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确诊的210例子宫肌瘤(肌瘤直径3~8cm)随机分成两组,其中10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1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早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使用镇痛剂、降低术后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斌  华克勤  顾超 《上海医学》2005,28(12):1044-104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确诊为子宫肌瘤(肌瘤直径4~8cm)的9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88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早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使用镇痛剂、降低术后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随访腹腔镜组妊娠率为46.67%(14/30例),明显优于开腹组的27.78%(5/18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肌壁间、浆膜下子宫肌瘤可以替代开腹手术,且有一定的优越性;对肌壁间子宫肌瘤压迫宫腔者要慎行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和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子宫肌瘤(肌瘤直径2-8 cm)的5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病并发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兰慧 《当代医学》2013,(23):84-8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二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6月妇产科收入的10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开腹组,分别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肌瘤重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方面均小于开腹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开腹手术,应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14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TLH、LAVH组病例56例全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肌瘤剔除组58例中,浆膜下肌瘤36例,肌壁间肌瘤19例,阔韧带肌瘤3例;1例峡部肌瘤直径8cm,因剖宫产史膀胱黏连中转开腹.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结论:随着微创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腹腔镜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新技术、新理念,手术器械的不断创新、病例的合理选择及熟练地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56例行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成腹腔镜组(LM组)30例和开腹组(TAM组)26例,腹腔镜组采用连续锁扣"双层"缝合术,开腹组采用连续缝合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经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腹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剔除肌瘤后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子宫≥孕12周的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剔除肌瘤后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2(86~125)min;平均术中出血75(50~160)ml;术后恢复无异常。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对子宫≥孕12周的子宫肌瘤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剔除肌瘤后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危险性和并发症,但要求术者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并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的最佳术式,了解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从而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8例为腹腔镜组,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随机抽取的134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肌瘤大小、部位及数目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关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及比较。结果在子宫肌瘤的种类、部位相同的条件下,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着肌瘤的增大,术中出血增多,肌壁间肌瘤较浆膜下肌瘤手术时间延长,多发肌瘤较单发肌瘤手术时间延长,而两组浆膜下肌瘤的出血量、多发肌瘤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开腹组,术后病率小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有其局限性,与开腹手术相比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56例为观察组(A组),随机选择经腹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38例为对照组(B组).结果:术中出血A组少于B组,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A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B组,A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必将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由相对固定的一组医生进行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切除肌瘤数量以及术后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出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陈伟 《吉林医学》2014,(3):465-46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5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择21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开腹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大肌瘤行腹腔镜下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经腹腔镜下子宫大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肝门排气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药物的使用情况较常规开腹手术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行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复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排尿、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均小于开腹组,开腹肌瘤剔除组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且其剔除肌瘤数大于腹腔镜肌瘤剔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更适用于病情复杂的病例,术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PK系统开腹钳(PK)阴式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50例借助PK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组),5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单个肌瘤最大径、留置导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腹部瘢痕、住院费用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腹部瘢痕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单个肌瘤最大径、留置导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样的技术条件和同样的手术适应证下,借助PK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是最佳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娟  张丽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655-1657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悬吊组)和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开腹组)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肌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1和P<0.05),而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开腹组(P<0.01),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应用中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于子宫肌瘤治疗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4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两组各62例,予以研究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子宫内肌瘤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术后Vas评估、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值(P0.05);两组并发症存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fsH及e2指标与对照组存差异(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手术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为子宫肌瘤的术式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128例,将其分为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开腹组)60例和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组(腹腔镜组)68例,两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开腹组(P<0.01),术后3h、24h、48h疼痛评分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短(P<0.01)、术后体温低(P<0.01)、住院天数短(P<0.01);腹腔镜组术后病率为0,开腹组为5.0%。结论对于单纯性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在术后疼痛、术后排气、腹部创伤上明显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其中62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38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组切除淋巴结数量与开腹组相当(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28.4±39.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1.5±2.8)h、术后住院时间(11.5±2.8)d,均分别优于开腹组的(296.2±41.7)ml、(72.2±6.7)h、(13.7±3.6)d(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8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月经过多缓解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肌瘤复发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开腹组(34例)和腹腔镜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P<0.05);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是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更具前景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