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银翘散是辛凉解表法的代表方剂。从性味配伍方面看,银翘散组方具有4个特点:①立辛凉透表法,辛宣郁结,凉可清热,启玄府而透邪外达;②辛凉配清热解毒,芳香避秽,透发毒邪,因势利导;③辛凉复辛温,寒温并用,开泄皮毛,防止凉遏,去性存用;④药用多为花、茎、叶等质轻味薄之品,轻以去实。由此提示可以“性味-功效”为理论依据,从清热解毒、辛凉解表、辛温解表3个方面,对银翘散进行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银翘散是吴鞠通创立的名方,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上焦。基础研究表明,银翘散具有解热、抗炎、抗过敏、促进免疫功能、镇痛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相关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各论第一章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肺卫见症:发病初起有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脉浮等见症者。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是吴鞠通提出的治疗上焦心肺病变的治疗原则,采取以轻清宣透之品清宣肺卫之邪的治疗方法。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方剂,因银翘散中有荆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辛凉药物中其解表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  相似文献   

4.
银翘散源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由金银花、连翘、苦桔梗等组成,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刘丽敏教授在临床上以此为基础方治疗儿科疾病,临床疗效确切,兹举验案五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银翘散是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代表方,其透邪之力介于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之间,故称之为辛凉平剂。临床上多用该方治疗风热上犯之外感,但实践中,银翘散加减亦可治疗多种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 5.银翘散类方鉴别运用银翘散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和喻嘉言芳香逐秽法,叶天士辛凉清上法,由东垣清心凉膈散去黄芩,加银花、荆芥、牛蒡子组成。其方辛凉轻清,药性平稳,为治疗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代表方剂,故吴氏称本方为辛凉平剂,“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素为临床医家所常用。银翘散自吴鞠通创制以来,后世治疗风温、温热,以及某些杂病属于邪在卫分、上焦,治当辛凉清解者,其所用方剂多从银翘散化裁而来,且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银翘散类方。这类方剂从源流关系来谈,大致是:由清  相似文献   

7.
正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文中载:"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银翘散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生甘草组成,具有辛凉透表、清  相似文献   

8.
透法是选用轻清、芳香的药物 ,以透达肌表、募原、空窍 ,从而驱邪外出的一种治法。温病学讲究透邪 ,适时恰当地运用透法 ,对各类温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 ,笔者将温病学常用透法治则阐述于后 ,以求正于同道。1 辛凉透汗选辛凉轻清透泄之味 ,配少量辛温之品 ,以疏散卫表之邪。用于温病初期 ,邪在肺卫 (上焦 )。常用透药 :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豆豉、薄荷 ,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本法体现了吴鞠通“治上焦如羽”的法则 ,对风温、春温和湿温的治疗尤为重要 ,常关系病邪的去向、病情的转归和病程长短…  相似文献   

9.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在卫分之证。方用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等辛凉质轻之品,疏散风热,宣透肺络之邪,正符合吴鞠通所说:“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且方中药量较轻,解表之力较弱,故称辛凉轻剂。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邪留肺卫之证。  相似文献   

10.
银翘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全方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芦根组成属于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表证.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称之为"辛凉平剂".该方配伍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大量辛凉之药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这种配伍既有利于透邪,又符合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之药与清热解毒之品相配,构成以疏散为主兼顾清热的解表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之甚多,大多外感热病初期有风热表证者皆可加减用之,现举验寨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煎水含漱治疗扁桃体术后所致咽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扁桃体摘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后常规处理+加味银翘散含漱液含漱)20例和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生理盐水含漱)2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咽痛症状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在咽痛程度比较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临床近期症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味银翘散煎水含漱法治疗扁桃体术后所致咽痛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短煎频服银翘散治疗风温初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风温初起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服用羚翘解毒丸治疗,1次1丸,1日2次,夜1次温服;病情重者1日3次,夜1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1日2次。治疗组20例,中药银翘散治疗,短煎频服。[结果]银翘散治疗组总有效率90%,羚翘解毒丸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翘散短煎频服治疗外感风温表证初起疗效明显优于羚翘解毒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急性扁桃腺炎方用加味银翘散治疗,水煎服,分4次服用。[结果]治愈7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腺炎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银翘凉血汤加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自拟银翘凉血汤加减治疗,并加用生肌珍滑散、青蛤散、消炎癣湿膏和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敷面;对照组用洛奇(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0.00%、92.50%;对照组分别为30.00%、82.5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银翘凉血汤加减并外敷药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翘散最佳煎煮时间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犯卫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以1∶1分为对照组62例和试验组65例,对照组采用煮沸后12 min的银翘散汤剂,试验组采用煮沸后6 min的银翘散汤剂,每剂煎取药液200 m L,根据病情,分别给予100 m L/次,2~4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 d。观察降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进行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临床痊显率为69.23%,高于对照组的51.61%(P0.05);用药后3 h和6 h试验组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咽痛、恶风、头胀痛、鼻塞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煮沸后6 min的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犯卫证)解热、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免疫调节方面均优于煮沸后12 min的银翘散,因此临床建议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为煮沸后6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分证论治手足口病,治疗组给予银翘散加减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及对症治疗.两组病例均治疗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从两组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8070,P〈0.005).结论:应用银翘散、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手足口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银翘散单味药实验研究、银翘散复方实验研究对银翘散抗病毒效应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之一,中医学以整体观和恒动观为指导思想,而五运六气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粹,运气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治疗学不可或缺的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多年研究学习五运六气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并灵活运用运气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采用银翘散加减与病毒唑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和血清心肌酶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程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前2组患儿心肌酶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经治疗3 d后,2组患儿心肌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翘散加减可缩短手足口病患儿病程,改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20.
李晓虎  袁卫玲  王上  康帅 《天津中医药》2022,39(9):1146-1149
血证作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四时主气不同,致病邪气有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血证病变机制。探讨不同时令下的血证发病规律,对于丰富中医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季节的时邪导致血证发病的机制不同,所以从时令角度辨证论治血证,对于预防和治疗血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