠感染。同时也发现了 3你庚型病毒性肝炎。结论 广州地区仍然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 ,两种或两种以上重叠感染的情况也可以见到 ,同时也出现了庚型肝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基因型别的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9例尖锐湿疣女性患者,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病毒DNA进行扩增后,利用基因芯片对扩增产物进行导流杂交和分型检测。结果 149例被诊断为尖锐湿疣的受检者中,有113例检出HPV DNA阳性,其检出率为75.8%。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1~30岁年龄段,占39.8%(45/113)。在诊断为HPV阳性的113位患者中,单一感染83例,占73.5%(83/113);多重感染30例,占26.5%(30/113)。在HPV单一亚型感染病例中,HPV 6型是主要感染亚型,其次是11型。在HPV多重感染病例中,共出现3种多重感染类型,其中二重感染为主要类型,且以混合型感染为主。结论佛山地区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以感染低危型HPV为主,好发于21~30岁的青壮年阶段;以单一感染为主,多重感染则以二重感染和混合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某医院职工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医院职工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的检测情况。方法 对全院在职职工进行甲型 (HAV )、乙型 (HBV)、丙型 (HCV)、丁型 (HDV)、戊型 (HEV)、庚型 (HGV)病毒性肝炎血清检测。结果 医院在职职工各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以HBV为主 ,占 35 .2 3 % (688/ 1 953) ,其中 30 - 39岁年龄组最高为 44 .77% (30 8/ 688) ,而护士占45 .64 % (31 4 / 688) ,手术科室、内儿科的感染率分别为 33 .58% (2 31 / 688)、2 8.92 % (1 99/ 688)。女性为 65 .1 2 %(448/ 688)高于男性 34 .88% (2 4 0 / 688)。结论 医院职工特别是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继续提高卫生保健知识和素质 ,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以防为主 ,对控制医院职工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降低总感染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多重感染的病原学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乙型肝炎多重感染患者 94例 ,其中三重感染 80例 ,四重感染 14例 ,用日期随机法抽取同期单纯乙型肝炎 10 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多重感染以丁肝病毒 (HDV)、巨细胞病毒 (CMV)与甲肝病毒 (HAV)者居多 ,分别为 79.8%、5 1.1%、40 .4% ,17例急性肝炎患者中有 16例合并HAV感染。乙型肝炎多重感染组中急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与慢性肝炎 (重度 )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感染组 ,而慢性肝炎 (轻度 )与肝硬化明显低于单纯感染组 (P <0 .0 0 1)。结论 :与单纯感染相比 ,乙型肝炎多重感染肝功能损害严重 ,有重症化倾向 ,易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2.
30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鼻咽分泌物病毒病原检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总结2003年春季温州地区30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鼻咽分泌物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分析比较各个年龄组和各种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检出情况.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3年3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而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取其鼻咽分泌物做免疫荧光检测筛查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其结果.结果:306例患儿送检标本,阳性190例(占62.1%).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55例(占81.6%)、腺病毒(ADV)4例(占2.1%)、流感病毒A型(ⅣA)5例(占2.6%)、流感病毒B型(ⅣB)2例(占1.1%)、副流感病毒Ⅲ型(PⅣⅢ)19例(占10%)、RSV和ⅣA混合感染3例(占1.6%)、RSV和PⅣⅢ1例(占0.5%)、RSV和PIV 1例(占0.5%).结论:今年春季温州地区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RTVIII次之.在各自组别中0~6个月年龄组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的病毒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7.1%和70.1%.  相似文献   

13.
陈啟红  李德昌 《广东医学》2005,26(8):1040-1041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及与预后的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共93例重型肝炎的血清病毒标志物,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重型肝炎发生率2.15%,以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戊型、乙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重型肝炎仍以HBV感染为主,其次为HEV及HCV。亚急性重肝患者的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及Anti-HBc-IgM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重肝患者。病死率以甲乙型病毒性肝炎为最高,达100.00%, 其他单纯或重叠感染各型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V感染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HBV与其它病毒重叠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陆伟明 《河北医学》1996,2(3):250-251
甲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210003)江苏省南京市钟阜医院陆伟明甲型肝炎病毒(HA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同一个体同时或重叠感染的现象并非少见。为了解南京地区甲乙型肝炎病毒的双重感染的情况,对住院的甲型病毒性肝炎832例进行了HBV-...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基因型别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0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男性患者,从送检样本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病毒DNA进行扩增后,利用基因芯片对扩增产物进行导流杂交和分型检测。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0例尖锐湿疣男性患者中有388例检出HPV DNA阳性,其检出率为77.6%(388/500)。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占55.8%(279/500)。检出HPV阳性的患者中,低危型HPV感染291例,检出率为58.2%(291/500);高危型HPV感染仅有16例,检出率为3.2%(16/500);混合型HPV感染81例,检出率为16.2%(81/500)。单一型别感染291例,检出率为58.2%(291/500);多重感染97例,检出率为19.4%(97/500)。HPV单一感染患者中,感染亚型主要是HPV 6型,HPV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和混合型感染为主。结论 佛山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以感染低危型HPV 6型为主,好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40岁;单一感染居多,多重感染则以混合型二重感染为主;且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陈红  张玲 《四川医学》2003,24(3):283-284
重型病毒性肝炎由于其疾病特点 ,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 。为了更好地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加强防治措施 ,现将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收治的 2 7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与医院感染有关情况调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74例病例中 ,男 2 39例 ,女 35例 ,平均年龄 35 5 4± 11.82岁。临床分型 :急性重型 (急重 )4例 (均为晚期 ) ,亚急性重型 2 0例 (早、中、晚分期各为 4 ,7,9例 )。慢性重型 (慢重 ) 2 5 0例 (早、中、晚各70 ,87,93例 )。病原学分型 :甲型 1例 ,乙型 2 60例 ,戊型 1例 ,未定型 2例 ,二重病毒感染 10例 ,其中甲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遵义地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当地HPV感染流行病学研究和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 655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样本,均行HPV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和LCT检测;对于高危型HPV阳性或LCT检测在ASC-US以上者,予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1 655例标本中,HPV感染率16. 74%,其中以高危型感染为主,检出214例(感染率12. 93%)。居前3位的基因型分别为HPV16型81例(阳性率34. 91%)、HPV52型50例(阳性率21. 55%)、HPV18型39例(阳性率16. 81%)。感染结果中多重感染占18. 10%,以二重感染为主,单一感染例数为多重感染的6. 33倍。结论:遵义地区妇女子宫颈HPV感染以高危型及单一感染为主,多见分型为HPV16、52、18型,其亚型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 LCT联合HPV检测是筛查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肝 )的临床分型预后与病原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聚合酶链反应 (PCR)等检测方法对 114例重肝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114例重肝患者中 ,急性重肝 5例 (4.39% ) ,亚急性重肝 2 4例 (2 1.0 5 % ) ,慢性重肝 85例 (74 .5 6 % )。其中乙型病毒感染 88例 ,戊型病毒感染 31例 ,乙戊病毒重叠感染 16例 ,其他肝炎病毒感染 (包括甲、丙、丁型和未分型 ) 2 5例。重肝病死率高 ,本组病例重肝死亡 81例 (71.0 % ) ,重肝的死亡与病毒感染类型有密切关系 ,其中单纯乙肝病毒感染所致死亡占 5 3 0 9% ,其次为乙戊病毒感染重叠占 12 .35 % ,单纯戊肝病毒感染和未分型病毒感染分别占 11.11%。 2 2例老年重肝患者中 ,死亡 18例 (81.82 % )。结论 在引起重肝的肝炎病毒的单一或重叠感染中 ,乙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所占比例较高。乙肝病毒是引起重肝的主要病原体。戊肝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也占很大比例应予重视。重肝的病死率高 ,尤其是老年性重肝。  相似文献   

19.
成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成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构成。方法深圳福田医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临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急性支气管炎(A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采集鼻咽拭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常见的7种(11个亚型)呼吸道病毒。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多种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106例仅4例阳性。观察组192例患者鼻咽拭子中80例检出99株病毒,患者阳性率41.6%,病毒检出率51.5%。检出病毒以流感病毒A型(FluA)、鼻病毒(RhV)、副流感病毒1型(PIV1)为主,三者占检出病毒株的81.8%(81/99)。血清学检测发现61例73种(型)病毒阳性,患者阳性率31.7%,病毒阳性率38.0%,以FluA、PI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为主。两种标本综合结果 192例患者中共91例110株(型)阳性,患者阳性率47.3%,病毒阳性率57.2%。结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毒感染具有较高比例,以FluA、RhV、PIV1为主。  相似文献   

20.
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 ,在孕妇中HBsAg的携带率为5 %~10 % ,妊娠并发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 0 .0 2 5 %~ 1.6 %。HBV经母婴传播所引起的HBV感染约占我国婴幼儿感染的 1/ 3。人群中 4 0 %~ 5 0 %的慢性HBsAg携带者是母婴传播造成的[1] 。本文将我院 4年中妊娠并发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136例临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36例乙肝带毒孕妇 (包括HBV无症状携带者 82例 ) ,年龄最小 2 1岁 ,年龄最大 36岁。1.2 方法 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与乙肝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