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GAS5靶向微小RNA(miR)-106b-5p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112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组织中lncRNA GAS5和miR-106b-5p的表达水平。HGC-27细胞随机分为lncRNA对照组、lncRNA GAS5组、miRNA对照组和miR-106b-5p KD组, 分别采用慢病毒建立lncRNA GAS5过表达和miR-106b-5p敲减细胞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lncRNA GAS5和miR-106b-5p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中lncRNA GAS5表达量(1.003±0.107)显著高于胃癌组织(0.387±0.0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9, P<0.05)。lncRNA GAS5组细胞lncRNA GAS5表达水平(3.073±0.373)明显高于lncRNA对照组(1.007±0.0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ER1L4(lncRNA FER1L4)调节miR-106a-5p的表达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2019年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及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6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分析肝癌细胞和癌旁正常肝细胞中lncRNA FER1L4和miR-106a-5p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RT-qPCR分析肝癌细胞系Huh-7、HepG2和正常肝细胞系L-02中lncRNA FER1L4和miR-106a-5p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及集落形成实验等方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转移和成瘤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lncRNA FER1L4在肝癌组织中表达较低(P<0.05),而miR-106a-5p表达较高(P<0.05),且两者呈负相关(P<0.0001,R2=0.376);与对照组相比,下调FER1L4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P<0.05),敲除FER1L4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CCAT2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用q RT-PCR检测胃癌细胞系AGS、Hs746T和BSG823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CCAT2的表达,将胃癌AGS细胞分别转染CCAT2si RNA(si-CCAT2组)与阴性对照si RNA(阴性对照组)后,以无转染的AGS细胞为空白对照,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分、细胞划痕和Trans well实验、Western blot检测si-CCAT2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凋亡情况、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各胃癌细胞系中CCAT2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均P0.05);转染后72、96h,si-CCAT2组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均P0.05),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增殖能力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CCAT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P53、caspase-8、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CCAT2在胃癌细胞中高表升高,敲低其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与侵袭能力,机制可能与其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ncRNA SNHG8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膀胱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将膀胱癌T24细胞分为si-NC组、si-SNHG8组、miR-NC组、pcDNA组、pcDNA-SNHG8组、miR-335-5p组、si-SNHG8+anti-miR-NC组及si-SNHG8+anti-miR-335-5p组。对各组细胞采用qRT-PCR、MTT、Transwell、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等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 膀胱癌组织中SNHG8的表达水平升高, miR-335-5p表达水平下降(均P<0.001)。抑制lncRNA SNHG8或过表达miR-335-5p后, T24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 CyclinD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p2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01)。lncRNA SNHG8靶向调控miR-335-5p的表达水平。与si-SNHG8+anti-miR-NC组比较, si-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a靶向Nm23-H1对胃印戒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与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胃低分化印戒细胞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iRNA微阵列分析分析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miR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采用miRNA对照和miR-146a抑制剂慢病毒感染人胃印戒细胞癌细胞系HSC-39,建立对照(对照组)和miR-146a敲降细胞系(实验组)。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体内抑制瘤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转移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146a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组织和组细胞系靶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有84个,其中miR-146a是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最大的miRNA。胃低分化印戒细胞癌组织miR-146a表达水平(2.96±0.31)高于癌旁组织miR-146a表达水平(1.29±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P<0.05)。实验组细胞miR-146a表达水平(0.33±0.15)低于对照组细胞miR-146a表达水平(1.0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4,P<0.05)。实验组细胞侵袭数量[(32.12±4.14)个]低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81.45±8.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3,P<0.05)。实验组细胞淋巴结转移数量[(6.01±1.89)个]低于对照组细胞淋巴结转移数量[(13.50±3.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5,P<0.05)。Nm23-H1是miR-146a的靶蛋白。胃癌组织中Nm23-H1表达水平(0.36±0.11)低于癌旁组织中Nm23-H1表达水平(0.8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0,P<0.05)。胃癌组织中Nm23-H1表达水平(0.92±0.13)低于对照组细胞Nm23-H1表达水平(0.27±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9,P<0.05)。结论miR-146a在印戒细胞型胃癌中呈高表达,通过靶向Nm23-H1调节胃印戒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KLK12-siRNA表达载体,探讨其在体外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合成KLK12-siRNA,以脂质体法转染至胃癌MKN-45细胞中建立稳定细胞系,并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KLK12siRNA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KLK12siRNA转染后胃癌细胞KLK12基因和相应蛋白表达的变化;用MTT法,细胞迁移和侵袭试剂盒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KLK12siRNA组的KLK1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两个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KLK12基因沉默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降低体外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KLK12-siRNA表达载体能抑制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CM3AP-AS1(MCM3AP antisense RNA 1,MCM3AP-AS1)靶向调控微小RNA-876-5p(miR-876-5p)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及卵巢癌细胞系(CaOV3、SKOV3、OVCAR3、OV90)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HOSE)。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MCM3AP-AS1的表达水平;建立lncRNA MCM3AP-AS1低表达模型,采用MTT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检测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分析、荧光素酶实验、qRT-PCR验证lncRNA MCM3AP-AS1和miR-876-5p的靶向关系。结果lncRNA MCM3AP-AS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水平为(8.45±0.86),高于癌旁组织(4.45±0.45);在卵巢癌细胞中的水平为CaOV3(1.53±0.12),SKOV3(1.82±0.23),OVCAR3(1.34±0.12),高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HOSE(1.00±0.10);下调lncRNA MCM3AP-AS1能降低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lncRNA MCM3AP-AS1能与miR-876-5p相互作用并下调其表达。结论lncRNA MCM3AP-AS1可通过靶向抑制miR-876-5p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锌指蛋白反义链1(lncRNA ZFAS)靶向调控微小RNA-512-3p(miR-512-3p)表达及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癌根治术的ccRCC患者30例, 获取肾癌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30个ccRCC癌肿组织和30个邻近非肿瘤正常组织中lncRNA ZFAS和miR-512-3p和可能靶向miRNAs的表达水平。分别通过细胞计数盒(CCK-8)测定、细胞克隆试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测定测定敲低lncRNA ZFAS1对细胞增殖、细胞克隆、迁移和侵袭的影响。lncRNA ZFAS1和miR-512-3p的相关性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RAID v2.0和AnnoLnc预测进行分析。lncRNA ZFAS1和miR-512-3p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lncRNA ZFAS1在ccRC...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lnc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因子(XIST)靶向miR-302a-3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软骨细胞损伤的调控机制。方法 SW1353细胞分为Control组、IL-1β组、IL-1β+si-NC组、IL-1β+si-XIST组、IL-1β+si-PDK1组、IL-1β+si-XIST+miR-NC inhibitor组、IL-1β+si-XIST+miR-302a-3p inhibitor组。检测XIST、miR-302a-3p以及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mRNA表达;噻唑蓝(MTT)实验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IL-4、IL-6、IL-10)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证实miR-302a-3p与XIST或PDK1的靶向关系;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及PDK1蛋白表达。结果 与IL-1β组相比,IL-1β+si-XIST组XIST表达下调,细胞活力升高,凋亡率降低,Bax表达及TNF-α、IL-1β、IL-6水平下降,Bcl-2表达及IL-4、IL-10水平升高(P<0.05)。XIST直接靶向下调miR-302a-3p表达,miR-302a-3p下调可恢复si-XIST介导的促增殖、抗凋亡和炎症反应作用(P<0.05)。PDK1是miR-302a-3p的靶基因,沉默PDK1可抑制细胞的炎症反应(P<0.05)。结论 敲低XIST可提高IL-1β诱导软骨细胞的细胞活力,减轻OA样软骨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与靶向上调miR-302a-3p进而抑制PDK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微小RNA (miRNA)表达谱,并测定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miR-429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及胃癌细胞株( SGC-7901)、正常人胃上皮细胞(GES-1)中miRNAs的表达.挑选基因芯片结果中胃癌组织表达显著下调的miR-429,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7例正常胃组织、52例胃癌组织、胃癌细胞SGC-7901、GES-1中miR-429的表达.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有23个miRNA上调,如miR-21、miR-30b等,31个下调如miR-429、miR-200等.qRT-PCR检测显示,miR-429在胃癌组织中下降约63.4% (P<0.01),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下降约76.2%(P<0.01).结论 miR-42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可能作为胃癌特异性miRNA,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F-BOX蛋白(FBP)家族成员F-box only protein 43 (FBXO43)在肝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高表达,促进肿瘤恶性进展,且研究显示,FBXO43促进p53降解,发挥促瘤功能。为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BXO4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恶性进展中的功能与相关机制。方法:基于TCGA、GTEx和Kaplan-Meier Plotter等在线数据库,分析FBXO4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FBXO43在胃癌细胞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检测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FBXO43的蛋白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特异性靶向FBXO43和p53的小分子干扰RNA分子(siFBXO43和sip53),分别或同时敲低HGC27和MGC803细胞中的FBXO43和p53的表达,利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Transwell侵袭和迁移等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FBXO43和p53的相互作用情况,以及敲低FBXO43后,p53的总泛素化水平。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盐合酶2(PAPSS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PAPSS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4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验证。分析PAPSS2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利用q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PAPSS2在胃癌细胞(HGC-27、SNU-1、AGS、SGC-7901)和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利用shRNA敲低胃癌细胞PAPSS2的表达,MTT检测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Transwell检测其对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1)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发现,PAPSS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且高表达PAPSS2的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HR=1.5,P=0.017)和无病生存率(HR=1.6,P=0.014)显著降低。(2)PAPSS2在40例胃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7.100±3.169 vs 3.425±2.263,P<0.001)。高表达PAPSS2的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P=0.015)和淋巴转移率更高(P=0.005)。(3)qPCR显示PAPSS2在胃癌细胞(AGS、HGC-27、SNU-1、SGC-790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GES-1细胞(F=15.45,P<0.001),免疫印迹法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4)MTT实验发现敲低PAPSS2对AGS和SGC-7901细胞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5)敲低PAPSS2后AGS细胞(386.9±73.75 vs 602.7±79.23,t=4.457,P=0.002)和SGC-7901细胞(237.8±77.60 vs 461.8±86.55,t=4.309,P=0.003)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AGS细胞(106.0±38.07 vs 201.3±48.79,t=3.446,P=0.009)和SGC-7901细胞(55.0±18.27 vs 93.6±21.07,t=3.093,P=0.015)的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 结论PAPSS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促进了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这可能是胃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苏锐  路艳  郑鑫  张军 《国际外科学杂志》2021,48(2):78-82,封3
目的 探讨LYN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RT-PCR检测在临床收集的胃癌和癌旁组织样本中的LYN表达水平.以胃癌AGS细胞为实验对象,利用脂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490-3p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8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iR-490-3p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miR-490-3p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52±0.072),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259±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28,P<0.05);miR-490-3p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MN分期显著相关(P<0.05);miR-490-3p低表达和高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个月vs 30个月,χ2=8.583,P=0.03);miR-490-3p、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2.396、0.472、0.230,均P<0.05)。结论 mi R-490-3p表达降低可促进胃癌的增殖、分化和迁移,可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Ez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细胞骨架蛋白Ez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芯片上90例胃癌组织及12例正常胃组织标本中Ezrin的表达,结合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应用Western印记检测胃癌细胞株的Ezrin的表达,体外侵袭试验验证其侵袭能力。结果 90例胃癌组织中Ezrin的阳性表达率为93.3%,而12例正常组织Ezrin表达均阴性,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Ezrin阳性率与胃癌患者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MKN-45细胞株中Ezrin的表达(171.72)明显高于其他4个细胞株(47.44~132.51);同时,MKN-45细胞的侵袭能力(220.21)也强于其他4株胃癌细胞(89.23~210.35)。结论 胃癌组织中的Ezrin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并与胃癌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失巢凋亡效应分子Bcl-2转录抑制因子1(Bit1)在胃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Bit1在胃癌中功能及作用机制如何值得研究。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Bi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Western blot检测2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手术标本中Bit1蛋白的表达;将胃癌BGC-803细胞分别转染Bit1 shRNA慢病毒载体或空病毒载体后,以无处理的野生型BGC-803细胞为空白对照,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验证转染效率与Bit1沉默效果,并分别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及TUNE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应癌旁组织比较,Bit1在胃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成功且Bit1被有效沉默。细胞行为学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细胞比较,转染Bit1 shRNA后的BGC-803细胞的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侵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减弱、晚期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均P<0.05);转染空载体的BGC-803细胞以上细胞行为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细胞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it1在胃癌中表达上调,并与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有可能是与胃癌发生、发展、预后相关联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周期控制、细胞发育和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其差异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ncRNA RAB1A-2(RAB1A-2)一种mTORC1激活剂,目前发现RAB1A-2与肺癌细胞DNA异常扩增、细胞增殖及侵袭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探讨RAB1A-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3种胃癌细胞系(MKN-45、BGC-823、SGC-7901)及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中RAB1A-2的表达,分析RAB1A-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RAB1A-2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将SGC-7901细胞系分别转染si-RAB1A-2(RAB1A-2干扰组)、RAB1A-2模拟物(RAB1A-2模拟物组)和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q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RAB1A-2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3种胃癌细胞系中RAB1A-2表达量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系(均P0.05)。胃癌组织中RAB1A-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分类、N分类和TNM分期均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RAB1A-2高表达患者3、5年总生存率均低于RAB1A-2低表达患者(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SGC-7901细胞比较,转染后24、48、72 h,RAB1A-2模拟物组SGC-7901细胞的A_(450) nm值均明显升高,RAB1A-2干扰组SGC-7901细胞的A_(450) nm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RAB1A-2模拟物组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RAB1A-2干扰组SGC-7901细胞的明显升高(均P0.05);RAB1A-2模拟物组SGC-790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RAB1A-2干扰组SGC-790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RAB1A-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RAB1A-2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RAB1A-2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TUS2-AS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63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膀胱癌细胞系(BIU-87、J82、T24、5637)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中的MTUS2-AS2表达。以MTUS2-AS2表达最低的J82细胞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转染载有无意义序列的对照质粒)和实验组(转染载有MTUS2-AS2表达序列的质粒)。qRT-PCR检测转染效率。MTS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J8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qRT-PCR检测J82细胞中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CMTM5)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CMTM5、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MTUS2-AS2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膀胱癌细胞系MTUS2-AS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P<0.05),J82细胞中MTUS2-AS2的表达最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J82细胞中MTUS2-AS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J82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J82细胞中CMTM5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MTUS2-AS2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MTUS2-AS2可通过上调CMTM5基因的表达,抑制J8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去泛素化酶含有卵巢肿瘤结构域的6B反义RNA 1(OTUD6B-AS1)通过微小RNA(microRNA,miR)-122-5p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98例肝癌组织标本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肝癌细胞系(Hhu7、Hep3B、HCCLM3、MHCC97H)和人正常肝细胞(LO2)中OTUD6B-AS1的相对表达量。用脂质体2000(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将sh-NC(sh-NC组)和sh-OTUD6B-AS1(sh-OTUD6B-AS1组)转染入Hep3B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用TargetScan预测OTUD6B-AS1与miR-122-5p的互补结合位点,随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两者的靶向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两者调控关系,将Hep3B细胞分别分为sh-NC+miR-NC组、sh-OTUD6B-AS1+miR-NC组、sh-OTUD6B-AS1+anti-miR-122-5p组,比较3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肝癌组织中OTUD6B-AS1相对表达量为2.42±0.9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92±0.39,t=14.3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细胞系Hhu7(2.84±0.23)、Hep3B(3.80±0.68)、HCCLM3(1.89±0.25)和MHCC97H(2.01±0.71)的OTUD6B-AS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LO2(1.04±0.23,F=51.8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OTUD6B-AS1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低于sh-NC组(t=5.556、2.454,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OTUD6B-AS1可以靶向调控miR-122-5p。sh-NC+miR-NC组和sh-OTUD6B-AS1+anti-miR-122-5p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高于sh-OTUD6B-AS1+miR-NC组(F=111.908、0.30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TUD6B-AS1可能通过负调控miR-122-5p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