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防风根的乙醇浸出物中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香柑内酯(Ⅰ),花椒毒内酯(Ⅱ),亥茅酚(Ⅲ),异紫花前胡内酯(Ⅳ),东莨菪内酯(Ⅴ),香草酸(Ⅵ),D-甘露醇(Ⅶ)和蔗糖(Ⅷ),其中Ⅳ与Ⅵ为首次自此植物中提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葱子水提取物的50%乙醇大孔树脂洗脱部位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苷(Ⅰ),2,3,4,5,6.五羟基己酸(Ⅱ),1,4-二羟基-2-甲氧基苯(Ⅲ),S-顺式-烯丙基-L-半胱氨酸(Ⅳ),S-反式-烯丙基-L-半胱氨酸(Ⅴ),反-异扁柏脂素(Ⅵ),β-谷甾醇(Ⅶ)。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葱子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哈土蟆卵油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离鉴定哈土蟆卵油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LH-20柱色谱分离,通过IR、NMR及MS光谱分析法确定结构。结果 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Ⅰ)棕榈酸-α-单甘油酯、(Ⅱ)棕榈酸-α,α'-甘油二酯、(Ⅲ)油酸-α-单甘油酯,(Ⅳ)硬脂酸、(Ⅴ)棕榈酸胺和(Ⅵ)棕榈酸乙酯及硬脂酸乙酯。结论6个中物均为首次从哈土蟆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民间药块根紫金牛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块根紫金牛的化学成分,寻找具有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块根紫金牛80%乙醇提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和NMR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块根紫金牛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烷醇(Ⅰ)、α-波甾醇(Ⅱ)、ardisinE(Ⅲ)、5-(Z-heptadec-8-enyl)resorcinol(Ⅳ)、麦芽糖(Ⅴ)、蔗糖(Ⅵ)。结论:化合物Ⅲ、Ⅳ、Ⅴ、Ⅵ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珠子参叶的皂苷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珠子参叶的皂苷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色谱、ODS C18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0(22)E,24-达玛二烯-3β,6α,12β-三醇(Ⅰ)、人参皂苷Rd(Ⅱ)、人参皂苷Rb1(Ⅲ)、人参皂苷Rb2(Ⅳ)、人参皂苷Rb3(Ⅴ)和人参皂苷Rc(Ⅵ)。结论化合物Ⅰ和Ⅳ为首次从珠子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广东紫珠地上部位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广东紫珠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用IR、NMR和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得到并鉴定的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齐墩果酸(Ⅱ)、熊果酸(Ⅲ)、水杨酸(Ⅳ)、丙氨酸(Ⅴ)和琥珀酸(Ⅵ).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白花前胡中的香豆素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药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根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特征分别鉴定为Pd Ⅱ(Ⅰ)、顺式 3′,4′ 二千里光酰基 3′,4′ 二氢邪蒿内酯(Ⅱ)、isoboc conin(Ⅲ)、aegelinol(Ⅳ)、(-) 反式凯林内酯(Ⅴ)和伞形花内酯(Ⅵ).化合物(Ⅲ)和(Ⅳ)为从前胡属植物首次分离得到,(Ⅱ)为从白花前胡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黄晓丹  吴起成 《中国药师》2012,(10):1409-1411
目的:对炙甘草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炙甘草汤的乙酸乙酯部位得到甘草素(Ⅰ)、异甘草素(Ⅱ)、芒柄花素(Ⅲ)、白桦脂酸(Ⅳ)、香草酸(Ⅴ),正丁醇部位得到20(R)-人参皂苷Rg3(Ⅵ)。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炙甘草汤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Ⅲ来源于甘草;化合物Ⅳ来源于大枣;化合物Ⅵ来源于人参,化合物Ⅴ未见从复方单味药中分离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多茎委陵菜中的黄酮苷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多茎委陵莱(Potentilla multicaulis Bunge)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多茎委陵菜的70%乙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及凝胶柱层析,采用化学及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纯化得到5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和1个挥发油。分别为翻白叶苷A(Ⅰ)、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Ⅱ)、槲皮素-β-O-β-D-葡萄糖苷(Ⅲ)、山柰酚-3-β-D-葡萄糖苷(Ⅳ)、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Ⅵ)。结论化合物Ⅰ-Ⅳ,Ⅵ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哈士蟆卵油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离鉴定哈士蟆卵油化学成分。方法硅胶、LH 2 0柱色谱分离 ,通过IR、NMR及MS光谱分析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 6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Ⅰ )棕榈酸 α 单甘油酯、(Ⅱ )棕榈酸 α,α′ 甘油二酯、(Ⅲ )油酸 α 单甘油酯、(Ⅳ )硬脂酸、(Ⅴ )棕榈酰胺和 (Ⅵ )棕榈酸乙酯及硬脂酸乙酯。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哈士蟆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嵊州刺果毛茛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嵊州刺果毛茛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和各种色谱法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6-二酮(I)、豆甾醇(II)、白头翁素(Ⅲ)、七叶内酯二甲醚(IV)、β-谷甾醇(V)、原儿茶醛(VI)、原儿茶酸(Ⅶ)和木犀草素(Ⅷ)。结论化合物I,Ⅳ,V,Ⅵ为首次从刺果毛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淡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淡竹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系统提取,柱层析方法分离,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为三十九烷酸(Ⅰ),正三十二烷醇(Ⅱ),三十一烷酸(Ⅲ),对羟基苯甲醛(Ⅳ),反式对香豆酸(Ⅴ),日当药黄素(Ⅵ)。结论化合物Ⅰ~Ⅲ,Ⅴ和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金刚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金刚藤Smilax bock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金刚藤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芦丁(rutin,Ⅰ),异台黄杞苷(isoengeletin,Ⅱ),咖啡酸正丁酯(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dimethoxy-4-hydroxy-benzonic acid,Ⅴ),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Ⅵ)。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黄荆子亲脂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果实亲脂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ODS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黄荆子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abietatrien-3β-ol(Ⅰ)、vitexifolin C(Ⅱ)、phytol(Ⅲ)、obtusalin(Ⅳ)、L-芝麻脂素(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Ⅵ)、β-谷甾醇(Ⅶ)。结论化合物为Ⅰ,Ⅱ,Ⅲ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白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白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芍中分离鉴定6个单萜苷类化合物,分别是苯甲酰芍药苷亚硫酸酯(Ⅰ)、芍药苷亚硫酸酯(Ⅱ)、芍药苷(Ⅲ)、白芍苷(Ⅳ)、4'-羟基白芍苷(Ⅴ)、paeonivayin(Ⅵ)。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红梅  李宁  李铣 《中南药学》2008,6(5):534-536
目的对红车轴草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vanill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A,Ⅲ),德鸢尾素(irilone,Ⅳ),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Ⅴ),鹰嘴豆芽素A-7-O-β-D-吡喃葡萄糖苷(biochanin.A-7-O-β-D-glucopyranoside,Ⅵ),大豆素(daidzein,Ⅶ),(-)maackiain(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刺山柑茎和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地研究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茎和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再通过LC-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刺山柑茎和叶经体积分数85%的乙醇提取,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补骨脂素(psoralen,Ⅰ)、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Ⅱ)、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hydroxybenzo-ate,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Ⅳ)、反式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Ⅴ)、苯甲酸(benzoic acid,Ⅵ)、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Ⅶ)、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Ⅷ)、山柰酚芸香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Ⅸ)、芦丁(rutin,Ⅹ)、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Ⅺ)和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Ⅻ)。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李岩  吴鹏  李平亚 《中国药业》2012,21(12):24-26
目的 研究多棘海盘车的化学成分.方法 使用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多棘海盘车提取物正丁醇部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胆甾-5-烯-3-醇(I)、丙二酸(Ⅱ)、一水合立方癸烷(Ⅲ)、乙酸钠(Ⅳ)、正壬烷(V)、麦角甾-7,9,22 -三烯-3-醇(Ⅵ).结论 化合物Ⅲ为新化合物,其余均为首次从海星纲动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粗齿铁线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aponin CP4(Ⅰ)、saponin CP7(Ⅱ)、clematoside S(Ⅲ)、clematichinenosideA(Ⅳ)、clematichinenoside C(Ⅴ)、saponin PJ3(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indigoticaFort.)叶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大青叶 95 % (φ)乙醇提取物经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 ,各部分萃取物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波谱 (1H NMR、13 C NMR)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分别被鉴定为 3,5 二甲氧基 对羟基苯甲酸 (3,5 dimethoxy 4 hydroxybenzoicacid ,Ⅰ ,即丁香酸 ,syringicacid)、烟酸 (nicotinicacid ,Ⅱ )、5 羟基 2 吲哚酮 (5 hydroxy 2 indolinone ,Ⅲ )、异牡荆素 (isovitexin ,Ⅳ )、琥珀酸 (succinicacid ,Ⅴ )、水杨酸 (sali cylicacid ,Ⅵ )。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Ⅵ首次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