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医学》1995,(4)
蝮蛇抗栓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许国珍,邹仁恕,章晓敏.中华内科杂志,1994,33(6):387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均为女性。静滴蝮蛇抗栓酶0.50~0.75U,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同时口服泼尼松1mg/(kg·d),有6例病情较重者加用...  相似文献   

2.
我院用精制蝮蛇抗栓酶对各种血栓病的先兆之一高粘血症进行了预防性治疗,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关键词血栓病先兆高粘血症精制蝮蛇抗栓酶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随机取样观察65例高粘血症患者。男56例、女9例,平均49岁。2.检测仪器上海医科大学提供的BME—I型血流变学检测仪。3.治疗方法精制蝮蛇抗栓酶加入生理盐水或5%莆萄糖液250ml中静滴,一疗程最多3周。多数经一疗程获显效。如果一疗程效果不显著时而行第二疗程治疗。定期检测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指标检查。4.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芪蚣消蛋汤合蝮蛇抗栓酶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疗法。2组均以10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6.7%,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15.4%、69.2%,P均<0.01。结论:自拟芪蚣消蛋汤合蝮蛇抗检酶联用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洁  李蓓 《浙江临床医学》2006,8(4):434-434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是急性皮肤红斑狼疮的一种亚型,较少见,大疱性病变仅见于0.2%的SLE患。作与2005年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蝮蛇抗栓酶(Svate)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肺心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其临床应用不断拓宽,现综述如下。1急、慢性肝病Svate能溶解纤维蛋白,使肝内外门静脉的微血栓溶解,从而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付丽娜等用该药治疗慢性肝病40例,15天1个疗程,1~3个疗程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如食欲、腹胀、乏力、体重、腹水。改善率分别为90.0%、90.0%、83.3%、80.0%、80.0%。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改善率分别为66.7%、55.5%、50.0%。倪径达等[‘j治疗重症黄疽肝炎13…  相似文献   

6.
心痛定、蝮蛇抗栓酶治疗肺心病心衰30例临床观察赵庆新,李淑贞,冯永全277200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笔者应用心痛定、蝮蛇抗栓酶治疗肺心病心衰30例,经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按1977年全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各类医学杂志对蝮蛇抗栓酶的新用途零散报道较多 ,本文就此药的临床应用近况综述如下。1 治疗肾病综合征吴启贤等 [1 ]报道以蝮蛇抗栓酶治疗肾病综合征 36例 ,方法是治疗组 :0 .0 1u/(kg· d) ,最低剂量 0 .5 u/d加入 5 %葡萄糖2 5 0 ml中静脉滴注 ,1次 /d,14 d为 1疗  相似文献   

8.
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王军,王敏华,张公前1992年4月~1994年4月,我们用国产蝮蛇抗栓酶(VAE)对9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2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2...  相似文献   

9.
以格林-巴利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以格林-巴利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结果进行报道,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者以格林-巴利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病情进展迅速,明确诊断后经过血浆置换、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和骁悉联合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精神损害的比率甚高,但伴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非常罕见,且起病急、进展迅速,早期确诊,及时、联合治疗对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噬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噬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发热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护理,观察环孢素A和依托泊苷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经治疗护理后,17例病情完全缓解,1例死亡.结论 充分了解病情,给予精心护理能有效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噬血综合征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取淑华蝮蛇抗桂酶与较小剂量的激素联合应用。对频复发或频反复者能有明显延缓肾病复发的效果。还可以防治血栓,减轻蛋白尿、临床治疗效果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紫癜性肾炎患儿12例,年龄3~12岁,其中男8例,女4例,病程l~2年,均有反复发或濒复发的病史。均采用蝮蛇抗桂酶辅助激素治疗。2方法应用蝮蛇抗检酶前,做皮肤过敏试验。12例患儿均不过敏。常规眼用强的松同时,应用蝮蛇抗栓酶0.012p/p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250ni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3疗效标准及结果31疗效标准尿蛋白持续转阴,临床症状消失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免疫净化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免疫净化(单个核细胞清除/血浆置换)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近三年在我院住院的经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治疗半年至一年以上未能缓解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14例,比较免疫净化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I临床症状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免疫净化治疗后多数患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全部患的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血沉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免疫净化疗法是缓解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可以作为正规用药的基础及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33例,病理诊断分别为Ⅳ型19例,Ⅱ型7例,V型5例,Ⅲ型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泼尼松标准疗程、环磷酰胺冲击.洛汀新、潘生丁,以及对症等治疗,Ⅳ型者加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正清风痛宁120mg×2次/d.六味地黄丸9g×2次/d。结果:治疗2个月后、1年后治疗组尿蛋白下降,白蛋白上升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1年后两组血沉、补体c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ANA、抗SM、抗dsDNA抗体转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六味地黄丸.可明显改善病情,提高疗效,降低西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减少复发,改善预后。[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4.
蝮蛇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蝮蛇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是近年来临床上一种新的尝试,治疗中具有其特殊性,1996年以来我院用蝮蛇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52例,收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2例,其中男27例,女25例,30~56岁,病程1~60d,治疗中均以蝮蛇抗栓酶为主,3~7d为1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电测听测试,52例平均听力提高265dB,均临床治愈出院。2 治疗方法将蝮蛇抗栓酶025~05U溶于5%GS或09%NaCl250ml,(注射前做过敏试验),40~60滴/min,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休息3d后,可重复使用,2~3个疗程可收到满意效果。治疗中可同时使用纯氧吸入,以提高血…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黄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我们用大剂量黄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获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及治疗治疗方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7例,男性1例,女性16例。年龄从20~60岁。疗程2~12个月。黄芪剂量30克、60克、90克,煎服。治疗前后除观察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药物治疗相同,实验组同时采用心理治疗与护理,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病认知疗法、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等,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2周对2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87.88%,对照组为66.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0.05);实验组护理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已被证实,但有关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的关系还不很清楚。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中的水平。设计:病例一对照分析。对象:选择2006—02/2007—0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5例,其中5例同意行骨髓像检查的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中度贫血,经实验室检查符合慢性病贫血:应用SLEDAI评分标准对患者活动度进行评估,轻度13例、中度22例、重度20例。以同期自愿献血的健康者2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4例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方法: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离心后取上清液,-20℃保存待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对5例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制备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待测。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标本、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标本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及其与SLEDAI积分、血沉、补体C3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轻、中、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湿降低(P〈0.0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r=-0.862,P〈0.01),与疾病同期活动指标血沉呈负相关(r=-0.56,P〈0.05),与补体C3呈正相关(r=-078,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存在异常,并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及转归,对判断其病情活动度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种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种较多,其中有些疾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人类健康及生命有很大威胁,因而临床上十分重视这类病的诊断及治疗[2]。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现代免疫学研究发现SM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多种自身抗体,因此通过自身抗体的检测,可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还对患者病情变化,预后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70例SLE患者同时进行4种抗体检测,对其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评价。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患者来自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0…  相似文献   

19.
血浆膜攻击复合物的检测在SLE、RA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膜攻击复合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RA患者和4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做对照比较。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浆膜攻击复合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同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膜攻击复合物水平超过450ng/mL者,活动期为100%,非活动期为53.84%;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浆膜攻击复合物水平超过450ng/mL的,活动期为89.47%,非活动期为35.29%。与CH50相比,血浆膜攻击复合物的检测法曼敏度更高。结论: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膜攻击复合物含量的变化对于临床正确判断病情厦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可溶性CD28含量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人可溶性CD28含量测定方法,与抗核抗体测定进行比较,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免法分别检测200例(15-50岁,为对照1组),200例(51~70岁,为对照2组)的正常人群,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28含量以及抗核抗体结果。结果CD28含量测定及抗核抗体检测,两者的敏感性分别为95.0%和92.0%,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26,4.84,阴性似然比分别是0.56,0.99;以上两种均为阳性的敏感性为88.0%,而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皆为100%。结论人可溶性CD28试剂盒与抗核抗体有较高的符合率,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