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红霞  李晓燕 《中国校医》2019,33(7):517-518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的不同模式运用到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中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治疗的MHD老年患者74例,先为其施LFHD 3个月,再为其辅以3个月的HFHD,3次/周,4 h/次,对比不同透析模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 实施HFHD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有所降低,在第3 h与第4 h透析后,血压把控优于LFHD(P<0.05)。结论 对于MHD老年患者来说,实施HFHD是优良的透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辽宁省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组(LFHD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每组80例,分别采用LFHD和HFHD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相关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及急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HFHD组患者的ALB水平明显高于LFHD组;而β2-MG,hs-CRP,TC,TG,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LF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患者的急性感染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LFHD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P0.01);HFHD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LFHD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05)。结论 HFHD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和急性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67名患者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HD组和HDF组。采用同一方法对透析器预冲,观察HD组和HDF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FUS次数、类型和特点。结果HD组和HDF组分别使用10853支和707支新透析器进行治疗,HD组发生FUS80例次(0.737%)(A型15例,B型65例),HDF组为59例次(8.345%)(A型18例,B型41例),HDF组发生FUS次数显著高于HD组(p<0.01)。结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时FU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提示FUS的发生可能与HDF透析器种类不同及HDF的对流原理有关。  相似文献   

4.
伦拿连灭菌剂在透析器复用中灭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伦拿连灭菌剂复用透析器的灭菌效果.方法使用0.5%过氧乙酸(A组)、2%甲醛(B组)和3.5%伦拿连(C组)复用透析器,观察3组热原反应和透析器破膜发生率.结果随机抽取3组血路管、透析器进行细菌学监测,无细菌生长;C组、B组和A组热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2%、2.54%和1.82%,提示3组间热原反应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82.5,P<0.05);透析器破膜发生率分别为0.053%、0.46%和2.92%(χ2=107.1,P<0.05),提示3组间透析器破膜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选用伦拿连灭菌剂对透析器进行复用灭菌,热原反应及透析器破膜发生率明显低于过氧乙酸和甲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器、不同透析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5例,分别使用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S130组)、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组)和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0组)进行血液透析以及使用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为期2个月.结果 (1)四组患者单次透析治疗对血浆tHcy、SCr、BUN的清除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β2-MG 的清除,高通量透析器(F60组和HDF组)明显高于低通量透析器(S130组和F6组),HDF组明显高于F60组,P<0.05.(2)经过2个月的治疗,各组患者试验前后SCr和BUN血浆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血浆tHcy、β2-MG浓度除了HDF组有明显下降(P<0.05)外,其他三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常规血液透析无论使用低通量透析器还是高通量透析器对血浆tHcy的清除作用相似,高通量聚矾膜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滤过对血浆thcy的长期清除作用优于常规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6.
叶晴  朱柳莹  王琳 《现代医院》2012,12(6):28-30
目的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DIASCAN)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共54例,采用DIASCAN检测尿素清除指数(Kt/V),在透析器首次使用及复用第五次时检测Kt/V,与同时应用尿素动力学单室可变容积模型计算Kt/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首次使用时,透析器DIASCAN检测值低于Kt/V值,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直线相关性(r=0.811,p<0.01);复用第五次时,透析器DIASCAN检测值低于Kt/V计算值,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592,p<0.01);透析器首次使用DIASCAN检测值和复用五次时DIASCAN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每周2次与3次患者的单次血透DIASCAN检测值及Kt/V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值可以作为评价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一项较可靠指标,其低于应用尿素动力学计算的Kt/V值,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瑞得林在透析器复用灭菌中临床应用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行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器复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有效的灭菌方法。方法 对血液透析患者热原反应发生率与透析器出、入口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并对30例透析患者使用3.5%瑞得林(Renalin)连接瑞得冲(Renatron)复用机与0.3%过氧乙酸手工复用透析器,比较两者尿素氮、肌肝的清除率。结果 使用3.5%瑞得林灭菌复用透析器时,细菌培养种类明显比0.3%过氧乙酸和1%甲醛少(P<0.001);3.5%瑞得林机器消毒透析器10次与用0.3%过氧乙酸手工5次复用的透析器肌酐清除结果相同,尿素清除明显优于手工(P<0.001)。结论 3.5%瑞得林消毒液具有高效灭菌作用,在清洗透析器的同时,保护了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怀和毒素清除率,与瑞得冲合用可以增加透析器的使用次数,减少透析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透析器复用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例,在透析8周中取透析器在第1次与第10次使用时各2次采血化验计算Kt/V及URR,取平均值为透析器第1次与第10次使用时Kt/V及URR值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透析器第10次使用与第1次比较Kt/V、URR有所下降,但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只要严格遵守关于透析器复用的要求,在合理范围内,透析器复用相对是安全的,且并不明显增加病人的死亡率与感染危险,减轻了国家和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患者40例,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方法进行透析;乙组患者42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方法进行透析;丙组患者44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进行透析治疗6个月后,检测其β2微球蛋白、血脂及血磷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丙组患者及乙组患者β2微球蛋白、血脂及血磷的检测水平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乙组对比丙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FHD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效明显,还能有效地调节患者的β2微球蛋白、血脂及血磷的检测水平,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及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和HD组,每组各20例,HFHD组采用聚砜膜透析器进行HFHD,HD组进行普通HD.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显著下降.两组患者经过6次透析后,HFHD组治愈19例(95%),好转1例;HD组治愈12例(60%),好转7例,死亡1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HD治疗尿毒症脑病疗效显著,大大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观察,评价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980例,随机分为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组494例(用三联三通,简称常规组)和改良冠状动脉造影组486例(未用三联三通),比较两组X线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并发症、材料费用、造影剂剂量、肾功能.结果 常规组和改良组患者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7.4±3.1) min和(4.3±2.9) min(P〈0.01) 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9.5±9.2) min和(12.1±8.3) min(P〈0.01) 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0.05) 冠状动脉并发症分别为4例和3例(P〉0.05) 材料费用分别为(1465.3±188.8)元和(1188.5±163.7)元(P〈0.01) 造影剂剂量为(42.5±6.3) ml和(32.9±6.1) ml(P〈0.01).结论 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一样安全、有效,且更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reusing hemodialyzers for patients with kidney failure on dialysis employing either a heated citric acid or formaldehyde sterilization method, in comparison to the standard practice of single-use dialysis. METHODS: A meta-analysis of all relevant studie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hemodialyzer reuse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elative risk of mortality or hospitalization. A decision tree was constructed to model the effect of three different dialysis strategies (single-use dialysis, heated citric acid, and formaldehyde dialyzer reuse) on the costs and quality-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of "typical" hemodialysis patients. The cost of heated citric acid reuse was estimated from a center experienced with the technique. The cost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care, survival data, and patient utilities were estimated from published sources. RESULTS: There was evidence of a higher relative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but not mortality) for hemodialyzer reuse compared with single-use dialysis. Depending on the assumptions used, the cost savings that could be expected by switching from single-use dialysis to heated citric acid reuse were small, ranging from CAN $0-739 per patient per year. CONCLUSIONS: ESRD programs can incorporat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situations to determine whether hemodialyzer reuse is appropriate in their setti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呼吸困难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呼吸困难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急救,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急诊期间医疗费用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9.13±15.47)、(55.38±19.61)、(48.53±21.18)min,对照组分别为(67.35±23.68)、(85.26±24.45)、(61.39±26.32)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期间医疗费用治疗组(1 064.32±216.49)元,对照组(1 027.35±314.37)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诊断符合率治疗组94.83%(55/58),对照组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困难患者急救中应用临床路径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三种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从住院时间、治愈效果、手术出血量和月经恢复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间本院住院诊断为CSP的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在口服米非司酮25 mg,2次/d的同时,A组共8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甲氨蝶呤隔天一次肌内注射,2次/d;B组共10例,采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介入治疗+米索前列醇,使用甲氨蝶呤介入治疗;C组共12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隔天一次肌内注射。B组与C组米索前列醇均在清宫术前3~6 h阴道后穹窿放置400~600μg,促进宫颈软化。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A组住院时间为(31.8±10.3)d、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为(45.8±11.4)d,B组分别为(7.8±2.4)、(34.2±7.5)d,C组分别为(10.2±5.1)、(35.2±8.4)d,因此A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最长,与B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住院时间最短,与A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介入治疗+米索前列醇治疗CSP的方法临床恢复效果佳且住院时间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经济学方面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早期血液灌流技术进行评价.方法 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是否行早期血液灌流分为早期灌流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基础情况、治疗和预后情况以及治疗费用方面的差别.结果 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初始胆碱酯酶(ChE)水平、中毒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病程中均接受了至少1次血液灌流治疗.早期灌流组和对照组开始血液灌流时间分别为(1.6±0.9)h和(6.4±3.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灌流组ChE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8.5±2.1)d比(10.0±1.8)d、(10.5±4.2)比(12.3±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灌流组再次血液灌流5例,机械通气4例,对照组分别为8、5例,早期灌流组无院内死亡及28 d死亡,对照组院内死亡1例,28 d死亡1例.早期灌流组总住院费用、每天治疗费用、监护费用及药品费用均低于对照组[(17 231.75±5 411.45)元比(21 394.52±6 049.81)元、(1 412.25±169.33)元比(1 579.41±307.19)元、(4 309.22±1 490.12)元比(5 581.71±1 681.00)元、(8 223.41±1 426.10)元比(9 790.02±1 909.2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病程早期实施血液灌流对其预后有益,缩短了血ChE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且降低了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病人随机分为普通血液透析组和高通量透析组,每组21例,均按每周3次,每次4小时的透析时进行血液透析,2个月为一个疗程。对透析前后病人的自发疼痛、感觉减退、不安腿综合征、麻木症状,肱二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正中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通量透析组其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均有较为明显改善,而普通血液透析组改善不明显。结论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胸腔内置管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并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探讨胸腔内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0月确诊为肺癌致胸腔积液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方法引流胸腔积液,两组均行胸腔内灌注顺铂化疗,1次/4 d,连续灌注3~4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2%,对照组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84,P<0.05)。治疗组平均临床费用(1345.54±5.31)元、平均住院时间(14.78±2.41)d,对照组分别为(1617.36±6.32)元、(17.92±4.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245、4.155,均P<0.05)。胸腔内置管患者发生小量气胸1例,置管局部发红1例。结论经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并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应用方便,提高了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左卡尼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负面心理和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4例左卡尼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干预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加以心理干预。运用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Znug焦虑自评量表(SAS)、Znug焦虑自评量表(SDS)评价干预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干预组(69.56%VS93.75%,χ2=9.274,P=0.002);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各项心理因子,SAS、SDS标准分无组间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项心理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SAS、SDS标准分在干预2周以及4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左卡尼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过程中,给予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使用腔镜切割闭合器(Endo—GIA)离断脾蒂和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蒂离断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使用Endo-GIA离断脾蒂30例(A组);二级脾蒂离断法30例(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A组l(230,90±9.92)ml比(300.10±50.36)ml、(28.5±3.2)h比(31.6±5.3)h、(5±2)d比(7±3)d、(9.68±0.98)d比(12.16±1.34)d、(3.31±0.50)万元比(4.65±0.8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两组患者术后发热、腹腔积液、高淀粉酶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ndo—GIA离断脾蒂和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都安全可行,但二级脾蒂离断法较使用Endo—GIA离断脾蒂术中出血量少、价格低廉,适合西北贫困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不同置管方法的难易程度.方法 将26例需进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组(18例)和B组(8例),A组采用传统的撕脱鞘法置管,B组采用导丝法置管,观察两种方法的置管术中出血量、置管所用时间、成功率、置管后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结果 B组在置管所用时间为(43.63±3.74) min,术中出血量为(8.38±2.20) mL,均显著低于A组的(55.72±7.40) min和(24.78±4.69)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置管成功率为100%,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42.50±25.91) mL/min,A组的置管成功率为94.44%,透析中平均血流量为(232.78±21.97) mL/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导丝法进行颈内静脉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方法简单,且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