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癌症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港  赵岳  夏利  李雅静 《护理研究》2010,(4):871-872
[目的]探讨癌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需求,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46例癌症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及心理需求调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显示癌症患儿父母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患儿母亲抑郁、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患儿父亲(P〈0.05);患儿父母心理需求包括希望患儿得到最佳的救治、希望能缓解和消除惠儿不适症状、医生多查房、有固定医护人员为患儿治疗和护理。[结论]治疗癌症患儿的同时要注重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需求,特别是母亲的心理支持,积极控制患儿疾病症状,给予父母早期心理干预,开展多形式的健康知识教育,使患儿父母了解癌症疾病相关知识,消除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负性-心理,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需求,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46例癌症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及心理需求调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显示癌症患儿父母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患儿母亲抑郁、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患儿父亲(P<0.05);患儿父母心理需求包括希望患儿得到最佳的救治、希望能缓解和消除患儿不适症状、医生多查房、有固定医护人员为患儿治疗和护理.[结论]治疗癌症患儿的同时要注重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需求,特别是母亲的心理支持,积极控制患儿疾病症状,给予父母早期心理干预,开展多形式的健康知识教育,使患儿父母了解癌症疾病相关知识,消除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负性心理,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陈洁  辛一琪  张亚亭  陈维清 《新医学》2011,42(7):474-475
目的:评价白血病儿童父母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白血病患儿的父母(研究组,231名)及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父母(对照组,261名)的抑郁及焦虑状况进行评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研究组母亲SDS得分及存在抑郁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11对比35±8,64.4%对比43.7%,P〈0.01);在研究组中,母亲的抑郁程度高于父亲(48±11对比38±11,P〈0.01)。②研究组SAS母亲得分及存在焦虑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7±10对比49±8,64.4%对比48.3%,P〈0.01;57±10对比51±13)。结论:白血病患儿父母亲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父母,尤其是以母亲更为显著,应重视对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芹  刘春文 《护理研究》2006,20(11):2935-293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手术前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4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父母SCL-90总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u=2.85,P〈0.01);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各因子分亦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患儿父亲积极应对、消极应时得分与患儿母亲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其父母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患儿父亲与母亲的应对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父母;心理状况;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唇腭裂儿童家长155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心理干预组79例,对照组76例.在患儿住院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测评.结果 唇腭裂儿童家长入院前SCL-90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组住院前与3个月后比较SCL-90量表因子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唇腭裂患儿的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采用沙盘游戏治疗,可促进患儿家长身心全面康复,提高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82例早产儿父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父母除精神病症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母亲组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因子平均得分明显高于父亲组(P0.01)。结论住院早产儿父母存在着不良的心理状态,母亲尤为重要,需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PICU患儿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家属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并进行护理干预 ,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5名患儿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28名和对照组27名,观察组给予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患儿入PICU 24 h内和72 h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ICU患儿家属SCL-90各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72 h后SCL-90各因子得分、SAS分值较24 h内均明显降低(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U患儿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方面心理问题,在救治危重患儿的同时应注重患儿家属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使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心理状况,为注意缺陷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4-01/2004-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95例注意缺陷障碍儿童作为注意缺陷障碍组。随机抽选青岛市两所普通小学1~6年级的40例无注意缺陷障碍的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问卷包括90道是非题,评价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等10个家庭特征)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共90个题目,每题采用5级评分,症状从轻到严重分别给予1~5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分别对注意缺陷障碍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心理状况进行测试研究。结果:发放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问卷135份,回收完整问卷135份进入结果分析;发放父母症状自评量表问卷270份,回收完整问卷256份进入结果分析。①注意缺陷障碍组儿童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家庭(P均<0.05),而矛盾性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②注意缺陷障碍组儿童父母的强迫、人际关系、忧郁、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儿童父母(P均<0.05)。③注意缺陷障碍组儿童母亲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精神病7个因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儿童母亲(P均<0.05)。④注意缺陷障碍组儿童父亲的人际关系和敌对2个因子分数高于对照组儿童父亲(P均<0.05)。结论: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处于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其父母的心理状况欠佳。为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善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对于改善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预后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乙型肝炎患儿父母的总评分为(137.50±0.74)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乙型肝炎患儿父母SCL-90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罹患乙肝、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年龄等因素是乙型肝炎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乙型肝炎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受多个因素影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癫痫患儿父母实施护理访谈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3例住院癫痫患儿的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结果访谈前患儿家长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常模差,其中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恐怖和躯体化7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患儿母亲有4项因子分得分高于父亲(p〈0.05);干预后患儿家长SCL-90各项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癫痫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其压力,给患儿一个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其相关性,为采取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患儿入院1周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住院新生儿父母(600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接受调查的患儿父亲共400人,62.50%存在焦虑,63.73%存在抑郁;母亲200人,37.50%存在焦虑,36.27%有抑郁症状;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P〈0.05)。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社会支持状况不理想,父亲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5),母亲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住院新生儿父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心理,且获得的社会支持不足,应得到重视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交通事故致脑外伤患者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交通事故致脑外伤患者的配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入组时及心理干预6个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两组入组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其他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0.01);研究组心理干预6个月末,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或0.01),对照组仅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或0.01),研究组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脑外伤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杨绍平  马兰  伍倚欣  郭桂英 《全科护理》2012,(35):3269-327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全切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子宫全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病人的心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中恐怖、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人际关系评分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病人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人员使用正性暗示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接受治疗的16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分别接受医护人员的正性暗示和常规安抚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恐惧、疼痛、抑郁和焦虑等指标。结果术后对照组患者的恐惧评分、自觉疼痛程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比对照组改善更佳(P〈0.05);观察组患者对整个就医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正性暗示,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和自觉疼痛等负性心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二分法”应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二分法”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广泛性焦虑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和一般性心理护理联合治疗性心理护理“二分法”(试验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 HAMA评分,出院时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试验组出院时各因子分均低于住院时(P<0.05);在出院时,试验组躯体化、强迫 、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二分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尿毒症儿童父母教养压力水平,为开展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教养压力指标简表对49例尿毒症儿童父母和50例正常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进行调查.结果 尿毒症儿童父亲与母亲教养压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0.01);尿毒症儿童母亲在教养压力总分和亲职愁苦、困难儿童维度得分高于父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L-90评分的躯体化、强迫、抑郁和焦虑等指标情况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易发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需实施相关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梅毒性动脉炎所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初步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26例梅毒性动脉炎(观察组)及26例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所致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了解其影响因素。对被确定为焦虑/抑郁阳性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行HADS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50±4.88)比(7.11±3.20)分];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9.76±3.91)比(7.34±4.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81,2.054;P〈0.05),其产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且具有相当的特殊性。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各组中焦虑/抑郁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122,7.289,5.050,10.420;P〈0.05)。结论梅毒性动脉炎所致脑卒中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状况,其影响因素复杂而特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尿毒症患者家属负性心理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组间对照,将57例尿毒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进行2组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结果尿毒症家属负性心理反应与疾病知识缺乏,昂贵的医疗费用、长期的治疗及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等关系密切,采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抑郁、焦虑、恐惧心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家属负性心理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家属的抑郁、焦虑及恐惧心理,而且可以提高家属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40例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自尊量表(SES)、遵医行为量表、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自尊水平、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睡眠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尊重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