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曲芳 《中国民康医学》2022,(17):155-158
目的:观察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生命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等HAD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评分和SA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可提高冠心病PCI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HADS和PSQ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颌面部多发骨折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理念取得的效果。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颌面部多发骨折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40例在其基础上应用FTS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中焦虑(Anxiety, A)与抑郁HADS(Depressed, D)分量表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 GCQ)量表评分、张口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HADS(D)、HADS(A)量表分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1个月,研究组GCQ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口度指标为(27.65±4.50)mm,高于对照组的(24.60±5.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8,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延续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延续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干预前后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IBD-SES)评分。结果延续组定时复查率、规律用药率、积极运动率、合理作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IBD-SES评分均较前升高,延续组IBD-SE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手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焦虑评分分别为(29.51±1.23)分、(37.09±1.33)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抑郁评分分别为(17.57±4.73)分、(27.21±5.32)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减轻术后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抑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胸外科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5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评分[(42.6±2.5)VS(51.4±3.0)]分、SDS评分[(42.0±2.6)VS(51.2±3.4)]分、生活质量评分[(88.2±8.6)VS(75.5±9.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2.6±6.7)VS(85.2±5.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缓解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烧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DS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HADS总分(9.1±2.3)分,HADS-A评分(5.2±1.3)分,HADS-D评分(3.9±1.0)分,VAS评分(1.5±0.4)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HADS总分(12.9±2.6)分,HADS-A评分(7.3±1.5)分,HADS-D评分(5.6±1.1)分,VAS评分(2.5±0.8)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干预后各指标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哨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营养管理的饮食干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因病治宜"护理方法,持续护理直至患者出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价患者健康行为,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级量表(PG-SGA)评价患者营养水平,炎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病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康与营养、责任与压力、心理与社会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肠出血和肠息肉总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的饮食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健康行为和营养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营养管理的饮食干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因病治宜"护理方法,持续护理直至患者出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价患者健康行为,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级量表(PG-SGA)评价患者营养水平,炎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病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康与营养、责任与压力、心理与社会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肠出血和肠息肉总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的饮食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健康行为和营养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5E康复护理。统计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评分。结果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5E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建档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21版项(BDI-21)]、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BAI、BDI-21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BAI、BDI-21评分较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12%(32/34)]较对照组[76.47%(26/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并具有较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0例医院收诊妇产科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变化,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为(44.3±10.2)分和(44.5±10.6)分、抑郁评分为(48.6±11.3)分和(49.1±11.1)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30.1±3.8)分和(36.8±7.2)分、抑郁评分为(26.1±6.3)分和(34.2±8.4)分,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有变化(P<0.05),但观察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状况,提高对临床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普外科住院的围手术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90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科室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67.95±9.33)分、(59.37±9.94)分,对照组分别为(68.63±9.42)分、(61.63±8.7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患者63例(70.0%),抑郁患者45例(50.0%),对照组分别为65例(72.2%)、48例(5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为(42.42±9.12)分、(40.53±9.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9±9.84)分、(62.13±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41例(47.7%)、抑郁25例(29.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例(76.2%)、47例(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的冠心患者16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8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值(50分和4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系统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干预后,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CHD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40例血液净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汉密尔顿焦虑估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估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辅助常规血液净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157-160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确诊的8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8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干预组(n=4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干预等。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32.3±7.6)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41.2±8.4)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31.6±6.7)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41.3±7.5)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为79.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社会量表、动力和精力量表、症状和副反应量表分别为(17.27±3.41)、(23.37±4.34)、(11.32±2.30)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社会量表、动力和精力量表、症状和副反应量表分别为(19.51±2.12)、(27.29±3.27)、(15.26±3.27),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疾病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杨国芬 《吉林医学》2015,(2):339-34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卵巢癌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和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入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入院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58-160+16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配合生活能力训练、康复训练、遵医嘱用药、配合检查治疗等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烧伤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发生面部烧伤的女性青年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使其生活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遴选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况,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