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报道了车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单独的外源生长素2,4-D适宜诱导外植体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只有单独添加6-BA时,才适宜再生芽的分化,当NAA与6-BA配合添加培养基中,则有利于再生根的繁茂生长,从而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黄花蒿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黄花蒿幼嫩花序作外植体,在MS+6-BA8+IAA10培养基上一步分化成苗,在MS+6-BAI1.5+IAA0.2培养基上增殖,20d可继代一次,花序作外植体的增殖率是茎的2-3倍,分化出的苗在1/2MS+I110.5+NAA0.5培养基上迅速生根,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根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方法】选择白木香2种来源的根,考察不同灭菌条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实生苗根以0.01 mg/mL的HgCl2溶液灭菌3 min最佳,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0.1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0.1 mg/L 6-苄氨基嘌呤(6-BA);无菌苗根在添加1.0 mg/L萘乙酸(NAA)和0.8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可达到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结论】获得了2种来源白木香根的愈伤组织;单独使用生长素2,4-D时诱导率较低,添加6-BA后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生长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芦荟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中国芦荟的快速繁殖,为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以中国芦荟地下茎发生的幼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产生。结果 基本培养基选择MT(Murashige and Tucker)较好;培养基中附加6-苄基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BA)能提高成芽率,并能增加外植体出芽的数量;BA浓度为2mg.L^-1时,有利于芽的诱导与生长,出芽率达100%;根的诱导,以MT+05mg.L^-1萘乙酸(Naphthalene acid,NAA)培养基较好,生根率为100%。结论 通过培养芦荟地下发生的幼芽,既可以迅速建立快速繁殖体系,又能使优良品种的种性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5.
卷丹的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卷丹鳞茎作为外植体,在MS 6-BA0.1 NAA1.0培养基上一步分化成苗,在MS+6-BA2+NAA0.2培养基上增殖,分化出的苗在MS+NAA0.5培养基上迅速生根。组织培养方法建立的植株再殖系统可满足人们对种源的大量需求,并有利于植株种质的保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外源半夏凝集素基因(PTA)转入四倍体菘蓝以获得鳞翅目昆虫抗性。方法:构建了以CaMV 35S为启动子,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为选择标记,带有半夏凝集素基因PTA的pCAMB I A2200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应用根癌农杆菌EHA 105遗传转化四倍体菘蓝。结果:菘 外植体植株再生率达到95%以上,转化率有10%。结论:建立了以6-BA和NAA为主要激素组合的四倍体菘蓝离体分化再生系统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菘蓝外植体(子叶、下胚轴、叶和胚根)在不同激素条件下直接分化成苗,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外植体分化芽需要有BA和NAA的适宜配合;单独用NAA或IBA有利于芽的生根,并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
报道5种浓度的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北柴胡和三岛柴胡种子后的发芽试验结果。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能促进北柴胡种子萌发,其最佳浓度均为50μg/ml,三岛柴胡种子则分别为200、100、和25μg/ml。在3种激素中,两种柴胡种子都以6-BA处理效果最好,50μg/ml的6-BA能使北柴胡种子的发育率由57.5%提高到84.5%,100μg/ml的6-BA能使三岛柴胡种子的发芽率由28.5%提高到76.0%。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扶芳藤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取扶芳藤组培苗。[方法]以药用植物扶芳藤幼嫩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 BA 3mg/L NAA 1mg/L培养基中可诱导腋芽萌发,在MS BA 3mg/L NAA 0.5mg/L培养基中诱导产生丛生芽。转入1/2 MS NAA 0.5mg/L培养基3周后可生根。[结论]外植体经3~5周可诱导腋芽萌发,经4~6周培养产生丛生芽,小芽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经3周培养可生出数条不定根,从而获得组织培养小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来源广泛、原植物药用成分量可测定的刺五加叶柄为外植体,研究刺五加体细胞胚胎发生情况,为实现药用成分高产刺五加的快速繁殖奠定基础。方法 以 3 年生植株萌发 15 d 以内的刺五加复叶叶柄为外植体,考察 2,4- D 和 BA 对刺五加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 28 d 培养后,2, 4-D 1.5 mg/L+BA 1.0 mg/L 处理的叶柄外植体中 71.4% 直接产生或经由愈伤组织间接产生了 8.5 个体胚。两种产生方式均可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但间接发生比例较少。转入相同或降低 2,4-D 质量浓度的培养基后,体胚渐次发育成熟。同时新的体胚也在逐渐产生,经由间接途径产生的体胚所占比例也随之上升。结论 刺五加可以通过萌发 15 d 以内的复叶叶柄外植体实现体细胞胚胎发生,体胚诱导率取决于 2,4-D 和 BA 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土壤因子对川白芷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方法 对川白芷道地产区四川省遂宁市15个不同采集地的川白芷药材产量性状、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量,以及相应生长地土壤基本养分和其他11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土壤环境对川白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 不同采集地川白芷的根质量、根长和周径以及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量间均存在差异,其相应不同生长地土壤间基本养分和其他11种无机元素量也存在差异。川白芷根长与土壤有效磷的量、周径与土壤有机质的量、根质量与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的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则与川白芷异欧前胡素的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川白芷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量与土壤中其他11种无机元素的量间相关均不显著。 结论 土壤环境对川白芷产量及品质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穿心莲快速繁殖的方法,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方法】以穿心莲不同外植体为材料,诱导丛生芽的产生。【结果】以全子叶—子叶节为外植体时出芽率最高,为100%,半子叶—子叶节次之,出芽率为90%以上。6-苄基氨基嘌呤(BA)浓度以0.5-1.0mg/L为适宜,有利于芽的增殖和生长。外植体苗龄对出芽无明显的影响。根的诱导以MT(Murashige and Tucker)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mg/L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效果较好,接种10d,生根率高达61.9%。【结论】通过穿心莲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建立了良好的离体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成功地以决明的胚轴、子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实验表明,MS比B5更利于愈伤组织诱导。正交试验表明,添加1mg/L的IAA、6-BA、GA3可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添加1mg/L的NAA、2,4-D可抑制其生长;添加1mg/L的6-BA、2,4-D对抑制愈伤组织的分化有明显的效应。适合愈伤组织生长及维持分化率低水平的蔗糖浓度为2%~3%。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周期为30d左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影响腋芽再生植株与快速繁殖的不同激素组合。结果表明合适配比的激数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分化和快繁均有增效作用,有效诱导其愈伤组织、芽分化、生根和快繁的培养基依次为:0.7mg/L(下略)6-BA+0.1KT+1.5NAA+MS;0.15NAA+6-BA、KT与ZT各0.5+MSB(由MS的无机成分与B5的有机成分组成);0.2NAA+1/2MS和0.66-BA+0.2NAA+MS。建立了芫荽无性系快繁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丹参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丹参组织培养中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的选择、不同激素配比诱导丛生芽和试管苗的生根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丹参叶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6BA 0.5~1 mg/L的MS培养基上出芽效果好。试管苗转移到1/2MS、附加IBA 0.2 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应用本研究技术可以进行丹参试管苗的大量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85-5”脱毒苗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 将脱毒苗接种在不同培养基(单位:mg/L)(1.MS)(1.MS+BA+0.5.MS+BA0.5+NAA0.02;3.MS+BA0.5+NAA0.02+GA30.1;4.1/2MS+BA0.1;5.1/2MS+BA0.1+GA20.1;6.1/2MS+GA30.1)上,30d后统计新生叶片数、根数以及苗高等。然后选用2号培养基,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同上记录有关数据。结果 在1,2和3号培养基上,具茎尖苗主茎发育良好,基部具1-3个腑芽;无茎尖苗腋芽发育, 芽长0.5-1.5cm。4,5和6号培养基上脱毒弱,叶少根多。在相同光照条件下,28℃时,各项测量均显著高于23℃时的值,在相同温度与,低光照培养,叶小苗高,强光则相反。此外,还发现BA和GA3之间存在拮抗作用。结论 在28℃,1000-2000lx培养条件下,采用2号培养基适于“85-5”脱毒苗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探讨用BA-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的方法。第10~15代平滑肌细胞接种于96孔板,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培养一定时间,固定,按BA-ELISA法测定细胞结合及摄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量,以反映清道夫受体的活性。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延长至6~24h,清道夫受体活性已明显可测。说明第10~15代的平滑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表达清道夫受体活性。  相似文献   

18.
贺红 《医学教育探索》1998,(12):824-825
以枳壳PoncirustrifoliataRaf.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BA1mg/L时,出芽率最高(86.0%),BA浓度升高,出芽率随之下降;苗龄为20d的实生苗,其外植体易于出芽;实生苗培养中照光与否对出芽无太大影响;外植体取材部位,以实生苗的中部及下部较好,出芽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外植体和激素组合对盾叶薯蓣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盾叶薯蓣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和激素组合。方法采用盾叶薯蓣茎段、叶为外植体 ,接种于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 ,观察比较培养情况。结果最佳外植体为腋芽萌发而来的无菌枝条切段 ,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 1 .5mg·L-1+NAA 0 .5mg·L-1,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LS +BA1 .5mg·L-1,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 1 2MS+NAA 1 .0mg·L-1。结论外植体的选择是盾叶薯蓣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手参茎尖为外植体,研究手参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 方法 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细胞复合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育及植株再生的培养基。 结果 手参茎尖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细胞复合体诱导最适宜的培养基为:CM+6 BA 1.0 mg/L+IAA 2.0 mg/L+2,4 D 0.1 mg/L,诱导率为98%;体胚发育及植株再生最适宜的培养基为:CM+6 BA 1.00 mg/L+IAA 0.10 mg/L,体胚萌发率为100%,萌发的体胚在发育培养基上继续培养50 d后全部发育成完整植株。 结论 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手参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