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18篇
  免费   12576篇
  国内免费   4892篇
耳鼻咽喉   296篇
儿科学   706篇
妇产科学   426篇
基础医学   4010篇
口腔科学   650篇
临床医学   8198篇
内科学   8974篇
皮肤病学   1477篇
神经病学   2879篇
特种医学   1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3445篇
综合类   21994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5855篇
眼科学   945篇
药学   34951篇
  115篇
中国医学   26822篇
肿瘤学   4405篇
  2024年   560篇
  2023年   2109篇
  2022年   3279篇
  2021年   4767篇
  2020年   4794篇
  2019年   3748篇
  2018年   3474篇
  2017年   4624篇
  2016年   4573篇
  2015年   4418篇
  2014年   8801篇
  2013年   10602篇
  2012年   8779篇
  2011年   8781篇
  2010年   7229篇
  2009年   5781篇
  2008年   5051篇
  2007年   5372篇
  2006年   4491篇
  2005年   3942篇
  2004年   3218篇
  2003年   2863篇
  2002年   2297篇
  2001年   2127篇
  2000年   1696篇
  1999年   1335篇
  1998年   1096篇
  1997年   1057篇
  1996年   841篇
  1995年   751篇
  1994年   642篇
  1993年   502篇
  1992年   567篇
  1991年   486篇
  1990年   368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298篇
  1987年   275篇
  1986年   212篇
  1985年   227篇
  1984年   186篇
  1983年   132篇
  1982年   119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63篇
  1979年   64篇
  1978年   68篇
  1977年   50篇
  1976年   50篇
  1975年   5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药辨治老年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CSPD),纳入研究对象为老年人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对其调查目的、调查疾病及调查结果等进行描述统计。结果 ①最终纳入168篇文献,其中2010至2020年之间发表138篇(82.14%);调查地区涵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共纳入43948例老年人,累计覆盖340个研究中心;②主要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中医证候阴虚阳亢证(10.05%)>血瘀证(9.5%)>痰浊(湿)证(8.91%)>阴阳两虚证(4.98%)>痰瘀互结证(4.96%);单元证分布阴虚证(14.70%)>痰证(11.22%)>气虚证(7.15%)>肾虚证(4.72%)>血瘀证(4.18%);涉及病变脏腑肾>肝>脾>肺>心。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证候分布虚证多于实证,虚证中又以阴虚证、气虚证最为多见,实证常见血瘀证、痰浊(湿)证等,且多见痰瘀互结证;老年人五脏皆损,其中又以肾、肝、脾功能失调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药浴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确诊的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疗法,涉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并结合中药药浴疗法,分别评估两组的肌张力及大运动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大运动功能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可改善肌张力,促进大运动功能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Cancer cell》2022,40(8):835-849.e8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220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的现状,以期为其影响力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思考。【方法】 利用网站调研(期刊官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查询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文SCI科技期刊进行较全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 18种中文SCI科技期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影响力不如优秀的纯中文期刊(国内影响力排名不够靠前),国际影响力不高(JCR分区仅为Q3或Q4区),国际化发展程度不够(国际编委占比为0的期刊高达11种,缺乏国际新媒体宣传),不够重视网络首发(仅9种期刊有网络首发)等。【结论】 在目前国内良好政策环境下,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需要坚守初心,可根据各自期刊定位制定个性化发展策略,从而发展成为旗舰期刊甚至是世界一流期刊。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been proven to played a great important role o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As one of the drugs recommended in Chinese guidelines, Lianhua Qingwen Granules or Capsules (LQ) are widely used.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i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Q o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MethodsSeven databases (PubMed, EMBASE, CENTRAL, CNKI, VIP, CBM and Wanfang) were searched to include all appropriate clinical trials that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LQ o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ResultA total of 3 trials including 245 COVID-19 patients were eventually enrolled.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LQ group showed gre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reducing the rate of clinical change to severe or critical condition[RR = 0.38, 95 %CI (0.17,0.85), P < 0.05]and the fever time (SMD =-0.57,95 %CI (-0.96,-0.17), P<0.05),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disappearance rate of the clinical symptoms: fever [RR = 1.36,95 %CI (1.14,1.61), P < 0.05],cough[RR = 1.99,95 %CI (1.39,2.86), P < 0.05],fatigue[RR = 1.52,95 %CI (1.15,2.01), P < 0.05] and anhelation [RR = 4.18,95 %CI (1.99,8.81), P < 0.05], but no significance on expectoration[RR = 2.46,95 %CI (0.81,7.51), P < 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Q o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has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ing the rate of clinical change to severe or critical condition. Nevertheless, due to the limit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more and higher quality trials with more observational indicators are expected to be published.  相似文献   
7.
8.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蓬勃兴起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在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崭露头角,二者的融合不断加深,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争议挑战也引发了诸多思考。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入手,对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智能决策与数据挖掘、健康管理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AI视域下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赋能。  相似文献   
9.
《Cancer cell》2021,39(9):1214-1226.e10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204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障碍相关基因靶点,筛选潜在有效的化学药和中药。方法 使用GenCLiP 3网站获取COVID-19和其主要症状咳嗽、发热、呼吸障碍共4个关键词的共有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基因,运用DGIdb数据库、SymMap数据库针对核心基因进行中西医治疗药物预测。结果 获得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共有基因靶点28个,其中有IL2、IL1B、CCL2等核心基因16个,使用DGIdb数据库筛选获得与16个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药包括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环孢素等28种,中药包括虎杖、黄芪、芦荟等70味。结论 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的病理机制可能和CD4、KNG1、VEGFA等28个共有基因相关,可能通过介导TNF、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COVID-19病理过程。潜在有效药物可能通过作用相关靶点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