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定义的统一和认识的深入,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已成为输血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TRALI是指输人血液或血液制品后数小时内出现的以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和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前的研究指出TRALI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和病死率密切相关,尤其对于危重患者.临床上筛选经产妇及含...  相似文献   

2.
李晨  徐军  于学忠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0):1589-1595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输血相关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定义基于临床和影像学参数.TRALI分为免疫介导性和非免疫介导性,患者基础情况和输血因素共同决定着TRALI的发生.TRALI的预防主要包括避免使用女性供血者血浆制品及避免输注多个供血者的混合血浆.但目前所有预防措施只能减少而不是消除TRALI的发生,且对于这种危及生命的综合征尚无明确治疗方法,因此防治TRALI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对TRALI的定义、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是指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后的数小时内,出现的以急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985年,Popovsky和Moore首先报道了患者在输入血液后数小时出现的临床呼吸窘迫现象。TRALI见于任何性别与年龄,病死率6%~10%。在美国,如果以每年用血2500万单位计算,每年有5000人发生TRALI,如果按病死率为6%计算,每年死于TRALI的人数有300人。近来,国际上对TRALI的定义进行了界定与完善,并对其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某些国家还公布了TBALI的预防方法。2004年4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将TRALI明确列为目前美国输血导致死亡和出现严重临床并发症的首要原因。TRALI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发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lung injury,TRALI)是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6h内发生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呼吸困难、发热、肺水肿和低氧血症、低血压等。其起病急骤,重者可致死,病死率高达5%~25%。由于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临床诊断的排他性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复杂性,导致对TRALI这一种致命的输血并发症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5.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输血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但是由于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临床诊断的排他性以及试验室检查的复杂性,临床上往往对其认识不足。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对TRALI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发病机制,进一步加强对TRALI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是与患者的个人因素及灌注物有关的一类疾病.炎性因素的存在增加了TRALI的易感性.为减少TRALI的发生,医师应对需要进行灌注的患者制定个体化判断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俐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810-1811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是因供者血浆中含有针对患者白细胞的抗体引起,临床上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2003年TRALI已成为美国输血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死亡率下降。避免该病的误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总结我院近年来死亡病例中6例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我们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识别能力,及早诊断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PE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高.本组病死率为71.4%.肺水肿的程度和原发病的轻重密切相关.易合并中枢性高热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和下丘脑功能受损有关.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须进行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9.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smoke inhalation acute lung injury)是火灾,矿井爆炸等的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 .如何提高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就我科曾经救治的52例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 进行总结,旨在探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有效救治方法 ,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急性左心衰患者50例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急救组(A组)50例,自行来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B组)48例,对两组有效救治的时间、治疗效果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显著早于B组[(10.52±2.11)min比(45.23±5.23)min,P<0.05].A组治疗1 h后有效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比79%,P<0.05).A组24 h内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比4.52%,P<0.05).结论 院前急救可较早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阻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10-08~2010-09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7例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7例中,治愈20例,治愈率为54.1%.好转16例(43.2%),死亡1例,病死率为2.7%.结论 本组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点以农村、市郊为主,高度散发.发病年龄以6岁以内为主,男孩多于女孩.及时、对症救治,及早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降低该症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输血不良反应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于输血24h内的为急性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急性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循环负荷过重、低体温、电解质紊乱等~([1])。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发生的急性输血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极高.发病后的意识状态、血压持续增高、出血部位及血肿的大小、继发脑及各脏器功能衰竭,对预后起重要作用.现对内科药物治疗的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危重脑出血的救治水平,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M)是发生于输血期间或输血后的并发症,以急性缺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点,是导致输血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文就TRALI防治作一介绍,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16,(1)
目的总结分析急诊科昏迷患者昏迷原因以及相应的急诊救治措施,提高临床快速诊断正确率和急诊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98例急诊科昏迷者急诊救治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8例昏迷者昏迷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15.15%)、脑血管意外(31.82%)、呼吸系统疾病(7.07%)、消化系统疾病(5.56%)、中毒(22.22%)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18.18%);救治成功率为81.31%。结论急诊科昏迷患者昏迷原因多种多样,常见原因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中毒等,通过总结分析,了解和掌握昏迷患者发病原因,可对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和及时救治,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抑肽酶治疗急性胃粘膜出血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抑肽酶治疗急性胃粘膜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内镜确诊为急性胃粘膜出血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抑肽酶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情、出血严重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首剂静注抑肽酶(40~60)KIU,以后每2h5万KIU,直至出血停止.其他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常规静点法莫替丁抑酸止血、输血补液维持循环治疗.观察出血时间、止血率、输血量、病死率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抑肽酶治疗组24h止血率70%,48h止血率22.5%,平均止血时间12.6h±0.8h,输血量400mL±200mL,病死率2.5%.对照组24h止血率35.7%,48h止血率30.95%,平均止血时间32h±5.4h,平均输血量800mL±200mL,病死率l4.29%.抑肽酶治疗组止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肽酶可提高止血率、缩短出血时间、减少输血量、降低病死率,是治疗急性胃粘膜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院前与急诊救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15 1例AMI的发病情况、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及急性期死亡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组 6h以内得到救治的比率高于急诊组 (χ2 =14 .77,P <0 .0 1)。 15 1例患者中≥ 6h得到救治的 2 6例 ,死亡 7例 ,病死率为 2 6.9% (7/2 6) ;<6h得到救治的 12 5例 ,死亡 10例 ,病死率为 8.0 % (10 /12 5 )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χ2 =7.714 ,P <0 .0 1)。结论 提高院前急救率 ,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畅通绿色生命通道以及正确的救治是影响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螺旋体病弥漫性肺出血型在临床上病死率较高。本结合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综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发病诱因等,重点阐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救治。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而急性心肌梗死的注册登记研究在推动该领域进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注册登记反映了真实世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诊断、救治及预后等,通过各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数据的分析结果大大优化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策略,从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现对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的注册登记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了解目前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的状况及这些研究给临床带来的启示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①对我院输血科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评价;②从输血反应的层面,探讨输血发展的方向。方法:回顾2003年3月—200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情况,结合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结果:①未发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和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总计917人次;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已成为个例,而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确是大面积存在,且不受重视。结论:①我院输血科很好地保障了临床的安全用血任务;②控制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以后输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