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黔东南州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7年黔东南州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我州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结果]2007年黔东南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21种14546例,死亡116例,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下称"3率")分别为355.79/10万、2.84/10万和0.80%.与2006年相比,发病率上升3.82%,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12.76%和15.97%;丙类传染病6种,报告发病3367例,无死亡,发病率为82.36/10万,与2006年相比,发病率下降7.87%.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7513例)、乙型肝炎(3158例)、细菌性痢疾(2231例)、流行性腮腺炎(176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49例),占病例总数的87.19%.肠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16.18%,呼吸道传染病占42.29%,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19.9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2.72%,新生儿破伤风占0.08%,丙类传染病占18.80%. [结论]2007年黔东南州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肺结核、乙肝、菌痢、伤寒、狂犬病、乙脑、间日疟等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学生和儿童.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7513例)、乙型肝炎(3158例)、细菌性痢疾(2231例)、流行性腮腺炎(176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49例),占病例总数的87.19%.肠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16.18%,呼吸道传染病占42.29%,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19.9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2.72%,新生儿破伤风占0.08%,丙类传染病占18.80%. [结论]2007年黔东南州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肺结核、乙肝、菌痢、伤 、狂犬病、乙脑、间日疟等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学生和儿童.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7513例)、乙型肝炎(3158例)、细菌性痢疾(2231例)、流行性腮腺炎(176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49例),占病例总数的8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情况.方法收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报告的2010~2011年AEFI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1年报告AEFI 40例,总报告发生率为9.02/100万剂,以卡介苗、百白破疫苗和麻苗AEFI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6.78/100万剂、22.13/100万剂和21.96/100万剂.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最为多见.在AEFI分类中,一般反应占62.50%,异常反应占20.00%,偶合症占17.50%.无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心因性反应和不明原因反应报告.AEFI及时报告率为100%,及时调查率为100%.结论黔东南州AEFI监测的敏感性较低,加强监测工作检查和督导,是提高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0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0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州17个县(市、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955例,发病率为23.10/10万,发病率较2008年、2009年上升501.56%和39.16%,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4~5月为发病高峰。95.50%的病例是5岁以下婴幼儿,1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并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降低。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以散童为主。2010年全州共检测手足口病例样本101份,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49.50%,其中CoxA16检出阳性率19.80%;EV71检出阳性率17.82%;其他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11.88%。结论黔东南州手足口病呈现病例分布广的流行形势,发病有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差异,病例多为轻型,流行毒株以肠道病毒CA16和EV71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近年布鲁氏菌病疫情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至2016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布鲁氏菌病疫情数据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至2016年8月共确诊26例布病,发病率0.03/10万~0.32/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分布从2012年1个县扩散至2016年8月7个县(市),4—8月发病较多,占总病例数69.23%,以从事山羊养殖的农民为主,占88.46%。该州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主要来源于羊只,仅23.07%的患者在养殖过程中配备防护用具,15.39%的使用防护用具频率较高。结论应加强传染源控制、养殖业人员的防护和监测、布病诊治知识培训等综合防控措施,预防布病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对2011-2013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黔东南州2011-2013年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重症病例调查个案及采样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重症49例(含死亡病例),以凯里市居首(20例,占40.81%),主要为农村病例(26例,占53.06%),病例集中在1~2岁组,占69.39%,男女性别比为4.71∶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41例,83.67%)。重症病例呈5-7月份和11月份双峰分布。患者发病到初诊平均间隔为1.33 d,62.50%的初诊机构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初诊正确诊断率占52.50%;发病至诊为重症平均间隔为2.90 d,90.00%重症病例由市级级及以上医院诊断;重症病例分布中,以EV71阳性为主,占88.46%。结论 除了早期科学识别外,采取加强农村地区、3岁以内幼儿为重点的监测控制,提升基层医务人员防控能力,加强病原学监测、及时预测预警等综合防控措施,将有助于减少和控制该地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进一步阐明疾病自然史、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对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开展不明肺炎病例主动搜索、查阅病人临床资料,了解当地禽间禽流感的发病情况。[结果]患者发热(体温38℃),胸片示肺炎征像,白细胞2.15×109/L,淋巴0.47~4.80,经正规抗生素治疗无效,气管痰液A/H5N1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分离阳性;有禽类接触史,当地有成批病死禽现象。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经救治无效死亡。[结论]这是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狂犬病流行因素,以便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2010年黔东南州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累积发生狂犬病287例,均死亡。2005年发病率为1.98/10万,2006年为1.70/10万,2007年为1.22/10万,2008年为0.85/10万,2009年为0.61/10万,2010年为0.68/10万。年均发病率为1.17/10万,各县(市、区)在0.43/10万~1.90/10万;男性为1.66/10万,女性为0.63/10万(P<0.01);发病最高年龄段为5~9岁,发病率为3.81/10万。287例中,6~10月发病的占55.40%。统计126例,暴露后伤口未作任何处理的占58.73%,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占92.06%。[结论]2005~2010年黔东南州狂犬病疫情上升,动物致伤后未处理伤口、未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黔东南州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10-2014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黔东南州2010-2014年狂犬病年均发病率0.58/10万,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分别报告27例、27例、19例、17例和15例,共105例.发病以男性为主,性别比2.3∶1;年龄以40~59岁组最多(35.2%);职业以农民为主(73.3%).在100例网络报告的本地病例中,除6例暴露史不详外,暴露后未处理伤口占63.8%,自行处理伤口占27.7%;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4%,82例Ⅲ度暴露的病例中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8%;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3.7%.结论 加强对重点人群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伤口,提高暴露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率,并强化犬只管理等措施,是防控狂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黔东南州各县(市)送检的乙脑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及部分双份血清乙脑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202例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IgM抗体阳性的150例,阳性率为74.25%。乙脑IgM抗体阳性率,有乙脑疫苗接种史的23例为69.57%,无接种史的104例为80.77%,免疫史不详的75例为66.67%(P>0.05);2006年的125例为84.80%,2007年的77例为59.21%(P<0.01);10岁以下159例为78.62%,10岁以上的43例为60.47%(P<0.05)。[结论]应提高免疫质量和接种率,搞好防蚊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6~7月,在黔东南州抽取锦屏县、剑河县和凯里市的390名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进行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390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的349人,阳性率为89.4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890.54,其中滴度≥1:800(达到保护水平)者253人,占64.87%。各年龄组血清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85%以上,达到保护水平者所占比例均在59%以上。麻疹抗体阳性率,接种麻疹疫苗1针次的为84.31%,接种2针次的为92.83%(P〈O.01);男性为89.54%,女性为89.40%(P〉0.05);凯里市为87.74%,剑河县为87.50%,锦屏县为92.81%(P〉0.05);汉族为88.00%,苗族为89.15%,侗族为91.43%(P〉0.05)。结论黔东南州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