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头凹陷手术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乳头凹陷矫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自制固定器牵引法,11例采用乳头或乳晕下组织瓣法,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乳头回缩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无乳头、乳晕缺血坏死,外形良好,乳头感觉正常。术后随访6个月,仅1例患者出现乳头轻度回缩,其余无明显不良情况。两种方式术后出现乳头回缩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矫正乳头凹陷临床效果满意,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一种乳头内陷矫正术后维持固定乳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头内陷矫正术既要彻底松解乳腺导管间粘连和回缩的纤维组织 ,又要保证乳头、乳晕血运 ,并使乳头固定维持在凸起状态。典型的乳头内陷矫正术一般均采用缩小乳头基底周径的方法以防止术后的回缩[1 ,2 ] ,但有时术后早期仍可以生不同程度的乳头回缩乃至复发。为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巩固手术效果 ,我们采用了一种术后维持固定乳头凸起方法 ,临床应用 6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固定方法①术中缝合乳晕切口时保留两端的长缝线 ,不予剪短。②手术完成后 ,于乳头顶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交叉贯穿缝合两针悬吊线。③取一消毒后的卡片 ,剪成长条 ,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矫治乳头内陷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在乳头基底部两侧对称性地设计两个真皮皮瓣,将两皮瓣交叉缝合固定到对侧乳头基底部,同时在乳头基底部行贯穿缝合。结果:本组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乳头外形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交叉真皮皮瓣联合贯穿缝合法手术简单,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成年女性乳头内陷是因乳头及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 ,乳腺管较短或乳头受乳腺内病理性组织牵拉所致 ,严重者引起局部慢性炎症、异味 ,不能哺乳 ,且影响乳房美观。近3年来我们对乳晕内菱形切除缝缩法[1 ] 进行改进 ,并为 2 3例患者进行了手术矫正 ,效果满意。1 手术方法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先行乳头贯穿牵引缝合 ,牵起乳头后以美蓝在乳头基底部设计 3~ 5个放射状对称分布的菱形切口 ,将菱形的两个钝角定位于乳头基底的环线上 ,菱形的锐角向上不得超过乳头高度的 2 3,向下可在乳晕内延长 ,以缝合后不形成“猫耳”为度。分别切除各个菱形皮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由于手术治疗先天性乳头凹陷常有些严重并发症,故研究利用非手术负压吸引疗法,将凹陷乳头吸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方法 制作乳头凹陷隆起器,用负压吸引原理,将乳头吸引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操作应仔细并循序渐进,防止乳头缺血坏死。一般30天左右,乳头不再回缩。继续佩带3个月,以巩固疗效。结果 34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随访期间内观察,除7例外,均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达98%。结论 由于乳头凹陷隆起器用于先天性乳头凹陷治疗临床近期效果较好。为目前较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但还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由于手术治疗先天性乳头凹陷常有些严重并发症 ,故研究利用非手术负压吸引疗法 ,将凹陷乳头吸出 ,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方法 制作乳头凹陷隆起器 ,用负压吸引原理 ,将乳头吸引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操作应仔细并循序渐进 ,防止乳头缺血坏死。一般 30天左右 ,乳头不再回缩。继续佩带 3个月 ,以巩固疗效。结果  346例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 3~ 12个月 ,随访期间内观察 ,除 7例外 ,均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达 98%。结论 由于乳头凹陷隆起器用于先天性乳头凹陷治疗临床近期效果较好。为目前较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但还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乳腺三角瓣交叉支撑法矫治乳头内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乳头基底部乳腺组织三角瓣,交叉缝合支撑乳头基底,防止乳头内陷,保持乳头外凸形态。结果应用本方法矫治乳头内陷13例24侧,效果满意。随访2-8个月,乳头功能正常,外形、高度均理想,无回缩。结论本方法简单安全,效果持久,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乳头基底部乳腺组织三角瓣,交叉缝合支撑乳头基底,防止乳头内陷,保持乳头外凸形态。结果应用本方法矫治乳头内陷13例24侧,效果满意。随访2~8个月,乳头功能正常,外形、高度均理想,无回缩。结论本方法简单安全,效果持久,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小伟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589-1589
乳头凹陷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畸形,轻度乳头凹陷通过非手术方法可达到治疗目的,中重度者则需要通过手术方法来解决,但对于有些重度乳头凹陷者,术后乳头易回缩复发。我院于2005年以来采用乳晕去表皮双三角皮瓣填充支撑法+环绕乳头基部荷包缝合+自制矫正术后牵引乳头综合治疗重度乳头凹陷患者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头凹陷隆起器临床应用报道—附34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由于手术治疗先天性乳头凹陷常有些严重并发症,故研究利用非手术负压吸引疗法,将凹陷乳头吸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方法 制作乳头凹陷隆起器,用负压吸引原理。将乳头吸引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操作应仔细并循序渐进,防止乳头缺血坏死。一般30天左右,乳头不再回缩。继续佩带3个月,以巩固疗效。结果 34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随访期间内观察,除7例外,均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达98%。结论 由于乳头凹陷隆起器用于先天性乳头凹陷治疗临床近期效果较好。为目前较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但还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楔形真皮乳腺瓣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矫正女性重度乳头内陷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设计乳晕去表皮楔形真皮乳腺瓣,双侧楔形瓣翻转180°交叉重叠置于乳头基部,以支撑乳头和缩小乳头颈部直径。应用不可吸收的缝线分层严密缝合创口,消除新乳头可能回缩的空间,缩窄乳头颈部皮肤。结果:2002年7月-2008年12月采用该方法共治疗35例先天性或复发性重度乳头内陷的患者,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3年,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高度及外形满意,无复发。结论:楔形真皮乳腺瓣法是矫正重度乳头内陷和术后复发的一种较好手术治疗方法,对防止乳头内陷的术后复发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软骨颗粒纠正鼻翼基底凹陷的可行性。方法取自体肋软骨行鼻畸形调整,将搭建鼻尖结构支架后剩余的自体肋软骨,用23号刀片切割成0.50~1.00 mm的软骨颗粒,移植到切掉前端针乳头的1 ml注射器内,并推注到提前预制鼻翼基底的腔隙内。通过测量手术前后鼻翼至耳屛切迹的距离变化,以明确鼻翼基底抬高的程度。结果本组共20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鼻翼基底部平均抬高3.75 mm(2.00~6.00 mm),凹陷程度均获得改善,效果较满意。结论应用自体软骨颗粒纠正梨状孔周围鼻翼基底凹陷,手术效果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矫正梨状孔周围凹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矫正重度乳头内陷的方法一乳头颈缩窄加克氏针支撑法。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对25~35岁先天性重度内陷患者手术治疗11例22侧乳头。手术通过上下左右对称梭形切除乳头颈部分组织,松解不切断乳头下挛缩纤维束及乳腺管,乳头基底部荷包缝合,收紧基底部组织,克氏针穿过乳头基底支撑乳头,一个月后拔出克氏针。结果:术后乳头外形好,乳头挺拔,无勃起功能障碍,切口均为I期愈合,无乳头坏死及感染,除1例术后再次轻度内陷,其余均无复发。结果:本组11例中,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2年,无1例发生乳头感染、坏死,切口均为I期愈合,术后基本不影响哺乳功能。除1例患者术后一侧轻度回缩,其余患者均未复发。结论:乳头颈缩窄加克氏针支撑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效果良好,可作为治疗重度乳房内陷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称单蒂真皮乳腺组织复合瓣乳头凹陷矫正术对哺乳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37例61个乳头凹陷患者,采用以乳晕边缘为蒂、对称的两个单蒂真皮乳腺复合组织瓣矫正乳头内陷,重塑乳头。结果:对61个乳头外形随访3~6个月,3个乳头高度欠佳,有不同程度回缩,其余乳头高度及外形满意。对哺乳功能随访18个月,随访到已生育者50例,其中,乳头中度凹陷矫正者43例,重度凹陷矫正者7例。中度凹陷矫正后可哺乳者41例,占95%(41/43);重度凹陷矫正后可哺乳者5例,占71%(5/7);不能正常哺乳者,中、重度各2例。结论:对称单蒂真皮乳腺组织复合瓣是矫正乳头凹陷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创伤小,能保留哺乳功能。  相似文献   

15.
闫家峰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1133-1134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持久、不易复发、对乳腺导管损伤比较轻的治疗重度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在凹陷乳头两侧乳晕内设计制作去表皮真皮组织瓣,乳头基底部钝性分离贯通,直视下钝性松解条索,不剪断乳腺导管,真皮组织充填支撑乳头基底。用七号注射器针头贯穿乳头基底部,乳晕处用纱布垫付,持续牵引乳头2周。结果:2005年~2009年8月采用此方法共治疗26例重度乳头内陷的患者,效果满意,乳头形态正常,感觉良好,哺乳正常。结论:采用真皮组织瓣充填支撑加乳头持续牵引是治疗重度乳头内陷的可靠方法,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术中不剪断乳腺导管,尽量保持了术后哺乳功能。手术加牵引可缩短牵引治疗时间,用纱布块衬垫作牵引装置简便,舒适,实用。  相似文献   

16.
改良的S形皮瓣法乳头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波  王健  杨川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9):1228-1230
目的:改良原有的S形皮瓣乳头再造法,减少再造乳头因瘢痕挛缩造成的变形,使再造乳头外形更为逼真。方法:在S形皮瓣法的基础上,将乳头顶端皮瓣的切口设计由圆弧形改为"S"形,在乳头基底处增加两个小三角瓣。各瓣对应分层缝合形成乳头状隆起。结果:共有手术病例16例,乳头再造17只。其中11例经过1~2年的随访,再造乳头外形较为理想。结论:由于手术切口的改良,减少了切口瘢痕的挛缩,从而使再造乳头的外形更加的完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矫正女性重度乳头内陷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设计乳晕去表皮楔形真皮乳腺瓣,双侧楔形瓣翻转180°交叉重叠置于乳头基部,以支撑乳头和缩小乳头颈部直径。应用不可吸收的缝线分层严密缝合创口,消除乳头可能回缩的空间,缩窄乳头颈部皮肤。结果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该方法共治疗35例先天性或复发性重度乳头内陷患者,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高度及外形满意,无复发。结论楔形真皮乳腺瓣法是矫正重度乳头内陷和术后复发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尤其对防止乳头内陷的术后复发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持久、不易复发、不损伤乳腺管的治疗重度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在凹陷乳头两侧乳晕内设计制作去表皮真皮组织瓣,乳头基底部钝性分离贯通,直视下钝性剪切牵拉条索,不剪断乳腺导管,真皮组织充填支撑乳头基底。用纱布块开洞作牵引支撑物,持续牵引乳头1个月。结果:2000年~2007年8月采用此方法共治疗26例重度乳头内陷的患者,效果满意,乳头形态正常,感觉良好,哺乳正常。结论:采用真皮组织瓣充填支撑加乳头持续牵引是治疗重度乳头内陷的可靠方法,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术中不剪断乳腺导管,保持了术后哺乳功能。手术加牵引可缩短牵引治疗时间,用纱布块衬垫作牵引装置简便,舒适,实用。  相似文献   

19.
乳头凹陷多半是先天性畸形,也可能由于外伤、手术、特别是巨乳缩小整形术以及妊娠泌乳乳腺炎症所致。典型的乳头凹陷表现为乳头深陷在乳晕之中,外表乳头缺失,凹陷的乳头内常积聚污垢,造成奇痒、湿疹或炎症,夏日尤甚。由于反复湿疹、炎症有不少人担心癌变来就诊;乳头凹陷也常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抑或生活上的不快而来就诊。上海地区工厂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双重荷包缝合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头内陷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者因乳头和乳晕平滑肌发育不良 ,乳头下缺乏支持组织所致。继发者系由乳腺内病理组织牵拉引起 ,最常见于乳癌 ,其次是外伤、炎症和乳房手术[1 ] 。 1998~ 2 0 0 2年我们采用小切口双重荷包缝合法矫正乳头内陷 12例 ,效果满意。手术方法 设计乳晕外下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 ,长 1 5cm ,内侧近乳头颈部 ,外侧至乳晕外缘。局麻后 ,沿切口线切开乳晕达皮下 ,暴露创面 ,在乳头下方及乳晕基底充分松解剥离 ,切断牵拉乳头的异常平滑肌和纤维条索。切断条索时尽可能位置靠下 ,使条索回缩增加乳头、乳晕上部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