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麦注射液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重阶段,因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近年来,参麦注射液在CHF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就近年来参麦注射液在治疗CHF中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最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高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和肺心病,本文所观察的不包括肺心病致CHF,我们联用洋地黄、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卡托普利旨在探讨如何控制、延缓CHF的进展,防止复发,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脏疾病的中末期临床表现,尤其以老年人多见,其患病率、病死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我们根据长期临床实践,认为大多数CHF患者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所致,因此我们筛选了具有益气养阴、养血活血作用的益气养阴活血方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以探讨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情重,死亡率高。近年来笔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CHF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笔者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住36例CHF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的演变回顾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症。CHF以其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花费大,危害严重而成为世界性卫生健康的难题,对其研究引起了世界性的重视。本文从祖国医学对CHF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真武汤出自《伤寒论》,该方由附子、茯苓、白术、芍药、生姜等5味中药配伍而成,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是临床上治疗CHF的经典方剂。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等数据库,发现真武汤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等机制治疗CHF;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真武汤能够通过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心脏重构、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自噬、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内皮功能、减轻容量负荷等机制改善CHF;临床研究显示真武汤能够显著缓解CHF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该文系统总结近年来有关真武汤治疗CHF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真武汤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补消强心口服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近年来,我院根据中药药理研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自制补消强心口服液治疗CHF有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结局,其发病率,死亡率高。CHF中医将其归属于“心悸”、“喘证”、“痰饮”、“水肿”、“胸痹”等范畴,其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痰阻水停为标,到疾病的后期,则发展为肾阳亏虚,水气泛滥。《内经》中的许多理论对CHF的现代诊治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鹿茸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鹿茸液治疗CHF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SD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心梗后CHF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鹿茸液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心间质Ⅰ、Ⅲ型胶原的变化情况。结果鹿茸液各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Ⅰ、Ⅲ型胶原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低,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鹿茸液中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优于鹿茸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5),鹿茸液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鹿茸液能够减少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Ⅰ、Ⅲ型胶原沉淀,从而抑制左室重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损伤终末阶段的一组症状群,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成为21世纪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据有关统计,约超过2%的美国成年人患有CHF,且在确诊1年内约30%~40%的患者死于心衰心J。CHF形成了巨大的医疗负担:英国每年约2%的医药经费用于心衰防治,美国大约花费2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心Ⅰ号对阿霉素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阿霉素的心肌毒性,复制CHF动物模型。将8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维地洛对照组、心宝丸对照组、利心Ⅰ号低剂量组、利心Ⅰ号高剂量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抑制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其中以利心Ⅰ号高剂量组为优。结论:利心Ⅰ号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HF的诊治特点。方法 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平台,采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西苑医院心血管科CHF住院患者的信息,对其证候特征、中西药物治疗情况及病死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34例CHF患者常见基础病以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及阳虚型,NYHA心功能分级与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性。CHF总病死率为687%,年龄增长、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及心功能的降低与CHF病死率呈正相关。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要治法,静脉应用中药以生脉、丹参、三七总皂甙、刺五加注射液为主。结论 西苑医院CHF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阻、阳虚证为主,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中西医结合治疗CHF的优势尚未得到循证医学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共同归宿。随着人群的老龄化,CHF的发生率日益增长。美国Framingham资料显示,在50-59岁的人群中,CHF的发生率为1%,以后每增长10岁,CHF的发生率增加1倍。一旦确诊的CHF出现,6年病死率:男性为82%,女性为6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CHF的病死率还会继续增高。  相似文献   

15.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5年Waagstein等报道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CHF时不仅存在血液动力学紊乱,而且很多和心血管有关的内源性神经激素系统被激活,在CHF的发生或恶化中起主导作用,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性显著提高,导致高血浓度的儿茶酚胺释放,并长期作用于心肌,引起心肌β,受体下调,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下降,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强心饮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超声心动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HF组、卡托普利组、强心饮低剂量组、强心饮高剂量组,每组12只。CHF组、卡托普利组、强心饮低剂量组、强心饮高剂量组大鼠均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结扎。卡托普利组给予12.5mg/kg卡托普利;强心饮低剂量组、强心饮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325,17.3g/kg的强心饮;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均每天给药1次,连续28d。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采用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醌氧化还原酶1(Nrf2)、切割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l-Caspase-3)、促凋亡蛋白(Bax)、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HF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强心饮低剂量组、强心饮高剂量组大鼠的EF升高,LVESD、...  相似文献   

17.
1992~1995年笔者应用脉络宁为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60例,并以常规疗法治疗CHF60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CHF患者均符合新药(中药)治疗CHF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诊断标准,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原发性肾脏疾病,血压<13/skPa及肝肾功能不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7~79岁,平均53.5岁;病程1~17年,平均5.3年;主要症状:气短60例,心悸58例,浮肿58例,端坐呼吸27例;心功能互级6例,巨级36例,N级18例;原发病:肺心病32例,高心病7例,风…  相似文献   

18.
气虚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本虚证的始动因素,血瘀是CHF标实证的始动因素,气虚血瘀是CHF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水湿内停是CHF发展的最终必然结果,本虚标实是CHF的基本病机特点。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机演变过程中,各个证型之间相互影响,相兼为病。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心力衰竭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为一种发病率和流行性呈不断增高的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因已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心血管疾患之一而受到广泛重视。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心:匀衰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已成为老年人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疾病的后期阶段,因其临床病死率高,治疗棘手而成为临床医学重点研究的难题。故而,近年来对CHF的中医研究得到广泛开展。本文就此对CHF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病因导致心肌舒缩功能受损而出现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一个慢性、进行性、致命性的病理生理过程。CHF几乎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归宿。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CHF的患病率与病死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