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燕 《中华实用医学》2004,6(17):125-126
为了探讨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问题。本文选择5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尿管24-48h,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可行的护理措施,即重视留置尿管前的心理护理、预防尿道感染、预防尿道损伤、正确地诱导排尿。结果580例患者无1例尿道感染及尿道损伤。并发症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截瘫由于脊髓或马尾损伤导致脊髓相应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障碍 ,膀胱的排尿功能需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调 ,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受大脑骶髓中枢支配 ,脊髓或骶髓以下损伤后 ,则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 ,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而需留置尿管。如果护理方法不当 ,极易引起泌尿系感染。通过 40例外伤性截瘫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结分析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 ,提出对策 ,指出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是预防外伤性截瘫泌尿系感染的关键 ,引起护理人员重视。40例外伤性截瘫留置尿管 ,其中 ,留置尿管 1周发生菌尿 1例 ;留置尿管 2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留置导尿的妇科住院成年患者,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留置尿管阶段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97例留置尿管患者在留置阶段未发生泌尿系感染,3例在发生了泌尿系感染,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症状好转。结论:通过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拔除留置尿管后患者缺乏有关排尿知识、排尿习惯改变、留置尿管持续引流使膀胱张力消失、恐惧及紧张使排尿反射受影响、气囊对尿道的损伤引起疼痛、缺乏拔除尿管后排尿活动的评估指导,造成尿潴留。我科针对造成尿潴留的原因采取综合的预防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魏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28+31-28,3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解决办法。方法分析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发生尿道损伤的原因,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尿道损伤与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导尿管置入不到位、气囊注水量过大、护理防范措施不到位有关,通过掌握导尿技巧、减少气囊注水量、做好护理防范措施、创新损伤尿道的尿管置入方法等,20例病人均痊愈拔除尿管出院。结论根据老年男性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病情,掌握导尿技巧,提前做好防范,改进导尿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尿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男病人留置尿管致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骨科无泌尿系疾病的年轻男性留置尿管病人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尿道注入灭菌液状石蜡,而时照组没有使用石蜡,通过临富床观察及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病人排尿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自觉症状、分泌物排泄及尿道狭窄例数都低干对照组(P〈0.01)。结论男性病人留置尿管时使用液状石蜡进行护理,能有效降低尿道损伤,预防和减少尿道疤痕性狭窄等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例截瘫患者通过使用0.5%碘伏消毒外阴、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留置气囊导尿管以及0.5%碘伏尿道口护理每日4次、正确的膀胱冲洗、膀胱功能训练等方法,观察疗效。结果在留置尿管期间及拔除尿管后膀胱功能训练期间无泌尿系感染发生。结论使用新的消毒、护理及训练方法,可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0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60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拔除尿管前行心理疏导、训练膀胱收缩功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导尿管。结果实验组112例拔除尿管后可行自行排尿,对照组91例拔除尿管后可行自行排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9416,P<0.015)拔除尿管后首次可行自行排尿时间,实验组(2.53±1.12)h,对照组(3.46±1.25)h,两组比较(t=7.01,P<0.01);拔除尿管后4h内排尿时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而>4h则收缩压升高2~4kPa。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间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了适时的掌握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留置尿管拔出的时间,避免术后尿潴留和反复插管造成的泌尿系感染。方法:对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采用同一方法不同时间拔除尿管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采用术后夹尿管,每2h开放1次,1h后拔除尿管的方法,明显优于不夹尿管20h拔除尿管。结论:术后夹管,每2h开放1次,6h拔除尿管,可早期建立排尿反射,减少尿道的刺激,进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和泌尿系  相似文献   

10.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尿潴留防损伤留置尿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属有损操作项目。尿道黏膜损伤是留置尿管过程中并发症之一,具体表现是在插尿管中或留置尿管过程中出现血尿,既造成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机会。山西省一0九医院自1998年开展防损伤留置尿管的护理实践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尿道黏膜损伤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与传统留置尿管导尿护理比较尿道黏膜损伤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预防截瘫病人尿路感染的护理探讨杨晓枫眉山县人民医院(612160)外伤性截瘫病人多出现排尿功能异常,临床上常需要置尿管来解决排尿问题。由于尿管在尿道内长期刺激,且膀胱防御功能减退,其感染率相当高[1]。为了探讨泌尿系感染与留置尿管时间长短及不同泌尿护...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镜下留置导尿管治疗尿道损伤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留置导尿管治疗尿道损伤(球部尿道不完全断裂、后尿道挫伤及假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1例尿道损伤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留置尿管进行治疗,留置尿管1~3周。结果21例输尿管镜下留置尿管手术一次性成功,术后16例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5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1~6个月。20例术后获随访6个月至1年,均排尿通畅,无性功能障碍。结论输尿管镜下留置尿管治疗尿道损伤的治疗方法创伤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产科术后80例留置尿管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分析留置尿管期间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1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症状好转,康复出院。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泌尿系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截瘫患者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截瘫患者通过使用0.5%碘伏消毒外阴、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留置气囊导尿管以及0.5%碘伏尿道口护理每日4次、正确的膀胱冲洗、膀胱功能训练等方法,观察疗效。结果在留置尿管期间及拔除尿管后膀胱功能训练期间无泌尿系感染发生。结论 使用新的消毒、护理及训练方法,可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前列腺切除术后留置尿管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我科2003年5月~2006年9月共488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留置尿管后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结果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尿路感染。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留置尿管护理应注意做好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能明显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针对性膀胱功能锻炼对留置尿管早期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颅脑疾病留置尿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其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膀胱功能锻炼,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尿管带管平均时间、留置尿管期间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尿管堵管率、尿管更换次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尿管拔除后自行排尿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膀胱功能锻炼能达到缩短患者留置尿管时间、降低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缩短清醒患者自理能力恢复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耘 《四川医学》2010,31(10):1502-1504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早期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对57例成年男性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尿道部分断裂患者行留置尿管。尿道完全断裂者31例行尿道会师加牵引术,22例行膀胱造瘘二期尿道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回访9个月~4年,4例尿道部分断裂留置尿管患者拨管后排尿通畅,但均尿线变细,经定期尿道扩张后排尿正常。31例尿道会师加牵引术者,拔除尿管后排尿顺畅23例,8例尿线变细,定期扩张后好转,1例排尿不畅。22例单纯膀胱造瘘者,分别于伤后4~8个月行尿道吻合术治疗。其中5例尿线变细,定期扩张后好转。结论尿道会师加牵引术在早期治疗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断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萍  裴晚翠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08-440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泌尿系感染的影响。方法对26例留置尿管患者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护士亲手完成各项操作,观察比较优质护理开展前后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较开展前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人员亲手完成留置尿管各项操作,加强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临床上没有理想办法解决卧床女病人的小便问题,常需留置尿管.据统计医院感染的病例中,20.8%-31.7%为尿路感染,其中66%-68%与使用尿管有关,居院内感染的第二位.使用密闭式气囊尿管后,尿路感染仍为54.5%[1].如能严格控制留置尿管指征,限制不必要的导尿和留置尿管,即可有效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个别未置尿管者,使用卧式大便器协助病人小便1次,需2-3人方能完成,且需过多地暴露躯体,病人的自尊心及隐私难以保护,也容易溢出尿液污染床单,擦伤臀部、骶尾部皮肤引起护理并发症.为了寻找能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及基础护理质量的方法,根据女性会阴部解剖特点研制出女用尿壶,经临床40例卧床病人应用观察效果满意,无泌尿系感染及皮肤擦伤等护理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并截瘫致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05年8月~2007年10月95例胸腰椎骨折致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95例均采用留置尿管,早期持续引流,后期定时开放。其中11例定时导尿同时训练膀胱功能,增加腹压协助排尿。2例残余尿量增多,间歇导尿,未发生泌尿系感染。伤后3个月内均恢复自主排尿。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损伤所致尿潴留的护理过程忠,合理运用导尿技术,正确指导病人给予有效配合,树立治病信心,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自主排尿,并且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