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0.5%碘伏与2%碘酊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创口皮肤护理中的灭菌效果.方法将300例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用0.5%碘伏消毒创口及周围皮肤,对照组150例用2%碘酊消毒相同的部位,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局部感染率比较,x2=7.04,P<0.01,观察组消毒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碘伏是皮肤消毒,创面消毒及预防感染最理想的药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拔针后穿刺点创口及皮肤红肿的处理方法,以促进创口愈合、皮肤红肿消退,减少感染、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100例浅静脉留置针拔针后穿刺点皮肤创口及周围皮肤红肿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碘伏常规消毒创口及周围皮肤,待干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消毒皮肤后在红肿创口处覆盖一块无菌碘伏棉片,再覆盖无菌纱布。对比观察两组红肿转归、创口愈合情况及患者自觉症状。结果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0%,观察组总治愈率为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P〈0.05);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4.50±1.28)d,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3.26±0.9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江4.62,P〈0.05)。结论常规消毒皮肤后在红肿创口处覆盖一块无菌碘伏棉片,对静脉留置针拔针后创口愈合及皮肤红肿消退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稀碘酊作为多种穿刺前常用皮肤消毒剂,随着含碘浓度的增加,对皮肤的不良刺激亦随之增强。选择150例病人,用0.1%、0.2%、0.3%、0.4%、0.5%的稀碘酊分别消毒同一病人皮肤后,观察消毒效果。结果表明,0.3%、0.4%、0.5%浓度的磺酊消毒效果无显著差异性,由于0.3%的稀碘酊含碘浓度低,对皮肤无刺激,配制经济,故认为0.3%的稀碘酊是消毒皮肤最理想的浓度的稀碘酊。  相似文献   

4.
赵静芸 《天津护理》2001,9(4):199-200
我院近一年对各种危重及手术病人行股静脉置管术85例,术后创口用碘伏消毒、“安舒妥“无菌帖覆盖护理,并做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把握了预防股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洁悠神预防颈内静脉留置管出口部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术后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即换药时用0.5%碘伏消毒颈内静脉留置管出口部位及周围皮肤,然后贴上3M透明敷料贴,每周换药2次。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换药方法,即在对照组消毒的基础上,应用洁悠神均匀喷洒于静脉留置管出口部位及周围皮肤,3次/d。结果观察组颈内静脉留置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洁悠神用于颈内静脉留置管出口部位,可降低颈内静脉留置管感染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骼牵引术后牵引针眼的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304例骨骼牵引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4例病人用碘伏消毒后无菌纱条按8字法缠绕于牵引针进出皮肤的两端并覆盖牵引针眼,保持局部干燥;对照组150例病人术后每天用75%酒精消毒牵引针眼2次。观察术后病人牵引针眼局部感染,病人对疼痛的自我感受及2种护理方法工时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率3.2%,对照组感染率12%,2组病人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不能耐受疼痛的病人占5.8%,对照组不能耐受疼痛的病人占28.7%,2组病人疼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组病人护理工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骼牵引术后用碘伏消毒,无菌纱条按8字法缠绕于钢针进出皮肤的两端,并覆盖针眼,保持局部干燥的方法效果优于75%酒精消毒针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碘伏消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消毒方法,及其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在同一病人的左右前臂头静脉用留置针进行输液,隔日更换敷帖,常规组使用2%碘酊、75%酒精消毒皮肤,碘伏组使用5%碘伏消毒皮肤,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碘伏组(字2=5.37,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局部皮肤消毒剂的种类与静脉炎发生率有关。临床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更换敷帖消毒时,以5%碘伏消毒皮肤,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8.
王桂杰  林士军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8):1758-1759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留置针的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方法:常规组使用2%碘酊、75%酒精消毒皮肤,碘伏组使用5%碘伏消毒皮肤,安尔碘组使用安尔碘消毒皮肤,观察3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碘伏组和安尔碘组(P<0.05),3组静脉留置时间无差别。结论:安尔碘消毒液安全、可靠、副作用小,静脉炎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两种皮肤消毒液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0.5%碘伏与75%乙醇两种皮肤消毒方法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内科住院患者500例,分组间对照组(n=250)及自身对照组(n=250)进行研究。观察0.5%碘伏和75%乙醇两种皮肤消毒液作青霉素皮试后出现的假阳性率。结果 组间对照组及自身对照组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75%乙醇消毒分别为10.8%和12%;0.5%碘伏消毒均为0.8%(P〈0.05)。结论 0.5%碘伏替代75%乙醇作青霉素皮试消毒液可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更好地判断皮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乳腺肿瘤中心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68例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过敏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卫生宣教。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0.5%碘伏可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及外科刷手,皮肤注射消毒、口腔及阴道粘膜的消毒,公共场所的消毒、笔者通过对44例胸腔镜手术用0.5%碘伏擦拭胸腔镜镜面,保持手术中镜面的光亮度,清晰光亮的效果观察,感觉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碘伏纱布换药法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常规消毒后用10%的碘伏纱布湿敷置管口,再用无菌棉质纱布覆盖置管口;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直接用无菌纱布覆盖置管口。结果研究组导管留置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及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碘伏纱布湿敷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口可以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褥疮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44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褥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在系统治疗肝硬化原发病及合并症的同时,观察组局部用0.5%碘伏消毒,再用无菌棉签将输液后剩余的人血白蛋白涂于局部,2次/d,采用暴露疗法;Ⅲ期褥疮有脓性分泌物者,先去除坏死组织。对照组Ⅱ、Ⅲ期褥疮0.5%碘伏消毒褥疮周围皮肤,3%过氧化氢冲洗创面,无菌敷料覆盖,1次/d。两组患者均配合红外线灯局部照射。结果两组患者褥疮治疗效果、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血白蛋白加碘伏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褥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叶玲华  周成 《护理学报》2001,8(2):10-11
目的:观察碘伏皮肤消毒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22例患儿同时进行0.5%碘伏和75%酒精两种消毒液的以试皮肤消毒。在此基础上随机分别对5740例患儿进行酒精消毒后和0.5%碘伏消毒后皮试。结果0.5%碘伏能显降低75%酒精消毒时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P<0.05),酒精组的假阳性率显高于碘伏组(P<0.01)。结论:碘伏是更佳的可替代75%酒精的青霉素皮肤消毒液。  相似文献   

15.
两种方法处理深静脉穿刺处皮肤红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处皮肤红肿的处理方法,以延长深静脉置管的使用时间。方法将101例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穿刺处皮肤红肿的患者,按红肿出现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用碘伏常规消毒红肿处皮肤,待于后用敷贴覆盖,每天按时更换;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消毒后猩红肿处覆盖一小块拧干的无菌碘伏棉球,然后再覆盖敷贴,对比观察两组红肿的转归情况及治愈时间。结果两组红肿治愈率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消毒后在红肿处覆盖一小块拧干的无菌碘伏棉球,然后再覆盖一次性保护膜处理深静脉置管穿刺处皮肤红肿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导管穿刺局部皮肤护理的不同方法,并探讨其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接受静脉留置导管穿刺的4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2%碘酊(75%乙醇脱碘)、2%碘伏和安尔碘消毒穿刺后的局部皮肤;各组中再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采用透明敷料、另一组采用棉质敷料,比较两亚组细菌菌落数.结果安尔碘消毒后皮肤的细菌菌落数少于2%碘伏及2%碘酊,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透明敷料后的细菌菌落数少于使用棉质敷料,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安尔碘消毒效果优于2%碘伏及2%碘酊,棉质敷料较透明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传统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常规在肘部静脉置入PICC;观察组通过超声影像技术选择上臂中下部的贵要静脉或肱静脉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并结合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后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术后患者带管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为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3±8.6)d比(89.3±9.6)d;t=5.2,P〈0.01];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例数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1%比10.71%;χ^2=16.39,P〈0.05),而导管脱出、感染、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0%高于对照组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结论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增加患者手臂的舒适度,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少。比传统PICC置管术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葡萄糖醋酸氯己定消毒皮肤对敷贴粘合力的影响,探讨其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颈内静脉置管维护中的作用。[方法]将8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2%葡萄糖醋酸氯己定消毒皮肤,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皮肤,比较两组消毒皮肤2 h后对敷贴的粘合力以及在换药有效周期内敷贴卷边、脱落情况。[结果]观察组拉力峰值高于对照组,敷贴卷边、脱落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2%葡萄糖醋酸氯己定消毒皮肤对敷贴的粘合力优于碘伏,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颈内静脉置管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妇产前快速有效的产前会阴消毒方法。[方法]将阴道分娩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0.1%碘伏、0.5%碘伏两步消毒法,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水、0.5%碘伏3步消毒法,观察两组产妇会阴消毒时间、会阴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消毒后无细菌生长,且观察组消毒时间少于对照组(t=37.88,P〈0.01)。[结论]两步会阴消毒法操作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安高特用于术前手消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简单有效、皮肤刺激性小的术前洗手消毒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200人次分成2组,每组100人次。使用安高特牌泡沫型皮肤消毒剂洗手消毒的为观察组,使用0.5%碘伏洗手消毒的为对照组,分别将2组人员手消毒后进行采样、培养观察,比较2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耗时、皮肤刺激(皮肤干燥、脱屑、皮疹、瘙痒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消毒后均能达到杀菌目的,其细菌培养阳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碘伏消毒耗时长,皮肤刺激性大。结论安高特牌泡沫型皮肤消毒剂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皮肤刺激性小、手感舒适等优点。特别是在进行消毒时非接触性操作,减少了污染机会,适合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