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护士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神经内科病区10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立"提高神经内科护士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活动主题,对改进前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方面通过发放病人问卷调查表、科内自查进行考核,分析原因,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 (1)有形成果:经品管圈活动,神经内科护士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明显提高,达到并超出了预期目标。(2)无形成果:品管圈活动在团队精神、参与意识、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护患沟通、自我认可度5个方面均有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神经内科护士接待新病人护理到位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开展培训、组织实施、成果汇报、建立标准、持续推进5方面,介绍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推进品管圈活动的主要做法。通过护理品管圈活动,形成了标准化成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队伍素质,形成了护理质量文化。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体现了品管圈活动的科学性,主题选定与标准化成果会影响品管圈活动效果,全员培训与辅导监管可以助推品管圈活动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数据管理中的应用,评价提高查找灭菌监测数据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8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各种灭菌监测数据记录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记录2016年8月品管圈活动干预前在规定时间内查找151份不同时间段的灭菌监测记录数据准确率;采用现况调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现况影响因素有:监测记录单设计有缺陷、监测记录繁琐、存放无序、查找人员心理因素等。根据现况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9月开始实施;记录实施后灭菌监测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查找的准确率及各现况影响因素,并与品管圈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品管圈实施后,灭菌监测数据查找的速度及准确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现况影响因素较实施前减少(P0.05);各要因发生例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对品管圈管理工具的认知与应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精神等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使各项灭菌监测记录更加规范简洁,便于存放及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灭菌物品质量追溯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骨科病人正确卧位依从性,满足治疗需要,促进病人康复,规范流程。方法骨科7名护士自愿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骨科病人正确卧位依从性”活动主题,对改进前不正确卧位的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实施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1)有形成果:经品管圈活动,骨科病人正确卧位的依从性明显提高,达到并超出了预期目标。(2)无形成果:品管圈活动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及和谐度8个方面均有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优化了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了骨科病人正确卧位的依从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由10名成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对活动前后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法及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准确率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差件数.方法:采用品管圈的手法针对内差发生的主要原因排药数量错误、贴签错误、和排药品种错误,制订了药品重新布局、加用醒目标签、完善退药流程和更换打印设备等对策.结果:活动后有形成果评价内差件数由每月143件下降到82件;无形成果评价各项能力均得到了提升.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确实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内差件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品管圈活动对减少急诊输液室不良事件的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品管圈活动.结果:两组对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就行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不良事件明显低于未开展品管圈活动(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减少了急诊输液室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管理能力,大大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加了护理操作质量,增强了整个团体工作能力及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践证明,合理用药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关键。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Drug Monitoring TDM)是指导合理用药的根据。本文介绍了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TD、-FL、全自动血药浓度监测仪的原理、特点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药剂科药学人员中试行品管圈活动,探索在大型综合医院药房精细管理效果分析。方法:将品管圈培训训练模式引入科室的质量管理中,在此基础上,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后住院药房医嘱调配差错的件数由活动前的每月30.66件降低到活动后的每月15.83件,目标达成率为90.48%,进步率达到53.45%。圈员的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效率、凝聚力、工作积极性、品管手法均有一定的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药剂科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发药差错,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升了药房精细化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医院医用耗材配送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梳理医院医用耗材配送质量管理流程,利用院内现有物流管理系统,通过柏拉图、鱼骨图等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探讨影响医用耗材配送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形成完整、标准化的品管圈活动成果。结果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2022年医院医用耗材的配送不到位订单个数为2.6个/月,降幅达60%,申请订单部分缺货率降低了81%。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院医用耗材配送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活动,对留置胃管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加以纠正,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本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QCC,圈名为卫献圈),运用品管工具分析,通过研究留置胃管失败的因素,在本科室两个病区各层次护士统计了253次留置胃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0.1%,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加强技能培训。结果留置胃管253次,一次成功率达到98%,提高了7.9%。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改善了病人对护士留置胃管技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的20000人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确定圈名、圈徽,通过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对活动前后门诊高峰期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进行统计和比较,确认活动效果,从而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结果有形成果:活动前门诊西药房患者等候时间为14.2min,活动后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为7.6 min,达到目标值8 min。无形成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增强了圈员责任心和积极性,改善了品管手法,和谐度更高。结论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缩短了门诊高峰期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门诊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肖 《现代保健》2014,(17):113-1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循环程序中断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对关键环节实施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灭菌循环程序中断率由3.8%下降为0.87%,显著提高了灭菌循环成功率。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可做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的环节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降低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仪器报警发生率,提高治疗效率。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通过现况查检、原因解析、对策拟定,从增设体位按摩装置、实施精细化约束评估、增设管路防滑缚带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 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仪器报警发生率从31.0%降低至11.8%,血液净化过程中的仪器报警现象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过程中仪器报警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开展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全程参与系统的设计、测试、上线培训、应用效果评价等。一方面,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10个智能化功能,如智能诊断、智能采集等;另一方面,系统上线后,全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49‰下降至0.19‰,护理病历质控问题发生率由34例/季度降至12例/季度,护理文书结构化率由48%提升至96%,全院护理文书书写总时间由302小时/天下降至139小时/天,护理病历质控时间由15分钟/份缩短为6分钟/份,血糖监测单位时间由670秒/次缩短为282秒/次。系统应用提升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思维主导的健康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3个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4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联合应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糖脂代谢、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健康素养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治疗、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思维主导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对于控制糖脂代谢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数抗肿瘤药物因缺乏特异性,药品不良反应往往难以避免。利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对肿瘤患者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干预,构建了药品不良反应预防、分级、处置、转归、上报的全程管理模式,使患者评估准确率、医生不良反应分级评价掌握率、药品预处理规范率、不良反应处置合理率、不良反应考核达标率均大幅度提升。通过品管圈活动,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风湿免疫科一组为对照组,二组为实验组。在二组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解决措施。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活动前后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考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活动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考核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活动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考核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活动后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5),护理质量考核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a role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to achieve the optimum therapeutic concentration of anti-tuberculous drugs. This work aimed to determine the current awareness of TDM in TB control among chest physicians and to estimate the demand for this service. Responses from a sample of chest physicians in the West Midlands revealed that 60% were aware of TDM and 33% had used it.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from half of a UK group of microbiologists who reported a median of nine requests in the past year. It appeared that more was known about services for rifampicin and streptomycin than other first-line drugs. There appears to be a need for both increased awareness among potential service users and for coordination of assay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