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李艳丰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2027-2028
目的:探讨急诊动脉栓塞救治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产后大出血产妇中抽取85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平均住院时间为(7.01±1.13)d;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2.36)d,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动脉栓塞救治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且有利于产妇早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时坚 《中外医疗》2014,(32):165-166
目的探讨针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析临床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并发症患者分为两组,A2组(对照组60例):常规护理;A1组(观察组60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以及临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在A1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5例,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4.17%。严重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3±10.4)d;其余类型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5±3.6)d。在A2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15例,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5.00%。严重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3±10.9)d;其余类型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5±3.9)d。A1组与A2组上述指标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率,最终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02%和7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7.6±5.5)d和(23.4±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预后影响。方法将53例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对照组,n=26)和综合护理干预组(实验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12.5±1.3)d;术后并发褥疮1例。对照组:平均住院(15.9±2.4)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褥疮1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8%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2.534,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6.9±4.8)d和(22.6±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出血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01±3.03)d,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0.11±5.10)d,总满意率为77.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总满意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发生6例并发症,其中包括再出血1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2例,对照组共发生19例并发症,包括再出血4例,肺部感染5例,尿路感染3例,压疮2例及消化道出血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出血临床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南英姬 《大家健康》2016,(2):254-254
目的:探析老年重症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共计76例。现从中随机择取56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均28例。干预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剖析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19.8±7.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8.6±11.7)e,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3.57%,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取优质护理干预法,并将其合理应用于老年重症脑出血中,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较深远。  相似文献   

8.
李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43-244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阑尾炎围术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患者在围术期除了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外,还接受循证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恢复情况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在14 d~19 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6.5±2.3) d;而循证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在8 d~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10.3±2.2)d。另外对照组患者20例出现并发症,占总人数的40%;循证护理组患者则只有5例出现并发症,占总人数的1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术期的循证护理在减少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恢复速度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敬华 《当代医学》2016,(4):107-107
目的:探讨采用个性化护理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胸部外伤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并发症发生率18.42%,平均住院时间(16.5±2.5)d;观察组总有效率94.73%,并发症发生率5.26%,平均住院时间(8.5±1.5)d;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丰 《当代医学》2016,(36):123-124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在89例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合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5.4±4.2)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7.5±6.6)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满意度为80.0%,2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肛肠术后患者实施主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行肛肠手术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主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术后患者施行主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应用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临床预后影响。方法:将10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前早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干预、预见性护理等方面,并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干预组产妇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杨红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98-899
目的:探讨及早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剖腹产术后腹胀产妇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7)和对照组(n=107),对照组剖腹产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止痛,肛门排气后正常进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止痛、腹部按摩、早期活动指导等,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腹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术后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腹胀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对行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观察组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普通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得分和SAS得分分别为(29.32±4.79)和(34.68±5.29),显著低于干预前(46.72±5.89)和(49.63±6.1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症发病率(20.5%)显著低于干预前(4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SDS得分和SAS得分,减少抑郁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尤佳佳 《中外医疗》2016,(30):177-17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行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格拉斯哥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6.7%)(P<0.05),且干预后GCS评分、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临床疗效、减少神经缺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规律服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自我监测等生活方式亦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减轻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53例大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30 d后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组的病死率(34.78%)明显低于对照组(63.33%,P<0.05);两组中出血量≥80 ml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分的患者,死亡率1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存活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可减少大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但对于出血量≥80 ml或GCS评分<9分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骆艳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1):2623-2624,263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将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治疗遵从性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及治疗遵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综合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1例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进行比较,以了解其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对治疗的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akri止血球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8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Bakri止血球囊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比较2组月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是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结论 Bakri止血球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切,能减少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使产妇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