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在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Miles)术后的应用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自然排便传统造口袋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护理干预。护理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癌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V 3.0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不同随访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3、6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3、6个月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应用于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可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秀 《安徽医学》2010,31(3):274-27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60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病例护理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造口缺血1例,造口旁疝1例,造口水肿1例,造口狭窄4例,造口周围皮炎5例。结论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有效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低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癌Miles术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对9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观察其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护理要点。本组术后随访3个月~1.2年。结果:早期并发症主要有:造口肠管坏死1例,造口水肿3例,造口周围皮炎9例。而造口感染、造口回缩、内疝均未发生。远期主要并发症:造口狭窄7例。结论:细致入微的观察可及时发现造口早期并发症,精心的护理可降低或避免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刘冬梅 《中外医疗》2011,30(8):127-12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手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8月之间的60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病例护理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专科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别在手术前和出院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6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造口缺血2例,造口旁疝2例,造口水肿3例,造口狭窄5例,造口周围皮炎8例。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赵丽君 《当代医学》2016,(2):114-115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7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肠造口干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结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显著高于干预组患者的22.9%(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7%(P<0.05).结论 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实施结肠造口干预护理,可有效降低结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中减少造口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造口定位方法。方法: 将低位直肠癌需Miles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造口定位, 对照组由手术医生术中随机进行造口定位。比较2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黏膜分离、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处肿瘤复发、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平均每个造口袋使用时间。结果: 2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狭窄和造口处肿瘤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8~P=1.000)。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造口脱垂和造口旁疝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41~P=0.018)。观察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每天护理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术前造口定位有助于减少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 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  相似文献   

7.
韩梅梅  范苗苗  李小峰 《安徽医学》2021,42(11):1306-1309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造口护理技能、日常生活管理、社会交往、功能锻炼)、自尊水平(社会自尊、外表自尊、行为自尊)及并发症(造口凹陷、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造口狭窄、造口旁疝)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成随访43例,对照组完成随访41例.观察组干预前后造口护理技能、日常生活管理、社会交往、功能锻炼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t=4.492、3.375、3.475、3.848,P均<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外表自尊、行为自尊、社会自尊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t=3.155、5.134、4.991,P均<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6,P=0.020).结论 动机性访谈有助于促进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提高自尊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瘘患者的预后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60例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瘘口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其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结肠造瘘口,可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借鉴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造口循证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造口性皮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采用造口循证护理的直肠癌Miles术患者为观察组,40例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护理的直肠癌Miles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造口适应情况、造口性皮炎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造口适应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造口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循证护理能够提高直肠癌Miles术患者造口的适应性,减少造口性皮炎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龚朝荣 《中外医疗》2016,(2):170-171
目的 探讨两种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方法 的效果. 方法 将整群选取的符合纳入条件的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护理干预方式在直肠癌术后造瘘口中护理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恢复信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后少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黄燕 《吉林医学》2015,(8):1686
目的:分析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对照组15例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19例综合护理。观察对照组、试验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并发症较少,生活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中有较大作用,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对患者临床身心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72例直肠癌护理资料.结果 72例患者术后出现造口并发症15例,其中结肠造口坏死1例,造口水肿3例,造口狭窄6例,造口周围皮炎5例.结论 应加强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正确护理,减少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孙秋芬 《中外医疗》2014,(25):155-157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排便规律性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发生悲观、抑郁等异常心理者为7例,显著优于对照组16例,(P〈0.05),观察组发生造口水肿1例,刺激性皮炎1例,对照组发生造口坏死1例,造口水肿2例,造口出血5例,刺激性皮炎2例,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掌握造口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及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可采取全程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造口并发症,探讨其护理要点,以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并主动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对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通过主动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造口出现的并发症情况,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造口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结果:患者能够正视结肠造口并主动参与配合各项护理措施。术后发生造口水肿5例,造口周围炎6例,造口狭窄2例,造口肠管坏死1例,皮肤黏膜分离伴造口回缩1例。结论:细致的观察、及早的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和造口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以精心的护理和心理支持,是降低造口并发症,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中选择不同的肠造口方法,减少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对行直肠癌Miles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Miles术经腹膜外遂道式、平坦型造口术;对照组30例,采用Miles术经腹膜内、隆起型造口术。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排便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直肠癌Miles术经腹膜外遂道式平坦型造口术,减少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林雪蓉  胡林娟  陆静 《当代医学》2014,(30):130-131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对结肠造口周围皮肤的保护效果,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结肠造口皮炎的保护剂。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治疗组结肠造口护理时造口周围皮肤使用湿润烧伤膏涂擦,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不使用保护剂,观察并比较2组结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皮炎的损伤程度、皮炎的发生时间。结果治疗组结肠造口皮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结肠造口皮炎的发生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结肠造口皮炎的发生时间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结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护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作用. 方法回顾分析40例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通过结肠造口的护理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对老年人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进行综合的结肠造口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共118例我科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传统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组按照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过程中胃肠道不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明显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胃肠道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对直肠癌 Miles 术患者造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近两年在我院接受直肠癌 Miles 术治疗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采用阶段式健康教育,观察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患者经过阶段式健康教育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6%。结论:在直肠癌患者直肠癌 Miles 术后给予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造口自护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造口适应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13.45±4.82)h]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63±5.21)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85±5.24) h,(33.84±6.87) h,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 <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及总分[(171.83±2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9.53±22.43)分,P <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iles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患者造口应对能力,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