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及效应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疟原虫生活史复杂,各期的抗原成分多样化,随着恶性疟原虫抗药性不断扩大,目前仍无特效药物和疫苗预防感染。对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关于免疫在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信息。并且随着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有助于认识疟原虫不同期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为疟疾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在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恶性疟原虫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使实验室可以更进一步研究恶性疟原虫的基本生物学过程,其中恶性疟原虫基因表达调控受到重视.严格的基因表达模式控制着疟原虫的分化,随着一些假定转录因子的鉴定,恶性疟原虫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可能与真核生物不一样.该文对恶性疟原虫基因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可应用于现场蚊感染恶性疟原虫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针对恶性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DNA(SSUrDNA)的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感染及现场采集的感染恶性疟原虫的蚊基因组DNA中,扩增恶性疟原虫SSUrDNA片段,进行恶性疟原虫的检测。结果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检测出特异的约188bp大小的DNA片段,其基因序列与预计序列完全一致。估测每份蚊DNA样本中含有10个以上子孢子即可获得此片段,而对间日疟原虫及未感染蚊DNA不能扩增出此片段。结论 该PCR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现场恶性疟原虫感染蚊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恶性疟原虫基因型呈现多态性。恶性疟原虫多种基因型的基因重组往往发生在按蚊体内的减数分裂期,而且这些重组基因型多发生于高流行区域重复感染之后。对于基因重组率的正确评估对了解流行区恶性疟原虫群体结构和确定基本的基因位点具重要意义,后者决定了宿主免疫的选择性。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是个复杂的过程。蚊可在多个环节通过多种机制对入侵的疟原虫产生免疫杀伤作用,以抵抗疟原虫的感染;同时,疟原虫可利用蚊体内发生的一些生物变化逃避蚊的免疫杀伤作用,蚊体内发生的一些生物变化还为疟原虫的发育、繁殖提供了合适的微环境。该文就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及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XPRT)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3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HGXPRT+ISA720实验组、HGXPRT+福氏佐剂试验组、ISA720对照组、福氏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等5组。HGXPRT(50 μg/200 μl)经小鼠后腿皮下免疫3次,间隔3周。每次免疫后2周尾静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分析免疫血清对恶性疟原虫天然抗原的识别情况。于末次免疫后10 d,各组小鼠经腹腔攻击感染约氏疟原虫致死株105个,继而每隔1 d采尾血制薄血片,观察原虫感染的动态变化。 结果 重组蛋白HGXPRT经与佐剂乳化后免疫的小鼠均诱导出针对HGXPRT的体液免疫应答,3次免疫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05以上,而两佐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未产生特异性抗体。经HGXPRT诱导血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天然HGXPRT抗原。经约氏疟原虫致死株攻击感染后4 d,两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疟原虫感染高峰相比实验组提前1 d。HGXPRT+ISA720实验组平均原虫率(29.3%)明显低于ISA720对照组(70.0%)和空白对照组(70.0%)(P<0.05);HGXPRT+福氏佐剂实验组平均原虫率(51.0%)亦明显低于福氏佐剂对照组(60.7%)与空白对照组(70.0%)(P<0.05)。 结论 恶性疟原虫重组蛋白HGXPRT对小鼠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产生的抗体能识别恶性疟原虫HGXPRT天然蛋白,并对疟原虫攻击感染后的小鼠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氯金酸标记抗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单克隆抗体(McAb),研制用于诊断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感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试纸。方法 采用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恶性疟原虫重组乳酸脱氢酶单克隆抗体,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用该试纸条检测已知疟疾病人及健康人血样,鉴定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检测重组LDH抗原的最小量为5ng/ml;对30例恶性疟病人血样及40例间日疟病人血样进行检测,敏感性分别为83.33%和57.50%,检测100例健康者血样特异性为98.00%。结论 初步建立了同时诊断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感染的GICA检测法。  相似文献   

8.
PCR检测疟疾混合感染的现场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PCR检测技术在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区诊断疟疾的现场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海南省疟疾混合感染流行区304份滤纸干血滴样本,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条引物.采用PCR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的DNA片段,检测现场所采样本中的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同时与镜检法进行比较。结果 在304份样本中,PCR法阳性15份,其中间日疟7份.恶性疟8份;镜检法阳性11份,其中间日疟6份,恶性疟5份。镜检阳性的样本PCR均为阳性;镜检阴性而PCR阳性的4份样本,其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鉴定,证实为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结论 此PCR检测体系灵敏、特异.对诊断或鉴别诊断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并以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对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确定其亚类和效价,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特异性。结果成功克隆并表达了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基因,以重组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蛋白作为免疫源制备单克隆抗体,共筛选了15株能高效分泌效价在1∶6 400~1∶51 200特异抗体的细胞株,抗体亚类为IgG1或IgG2。所有抗体均能唯一识别恶性疟原虫虫源蛋白Mr 33 000组分,而与疫区非疟疾发热病人的红细胞组分无交叉反应。结论以重组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蛋白为免疫源成功制备了能识别天然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PCR检测技术在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区诊断疟疾的现场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海南省疟疾混合感染流行区 3 0 4份滤纸干血滴样本 ,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3条引物 ,采用PCR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的DNA片段 ,检测现场所采样本中的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 ;同时与镜检法进行比较。 结果 在 3 0 4份样本中 ,PCR法阳性 15份 ,其中间日疟 7份 ,恶性疟 8份 ;镜检法阳性11份 ,其中间日疟 6份 ,恶性疟 5份。镜检阳性的样本PCR均为阳性 ;镜检阴性而PCR阳性的 4份样本 ,其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鉴定 ,证实为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 结论 此PCR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对诊断或鉴别诊断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海南省恶性疟原虫Fcc7801/HN作为抗原,制备的抗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C6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体外恶性疟原虫生长的作用,并且与恶性疟原虫Fcc-1/HN,Fcc7802/HN,Fcc8703/JS和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有较广泛的交叉免疫荧光反应。用免疫电镜观察,此株单克隆抗体能识别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测得该抗原分子量为71kDa,此抗原有可能成为疟疾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2.
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家族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疟原虫血液期合成许多富含组氨酸的蛋白质,即组氨酸富集蛋白家族,这些蛋白质的基因结构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其功能各不相同。本主要就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在疟疾的免疫诊断,促进疟色素形成的机制及HRP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膜结节之间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恶性疟原虫RNA组分的分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检验中心第一军医大学疟疾免疫研究室福州350001兰风华,林来兴妹,赵雨田,毕惠祥,彭一兵,李英杰为了研究恶性疟原虫的RNA,综合文献报道的多种方法,建立了从同批虫体中分离多个不同RNA组分的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PCR鉴别诊断间日疟及恶性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建立能鉴别诊断间日疟与恶性疟的 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红内期疟原虫 SSUr RNA编码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3个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分别预期被扩增出 34 1bp和 4 31bp的 DNA条带。结果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模板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分别被扩增出预期大小的 DNA片段 ,并经限制性酶切证实 ;杜氏利什曼原虫、弓形虫、健康人血及空白对照均无特异性扩增条带 ;以该检测体系至少可检出原虫血症为 2 .56× 10 -7间日疟原虫感染和 1.0 8× 10 -5恶性疟原虫感染 ;69份镜检阳性的间日疟和 2份恶性疟患者血样 PCR检测均为阳性 ,1例发热待查患者PCR诊断为间日疟 ,与镜检复查结果一致 ,所有疟疾阳性标本中未检出混合感染 ,2 0份健康人血 PCR均为阴性。结论 :该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对于诊断间日疟和恶性疟以及鉴别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范围内,恶性疟原虫虫株形成的抗药性使得治疗和预防日益困难。因此,战胜这种疾病的新的化学治疗策略得到重视。早先对恶性疟原虫的研究表明寄生在人体真核细胞内的疟原虫需要快速繁殖,合成磷脂类的酶是个关键。这些酶类和人类的类似物的不同,可以当作化学治疗的靶标。干预膜的合成的药物能在体外阻断疟原虫的繁殖,而在小鼠和猴的实验中则能清除疟原虫感染。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Gabriella Pepsi对恶性疟原虫通过磷酸乙醇胺甲基化途径生物合成卵磷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恶性疟原虫融合蛋白(PfCP-2.9)免疫兔血清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的效果。 方法 将恶性疟原虫起始培养物的原虫率稀释为(0.4±0.1)%,红细胞压积为2%,使用不同浓度恶性疟原虫融合抗原PfCP-2.9免疫兔血清进行恶性疟原虫体外生长抑制试验,40~42 h后分别用LDH检测法和传统镜检计数法检测原虫生长抑制率。 结果 PfCP-2.9免疫兔血清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LDH测定法与传统镜检法测得体外恶性疟原虫抑制率相近(分别为97%和1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DH法检测恶性疟原虫体外抑制试验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间日疟原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疟原虫,也是造成非洲以外地区人群感染疟疾的主要原因。间日疟原虫优先入侵网织红细胞,呈现高度的种特异性。间日疟原虫网织红细胞结合蛋白(PvRBP)家族作为入侵配体,介导了间日疟原虫入侵网织红细胞的新途径,是重要的免疫靶点。其中PvRBP2b与转铁蛋白受体1(TfR1), PvRBP2a与CD98的相互作用对间日疟原虫入侵网织红细胞至关重要。Pvrbp家族具有高度多态性并且可产生免疫逃避,能够增加间日疟入侵的效率和致病的严重程度。随着对间日疟原虫入侵分子机制研究的日益加深,研究产生高滴度抗体的疟疾疫苗将成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疟疾的关键方法。本文就网织红细胞在间日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以及Pv RBP家族在人群产生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恶性疟原虫是引起人类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采用基于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2(Plasmodiumfalciparum histidine-rich-protein 2,PfHRP2)抗原的快速诊断试剂(rapid diagnostic test,RDT)进行诊断是诊断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特异性方法,但表达该抗原的pfhup2基因呈现明显的多态性,甚至表达缺失,导致试剂的灵敏度降低,其临床实用性受到质疑.该文对pfhrp2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基于PfHRP2抗原的恶性疟原虫诊断试剂评价进行综述,为恶性疟原虫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诊断试剂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恶性疟原虫变异抗原基因(var基因)家族编码的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1(PfEMP1)是介导恶性疟原虫抗原变异和红细胞黏附微血管的媒介。本文从恶性疟原虫抗原变异和致病性、感染红细胞表面变异分子的表达、var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PfEMP1蛋白的黏附特性以及var基因家族的变异调控等方面对恶性疟原虫var基因家族与抗原变异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宿主免疫应答是抵御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的主要因素。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相似,疟原虫再感染现象的存在是其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宿主对疟原虫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足以完全清除疟原虫。宿主难以完全抵抗疟原虫再感染是研制有效抗疟疫苗的障碍。该文主要就宿主抵抗疟原虫再感染的免疫机制作一综述,宿主记忆性CD8^+T细胞是控制红前期疟原虫再感染的关键,其产生与维持依赖于CD4^+T细胞与IL-4的存在;CD4^+T细胞直接通过相关细胞因子、间接调节抗体或记忆细胞的产生发挥作用;IgG2a是小鼠抗再感染的保护性抗体,针对间日疟PvMSP119、恶性疟LSA-J和RAP-11-294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宿主抵抗再感染机制的阐明将为疫苗研制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