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HIV阳性人群HPV病毒载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及阴性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感染情况以及病毒载量.结果 40例HIV阳性组中HPV阳性20例,感染率为50.0%,在HIV阴性组中HPV阳性7例,感染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组HPV病毒载量比H1V阴性组至少高1个数量级(P<0.05);检出16种HPV亚型,其中包括11种高危型,5种低危型,感染率最高的为16型(5例),其次为52型(4例)、58型(3例).结论 HIV感染人群中HPV感染率、病毒载量较高,且多型感染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不孕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亚型分布和年龄特征。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法对778例不孕患者和体检的428例对照组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21种HPV亚型感染检测。结果:①不孕组和对照组的HPV感染率分别为9.90%和8.41%,两组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8,P>0.05)。②不孕组HPV感染21种分型中的14种亚型被检出。总的阳性样本中有89.6%(69/77)是高危亚型,HPV52最常见,其次为58、16、66和CP8304。③不孕组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307,P>0.05)。结论:江门地区不孕人群的HPV感染率为9.90%,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不孕人群HPV感染情况与年龄无关,常见的型别为HPV52和HPV5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川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病毒分型、病毒载量对宫颈病变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1-12月在医院行HPV检测共计2 53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银川地区妇女HPV感染情况,常见高危型HPV感染状况、感染型别以及与年龄的关系;同时追踪HPV阳性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做病理检查者,探讨病毒载量与宫颈细胞病变之间的联系。结果 2 532例受检者中HPV感染474例,感染率为18.73%。其中HR-HPV 16阳性109例(感染率4.30%),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型别是:16型、52型、53型、58型及51型;混合感染111例(感染率4.38%)。50岁年龄段HPV阳性率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型、18型及52型病毒载量在CINII及以上级别病变中明显增加。结论银川地区频发的HPV基因型具有区域性,亚型与宫颈病变有相关性,而且HPV病毒载量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HPV分型定量检测能预测病变的风险,能提高宫颈细胞病变的筛查率,降低漏检风险,应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4.
白婷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898-289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和宫颈内病灶组织HPV DNA二者的相关性和宫颈癌患者血清中HPV DNA检测的意义。方法:对确诊为宫颈癌的93例患者采集病灶组织和静脉血,采用PCR方法对所有的采集标本进行HPV DNA和HPV亚型的检测。结果: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中HPV阳性率为64.52%(60/93),以高危型HPV16、18和HPV58亚型为主;在血清检测中HPV阳性率为49.46%(45/93),两种检测方法 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种检测方法中,高危型HPV16、18亚型相同病例数为23例,高危型HPV16、58亚型相同病例数为15例,两种检测方法的高危型HPV16、18、58亚型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HPV阳性亚型均不相同。在血清检测7例HPV阳性患者其病灶组织HPV检测呈阴性。结论:单纯检测患者血清中HPV感染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而血清中高危险型HPV16、18和58亚型检测对宫颈癌的确诊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永芳  崔芳  赵文霞  徐珊  严琦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20-2522
目的:了解HPV-DNA分型检测在意义不明确的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的作用。方法:260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进行HPV-DNA分型检测,同时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260例患者中慢性炎症168例(64.62%),其中高危HPV阳性率为38.10%(64/168);宫颈上皮内瘤变(CIN)90例(34.62%),其中高危HPV阳性率为81.11%(73/90);早期浸润癌2例(0.7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2例,感染率100%。慢性炎症和CIN患者两者比较高危HPV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型及以上HPV感染阳性率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中高危HPV感染排在前5位的亚型分别是HPV-16、58、52、33、31。结论:HPV-DNA分型检测在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有意义,对高危HPV亚型16、58、52、33、31感染的ASC-US患者需及时干预,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深圳市福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分布,为HPV感染防治及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新一代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7 588例女性HPV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分析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规律。结果在7 588例标本中,检出HPV阳性804例,HPV总感染率为10.6%(804/7 588),检出HPV基因型16种,其中高危型为14种,低危型为2种,HPV感染以单一亚型感染最多,比率高达87.69%(705/804),同时感染HPV基因型种类最多可达4种亚型。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存在差异,检出率的最低年龄段为30岁,检出率为4.6%(21/457),此组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733,P0.05)。在所有检出的HPV基因型中,52型、16型和58型感染率最高,依次为21.75%、15.14%和11.51%,主要分布于≥31岁的三组年龄段女性中,其中52型、58型均在≥51岁年龄段的阳性例数最多。结论深圳市福田地区女性HPV感染并不少见,随着年龄的增加,HPV阳性率呈抛物线式增加,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HPV高危型52型、16型和58亚型为优势感染基因亚型,主要集中在31岁以上年龄段,52型、58型在围绝经期妇女人群中阳性例数最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德州市德城区妇幼保健院622例妇科门诊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探讨感染人群中HPV分型、分布特点,了解德州市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德州市德城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行宫颈HPV分型检测的622例患者,对感染阳性患者的HPV亚型感染情况、年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2例受检者中HPV阳性144例,HPV阳性感染率23.15%;以高危亚型感染为主123例,占阳性感染病例的85.42%;高危型HPV感染亚型前5位依次为:HPV 16、58、52、31及18型,5型总和占高危HPV感染的62.92%;低危型HPV感染以11型及6型为主,两者总和占低危型HPV感染的95.00%。HPV总感染率及高危型HPV感染率均以≤20岁及21岁~年龄组较多,≥61岁年龄组明显减少,HPV总感染率≤20岁组、21岁~组、31岁~组、41岁~组与≥61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可信区间值分别为0.054 8~0.834 1,0.202 3~0.418 4,0.106 5~0.284 4,0061 5~0.285 0,P0.05);高危型HPV阳性率21岁~组、31岁~组、41岁~组与≥61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可信区间值分别为0.158 5~0.363 7,0.087 9~0.257 5,0.049 9~0.265 0,P0.05)。调整年龄分组,把全部受检者分为≤30岁、31岁~、≥61岁3个年龄组,则HPV总阳性率:≤30岁组与31岁~组、≥61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可信区间值分别为0.045 9~0.227 0,0.244 4~0.398 2,P0.05);低危型HPV阳性病例,≤30岁组及31岁~组分别与≥61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可信区间值为0.190 0~0.334 9,P0.05);高危型HPV阳性病例,≤30岁组与31岁~组及≥61岁组比较(95%可信区间值分别为0.020 1~0.097 6,0.002 9~0.037 6,P0.05),31岁~组与≥61岁组比较(95%可信区间值为0.040 2~0.274 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德州市女性宫颈HPV感染率23.15%;高危型HPV感染亚型前5位依次为:HPV 16、58、52、31及18型,低危型HPV感染以11型、6型为主,感染年龄以≤3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并随年龄增加感染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崔芳  黄永芳  赵文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26-5328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探讨不同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538例因细胞学结果异常或本人意愿行宫颈分泌物HPV-DNA亚型检测,对其中228例HPV阳性患者阴道镜下定位宫颈组织活检和(或)ECC、LEEP术,以最高级别的病理结果为最终病理学诊断。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228例HPV阳性病例中,检测到21种亚型中的18种,未检测到HPV-35、42、51三种亚型。感染频率前6位依次为:HPV-16(29.82%)、58(19.74%)、52(17.54%)、33(9.21%)、53(9.21%)和11(5.26%)。样本中单型感染184例,多型感染44例。在宫颈高度病变组中HPV亚型感染依次为HPV-16、52、58、33、31/45/53、18/CP8304,但仅HPV-16与宫颈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与正常或炎症组、低度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型感染中,高度病变组与低度病变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16是上海市虹口区主要的感染亚型和致病型,混合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蔡如惠  袁慧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07-2708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HPV亚临床感染(SP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接受治疗的258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2例接受妇科检查的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以确定有无SPI感染,并采用杂交捕获实验II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结果:258例宫颈糜烂患者中SPI阳性66例,阳性率25.6%,52例正常女性患者中SPI阳性2例,阳性率3.7%,两组阳性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宫颈糜烂组不同分型、不同分度的患者SPI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PI阳性者高危型HPV阳性率为68.4%,明显高于SPI阴性者(P<0.01)。结论:SPI在宫颈糜烂人群中比例较高,并且SPI阳性者高危型HPV的检出率高,故应加强宫颈糜烂人群的随访与管理,尤其是该人群中的SPI阳性患者,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妇产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324例HPV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HPV感染情况、HPV亚型分布情况和病变程度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前三种亚型依次为HPV16、HPV58、HPV52型,感染率依次为26.79%、21.46%、19.13%;低危型HPV感染率前三种亚型依次为HPV11、HPV53和CP8304,感染率依次为19.63%、8.65%和4.33%;CINⅠ患者中感染HPV前3位依次为HPV16(25.00%)、HPV58(20.83%)、HPV52(14.58%),感染CINⅡ与CINⅢ亚型前3位亚型依次为HPV16(56.60%)、HPV58(18.87%)和HPV33(11.32%);低危型HPV亚型感染较高危型HPV感染(A组或C组)或混合HPV感染(B组),宫颈病变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亚型(OR=7.321,P0.05)与HPV52(OR=5.47,P0.05)是HPV感染患者发生高瘤变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CIN病情较严重,HPV16、HPV58、HPV52是导致CINⅠ患者的主要因素,HPV16、HPV58和HPV33是导致CINⅡ、CINⅢ的主要因素;HPV16亚型与HPV52感染是患者发生高瘤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3753例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3753例妇科门诊就诊人群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以及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geno-typing technique,Hybri-Max)对3753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刷片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亚型进行分析。结果:3753例妇女中检测出HPV阳性591例,阳性率为15.7%,其中两种亚型混合感染114例,占总感染人数19.3%(114/591),3种及3种以上亚型混合感染18例,占4.7%(18/591)。人群中感染最多的亚型依次是HPV52(3.9%)、HPV16(3.8%)、HPV58(2.1%)和HPV18(1.2%)。各年龄段妇女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2,P0.05)。结论:妇科门诊就诊人群的HPV感染率为15.7%,且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亚型是HPV5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分型检测作为宫颈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管理手段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17日-2017年9月15日在航天中心医院妇科门诊筛查结果为ASCUS的4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患者平均年龄(41. 0±11. 0)岁,HPV分型检测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16种高危型HPV亚型和10种低危型HPV亚型,同时均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定点、多点活检或宫颈管内膜刮取术(ECC),将病理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或≥子宫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Ⅱ者视为病理检查阳性,病理诊断≤CINⅠ或≤CGINⅠ者视为病理检查阴性。分析465例妇女HPV感染状况及宫颈病变程度;以病理诊断为诊断子宫颈病变的"金标准",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评价高危型HPV分型检测作为ASCUS分流管理手段的价值。结果 465例ASCUS患者中,病理阳性检出率为23. 87%(111/465),高发年龄为30~49岁,占63. 96%(71/111),60岁以上发生率最低,占4. 50%(5/111)。HPV阳性(即感染) 256例,总感染率为55. 05%(256/465)。HPV单一亚型感染者161例,均为高危型HPV感染,占34. 62%(161/465);HPV多重感染(即两种及以上亚型感染)者95例,其中高低危合并感染17例。16种高危型HPV感染亚型中,感染率最高的3种亚型依次为HPV16、52、58型,其感染率分别为13. 76%(64/465)、9. 46%(44/465)和7. 31%(34/465)。病理检查为阳性的患者中,单一高危型HPV感染54例,与多重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CINⅡ病变最相关的亚型是HPV16、52和58型,分别占所有≥CINⅡ病变的29. 77%(39/131)、12. 21%(16/131)和10. 68%(14/1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PV分型检测筛查ASCUS患者中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灵敏度为80. 18%,特异度为87. 59%,阳性预测值为34. 77%,阴性预测值为89. 47%。结论 ASCUS可含有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60岁以上女性发生率较低,合并HPV16、52和58型感染者发生≥CINⅡ病变的可能性大,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阴性预测值高,是ASCUS患者分流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东太湖地区女性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 544例妇女的23种HPV基因亚型分布情况。结果 3 544例妇女中,除6例患者因镜检宫颈上皮细胞阴性被排除外,其余3 538例患者均被统计在内。HPV阳性患者748例,感染率为21.14%,其中单一感染550例,多重感染198例。不同年龄患者的HPV总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HPV感染中,最普遍的型别为HPV52、HPV16、HPV58和HPV18。多重感染中,HPV58/33和HPV58/52的组合最多见。结论 50岁以上为宫颈癌高发年龄,应定时进行体检筛查,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当地宫颈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妇科门诊中常见的慢性阴道炎患者及女性健康体检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反相点杂交法对慢性阴道炎患者和女性健康体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684例慢性阴道炎患者中,HPV感染总阳性率为50.73%,HR-HPV感染率为39.18%,单一HR-HPV型别感染率较高的3种依次为HR-HPV 52型、16型和58型。33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HPV感染总阳性率为33.64%,HR-HPV感染率为26.67%,单一HR-HPV型别感染率较高的3种为HR-HPV 52型、53型和16型。2组的总HPV感染率、HR-HPV的感染率、单一HR-HPV 52型与58型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阴道炎患者和女性健康体检者中HPV总感染率、HR-HPV的感染率及亚型存在差异,该数据可为HPV感染的预防、治疗及疫苗研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诊的621例宫颈病变患者,采集宫颈上皮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并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鉴定患者HPV基因亚型。结果 621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291例为HPV阳性者,HPV阳性率为46.86%;随着病变程度的加剧,阳性例数增多,阳性率增高;在HPV感染阳性的291例患者中,常见的HPV基因亚型为HPV16、HPV52、HPV58、HPV68和HPV18;随着病变程度的加剧,低危型基因亚型检出率降低,高危型基因亚型检出率增加;HPV16基因亚型和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剧,HPV16基因亚型检出率明显增高(P0.01);不同组别中,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的比例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病变患者最常见的HPV基因亚型为HPV16、HPV52、HPV58、HPV68和HPV18,其中HPV16检出率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多重感染并不影响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连云港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并探讨HPV易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连云港地区HPV感染率及各亚型分布状况,分析阴道清洁度、阴道毛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感染与HPV感染相关性。结果本地区HPV总体阳性率为23.14%,年龄段与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91,P0.05);本地区HPV16、HPV52、HPV58 3种亚型感染率较高(14.6%、14.4%、7.89%);农村患者HPV阳性率显著高于城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Р0.05);阴道清洁度异常、细菌性阴道病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其HPV感染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道毛滴虫阳性、真菌感染阳性对HPV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与地域相关,HPV感染与阴道清洁度、细菌性阴道病、解脲支原体感染相关,HPV亚型分布对本地域HPV疫苗的使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锥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的102例予LEEP术治疗,采用阴道镜和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HPV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LEEP术后随访半年,治愈82例,治愈率达80.4%。病变残留20例(19.6%),复发14例(13.7%)。在所有患者中,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率为76.5%。CINⅢ患者高危型HPV阳性率(90.0%)较CINⅡ患者(69.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阳性组LEEP术后病变残留率与HPV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复发14例中,13例高危型HPV阳性,与HPV阴性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因病变残留或复发而再次行LEEP术的26例中,23例(88.46%)高危型HPV阳性。结论:LEEP术治疗CIN疗效确切、安全、成功率高,是诊断和治疗CIN有效且理想的方法。高危型HPV阳性与否与CIN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张家口地区女性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现况特点,为制定预防及筛查宫颈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自愿进行HPV分型检测的4 868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和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分型检测。按照年龄、学历和感染类型等因素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不同组间的感染情况及复发率。结果地区感染率最高的高危亚型为52型、16型、51型、58型、53型、56型和18型,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各年龄段患者总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1~40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单一感染类型的阳性检出率在31~40岁与51~60岁两个年龄组占比较高,31~40岁组与51~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感染类型的阳性检出率在41~50岁年龄组比例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重感染类型的阳性检出率在51~60岁年龄组比例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患者总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学历受检者阳性率最高为20.2%。复发感染中,小学学历的人群感染复发率最高为68.1%,并且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9,P<0.05)。三重感染的复发率最高为88%,并且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0,P<0.05)。结论本地区HPV感染亚型分布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感染水平与年龄、学历等因素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联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2 450例女性患者分泌物中HPV基因类型并分析。另分析其中98例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阳性患者的HPV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性。结果 2 450例患者HPV阳性率达19.7%(482/2 450);各月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25岁和55岁~64岁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以单一感染模式为主(360例,74.7%),52型、16型、58型、39型、56型为高发类型;98例TCT阳性患者,HPV阳性率为57.1%(56/98),随病变严重程度阳性率逐渐上升;感染模式在病变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致病HPV类型为16型、52型、58型、39型、56型。结论西安地区妇女HPV阳性率较高,以婚龄前和中老年女性多见,52型、16型、58型、56型、39型5种为高发类型。应加强本地区HPV预防工作,对本地区女性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川西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与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杂交捕获2代技术(Hybri Capture 2,HC2)对2015年雅安市人民医院检查的2 000名妇女进行HPV感染和13种高危亚型、5种低危亚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和13种高危亚型、5种低危亚型分布情况。结果 2 000名妇女中,HPV阳性686例(34.30%),其中农村地区阳性率为42.48%,城市地区阳性率为26.37%(P﹤0.05);不同年龄段人群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0岁人群HPV阳性率最高(46.15%);13个高危亚型中排前五位的分别为52型(25.95%)、58型(14.14%)、16型(10.35%)、18型(7.14%)、68型(5.25%),5个低危亚型排序分别为42型(6.12%)、11型(3.94%)、42型(2.48%)、44型(2.33%)、6型(2.33%),混合亚型12例,占1.75%。结论川西地区HPV阳性率较高,以农村地区为主,年龄以31~40岁为主,最常见的高危亚型是52型、58型、16型、18型、68型,最常见的低危亚型是42型,建议针对不同年龄群开展HPV基因亚型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