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83篇 |
免费 | 1288篇 |
国内免费 | 10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3篇 |
儿科学 | 97篇 |
妇产科学 | 94篇 |
基础医学 | 659篇 |
口腔科学 | 180篇 |
临床医学 | 2366篇 |
内科学 | 1354篇 |
皮肤病学 | 136篇 |
神经病学 | 255篇 |
特种医学 | 41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729篇 |
综合类 | 7359篇 |
预防医学 | 2641篇 |
眼科学 | 210篇 |
药学 | 5675篇 |
121篇 | |
中国医学 | 6219篇 |
肿瘤学 | 3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3篇 |
2023年 | 529篇 |
2022年 | 645篇 |
2021年 | 1139篇 |
2020年 | 769篇 |
2019年 | 806篇 |
2018年 | 386篇 |
2017年 | 859篇 |
2016年 | 885篇 |
2015年 | 992篇 |
2014年 | 1370篇 |
2013年 | 1410篇 |
2012年 | 1852篇 |
2011年 | 1761篇 |
2010年 | 1268篇 |
2009年 | 1108篇 |
2008年 | 1948篇 |
2007年 | 1136篇 |
2006年 | 2139篇 |
2005年 | 3134篇 |
2004年 | 1132篇 |
2003年 | 804篇 |
2002年 | 527篇 |
2001年 | 424篇 |
2000年 | 332篇 |
1999年 | 244篇 |
1998年 | 195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68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筱雅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20(5):208-208
作者采用兰根道尔夫离体和灌注心脏模型,研究了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 L.叶水醇提取物的血管舒张作用及用Kelm等的方法研究了该提取物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20(2):89-89
以己烷提取升麻,得到己烷可溶部位和不溶部位。此不溶部位可降低细胞中β-淀粉样多肽的水平或分泌。 相似文献
13.
在一项交叉研究中,作者观察到健康受试者服用两种剂量的齿叶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提取物H15,乳香酸的生物利用度有很大的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为此又研究了摄食对该植物树胶脂中乳香酸的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参试者为12名健康男性,年龄24~39岁(平均31.7岁),无传染病(如HI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耿学谦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6,(1):69-69
一、临床资料83例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在36—80岁之间,平均58岁。其中66例有胸部平片X线检查,75例接受CT检查,临床症状咳嗽56例,多为刺激性干咳,痰血29例,以血丝样痰为主,胸痛22例,其他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呼吸困难胸闷等。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诊者2例,无症状查体发现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妇女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A组(20例)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6ml(12mg) 0.005%芬太尼0.4ml(20mg);B组(20例)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6ml(12mg) NS 0.4ml.观察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平面、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等.结果 麻醉平面、麻醉持续时间、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布比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布比卡因者. 相似文献
19.
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酚酸类、黄酮类、萘并二蒽酮类和间苯三酚类)相当复杂,它们的含量受生态环境、生理和遗传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又因部分成分暴露于阳光时对氧化的敏感性和在空气下在溶剂中不稳定而产生转换和降解。因而寻找合适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妇科手术腹部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预防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腹部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预防脂肪液化。方法 255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全层组、立“8”字组三组,皮肤、皮下脂肪分别采用间断缝合、全层缝合、立“8”字缝合。结果 传统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24.4%,全层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8.9%,立“8”字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4.2%。传统组伤口脂肪液化裂开与全层组、立“8”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全层缝合、立“8”字缝合在妇科手术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在5~6cm的纵切口宜采用全层组或立“8”字缝合,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在6cm以上者以立“8”字缝合为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