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4537篇 |
免费 | 15287篇 |
国内免费 | 108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92篇 |
儿科学 | 2851篇 |
妇产科学 | 2457篇 |
基础医学 | 16443篇 |
口腔科学 | 2028篇 |
临床医学 | 48545篇 |
内科学 | 27036篇 |
皮肤病学 | 3919篇 |
神经病学 | 5078篇 |
特种医学 | 615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62篇 |
外科学 | 12333篇 |
综合类 | 102153篇 |
预防医学 | 35258篇 |
眼科学 | 3044篇 |
药学 | 93305篇 |
638篇 | |
中国医学 | 27379篇 |
肿瘤学 | 1996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3377篇 |
2023年 | 6338篇 |
2022年 | 7224篇 |
2021年 | 9888篇 |
2020年 | 7938篇 |
2019年 | 5945篇 |
2018年 | 3090篇 |
2017年 | 5462篇 |
2016年 | 5901篇 |
2015年 | 7675篇 |
2014年 | 14077篇 |
2013年 | 14514篇 |
2012年 | 20034篇 |
2011年 | 22088篇 |
2010年 | 20978篇 |
2009年 | 21030篇 |
2008年 | 23772篇 |
2007年 | 21119篇 |
2006年 | 20723篇 |
2005年 | 22502篇 |
2004年 | 21244篇 |
2003年 | 19361篇 |
2002年 | 14699篇 |
2001年 | 15734篇 |
2000年 | 12738篇 |
1999年 | 10590篇 |
1998年 | 9928篇 |
1997年 | 9469篇 |
1996年 | 7856篇 |
1995年 | 7345篇 |
1994年 | 4812篇 |
1993年 | 3111篇 |
1992年 | 2721篇 |
1991年 | 2361篇 |
1990年 | 1736篇 |
1989年 | 1905篇 |
1988年 | 434篇 |
1987年 | 346篇 |
1986年 | 230篇 |
1985年 | 148篇 |
1984年 | 82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糖适平(格列喹酮)属于短效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其使用范围非常广,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具有降血脂和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因而得到了糖尿病患者广泛的接受认同。但患者对于糖适平的不良反应却认识很少,只有对不良反应认识清楚,才能在有效地控制血糖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2.
103.
高血压根据其程度和持续时间能引起轻重不等的肾脏损害。良性高血压引起良性小动脉肾硬化。该文着重讨论良性小动脉肾硬化。我院用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性肾硬化60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105.
李建川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0):915-915
我院采用米非司酮合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配合中药益气活血促进子宫收缩,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临床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无菌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而临床上还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而中医在治疗痹症上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中药内外合治疗效明显,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目前,中药内外合治RA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药内服和中药熏洗合治。史永博[1]介绍陕西中医学院李彦民主任医师运用仙龙颗粒(威灵仙、川乌、秦艽、乌梢蛇、细辛、穿山甲等)口服治疗寒湿阻络型痹症,并在上述内服药渣中加透骨草、红花、花椒、艾叶等,共煎水外洗,热敷患处,作为外用药配合使用。120例病例中… 相似文献
107.
王志兵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哈尔滨)》2005,6(11):1007-1007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物。近年来国内常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常配伍一些镇痛药物以满足临床需要。我们用氯胺酮及芬太尼与其伍用。分别对术中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合理配方。 相似文献
108.
109.
近年来,伴随着药物治疗的快速发展.以药理活性非常强的药物为代表,开发出许多用药时必须给予足够关注的药物,“用药最适化”这一概念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主要是为了实现用药时的最佳形式。尽可能地根据选择或者需要控制药物的浓度.时间模式。输送到药物的作用表达部位。实现治疗用药的安全性。但是,历来的方法却很难实现这一点,通过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调控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以获得最好治疗效果为中心的药物使用方法和药剂正在开发之中。这就是给药系统,使用可以表达自身概念的语言来命名。虽然都是以各种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作为调控对象,但是还分为①controlled release(调控释放给药);②开发新的给药途径、克服药物吸收障碍;③靶向给药(targeting)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0.
贺瑞萍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8):69-70
近年来,人们对手性药物的认识及手性科技的发展日臻成熟。手性药物可减少用药剂量、减轻代谢负担、减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加药理活性、提高专一性并减少由其对映体所引起的可能的副作用,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利用手性药物各对映体药代动力学特点、药效学特性,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