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95篇
  免费   2674篇
  国内免费   1495篇
耳鼻咽喉   1877篇
儿科学   1468篇
妇产科学   405篇
基础医学   1662篇
口腔科学   568篇
临床医学   15906篇
内科学   7129篇
皮肤病学   479篇
神经病学   593篇
特种医学   22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2873篇
综合类   24960篇
预防医学   10714篇
眼科学   281篇
药学   13640篇
  164篇
中国医学   4244篇
肿瘤学   341篇
  2024年   456篇
  2023年   1689篇
  2022年   1833篇
  2021年   2282篇
  2020年   2226篇
  2019年   1779篇
  2018年   839篇
  2017年   1545篇
  2016年   1804篇
  2015年   2194篇
  2014年   4535篇
  2013年   4416篇
  2012年   5605篇
  2011年   5911篇
  2010年   5522篇
  2009年   5529篇
  2008年   5973篇
  2007年   5511篇
  2006年   5238篇
  2005年   5476篇
  2004年   4447篇
  2003年   4584篇
  2002年   2053篇
  2001年   1536篇
  2000年   1212篇
  1999年   1000篇
  1998年   820篇
  1997年   704篇
  1996年   579篇
  1995年   512篇
  1994年   447篇
  1993年   305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障碍相关基因靶点,筛选潜在有效的化学药和中药。方法 使用GenCLiP 3网站获取COVID-19和其主要症状咳嗽、发热、呼吸障碍共4个关键词的共有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基因,运用DGIdb数据库、SymMap数据库针对核心基因进行中西医治疗药物预测。结果 获得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共有基因靶点28个,其中有IL2、IL1B、CCL2等核心基因16个,使用DGIdb数据库筛选获得与16个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药包括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环孢素等28种,中药包括虎杖、黄芪、芦荟等70味。结论 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的病理机制可能和CD4、KNG1、VEGFA等28个共有基因相关,可能通过介导TNF、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COVID-19病理过程。潜在有效药物可能通过作用相关靶点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鼻腔扩容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鼻腔通气程度主客观的影响。方法:对75例成人OSAHS患者采用双侧对称性鼻腔扩容术,并分为A组30例(鼻腔扩容术)和B组45例行鼻腔扩容术+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同时选择15例只行H-UPPP作为对照组(C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分别进行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使用鼻阻力计对总鼻阻力(TNR)进行检测,同时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行睡眠呼吸监测(PSG)和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75例OSAHS患者术后3个月和12个月TNR分别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并恢复至正常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75例患者主观鼻腔通气程度VAS评分也由术前的6.69±1.53下降为术后3个月时的3.38±1.37、术后12个月时的3.42±1.25(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A、B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ES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C组AHI和LSaO2也显著改善(P<0.05),但ESS评分无明显变化。B组术后12个月的AHI、LSaO2及ESS评分改变较C组明显(P<0.05)。结论:双侧鼻腔扩容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OSAHS患者主观鼻腔通气症状,同时也可改善鼻腔通畅状况的客观指标,可能有利于OSAHS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4.
5.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00-4301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儿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镇静效果、疼痛程度、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儿童行为量表疼痛程度(FI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动态顺应性(Crs)水平高于对照组,气道分压(PIP)、呼吸频率(R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ARDS新生儿机械通气中使用咪达唑仑可发挥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功能,降低气道阻力,提升呼吸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8.
徐慧 《中国卫生》2020,(1):111-111
与其他综合性医院一样,挂号、检查、现场排队、停车难、候诊时间长,成为潍坊市人民医院患者反映最多的问题。为了回应和解决患者的诉求,医院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对门诊流程进行升级改造,二是推出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服务。近年来,医院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深入拓展服务体验新内涵,制订和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患者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由于创伤大,往往伴随中重度的术后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1]。常规使用的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现将QLB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预防接种门诊在工作时间的接种量变化规律进行数据研究并验证人工与手机分时段预约干预效果。方法运用北京市南苑社区接种门诊、槐房社区接种门诊、西长安街社区接种门诊、马家堡社区接种门诊、鑫福里社区接种门诊、南苑村社区接种门诊、新宫社区接种门诊和花乡社区接种门诊截至2015年3月的数据制作接种量分时段变化规律曲线,利用人工预约和手机预约方式对8家接种门诊进行分组,比较采用人工预约的3个接种门诊和采用手机预约的5个门诊之间在接种量分布变异系数、家长滞留时间、接种速度和满意度等指标的干预效果差别。结果北京市八家接种门诊的时间—接种量分布曲线基本呈正态分布。在进行干预后,未进行干预组在分时段接种量数值平均变异系数[0.62±0.04比0.57±0.03、0.53±0.03]、接种量峰值前后1 h接种量占总接种量的比例[(51.3±2.2)%比(45.6±2.8)%、(41.0±3.3)%]、家长在预防接种门诊平均滞留时间[(39±5)min比(35±5)min、(26±5)min]、预防接种门诊内平均等待家长数量[(32±6)个比(29±6)个、(23±6)个]、预防接种门诊最高接种速度[(96±5)针次/h比(83±5)针次/h、(76±5)针次/h]、医务人员平均空闲时间[(59±7)min比(47±9)min、(31±8)min]显著高于人工预约干预和手机客户端预约干预(P<0.05)。人工预约干预显著高于手机客户端预约干预(P<0.05)。人工预约干预组变异系数平均减小比例显著低于手机客户端预约干预[(8.1±1.4)%比(14.5±3.5)%,P<0.05]。结论接种量在工作时间的不均衡分布是存在多年的问题,人工和手机两种预约干预手段都有改善效果,尽管两者均还有一些缺陷,手机预约的干预方法拥有更宽广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