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7例截瘫患者骶尾部压疮应用显微外科修复的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注意移植皮瓣的血循环,抗凝治疗期间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并做好体位护理及留置导尿护理.经治疗和护理,本组7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2.
总结30例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护理.认为全程实施心理干预,术前进行俯卧位体位训练指导,术后避免皮瓣受压,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严密观察伤口血液循环变化,避免大小便浸渍伤口,预防身体受压部位新的压疮的发生,预防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经治疗和护理,28例创面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1例因创面感染不愈合,经再次清创冲洗后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修复深度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例深度压疮的截瘫患者进行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以健康宣教、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为主;术后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通畅、加强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例深度压疮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动静脉危象等并发症.修复压疮的时间为1~4月,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结论 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袁晓妮  李传琼  温安祝  郑金红 《现代护理》2007,13(23):2167-216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修复深度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深度压疮的截瘫患者进行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手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以健康宣教、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为主;术后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通畅、加强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例深度压疮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动静脉危象等并发症。修复压疮的时间为1~4月,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报告 21 例高龄乳房外湿疹样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外阴肿瘤扩大切除与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外阴皮肤准备和个体化血糖管理;术后严密监测血糖,加强皮瓣创面护理,预防压疮,促进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 21 例患者均伤口 Ⅰ 期愈合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皮瓣转移术治疗截瘫患者骶尾部压疮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8月采用肌皮瓣转移术治疗的9例截瘫患者骶尾部Ⅲ°压疮病例,均运用了规范化围术期护理,重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位训练、皮瓣血运的观察及健康教育。结果随访3~12个月,本组9例患者通过肌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压疮全部存活。结论围术期规范化护理为肌皮瓣转移术治疗截瘫患者骶尾部压疮提供了良好的疗效保障,可提高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分期手术治疗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表明难治性压疮采用肌皮瓣或筋膜皮瓣修复远期效果好,观察采用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0-01/2006-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采用分期手术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患者19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行清创切痂术,二期根据患者年龄、压疮部位、范围等选择肌皮瓣类型行肌皮瓣转移术.全部采用局部肌皮瓣修复,臀大肌皮瓣修复21处,皮瓣范围13 cm×11 cm~17 cm×14 cm;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修复8处,皮瓣范围10 cm×6 cm~13 cm×6 cm.术后睡翻身床14 d,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18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尿毒症患者皮瓣下积血,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3年,原手术部位无压疮复发,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结论:应用分期手术肌皮瓣转移方法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效果明显,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蒂对称旋转筋膜皮瓣修复巨大骶尾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对12例患者术前给予营养评估、完善检查、心理疏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正确体位护理,伤口引流管及创面局部的护理,皮瓣血运的观察等专科护理。结果本组有1例患者不慎致使引流管脱落,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后,皮瓣存活。1例术后皮瓣远端出现水泡,皮下积液等,及时处理后肿胀减轻,皮瓣成活。1例术后发生动脉危象,立即给予罂粟碱肌肉注射、升高室温等治疗后皮瓣恢复正常。其余患者皮瓣颜色、外观、质地、功能、弹性良好,效果满意,经1~5年随访,局部皮肤未出现再次溃烂。结论双蒂对称旋转筋膜皮瓣血管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皮瓣容易成活,外观自然,无明显皱褶,是修复骶尾部压疮理想的方法。精心的护理、严密的观察、全面的专科知识及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皮瓣成活,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10例老年患者复杂性手指离断施行再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正确判断再植指血管危象及腹部带蒂皮瓣血液循环,做好伤口护理,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合理体位安置,心理护理。指导早期活动,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手功能恢复。结果共再植20指,其中18例完全成活;1例拇指再植末节坏死,1例拇示指再植拇指坏死。Ⅱ期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坏死断蒂时植皮修复。腹部供区创面愈合良好。患者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及手术的特点,制订系统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复杂手指离断再植及皮瓣修复的成功率,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臀部穿支皮瓣治疗老年患者骶尾部压疮的效果。方法充分做好术前的准备,术后做好皮瓣的观察,一次性封闭式负压引流管的护理以及体位、大小便的管理,营养的补充。结果6例皮瓣均一期成活。结论护理的重点是皮瓣的严密观察,保证一次性封闭式负压引流管的通畅。术后随访1~2年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纳入121例臀骶尾部压疮患者,其中截瘫压疮109例,包括窦道型48例,溃疡型45例,混合型11例,多发型5例;非截瘫创面12例,包括电烧伤8例,外伤3例,局部封闭感染1例.切除坏死组织、滑膜囊及间生态组织,Ⅰ期局部皮瓣、肌皮瓣加皮片移植修复;彻底切除坏死组织,Ⅱ期选用皮瓣加皮片移植覆盖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及死骨,伤口开放换药愈合.121例患者中伤口Ⅰ期愈合78例,愈合率64.46%;Ⅱ期愈合39例,愈合率32.23%;切除坏死组织后伤口开放换药愈合4例,愈合率3.31%.结果提示臀骶尾部创面发生后应积极进行治疗,以提高局部血循环的治疗措施为主,如换药、理疗、烘烤创面处等,防止创面加深和扩大.在围手术期保持局部清洁、分泌物排出通畅,避免创面长时间受压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骶尾部压疮应用以臀上或臀下动脉为蒂的臀大肌旋转肌皮瓣及臀大肌随意转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2例皮瓣成活.均Ⅰ期愈合;1例全臀大肌旋转肌皮辩加植皮压疮部皮肤开裂合并植皮坏死,经改善营养、伤口及供区创面换药,清洁后受区直接缝合,供区2次植皮,愈合.随访6个月~4年,皮瓣质地优良,无复发.结论:以臀上或臀下动脉为蒂的臀大肌旋转肌皮瓣及臀大肌随意转移皮瓣血运可靠,外形满意,不失为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旋转肌皮瓣覆盖创面治疗骶臀部难治性压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2002-06/2007-0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的骶臀部压疮患者16例,骶尾部压疮11例,坐骨结节周围压疮5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及实验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将患者置于翻身床加强翻身,避免创面局部受压,并行压疮彻底清创,湿敷换药加强引流,待创面新鲜后旋转邻近合适的肌皮瓣修复创面,供皮区错位缝合.术后16例患者中有1例皮瓣贴附欠佳,加压包扎后愈合;其余15例均获得I期愈合.随访3个月~5年未见压疮复发.旋转肌皮瓣覆盖创面被证实为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1例多发伤患者术后合并骶尾部巨大压疮及多处创面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术前积极清除创面坏死组织,术后采取负压引流术及维持正确体位保护植皮区,密切观察创面外包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做好发热护理及加强营养支持等.患者顺利出院,创面全部愈合,随访3个月,患者能扶拐行走,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15.
雷永慧 《当代护士》2018,(7):134-136
总结了皮瓣移植技术治疗骶尾部难愈性压疮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引流管护理、皮瓣血运观察、营养支持、疼痛护理及健康宣教。认为骶尾部皮瓣移植成功与否不仅依靠高超的手术技巧,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压疮又称压迫性溃疡,是截瘫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2010年7月,我们收治1例双下肢截瘫致骶尾部压疮患者,对其实施臀大肌肌皮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围治疗期抗感染治疗和红光理疗后,采取分层、分期、间断缝合创面,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杨永辉 《全科护理》2012,10(24):2230-223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骶尾部压疮治疗中的配合。[方法]对15例骶尾部压疮病人,一期实施清创手术后VSD治疗7d~14d,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15例病人局部炎性反应明显减轻,创面明显缩小,为二期手术提供了良好条件,再行皮瓣修复,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VSD技术可提高二期皮瓣修复术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结果本组29例病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12 h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创面愈合。结论排除伤情及手术质量,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探讨穿支皮瓣在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中的疗效,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对本院自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5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创面,并进行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和观察。护理内容包括术前的血糖控制、心理护理、供区皮肤准备、床上排便训练等,术后温度管理(病房温度、皮瓣局部温度、输液温度)、疼痛管理、术后皮瓣血运密切监测包括我科自行设计穿支皮瓣钟面测量法与皮瓣血运观察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医药诊疗措施的应用、出院后康复指导等。结果,25例股前外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手术探查后成活,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患者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外观、功能满意。认为对采用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患者,进行系统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护理和密切的血运观察,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并进行有效干预,能显著提高穿支皮瓣的成活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58例显微外科皮瓣修复小腿复杂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58例小腿复杂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各种显微外科皮辨修复的护理进行了总结.术前做好皮肤准备、体位训练、戒烟宣教;术后做好体位放置,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变化,及时有效处理皮瓣静脉危象,预防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本组58例中有8例发生静脉危象,经过处理,1例边缘部分坏死,余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