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关于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若干热点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于乐成  侯金林 《肝脏》2006,11(4):227-229
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近10余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干扰素α-2b(IFNα-2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FG-IFNα-2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及恩替卡韦等5种药物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抗HBV治疗[1,2].此外,替比夫定即将上市,抗HIV药物如替诺福韦等也具有抗HBV活性[3].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24周。结果治疗24周时,ALT复常28例(93.3%),HBV DNA阴转28例(93.3%),HBeAg阴转13例(50.0%),HBeAg/抗-HBe血清转换12例(46.6%)。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慢乙肝抗病毒的个体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用于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分两大类,即核苷类和核苷类似物(NUCs)及干扰素(IFN)共计7种药,即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a-2a,派罗欣)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佩乐能)。两大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抑制HBV复制,达到抗病毒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慢性乙型肝炎患中尚缺乏有效根除HBV的抗病毒药物。因此短期治疗目标是:持续地抑制HBV复制、减低肝炎活动度、获得HBeAg血清转换和改善肝纤维化。现今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5种药物是:常规干扰素α(IFNα)、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和最新的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很多,大多数疗效欠佳,不能有效清除病毒,使病情迁延不愈。我们应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2b (IFNα-2b)治疗CHB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容易发生耐药突变,且耐药时间越长,肝炎发作、肝病相关死亡和肝功能失代偿可能性越大。因此必须及时更换有效药物以重新抑制HBV DNA复制。研究证实,聚乙二醇干扰素仪α-2a(PEG-IFNα-2a)在CHB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转归。自2005年7月以来,我们采用PEG-IFNα-2a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荣春芳  张云霞 《山东医药》2009,49(35):115-116
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包括普通干扰素IFN-α及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PEG)IFN,IFNα-2a)、拉米夫定及新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及克莱夫定等几种新药在进行2期和3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亚型α干扰素(IFNα-2α,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差异。11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被随机分为IFNα-2α,治疗组(52例)和IFNα-2b治疗组(58例)。IFNα-2α治疗组采用IFNα-2a(因特芬)每日3MU肌注,IFNα-2b治疗组采用IFNα-2b(隆化诺)每日3MU肌注,30天后改隔日3MU肌注,疗程6月。观察两组用药3月,6月后血清ALT昨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治疗反应率。ALT复常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HBeAg阴转率:IFNα-2b治疗组(51.7%,67.2%),明显优于IFNα-2a治疗组(32.7%,44.2%),两组差异明显(P<0.05)。HBV DNA阴转率:6月后IFNα-2b治疗组(58.6%),明显优于IFNα-2α治疗组(34.6%),两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完全反应率:IFNα-2b治疗组(46.6%) ,明显优于IFNα-2α治疗组(21.2%),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干扰素α-2b亚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干扰素α-2α,亚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27例),干扰素α-2b(34例)两组,观察各组的ALT、HBV DNA、HBeAg、抗HBe及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U(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时PegIFNα-2a组的HBV DNA滴度的变化及转阴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干扰素组(P<0.05),不良反应相似。结论PegIFNα-2a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最新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规范(节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军  陈文  张政  胡瑾华 《传染病信息》2006,19(4):I0001-I0004
HBeAg阳性患者治疗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的获批一线药物有: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临床资料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每天10mg,治疗1年可使患者组织学改善,HBV DAN和ALT水平下降,HBeAg血清转换率上升。19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注射用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转氨酶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并从细胞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择CHB轻度患者60例,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各30例,观察治疗1个月ALT、AST及治疗3个月HBeAg定量、HBV DNA载量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数量。结果治疗3个月HBV DNA载量、HBeAg定量显著降低,CD3+T、CD4+T和CD8+T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于CHB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患者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100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试验组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治疗12 m,随访6 m。结果试验组治疗后6 m、12 m和随访6 m时,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66.0%、72.0%和7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0%、46.0%和48.0%(P0.05);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54.0%、72.0%和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50.0%和52.0%(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HB患者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PEG-IFNα-2a治疗33例、PEG-IFNα-2b治疗22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生物化学指标、病毒学标志、甲状腺功能等。结果治疗48周,PEG-IFNα-2a及PEG-IFNα-2b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2.7%、42.9%;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3.6%、54.5%,两组HBV DNA阴转病例中12周转阴率分别为47.6%、50.0%。随访半年,HBVDNA复发率分别为14.2%、16.7%,HBeAg血清学转换者维持应答。PEG-IFNα-2a及PEG-IFNα-2b组停药后随访半年内HBeAg血清学转换分别为1例、2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均疗效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12周可作为疗效预测指标。停药后具有持续应答效应。  相似文献   

14.
α干扰素(IFNα)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首选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已有多种利用重组 DNA技术生产的人类白细胞α干扰素,如α2b干扰素、α2a干扰素、α1a干扰素和人类淋巴母细胞产生的天然干扰素,其中有9种干扰素亚类,称αnl干扰素,广泛应用于 CHB的治疗。本文总结近年来 IFNα治疗 CHB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陈尉华  陆伦根 《胃肠病学》2006,11(7):446-447
近10年来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最初的单用α干扰素治疗发展为α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到近几年来提倡采用聚乙二醇化(Peg)干扰素α-2a或2b加上利巴韦林治疗,使得持久病毒应答率(SVR)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认为Peg干扰素α-2a或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是最有效的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治疗方案,其次是普通α干扰素或复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效果均优于单用α干扰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干扰素α-2b及单用拉米夫定三种不同疗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三个治疗中心针对259名HBeAg阳性CHB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其中单用干扰素α-2b(A)组82名患者;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B)组88名患者;单用拉米夫定(C)组89名患者。对照分析各组治疗12、24、36、48周时以及随访第72周时,血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血清HBV标志物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情况。结果 (1)三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血清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组抗病毒治疗48周时,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9.67%和31.59%,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用干扰素α-2b组抗病毒治疗48周时,血清HBeAg阴转率和转换率分别为30.29%和29.27%,与单用拉米夫定组的6.74%和5.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拉米夫定组治疗12周即可获得较高的HBVDNA检测下限率,伴随治疗时间越长,单用拉米夫定的患者48周耐药率12.21%,而联合用药组仅为3.23%;(5)干扰素治疗期间可出现白细胞明显减少现象,没有发生一起严重不良事件,入组患者均完成疗程。结论三组不同治疗方法均可获得一定的抗HBV疗效。但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较单独使用干扰素α-2b或拉米夫定的疗效高。适当延长抗病毒治疗时间,患者能获得较高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还可以减少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与血清HBV 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2b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干扰素α-2b 300万 U肌注,1次/d,共 14d。第15天后隔日一次,疗程3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BV DNA含量(10~(5.15±2.0))显著低于一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浅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宜俊 《传染病信息》2002,15(3):102-103
1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近况 1.1 抗病毒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复制是慢性乙型肝炎(CHB)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抗HBV治疗是攻克本病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HBV药物是干扰素-α(IFN-α)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接受IFN-α2b3MU,肌肉注射,1次/日,连用15天后改为隔日1次;苦参碱150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仅给α-干扰素治疗。苦参碱治疗2个月,α-干扰素治疗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两组相差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HBVDNA和HBeAg阴转率较单用α-干扰素组高(P〈0.05)。结论 苦参碱联合廿干扰素抗HBV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疗效。方法47例CHB患者随机分为2组,IFNα-2b联合ADV组(联合用药组)22例,单用ADV组(单药组)25例。监测2组患者治疗12、24、48、96周的HBVDNA水平、HBV血清标志物及ALT变化。结果治疗48周时,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中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在停用IFNα-2b48周后上述指标仍高于单药组。治疗48周时,联合用药组完全应答率为59%,高于单药组的28%(P〈0.05)。结论IFNα-2b联合ADV治疗CHB优于单用ADV,可提高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