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估已婚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婚姻状况,探讨家庭婚姻质量与患者康复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FAD)、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评估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配偶的家庭婚姻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及总的家庭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01),情感反应(P<0.05)、情感介入(P<0.01)、行为控制(P<0.05)分量表得分在不同文化程度分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P<0.01)及男性配偶(P<0.001)性格相容性低于常模。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得分与家庭功能中的角色(P<0.05)、情感反应(P<0.01)、情感介入(P<0.05)的影响呈负相关。结论患者家庭功能在6个维度存在障碍。女性患者及其配偶婚姻质量较差。患者的社会功能亦与家庭婚姻状况关系密切,提高患者家庭婚姻质量也能改善社会功能,有利于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婚姻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198例临床痊愈出院后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198例患者的Olson平均分为(334.68±22.36)分,根据有无结婚以及Olson平均分为界限,分高婚姻质量组[Olson≥(334.68±22.36)分]68例,低婚姻质量组[Olson<(334.68±22.36)分]78例,无4配偶组52例.无配偶组SDSS评分高于高婚姻质量组和低婚姻质量组(P<0.01),低婚姻质量组高于高婚姻质量组(P<0.01);无配偶组服药依从性低于高婚姻质量组和低婚姻质量组(P<0.05),高婚姻质量组高于低婚姻质量组(P<0.05);无配偶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高婚姻质量组和低婚姻质量组(P<0.01),低婚姻质量组高于高婚姻质量组(P<0.01).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性生活、角色平等因子分与SDS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婚姻支持对维持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和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医护人员应注意引导患者和配偶增强主动寻求和利用婚姻支持的意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为HDCP病因学研究探讨新的途径.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使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对中期妊娠孕妇进行9项因子的调查.观察指标:(1)婚姻质量问卷各项因子得分与常模的差异;(2)HDCP患者与正常孕妇婚姻质量问卷得分的差异;(3)疾病严重程度与婚姻质量问卷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1)1124名孕妇"婚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5);"性生活"和"亲友关系"两项明显低于常模(P<0.05),其他6项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HDCP患者"经济安排"、"性生活"2项因子得分与正常孕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7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孕妇(P<0.05);(3)不同严重程度HDCP患者9项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婚姻质量是HDCP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之一,为HDCP社会心理学病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为(32±6)分,低于中国常模(P<0.01);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维度,男性、人均收入低于1 500元、被动入院、合并用药的患者得分较高(P<0.05);动力和精力维度方面,合并用药的患者得分较高(P<0.05);症状和副反应维度方面,人均收入低于1 500元、合并用药的患者得分较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住院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用药情况、入院方式、社会支持利用度.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状况较差,并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婚姻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婚姻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198例临床痊愈出院后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98例患者的Olson平均分为(334.68±22.36)分,根据有无结婚以及Olson平均分为界限,分高婚姻质量组[Olson≥(334.68±22.36)分]68例,低婚姻质量组[Olson<(334.68±22.36)分]78例,无配偶组52例。无配偶组SDSS评分高于高婚姻质量组和低婚姻质量组(P<0.01),低婚姻质量组高于高婚姻质量组(P<0.01);无配偶组服药依从性低于高婚姻质量组和低婚姻质量组(P<0.05),高婚姻质量组高于低婚姻质量组(P<0.05);无配偶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高婚姻质量组和低婚姻质量组(P<0.01),低婚姻质量组高于高婚姻质量组(P<0.01)。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性生活、角色平等因子分与SDS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婚姻支持对维持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和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医护人员应注意引导患者和配偶增强主动寻求和利用婚姻支持的意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的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结果  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各领域的得分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均P < 0.01)。在生理和心理领域,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得分明显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均P < 0.05);在社会关系领域,女性、无职业患者得分分别明显低于男性、有职业患者(均P < 0.05);在环境领域,女性、无职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得分分别明显低于男性、有职业、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均P < 0.05)。患者社会支持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环境领域呈正相关关系(均P < 0.05),家庭关怀指数同各研究领域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 < 0.01);服药依从性与生理和心理领域呈正相关关系(P <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职业情况、家庭关怀指数、服药依从性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 < 0.05)。  结论  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常模水平,性别、家庭关怀指数、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服药依从性、职业情况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瑜伽练习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业余娱乐生活、工作与学习、婚姻与家庭及总分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SDSS得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激惹、疾病表现、迟滞、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练习可以更好地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苏勉  王彩琴  凌礼雄 《热带医学杂志》2008,8(2):147-149,138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出院后对实验组家属和患者进行定期康复指导,实施社区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特殊指导.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中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也高于对照组(P<0.05),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干预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我国常驻青藏高原陆军军人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2017版常模.方法 采用SCL-90量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常驻青藏高原地区46个陆军单位10 239名军人为对象进行测评.结果①常驻青藏高原陆军军人SCL-90多数因子得分显著低于1999版、2005版和2016版军人常模(P<0.01),但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2005版和2016版常模(P<0.01);②高原男性军人躯体化得分显著高于2016版男性常模(P<0.01),独生子女在7个因子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 <0.05,P<0.01),高中和中专组抑郁得分最低,本科大专及以上组偏执得分最高,双亲家庭军人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单亲家庭(P<0.05,P<0.01);③士官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得分最高,士兵的抑郁、偏执得分最低(P <0.05,P<0.01);指挥类军人躯体化因子得分最低,后勤类军人在强迫、抑郁因子得分上显著低于政工类和其他类军人(P<0.01);④除恐怖和精神性因子外,常驻青藏高原陆军军人因子得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建立了常驻青藏高原陆军军人症状自评量表的总体常模、性别常模、独生子女常模、家庭结构常模、文化程度常模、职级常模、工作类型常模和海拔高度常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40名抑郁症患者、40名焦虑症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1)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得到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及支持总分[抑郁组:(41.25±6.44)分;焦虑组:(40.86±6.17)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19±7.88)分](P<0.01~0.05),支持的利用度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0.05),而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方式的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假性利他、隔离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熟防御因子中压抑及幽默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假性利他、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1).(3)抑郁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投射、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426,r=0.401),与隔离呈显著负相关(r=-0.397,r=-0.501);焦虑组HAMD评分与躯体化、否认呈显著正相关,HAMA评分与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呈显著负相关.(4)焦虑和抑郁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0.05),抑郁组患者还在亲密度、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焦虑组和国内常模患者(P<0.01).结论 (1)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不成熟倾向,社会支持系统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2)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家庭功能缺陷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冯映映  胡晓华  田艳  江云  王宗琴  高作惠  包玲 《重庆医学》2018,(13):1740-1742,1745
目的 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非患病亲属的认知功能,找寻认知功能中具有内表型特征的项目.方法 对86名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86名患者的一级非患病亲属(亲属组)及86名健康人(对照组)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工具进行认知功能测验.结果 患者组和亲属组的连线测验、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迷宫、流畅性、情绪智商和持续操作性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迷宫、情绪智商和持续操作性得分低于亲属组(P<0.05).结论 缓解期患者和其一级非患病亲属的认知功能存在选择性缺陷,其中词语学习、注意/警觉、推理和问题解决及社会认知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潜在的内表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对自身情绪状态及患者精神的影响。方法对21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的测定。结果 SDS和SAS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家常模(均〈0.01),女性配偶的SDS得分显著高于男性配偶的得分(〈0.01),农村配偶的SDS得分明显高于城市配偶的得分(〈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中,女性配偶得分明显高于男性配偶(〈0.01),农村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城市配偶(〈0.01)。消极应对方式分与抑郁和焦虑得分均呈正相关(=0.498、0.254,〈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将影响患者的病程和预后,同时配偶的情绪状态将加重其消极应对方式,故有效地对患者配偶进行心理干预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之间的差异.方法 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分类为标准,对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61例进行MMPI.结果 (1)两组患者说谎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诈病、校正得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抑郁、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社会内向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患者精神病质、神经症质、社会内向、夸大掩饰、非社会化因子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中自杀自残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冲动伤人和酗酒滥用得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MMPI有明显差异,MMPI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配偶的婚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自制的癫痫患者配偶一般状况调查表和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对93例成年癫痫患者配偶(研究组)及用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对91例正常人群配偶(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婚姻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年龄段研究组婚姻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差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女性婚姻质量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差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男性在性格相容、化解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情感与性、子女与婚姻、亲友关系等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女性在夫妻交流、化解冲突、家庭角色评分及总分低于男性(P均〈0.05)。小学研究组各因子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中学研究组在夫妻交流、业余活动、家庭角色低于对照组(P均〈0.05);大专以上研究组在性格相容、夫妻交流、化解冲突、情感与性、家庭角色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癫痫患者配偶婚姻质量差于正常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及学历上均差于正常人群。可以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比较,找出相关因素进行心理及家庭干预以提高癫痫患者配偶婚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汉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维106例、汉104例)及60例已婚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结果:患者配偶总体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差,并涉及到躯体功能等四个维度.社会支持总量及主观支持低于对照组(P<0.05),客观支持高于对照组(P>0.05).维、汉患者配偶总体生活质量无差异,只存在单因子方面差异.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量高于汉族患者配偶.结论:维、汉患者配偶生活质量不高及低社会支持水平,应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重大地震灾害幸存人群远期生命质量状况,探究地震中家庭结构破坏对远期生命质量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经历过唐山大地震且年龄≥60岁的老年幸存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价.结果唐山市老年人生命质量测评总分平均为(73±23)分.男性老年人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7个维度的得分与中国评分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老年人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6个维度的得分与中国评分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配偶震亡的老年人与无配偶震亡的老年人比较,总体健康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女震亡的老年人与无子女震亡的老年人比较,生理功能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震灾害对大部分幸存人群的远期生命质量有一定影响,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和正常家庭功能的缺失对幸存者远期生命质量的影响尤甚,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应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进行调查.结果:患者配偶获得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总分,高中文化者高于初中文化者,经济收入中等及以上者高于低收入者(P<0.05和P<0.01);社会支持利用度男性高于女性,小学文化者高于文盲,经济收入中等及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男性驻岛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驻岛人员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hinese psychosomatic health scale,CPSHS)对632名男性驻岛人员进行测评,分析驻岛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眼和耳、骨骼肌肉、皮肤、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骼肌肉、皮肤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5).不同教育程度、婚姻情况、驻岛时长、驻岛经历、每日吸烟数和是否咨询心理医生的男性驻岛人员CPSHS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驻岛经历、每日吸烟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驻岛人员身心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对198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及220例包含维吾尔族、汉族与之相匹配的已婚健康受试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和社会支持量表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研究组198例)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均低于已婚健康受试者(对照组2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生活质量状况较差,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主观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名青少年子女,根据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评分情况将其排序,按照27%的划界原则选取心理韧性高、低分组各32名.再分别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测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女性子女心理韧性评分均低于普通中学生(P<0.05或0.01).心理韧性高分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SCSQ积极应对维度评分及总分[( 27.84±8.61)分,(34.61 ±5.49)分],均高于心理韧性低分组[(21.78±6.05)分,(31.07±5.11)分,P<0.01];而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低于心理韧性低分组(P<0 01).心理韧性高分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ISLQ评分,除生活环境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总分均高于心理韧性低分组(P< 0.05或0.01).心理韧性总分与ISLQ总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SCSQ总分、积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仅心理韧性目标专注维度与ISLQ认知成分、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无相关性,其他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与ISLQ、SCSQ各维度得分也显著相关(P<0.01或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青少年子女心理韧性相对较差;心理韧性高分组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主观生活质量好于心理韧性低分组;心理韧性与积极应对、主观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